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56)
2023(18901)
2022(16118)
2021(14847)
2020(12685)
2019(28626)
2018(28325)
2017(54721)
2016(30078)
2015(33264)
2014(33064)
2013(32988)
2012(30105)
2011(26949)
2010(26772)
2009(24982)
2008(24906)
2007(22198)
2006(19636)
2005(17710)
作者
(88498)
(73714)
(73518)
(69859)
(46949)
(35526)
(33099)
(28794)
(27845)
(26422)
(25295)
(24849)
(23564)
(23564)
(23133)
(22536)
(22092)
(21902)
(21195)
(21160)
(18546)
(18104)
(17976)
(16898)
(16542)
(16532)
(16413)
(16286)
(14811)
(14606)
学科
(120310)
经济(120131)
(107297)
管理(98941)
(94041)
企业(94041)
方法(54777)
数学(44591)
数学方法(44157)
(41404)
(38228)
业经(35030)
中国(30529)
(27574)
(26774)
农业(26749)
财务(26700)
财务管理(26657)
企业财务(25308)
(24309)
贸易(24301)
(24182)
(23704)
技术(22261)
理论(21190)
地方(20814)
(20585)
(19748)
(19512)
(18806)
机构
学院(430239)
大学(429054)
(173805)
经济(170268)
管理(169546)
理学(146395)
理学院(144831)
管理学(142484)
研究(142372)
管理学院(141715)
中国(108248)
(90957)
科学(89282)
(83841)
(80230)
(72717)
业大(68604)
财经(66334)
研究所(66010)
(64582)
中心(64014)
农业(63277)
(60410)
北京(56767)
经济学(52646)
(52240)
师范(51600)
(51213)
(51014)
财经大学(49224)
基金
项目(291204)
科学(228348)
基金(212590)
研究(207798)
(187208)
国家(185612)
科学基金(158949)
社会(132314)
社会科(125432)
社会科学(125400)
(113859)
基金项目(112853)
自然(104832)
自然科(102407)
自然科学(102377)
自然科学基金(100593)
(95484)
教育(94276)
资助(87443)
编号(82688)
成果(66538)
重点(65004)
(63926)
(61988)
(60964)
创新(57461)
课题(56738)
科研(56260)
(54846)
国家社会(54818)
期刊
(192239)
经济(192239)
研究(124714)
中国(82820)
(74205)
学报(73803)
(67988)
科学(65645)
管理(65379)
大学(55513)
学学(52944)
农业(50413)
教育(40614)
(38463)
金融(38463)
技术(35881)
财经(33444)
业经(32702)
经济研究(30179)
(28630)
(28209)
问题(25487)
技术经济(21815)
(21741)
科技(21058)
现代(20046)
(19982)
理论(19514)
业大(19133)
商业(19065)
共检索到634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晓怡  邵军  
本文基于2004—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出口参与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处于较低水平,整体呈"金字塔"型,且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基于全部样本匹配的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使得企业层面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按地理区位分组的结果表明,出口使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相对提高,按企业规模分组的结果显示,出口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具有"逆规模"特征,出口的正向作用主要集中于中小型企业;按行业分组的结果显示,出口对于大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明海  肖文  姚先国  
利用世界银行的投资环境调查数据,本文发现企业异质性是劳动收入份额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研究进一步表明以国企改制、民营化和外资进入为特征的所有制结构变动将通过减少要素扭曲、提升经济效率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有冲击作用。一方面,国企改制带来生产效率的迅速提升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间的"引资竞争"吸引高效率的外资企业加速涌入,使要素分配向不利于劳动的方向倾斜。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中民营和外资股权的上升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最后,研究还发现我国出口型企业的"外资引导"特征是新古典贸易模型预测失效的原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唐志芳  顾乃华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提高离不开服务劳动收入分配改进。不同行业有基于要素投入结构、技术水平、对外开放度、市场结构和垂直专业化等方面的异质性,从而影响其劳动收入分配效应。从行业异质性角度研究我国制造业服务化与劳动收入占比的关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制造业服务化投入的不同行业特征对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差别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具有行业异质性特征。分行业看,制造业的资本密集度越大、技术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斌   朱鹏洲  
文章利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构造服务业限制指数,实证检验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考虑指标测算误差、异常样本和潜在的内生性等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扩大就业、提高工资水平以及降低人均资本是促进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主要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中东部地区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效果更明显;调节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出口行为、产业集聚能够增强服务业开放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溢出效果,劳动力成本上升则抑制了这一效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丽娴  沈鸿  
现阶段,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呈现波动下降的特征事实。与此同时,制造业企业正在实施的服务化战略将会改变企业内部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分配比例。那么,制造业产出服务化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究竟如何?本文首先构建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将制造业部门的产出分解为制造品和现代服务产品两部分,以此刻画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现实。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业新增服务产品产出可以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其次,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微观层面数据,采用PSM-DID等准自然实验法,实证研究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如何作用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实证结果同样发现制造业产出服务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本文为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于微观企业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鸣  李志远  吴磊  
1998—2007年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大幅下降。理解这一下降的原因对我国收入分配至关重要。本文发现1998—2007年间我国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72.49%可以由企业内效应解释,即企业需求提升使企业为增加生产规模而进行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调整,这种调整形成企业对资本的内生偏好。由此,企业生产中资本劳动比上升,劳动收入份额降低。本研究揭示了企业规模扩张与初次分配公平之间的权衡,对我国制定最优的再分配政策有积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琢  权衡  陈陶然  
劳动者收入占比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劳动收入占比反映了劳动和资本在出口收益分配中的相对地位及其收入分配关系。本文运用1998-2007年间企业层面的出口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对出口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并考察了出口影响企业劳动收入占比变动的传导机制,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对出口企业劳动收入占比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出口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提升是分工深化效应下生产结构转变的结果。本文澄清了所谓的"中国出口导向增长模式"不利于劳动者报酬提升的主流观点,有利于正确认识出口对收入分配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琢  权衡  陈陶然  
劳动者收入占比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劳动收入占比反映了劳动和资本在出口收益分配中的相对地位及其收入分配关系。本文运用1998-2007年间企业层面的出口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对出口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并考察了出口影响企业劳动收入占比变动的传导机制,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对出口企业劳动收入占比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出口企业劳动收入占比的提升是分工深化效应下生产结构转变的结果。本文澄清了所谓的"中国出口导向增长模式"不利于劳动者报酬提升的主流观点,有利于正确认识出口对收入分配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舒鸿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逐渐形成了一个制造业大工厂,各个国家的垂直专业化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对我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讨论了外商投资、资本密集度和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对垂直专业化从而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外商投资、资本密集度、劳动生产率等则通过垂直专业化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旭东  郑明波  张森  
基于2003-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反垄断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竞争政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反垄断法》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反垄断法》通过提高普通职工平均工资、扩大劳动雇佣规模和抑制有偏技术进步,进而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发现,《反垄断法》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国有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舒鸿  
不同技能劳动的划分一直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研究视角,也是难点之一。文章创新性地采用模糊聚类方法测算了我国第二产业中各行业的劳动高技能性,推算了高低劳动技能行业的工资比率,并进一步实证分析了高低劳动技能行业的工资比率、FDI等因素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高技能劳动一般与资本结合得更为紧密,高低劳动技能行业工资比率的提高抑制了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2)FDI引入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也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小勇  成力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这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密切相关。理论分析认为,出口扩张与外商直接投资,使劳动要素对最终产品分配权的相对地位下降,将导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基于我国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出口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4.2%,使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率下降9.3%;外商直接投资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4.8%,使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率下降5.4%;出口依赖程度越高,出口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冲击越大;外资企业的生产率越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冲击越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慧  
本文以Stolper-Samuelson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为分析主线,基于微观企业层面数据和经适当完善的LP法,测度出了2000-2007年21个行业中连续经营企业的生产率,进而运用系统GMM估计法,从要素密集度异质性视角就企业异质性和出口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首先SS定理在中国是适用的,中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量和总量均大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有悖于SS定理现象在中国出现;其次要素密集度异质性企业生产率提升是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重要原因;再次近几年,中国企业劳动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提高,各产业的企业生产率呈现出高低端各自集聚的发展趋势;最后虽然中国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阎曼华  刘婷婷  
以2006~2011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以负债资产率作为企业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就证监会行业分类中的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约束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是负向的,这主要是长期负债资产率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结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花平   冯薇薇   曾建光  
在推进环境保护与共同富裕双赢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企业普遍漂绿的现象,但该现象是否会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产生影响尚未明确。本文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样本,考察企业漂绿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漂绿显著降低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并且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漂绿会通过加剧融资约束和缩减雇佣规模来降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发现,媒体监督和管理层薪酬激励能抑制企业漂绿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效应,并且企业漂绿主要降低了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对高管的影响并不显著,由此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漂绿阻碍了共同富裕的实现,相关部门应注意该现象,完善相关环境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