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2)
- 2023(10815)
- 2022(8977)
- 2021(7968)
- 2020(6840)
- 2019(15302)
- 2018(15151)
- 2017(29830)
- 2016(15858)
- 2015(17515)
- 2014(17259)
- 2013(17310)
- 2012(15644)
- 2011(13603)
- 2010(13930)
- 2009(13539)
- 2008(14042)
- 2007(12943)
- 2006(11643)
- 2005(11049)
- 学科
- 业(84557)
- 企(76975)
- 企业(76975)
- 济(72390)
- 经济(72267)
- 管理(70624)
- 财(32001)
- 方法(31723)
- 业经(26739)
- 农(26010)
- 数学(23839)
- 数学方法(23713)
- 务(23182)
- 财务(23162)
- 财务管理(23131)
- 企业财务(21843)
- 制(20481)
- 农业(19080)
- 中国(17992)
- 技术(16791)
- 贸(15673)
- 贸易(15668)
- 易(15365)
- 体(15179)
- 划(14209)
- 策(13682)
- 体制(13358)
- 和(13043)
- 理论(12883)
- 出(12586)
- 机构
- 学院(234192)
- 大学(229822)
- 济(108636)
- 经济(106815)
- 管理(98457)
- 理学(83899)
- 理学院(83248)
- 管理学(82491)
- 管理学院(82058)
- 研究(69408)
- 中国(59470)
- 财(56464)
- 京(46418)
- 财经(43666)
- 经(39537)
- 江(36978)
- 科学(36138)
- 农(35834)
- 经济学(34108)
- 所(33217)
- 中心(32158)
- 财经大学(32133)
- 经济学院(30853)
- 业大(30055)
- 商学(29010)
- 研究所(28955)
- 北京(28770)
- 商学院(28770)
- 州(28082)
- 农业(27720)
- 基金
- 项目(145903)
- 科学(118594)
- 研究(110542)
- 基金(110250)
- 家(92707)
- 国家(91863)
- 科学基金(82445)
- 社会(75651)
- 社会科(71961)
- 社会科学(71947)
- 基金项目(58177)
- 省(56538)
- 自然(50917)
- 自然科(49730)
- 自然科学(49715)
- 教育(49176)
- 自然科学基金(48960)
- 划(45332)
- 资助(44395)
- 编号(42788)
- 制(34822)
- 业(34528)
- 创(33949)
- 成果(33862)
- 部(33737)
- 国家社会(32109)
- 重点(31752)
- 创新(30802)
- 发(30547)
- 人文(30175)
- 期刊
- 济(125762)
- 经济(125762)
- 研究(71604)
- 财(50558)
- 中国(46801)
- 管理(42260)
- 农(34739)
- 科学(28569)
- 学报(26899)
- 融(26493)
- 金融(26493)
- 农业(23481)
- 财经(23225)
- 大学(22857)
- 学学(21953)
- 业经(21745)
- 技术(21259)
- 经(19947)
- 经济研究(19476)
- 问题(16602)
- 教育(15368)
- 财会(15074)
- 技术经济(14481)
- 业(14390)
- 贸(14308)
- 会计(12722)
- 世界(12705)
- 现代(12377)
- 国际(12256)
- 商业(11391)
共检索到361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艳 王耀中
国有和民营出口制造业相对于劳动力成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反映了资本效率问题,提出的模型包括固定资产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份额的增长率变化以及相应的工人人均固定资产的变化对出口产值的影响,并部分解释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出现的出口主体替代现象。我们所用的从1986~2002年的统计数据支持了得自模型的假设。
关键词:
出口产值 固定资产 劳动力成本 资本效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曲玥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与出口程度具有正相关性,但到达"刘易斯转折点"(2004年左右)后,随着普通工人工资的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出口方面的表现逐渐受到削弱。采用2000—2008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分阶段、分类型测算其出口份额和资本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份额显著下降,其中劳动力成本占比越高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越大;同时,制造业企业也逐渐采用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以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根据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柳哲; 杜梦琳;
近年来,劳动力价格逐步上涨对我国出口产生重要影响。为研究劳动力价格上升对中国制造业不同产业出口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本文运用2009-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力价格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在不同行业间确实存在差异,其中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存在负面影响,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存在正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制造业出口; 人口红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柳哲 杜梦琳
近年来,劳动力价格逐步上涨对我国出口产生重要影响。为研究劳动力价格上升对中国制造业不同产业出口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本文运用2009-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力价格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在不同行业间确实存在差异,其中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存在负面影响,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存在正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制造业出口 人口红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朱贤强
近年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持续上升,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总体影响越来越大,但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0个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更快,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客观趋势,一方面要注重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挥新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制造业 出口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时磊 康志勇
文章把异于传统劳动力市场、在中国最典型的"高技能劳动过剩与低技能劳动短缺"现象称为中国式劳动力市场"错配",认为全球分工体系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以产品贸易表现的就业互换是导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出现"错配"的重要原因。采用企业层面微观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企业销售额中用于出口的比重、出口到发达国家的比重越大,企业对技能员工的需求和雇佣就越少。此实证结果可能说明,中国式劳动力市场"错配"是由过度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导致的,过度贸易自由化导致劳动力市场困境。但这并非简单意味减少企业国际贸易、拓展国内市场就可以有效增加技能员工需求、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供给推动向需求拉动转变,...
关键词:
出口 劳动力市场 产品内分工 “错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珮 张先美 田冬
本文以沪深两市17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1年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验证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转型后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量显著高于转型前,实现了政府应对危机的预期调控目标;增值税转型效应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量正相关;工具器具等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子行业受转型的影响更大;随着金融危机的推移,转型效应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逐渐减弱。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增值税转型 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萍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出口企业雇佣了更高技能的劳动者。本文利用员工学历构建高技能劳动力变量,采用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研究了高技能劳动力对出口决定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而言,高技能劳动力对出口决定具有负向影响,存在"高技能劳动力悖论",而分贸易方式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中加工贸易占比较高才是导致"高技能劳动力悖论"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高技能劳动力 出口 异质性 加工贸易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唐飞鹏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是一项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税收政策。通过问卷调查"世界工厂"东莞市967户企业,发现新政实施普惠度和企业满意度均不高。Logit模型回归显示,微观企业的内在特征、经营条件和政策认知会影响其对新政的应用度;新政实施呈现出显著的受众特征。根据对15户典型企业的实地访谈,剖析各类企业抵触新政的现实原因并提出对策。企业大多预期新政的未来作用很有限,效果评价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其中六个特定行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满意度相对较高。研究结论可为新政的事后评价、管理服务及后续应变调整提供参考指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唐飞鹏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是一项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税收政策。通过问卷调查“世界工厂”东莞市967户企业,发现新政实施普惠度和企业满意度均不高。Logit模型回归显示,微观企业的内在特征、经营条件和政策认知会影响其对新政的应用度;新政实施呈现出显著的受众特征。根据对15户典型企业的实地访谈,剖析各类企业抵触新政的现实原因并提出对策。企业大多预期新政的未来作用很有限,效果评价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其中六个特定行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满意度相对较高。研究结论可为新政的事后评价、管理服务及后续应变调整提供参考指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刘念念 柒江艺 龚世豪
引入单位劳动力成本和人均利润,考量劳动力成本与利润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效应。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虽然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但劳动生产率增速更快,制造业整体单位劳动力成本没有上升,且有小幅下降,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仍有一定综合成本优势,但其人均利润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比重总体下降,发展后劲不足,须转型升级;资本密集型虽然利润率相对较低,但人均利润为最高,比重不断上升,仍应是当前发展的重点;技术密集型比较优势不明显,急需突破核心技术,提高综合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纪雯雯
过去30年,中国制造业凭借丰富的人口红利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快速发展,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升挑战了这一优势并由此产生巨大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损害了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为此,本文综合利用宏观数据、微观数据以及第三方机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一方面从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力质量变化的角度分析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合理,另一方面从劳动者报酬、企业成本结构和制造业竞争优势三个角度综合分析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是否仍具有优势。研究结论: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具有合理性和持续性,并且在上升趋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贺聪 尤瑞章 莫万贵
本文采用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经购买力平价凋整的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指标,对2000~2006年的我国制造业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与我国主要外贸伙伴及竞争对手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无论使用经调整的或者未调整的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我国相对于其他参照国家(地区)都具有较明显优势,但部分地区成本上升趋势不容忽视。最后文章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 购买力平价 国际比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晶 陈志龙
制造业合理有序的转移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加总得到的城市层面制造业数据和最低工资代表的劳动力成本数据,首次考察了最低工资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降低了城市制造业产值的份额、就业人数份额和规模以上企业数目份额,并推动制造业就近转移。同时,最低工资对制造业份额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资本密度越高和国有企业占比越多的地区制造业份额受影响越小。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升抑制新企业的设立,促进企业跨区域资本配置和推动企业退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效应,为制造业在区域间的分布和转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借鉴。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制造业转移 SLX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及其国际比较研究
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的国际比较及其对出口与福利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财务影响因素分析
服务业FDI、资本效应与经济增长——基于服务业FDI、制造业FDI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实证分析
产能利用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面板数据协整研究——基于制造业28个行业样本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
制造业集聚、智能制造与劳动力流动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贸易的劳动力效应——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城市制造业出口升级加剧了技能溢价吗?——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微观证据
开放经济条件下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