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39)
2023(3555)
2022(2957)
2021(2810)
2020(2427)
2019(5473)
2018(5400)
2017(10776)
2016(5966)
2015(6358)
2014(6133)
2013(6140)
2012(5751)
2011(5013)
2010(4979)
2009(4398)
2008(4207)
2007(3740)
2006(3277)
2005(3046)
作者
(15560)
(13118)
(12809)
(12542)
(8278)
(6230)
(5940)
(5107)
(4833)
(4621)
(4499)
(4339)
(4215)
(4160)
(4122)
(4028)
(3879)
(3875)
(3770)
(3599)
(3273)
(3119)
(3105)
(3031)
(2981)
(2862)
(2828)
(2642)
(2561)
(2524)
学科
(27625)
经济(27607)
(14848)
方法(14212)
数学(13397)
管理(13348)
数学方法(13306)
(11134)
贸易(11133)
(11030)
(10686)
(10507)
企业(10507)
中国(8692)
(7924)
出口(7917)
出口贸易(7917)
(7810)
(7746)
结构(5364)
(5294)
劳动(5277)
农业(5184)
地方(5001)
产业(4796)
(4760)
(4421)
业经(4183)
(3717)
财务(3713)
机构
大学(81418)
学院(80214)
(40583)
经济(40056)
管理(30127)
研究(27080)
理学(26640)
理学院(26352)
管理学(25912)
管理学院(25774)
中国(20339)
(17718)
(16224)
科学(15103)
经济学(14904)
财经(14750)
经济学院(13731)
(13630)
(13088)
(12158)
中心(12093)
研究所(11938)
(11662)
财经大学(11151)
业大(10837)
(9933)
(9908)
北京(9806)
师范(9786)
农业(9577)
基金
项目(56111)
科学(45586)
基金(43701)
研究(39736)
(37838)
国家(37599)
科学基金(32807)
社会(28147)
社会科(27009)
社会科学(27004)
基金项目(22748)
自然(20657)
(20537)
自然科(20260)
自然科学(20256)
自然科学基金(19917)
资助(18947)
教育(18886)
(17371)
编号(14567)
(13753)
重点(12779)
国家社会(12628)
教育部(12259)
(11841)
人文(11597)
科研(11133)
(11124)
成果(11051)
大学(10913)
期刊
(38587)
经济(38587)
研究(23824)
中国(15440)
(12857)
学报(12226)
科学(11368)
管理(10680)
(10344)
大学(9705)
学学(9285)
财经(7719)
经济研究(7614)
(7073)
(7015)
金融(7015)
农业(6976)
(6768)
技术(6727)
问题(6119)
教育(5864)
国际(5784)
业经(5510)
统计(4983)
世界(4487)
技术经济(4232)
(4197)
决策(3867)
(3834)
商业(3794)
共检索到116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叶迪  史青  
本文通过构建Bartik形式的出口需求冲击,分析了出口对不同技能工作者劳动时间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需求冲击使得非技术相对于技术劳动者的工作时长缩短,夜间劳动强度减小,因此出口贸易自由化在劳动时间结构上缩小了两类劳动者的福利差距。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技能劳动者对出口需求冲击反应的不一致是贸易自由化下劳动时间结构变化的重要来源,且这种不一致可归结为个体劳动者劳动时间供给的差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文革   耿景珠   杜明威  
本文利用中国各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和机器学习方法测度了数字化政府建设指数,并考察了数字化政府建设对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政府建设有利于推动出口结构升级,系列因果推断及稳健性检验均验证了该结论可靠。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政府建设能够跨越“数字鸿沟”助力出口结构升级,且对中西部地区和人口红利薄弱地区的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政府建设通过创新驱动效应、进口中间品种类扩张效应和全国统一大市场效应推动出口结构升级。此外,数字化政府建设能够通过促进资源在城市间再配置及产品新增消亡推动出口结构升级。拓展分析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与数字化政府实现有效联动,共同助力中国出口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解龙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三种含义 ,每一种含义都说明了特定的内容 ,它们分别形成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三维结构即时间、空间和实质内容 ,只有三位一体地理解和运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才能够体现它的完整含义与科学价值。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其动态含义 ,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变化与实现 ,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福田  
本文所研究的劳动时间的缩短,是指狭义劳动时间的缩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动日的缩短。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劳动日的长度为8小时。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日能不能适当缩短一些? 第二,周劳动时间的缩短。我国目前实行每周劳动6天休息1天的制度,假定劳动日长度8小时不变,那么每周要劳动48小时。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每周能不能实行5日工作制?假定劳动日长度8小时不变,每周劳动40小时;假定劳动日长度缩短为7小时,每周劳动时间则为35小时。 第三,年劳动时间的缩短。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劳动者每年休息52个星期夭,7个法定假日。全年制度劳动时间为:8×(365-52-7)=2448...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孙照吉  
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增加值出口视角下的劳动要素含量,对KPWW方法下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标进行改进,并利用1995—2009年WIOD数据,验证全球价值链地位对单位增加值出口劳动含量及劳动技能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导致单位增加值出口中的劳动要素含量下降,全球价值链地位主要通过禀赋效应影响单位增加值出口劳动含量;全球价值链地位越高,增加值出口中包含的低技能劳动比重越小;由技术进步引致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扩大了全球价值链地位对出口低技能劳动含量的负效应;由资源型产品出口引致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提高,并不会使出口低技能劳动含量比重大幅下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孙照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亚杰  
文章对改革以来的我国出口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进行了比较,通过回归分析可知,我国出口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出口波动的冲击作用随着出口波动本身的加剧而更加强烈,同时用TARCH模型来对世界经济对我国的出口冲击的乘数效应进行了验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佟家栋  余子良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有向无环图(DAG)与VAR模型,探讨了由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因素波动引起的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对美国出口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系统性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对整体出口水平的影响,是通过对少数占主导地位的大型企业的影响来实现的:尽管系统性外部融资约束与出口波动之间存在长期的相互影响关系,但当期系统性外部融资约束却是引起出口波动的主要原因;系统性外部融资约束的改善的确能够促进出口水平的提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明   刘珊珊   郑涵茜  
本文在Bernard多产品一般均衡分析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综合研究了供应链冲击对企业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并基于中国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国际供应链冲击降低了企业的核心产品出口比重,其抑制作用在高技术密集度行业企业、低经营管理效率企业以及低产业协同集聚地区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国际供应链冲击引致的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是决定企业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方向的重要诱因,成本效应挤占了企业利润空间,使得企业集中于出口利润率高的核心产品,而创新效应使得原本利润率低的边缘产品出口增加,且创新效应对边缘产品出口的正向影响显著大于成本效应对核心产品出口的正向影响;此外,集中化配置供应链网络以及提高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均有助于缓解供应链冲击。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多产品出口企业应对供应链冲击的微观机制,为保障国内供应链、产业链安全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曹家为  
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与否 ,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分为地区结构、层次结构、学科及专业结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高等教育结构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通过决定高等教育的客体结构进而决定高等教育的主体结构。面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不协调的问题 ,我们应综合运用市场、法律、政策和行政手段加以调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安  
传统经济学的劳动力价值理论只有生产劳动力的生产费用(物化劳动),没有生产劳动力的劳动时间(活劳动)的耗费。劳动力的生产也有劳动时间的耗费。劳动力的自然再生产时间不形成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的社会再生产时间、即学习劳动的时间形成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价值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生产劳动力的物化劳动,如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等;二是生产劳动力的活劳动即学习劳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琴  宋月萍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劳动力流动以及流动的地区差异给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整体上增加了农村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但这种影响因流动模式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劳动力以跨省流动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家庭成员外出打工显著地增加了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而在劳动力以省内流动为主的沿海地区,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并没有增加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桑坤  
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在农业生产领域所遭遇的障碍问题,尤其是小农经济的存续,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地位遭受质疑。曼和狄金森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论述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非一致性问题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辩护。此后围绕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这一议题,穆尼等学者与曼和狄金森进行了争论。文章以曼和狄金森的核心文章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这一争论的学术渊源、核心观点、分析框架及理论基础。回顾这一学术争论过程,围绕经典议题争论背后的新韦伯主义研究范式转向,对中国农业社会学有重大的启发意义。新韦伯主义范式强调从社会文化传统的角度去理解农业,并在具体分析上兼顾马克思宏观的政治经济分析与恰亚诺夫的微观个体行动,对于把握当下中国复杂多样农业转型与社会变迁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文芳  
国际劳动标准与自贸规则挂钩,虽然未能在WTO多边贸易谈判中体现,但已多次写入以美国、欧盟为主导的地区性与双边性自贸协议。在新近国际自由贸易谈判中,特别是在TPP与TTIP谈判中,劳动标准条款占据了重要分量,并且对谈判国法制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我国自贸区规则的设定应当充分考虑劳动标准在我国法中内化的可能,积极正面引导国内立法向国际劳动标准靠拢,为我国深度参与国际自由贸易谈判提供有力筹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