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9)
- 2023(11874)
- 2022(9934)
- 2021(8833)
- 2020(7510)
- 2019(16855)
- 2018(16231)
- 2017(31577)
- 2016(16858)
- 2015(18550)
- 2014(18043)
- 2013(18093)
- 2012(16864)
- 2011(15321)
- 2010(15437)
- 2009(14486)
- 2008(13671)
- 2007(11994)
- 2006(10688)
- 2005(9532)
- 学科
- 济(99692)
- 经济(99593)
- 管理(49721)
- 业(46809)
- 方法(45272)
- 数学(41999)
- 数学方法(41591)
- 企(37344)
- 企业(37344)
- 财(20302)
- 中国(19856)
- 地方(19848)
- 农(18837)
- 贸(18786)
- 贸易(18781)
- 易(18297)
- 学(16752)
- 业经(16042)
- 农业(13361)
- 地方经济(13301)
- 出(12820)
- 制(12382)
- 环境(12343)
- 务(11571)
- 财务(11551)
- 财务管理(11526)
- 融(11403)
- 金融(11403)
- 企业财务(11013)
- 技术(10794)
- 机构
- 大学(253951)
- 学院(251501)
- 济(121020)
- 经济(119241)
- 管理(98243)
- 理学(86631)
- 研究(86221)
- 理学院(85737)
- 管理学(84123)
- 管理学院(83680)
- 中国(63770)
- 财(51565)
- 科学(50934)
- 京(50753)
- 农(44391)
- 所(43121)
- 财经(42434)
- 经济学(40232)
- 研究所(39327)
- 业大(39060)
- 经(38896)
- 中心(38696)
- 经济学院(36409)
- 江(35593)
- 农业(35149)
- 财经大学(31790)
- 北京(31044)
- 院(30564)
- 范(28552)
- 师范(28133)
- 基金
- 项目(174421)
- 科学(138999)
- 基金(132474)
- 研究(118381)
- 家(117490)
- 国家(116634)
- 科学基金(100673)
- 社会(81894)
- 社会科(78181)
- 社会科学(78165)
- 基金项目(69295)
- 自然(66368)
- 省(66195)
- 自然科(65004)
- 自然科学(64989)
- 自然科学基金(63884)
- 划(55819)
- 资助(55810)
- 教育(54408)
- 编号(42838)
- 部(39595)
- 重点(39335)
- 发(37211)
- 创(36092)
- 国家社会(35919)
- 教育部(34518)
- 科研(34102)
- 创新(33861)
- 人文(33216)
- 成果(32801)
- 期刊
- 济(125667)
- 经济(125667)
- 研究(73165)
- 学报(43680)
- 中国(41345)
- 财(38624)
- 农(38091)
- 科学(37747)
- 管理(36115)
- 大学(32969)
- 学学(31731)
- 农业(25427)
- 经济研究(23738)
- 财经(22575)
- 融(21970)
- 金融(21970)
- 技术(20654)
- 经(19437)
- 业经(17416)
- 统计(17048)
- 问题(16815)
- 贸(15786)
- 策(15225)
- 技术经济(15126)
- 教育(14390)
- 决策(13698)
- 业(13677)
- 国际(13088)
- 世界(12276)
- 商业(12263)
共检索到363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烨丹 范云芳
文章对我国是否属于出口偏向型经济增长及该增长模式能否引起国民福利下降进行研究。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度技术进步方向并用以测度偏向型经济增长方向,结果发现,我国经济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出口偏向型增长,而引进资本等因素已使技术进步逐步朝偏向资本过渡。运用拉斯帕尔氏公式测算后发现,过去的大多年份我国贸易条件指数低于100,表明技术偏向于劳动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事实上降低了国民福利,虽然用人均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度量的福利总体水平在上升,近十几年该指标下降幅度趋于平缓,但采用引进碳排放等因素计算的综合福利绩效指标却持续降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桁林
(一)出口导向型经济绩效 1979年之前,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很小,外商直接投资几乎为零,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很大变化,年平均的进出口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DP年均增长率约10%),利用外资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更快。利用外资促使出口增长的政策性导向十分明显,如规定外资企业外销比例、自筹流动资金比例和地区优惠政策等。出口导向使得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转向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但是,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缺乏长期增长的潜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娟娟 李平
使用1996-2013年SITC—3分位的跨国数据,测算29个国家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技术进步方向,将两者分别量化纳入分析框架,得到以下结论:在基准回归中,控制出口技术复杂度与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交互项作用后,出口技术复杂度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分区域估计结果显示,出口技术复杂度引致的偏向型技术进步效应具有国别差异性,发达国家出口技术复杂度通过偏向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发展中国家,其中适宜性技术进步理论是解释这一现象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出口技术复杂度 偏向型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李萍 武戈
近几年,国内外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对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瞿华 夏杰长 马鹏
依据1978-2010年我国消费、投资、出口和GDP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检验表明,消费、投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若其他因素不变,消费、投资和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分别增长0.64、0.29和0.07个百分点。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经济增长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显著而对出口的影响不显著。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急需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刺激消费、增加投资和改善出口,以更好地发挥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消费 投资 出口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李玉蓉
我们利用VAR模型检验实际GDP和净出口等变量之间的Granger影响关系,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出口驱动特征;国内累积消费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具有产生出口驱动效应的中介作用;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驱动作用具有非对称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利红 李斌
在1980年至2002年的最新数据的基础上检验了出口驱动经济增长假说(ELG)在中国的情况,发现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唯一协整关系,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滞后影响,同时,经济增长能够通过短期波动失衡的调整,间接影响出口贸易。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因果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群阳 李凯
文章利用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结构作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要素密集度偏向型产业出口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时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结构的"双门槛效应",若人力资本结构处于第一个门槛值以下,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技术的经济增长效应均不显著;处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两者出口技术均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资本密集型产业出口技术的经济增长效应将减弱,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艾华 敖荣军 韦燕生
近年来,我国工业行业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快速增加,技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虽然有文献认为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但是对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存在性的规范检验几乎一片空白。本文基于经典文献提供的实证方法,以工业全行业和大中型行业为实证对象,规范检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向性。首先,对技能劳动力就业份额变化进行分解的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就业结构技能升级的主导因素是细分行业内而不是细分行业之间技能劳动力就业份额的变化。其次,基于我国工业经济的特性,计量检验了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和资本-技能互补性等因素对工业就业结构技能升级的影响,揭示了技术进步与技能劳动力就业份额之间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 技能劳动力 工业行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继明 曹越洋 刘乐易
本文基于比较利益率均等原则,构建了一个兼顾效率与平等的国际贸易模型,用以研究进出口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效应与选择,并利用1996—2019年的中国分省数据,通过随机前沿法测算了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近24年来,中国选择的是偏向出口导向的技术进步路径,这与进口替代产业的相对研发创新效率偏低等因素显著相关。本文认为,近年来中国在给定的发展阶段与客观环境条件下选择了最优技术进步路径,其背后的发展理论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交替)的比较优势原理。当今的中国面临与历史经验不同的全新挑战,需要将发展重心适时地向进口替代做出调整,而不应继续依靠与加强出口导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广阔 陈珏
作为朝阳产业的环保产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学术界对环保产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大多侧重定性分析,文章拟应用灰色关联度和序列平稳性、协整及Granger因果关系等计量检验方法,实证分析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的拉动作用及程度,结论是:这种拉动作用及程度呈现刁;断放大态势,环保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武康平 徐豪熠 倪宣明
基于RCK模型,放松了效用贴现因子不变的假设,将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时间偏好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人口因素(即人口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稳态消费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稳态消费和产出两者均与人口规模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与人均产出和人均消费正相关,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稳态资本和产出。基于1996—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即人均产出和人均消费与人口规模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消费、减小人口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习平
鉴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和全社会对就业问题的重视,本文旨在研究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和三者的关系。文章使用1978-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增长是出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但出口贸易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不是就业granger原因。为了说明结论的可靠性,对以上的结论进行了实例验证。鉴于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就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茜 胡慧源
文章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运用1995~2010年数据,创新性地将环境污染指标扩展到生产污染、生活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三类,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伟力
在过去的20年里,对于出口导向增长假说的检验一直是有关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文献中的热点问题。然而,这些研究未能对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是出口导向的获得一致性的结论。而且这些经验研究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由于出口是GDP的一部分,因此在回归分析中直接用包含出口的GDP作为因变量是不恰当的,模型的结果有可能受到联立性偏误的影响;二是没有明确地考虑投资增长、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注意到与中国的高增长相伴随的是出口和投资占GDP的高比例和高增长,因此有必要考虑投资在出口增长中的作用。在考虑到上述两点不足的基础上,本文拟运用多变量协整分析框架进一步实证检验中国出口导向性增长假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