- 年份
- 2024(9399)
- 2023(13655)
- 2022(11797)
- 2021(10661)
- 2020(9308)
- 2019(21436)
- 2018(21264)
- 2017(42049)
- 2016(22890)
- 2015(25781)
- 2014(25403)
- 2013(25323)
- 2012(23859)
- 2011(21504)
- 2010(21358)
- 2009(20053)
- 2008(19798)
- 2007(17784)
- 2006(15511)
- 2005(13861)
- 学科
- 济(96312)
- 经济(96204)
- 管理(65596)
- 业(62134)
- 企(48156)
- 企业(48156)
- 方法(46781)
- 数学(42325)
- 数学方法(42035)
- 农(27118)
- 财(27109)
- 中国(25660)
- 贸(23706)
- 贸易(23698)
- 易(23140)
- 学(20183)
- 地方(19320)
- 业经(18757)
- 环境(18732)
- 制(18269)
- 农业(18043)
- 务(16145)
- 财务(16128)
- 财务管理(16085)
- 银(15431)
- 银行(15372)
- 企业财务(15148)
- 行(14624)
- 融(14606)
- 金融(14603)
- 机构
- 大学(333644)
- 学院(331433)
- 济(139929)
- 经济(137187)
- 管理(125632)
- 研究(111322)
- 理学(109084)
- 理学院(107845)
- 管理学(106200)
- 管理学院(105602)
- 中国(84877)
- 京(69589)
- 科学(69433)
- 财(65720)
- 农(62251)
- 所(57182)
- 财经(52851)
- 业大(52769)
- 研究所(52051)
- 中心(51949)
- 农业(49730)
- 江(48985)
- 经(48011)
- 经济学(44400)
- 北京(43210)
- 范(41523)
- 师范(40965)
- 经济学院(40798)
- 院(39843)
- 财经大学(39229)
- 基金
- 项目(223086)
- 科学(174343)
- 基金(163349)
- 研究(156829)
- 家(144628)
- 国家(143451)
- 科学基金(121305)
- 社会(101304)
- 社会科(96190)
- 社会科学(96163)
- 基金项目(87507)
- 省(86763)
- 自然(79742)
- 自然科(77837)
- 自然科学(77811)
- 自然科学基金(76448)
- 划(73840)
- 教育(71657)
- 资助(66771)
- 编号(61626)
- 重点(50588)
- 部(50166)
- 成果(49175)
- 发(48314)
- 创(46126)
- 科研(43942)
- 创新(43262)
- 教育部(42606)
- 国家社会(42550)
- 课题(42188)
- 期刊
- 济(146665)
- 经济(146665)
- 研究(94236)
- 学报(58012)
- 中国(57938)
- 农(54707)
- 财(50993)
- 科学(50206)
- 大学(42474)
- 管理(42187)
- 学学(40330)
- 农业(36584)
- 融(30881)
- 金融(30881)
- 教育(26594)
- 财经(26394)
- 技术(25526)
- 经济研究(25025)
- 业经(24103)
- 经(22593)
- 问题(21170)
- 业(19675)
- 贸(19341)
- 版(16536)
- 技术经济(16454)
- 商业(15947)
- 理论(15802)
- 国际(15622)
- 统计(15548)
- 资源(15064)
共检索到479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秀香 张婷
通过实证分析我国出口扩大对环境(CO_2)的影响,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口的增长并没有带来人均CO_2排放量的大量增加,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却减少了人均CO_2的排放。由此可以推断,如果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实施更严格的环境管制,可以实现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军 耿建
我国经济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含碳资源,使得空气中CO2含量明显升高,随着"温室效应"、"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的普及,人们日益关注经济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本文以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ECM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环境库兹列茨曲线,得出主要结论,以期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量 协整 回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潇潇 蒋金荷
居住建筑作为能耗使用部门中重要的一部分,其节能减排工作对减少CO2排放量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利用Bottom-up评估方法对中国居住建筑的CO2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对影响其排放量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了指数分解分析。核算结果表明,1996~2011年居住建筑CO2排放量增长了1.12倍,年均增长5.14%。住宅碳排放系数和平均家庭规模变化均使居住建筑排放量减少,而建筑能源强度、人均居住面积和总户数的增加对居住建筑CO2排放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增进作用大于减弱作用,最终居住建筑CO2排放量增加。节约用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进用能结构,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社会结构调整等经济社会措施对降低居住建筑C...
关键词:
居住建筑 碳排放 建筑节能 经济社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松 贺灿飞
基于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特点,采用对数平均的Divisa方法对我国1990~2007年的CO2排放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效应是我国CO2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抑制CO2排放的主要原因,人口效应和结构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大。分地区的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强度效应对CO2排放量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人口效应使东部地区碳排放增加,使中西部地区碳排放降低,能源利用结构变化对东部地区的碳排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较小。因此,要降低我国的CO2排放,需要针对地区特点制定不同的政策,东部地区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进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中西部地区需要逐步改...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强度 碳排放 CO2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龙志和 陈青青
笔者在测算我国1953年~2007年间CO2排放量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经济计量检验,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CO2排放量与人均GDP间双向因果关系,并分析各种因素对CO2排放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CO2排放量与人均GDP间变动关系并不是简单EKC模型中的倒U型,有着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联。人均GDP提高导致CO2排放量上升的同时,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以及资本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都将减少CO2排放。
关键词:
CO_2排放量 联立方程组模型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睿
文章以17个新兴经济体1984~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因果关系分析、面板数据VAR模型、面板数据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这些国家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从面板数据协整检验与因果关系分析来看,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三者在短期内互为因果。从面板VAR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路径依赖,滞后一、二期的经济增长对当期能源消耗、CO2排放量均有着显著的影响,滞后一期的CO2排放量降低了当期的经济增长。无论是给能源消耗还是CO2排放量一个标准冲击,都会使得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CO2...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奥 武春友
基于IPAT方程,本文将中国1990~2008年间CO_2排放量变化分解为人口因素驱动、经济因素驱动和技术因素驱动,运用LMDI因素分解法对各驱动因素的驱动效应和驱动程度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法对中国2011~2025年间CO_2减排界域按照CO_2排放量下降和零增长进行划定预测。最后,本文从节能减排领域的技术创新角度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良举 王永培 李逢春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探讨了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首先研究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模型及其得到满足所依循的条件,其次运用1960~2005年206个国家和地区的CO2排放量和国民经济的面板数据,分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验证了EKC,发现EKC的转折点为13,000美元左右。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CO2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孟凡生 李美莹
为客观和准确地挖掘和评价我国CO2排放量影响因素,选取技术投入、对外贸易开放程度、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增长水平、人口规模和绿色植被用地面积等因素作为评价依据,构建我国CO2排放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组合赋权法构建我国CO2排放量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实证分析2000~2011年我国CO2排放量影响因素。组合赋权法结果显示:技术投入、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增长和绿色植被用地面积是影响我国CO2排放量的主要因素。组合赋权法在我国CO2排放量影响因素评价分析的运用,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为进一步确定CO2排放量影响因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齐中英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闫云凤 杨来科 张云 黄敏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和结构分解分析,定量分析了我国CO2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促进我国CO2排放增长主要因素是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而起到抑制作用的因素只有效率效应。从最终需求角度看,资本投资和城市居民消费增加是CO2排放增长的两大主要来源,农村居民、政府消费和净出口的影响相对较小。从部门来看,机械设备制造业、旅客运输等服务业以及建筑业是CO2排放增长的三大部门。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鲁海帆
文章利用能源—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结合出口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各部门最终单位产品的能耗强度与CO2排放强度,以及由出口贸易引发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部门出口产品能耗强度与CO2排放强度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单位产品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较大的部门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中资源性产品的开采和加工等部门;各部门的能耗强度与排放强度有降低的趋势;各部门之间的能耗强度与排放强度差距正在缩小;能耗与排放强度越大的部门,其产品在总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上升越快,这说明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存在高能耗高碳产品的转移问题。
关键词:
能耗 CO2排放 出口贸易结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志明 晏奎 周乐明 杨盼盼
采用线性面板计量方法,依据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区CO_2排放因子数据,考量经济增长、能源转型与CO_2排放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工业经济部门能源消费是导致CO_2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能源强度与CO_2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长期均衡性,能源强度降低1%,CO_2排放量将减少0.22%;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对CO_2排放具有长期抑制作用,可再生能源占比每增加1%,CO_2排放量将减少0.48%。鉴此,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能源转型战略,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志明 晏奎 周乐明 杨盼盼
采用线性面板计量方法,依据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区CO_2排放因子数据,考量经济增长、能源转型与CO_2排放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工业经济部门能源消费是导致CO_2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能源强度与CO_2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长期均衡性,能源强度降低1%,CO_2排放量将减少0.22%;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对CO_2排放具有长期抑制作用,可再生能源占比每增加1%,CO_2排放量将减少0.48%。鉴此,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能源转型战略,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霞 宁满秀
采用双向分量回归法探讨1985—2009年中国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在模型中引入共同边界技术效率比,以解决一般固定效应模型无法捕捉不随时间变动的因素对两者间内在关系的影响这一问题。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人均GDP对人均CO2排放量的弹性系数越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均CO2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曲线逐渐平缓,低、中收入地区的EKC不呈倒U型,高收入地区的EKC呈不明显的倒U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福建省进出口贸易对CO_2排放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
土壤CO_2浓度昼夜变化及其对土壤CO_2排放量的影响
人口增长、城市化对CO_2排放的影响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我国进出口贸易中CO_2排放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人均GDP与人均SO_2排放量视角、利用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
基于二次能源省际调配的中国分省CO_2排放量计算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农田土壤CO_2排放量和碳平衡的影响
我国省域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和居民生活消费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低碳城市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武汉市CO_2排放的EKC实证研究
经济增长与CO_2排放的关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