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2)
- 2023(11965)
- 2022(10518)
- 2021(9765)
- 2020(7965)
- 2019(18586)
- 2018(18477)
- 2017(36322)
- 2016(19645)
- 2015(21773)
- 2014(21593)
- 2013(21537)
- 2012(19690)
- 2011(17795)
- 2010(17508)
- 2009(15360)
- 2008(14664)
- 2007(12584)
- 2006(10909)
- 2005(9421)
- 学科
- 济(81250)
- 经济(81175)
- 管理(57301)
- 业(53288)
- 企(43883)
- 企业(43883)
- 方法(39768)
- 数学(35079)
- 数学方法(34744)
- 农(20836)
- 财(20280)
- 中国(19903)
- 贸(18991)
- 贸易(18985)
- 易(18542)
- 学(18482)
- 业经(17314)
- 环境(16101)
- 地方(16062)
- 农业(13884)
- 制(13103)
- 和(13082)
- 出(12870)
- 技术(12462)
- 务(12367)
- 财务(12308)
- 财务管理(12288)
- 理论(12172)
- 划(12006)
- 企业财务(11650)
- 机构
- 大学(277486)
- 学院(275174)
- 管理(113368)
- 济(113275)
- 经济(111053)
- 理学(99711)
- 理学院(98658)
- 管理学(97058)
- 管理学院(96582)
- 研究(90672)
- 中国(65675)
- 京(58307)
- 科学(57021)
- 财(49149)
- 所(44711)
- 农(44081)
- 业大(42773)
- 研究所(41239)
- 财经(40725)
- 中心(40537)
- 江(37856)
- 经(37245)
- 北京(36326)
- 范(35024)
- 经济学(34820)
- 师范(34666)
- 农业(34642)
- 院(33450)
- 经济学院(31780)
- 财经大学(30652)
- 基金
- 项目(198497)
- 科学(156876)
- 基金(146200)
- 研究(143458)
- 家(127763)
- 国家(126779)
- 科学基金(109504)
- 社会(91362)
- 社会科(86802)
- 社会科学(86781)
- 基金项目(78150)
- 省(76578)
- 自然(72105)
- 自然科(70439)
- 自然科学(70425)
- 自然科学基金(69180)
- 教育(64804)
- 划(64483)
- 资助(60431)
- 编号(57201)
- 成果(44479)
- 重点(44295)
- 部(44176)
- 发(42298)
- 创(41118)
- 课题(38507)
- 创新(38423)
- 科研(38369)
- 教育部(37928)
- 国家社会(37895)
- 期刊
- 济(114952)
- 经济(114952)
- 研究(79538)
- 中国(45129)
- 学报(44546)
- 科学(41087)
- 管理(39758)
- 农(38716)
- 财(35077)
- 大学(33633)
- 学学(31764)
- 农业(27602)
- 教育(26470)
- 技术(23165)
- 融(19828)
- 金融(19828)
- 经济研究(19131)
- 财经(19079)
- 业经(18899)
- 经(16285)
- 问题(15562)
- 业(14297)
- 图书(14286)
- 技术经济(14057)
- 理论(13942)
- 科技(13866)
- 贸(12964)
- 实践(12857)
- 践(12857)
- 现代(12282)
共检索到383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桂兰 常瑶 李晨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国际碳减排压力增大,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共同关心的话题,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衡量单位碳排放经济效益的碳生产率。本文基于36个国家1996—2014年的年度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分别以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为门槛变量研究出口商品结构对碳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并考察如何利用这种效应提高碳生产率。结果表明,出口商品结构对碳生产率始终产生抑制作用,经济发展和技术处于高水平时出口商品结构对碳生产率抑制作用均增强。因此,只有推动经济发展和技术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对碳生产率的提高作用。此外,出口商品结构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区域差异。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门槛效应 碳生产率 出口商品结构 碳减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树柏 李小平
该文将碳生产率作为一种新的比较优势决定因素,将其纳入出口商品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和内生性后,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变动对出口质量具有显著且稳定的正向影响;分组估计结果显示,碳生产率变动对不同制造行业出口商品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对于低技术行业、轻型制造业和同质性行业来说,碳生产率提高显著促进了出口商品质量的提升;而对中高等技术行业、重型制造业和异质性行业碳生产率变动对出口商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从控制变量的影响来看,物质资本强度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呈较明显的"倒U"型变动趋势,且这种趋势在中高等技术行业、重型制造业和异质性行业中更为明显。人力资本对出口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碳生产率 出口商品质量 制造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秀 韩璐 徐燕 王幸娟
基于出口的二元结构,使用20042012年中国26个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门槛效应。在加工贸易门槛模型中,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水平位于一定区间时,加工贸易出口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水平较高时,加工贸易出口显著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否则不会产生显著影响。这说明加工贸易出口并非一定阻碍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一般贸易门槛模型中,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均显著为负,并未直接表现为生产率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加工贸易出口促进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关兵
在核算了1994~2007年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商品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的出口量增长不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初级产品的出口弱化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各地区的省市有所差异,说明出口商品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特点。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全要素生产率 FMOLS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丹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出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决定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商品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反作用。本文从出口商品结构的角度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出口商品结构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童霞 高申荣 吴林海
中国人均外贸额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在出口份额中所占比例大,诱发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遭遇门类众多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巨大的贸易损失,而且恶化了贸易条件,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的出口贸易发展模式必须调整。文章基于中国自然资源约束的现状,提出了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资源约束 对外贸易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涛 孙莉 杜广哲
本文基于金融发展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传导机制,选取1991—2009年相关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率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是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原因,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并没有对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产生影响,金融发展结构变化对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影响较小。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出口商品结构 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小娟 刘玉
文章运用大量数据分别考察了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结构特征与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特征,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计量方法进一步论证了美国在华直接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带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及低、中、高技术产品对美国出口的不同出口效果,据此说明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
美国 直接投资 出口商品结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唐宜红 王明荣
文章基于HS6位编码计算了1997~2008年中国与24个发达国家的出口相似度指数(ESI),从细分的出口产品角度研究FDI对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作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1)FDI对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作用很小,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不同;(2)相比较于FDI,中国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和金融市场等区位优势的改善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关键性因素;(3)虽然亚洲是中国FDI的主要来源地,但欧美在华直接投资对出口相似度的提高作用更大。1997~2008年各年横截面数据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FDI对出口相似度的作用程度显现出先快速上升后平稳下降的动态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程斌 柯珊珊
运用Stata10.0软件对浙江省出口商品结构和低碳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浙江省碳排放除了受省内消费需求旺盛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等因素影响外,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变化也对碳排放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变化对浙江省碳排放产生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浙江省必须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力度,大力推动低碳技术研发,创建绿色税收体制,积极寻求低碳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碳排放量 低碳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孟祺
"碳关税"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贸易壁垒,计算碳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我国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再加工出口的背景,本研究采用分离为一般出口和加工出口的贸易数据,结合投入产出方法测算了我国出口商品国内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碳排放规模还处于上升趋势,但出口单位碳排放强度趋缓,进口中间产品无论是对我国还是全世界都起到"减排"的作用。
关键词:
出口商口 碳排放 分离 投入产出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晓琴 刘国峰
本文构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中国汇率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索人民币汇率传递对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差异产生的影响。通过VAR模型对传递效应的分析,本文发现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价格受人民币汇率升值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大于资本密集型商品,本币升值客观上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存在不完全传递,传递程度的差异对我国出口商品和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汇率传递效应 出口价格 结构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杰 张海森
对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以线性关系假设为前提,这并不能刻画转型经济的非线性特征。本文应用可以捕捉经济变量状态转换特征的非线性平滑转换门限回归模型来研究我国以及浙江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作用之门限效应。结果显示,浙江出口商品的结构性转换的时间早于全国,转换速度更快,转变质量也更高。这为我国未来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借鉴,对浙江海洋产业出口平台建设和浙商涉海投资亦有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柏松 李健 刘雪琴 章海源 肖新艳 张莉 梅新育 韩秀申
在开放经济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和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有着紧密联系。出口什么商品,无疑取决于国内能够生产、提供什么商品,所以出口商品结构很大程度上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同时,生产什么商品,又要看该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琪
我国出口商品退税率政策的选择□马琪199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形势开始好转,出口贸易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这种形势会继续下去,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在此情况下,应采取什么退税政策,特别是如何调整出口退税率,借以巩固和发展当前外贸出口的良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