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7)
- 2023(13335)
- 2022(10939)
- 2021(10156)
- 2020(8742)
- 2019(19625)
- 2018(19274)
- 2017(37314)
- 2016(19571)
- 2015(21792)
- 2014(21201)
- 2013(20759)
- 2012(18521)
- 2011(16061)
- 2010(16002)
- 2009(14723)
- 2008(14308)
- 2007(12507)
- 2006(10706)
- 2005(9704)
- 学科
- 业(88117)
- 济(86625)
- 经济(86526)
- 企(80635)
- 企业(80635)
- 管理(73819)
- 方法(41815)
- 数学(33632)
- 数学方法(33234)
- 财(30204)
- 业经(29442)
- 农(28167)
- 务(22011)
- 财务(21973)
- 财务管理(21943)
- 企业财务(20782)
- 农业(20205)
- 中国(19759)
- 技术(18768)
- 贸(18224)
- 贸易(18216)
- 易(17838)
- 制(16954)
- 划(15348)
- 和(15157)
- 策(15106)
- 理论(15018)
- 地方(13673)
- 体(13032)
- 出(12914)
- 机构
- 学院(272692)
- 大学(266702)
- 济(120090)
- 经济(118121)
- 管理(117661)
- 理学(101883)
- 理学院(101067)
- 管理学(99779)
- 管理学院(99261)
- 研究(77991)
- 中国(64383)
- 财(56691)
- 京(53142)
- 财经(45539)
- 科学(43297)
- 经(41592)
- 江(41372)
- 农(41272)
- 中心(38955)
- 业大(37054)
- 经济学(36853)
- 所(35602)
- 财经大学(33900)
- 经济学院(33594)
- 商学(32866)
- 商学院(32575)
- 经济管理(32178)
- 农业(32133)
- 州(32101)
- 北京(32024)
- 基金
- 项目(184784)
- 科学(150108)
- 基金(138905)
- 研究(138424)
- 家(118325)
- 国家(117260)
- 科学基金(105475)
- 社会(92581)
- 社会科(88117)
- 社会科学(88099)
- 基金项目(73471)
- 省(72121)
- 自然(67146)
- 自然科(65762)
- 自然科学(65748)
- 自然科学基金(64663)
- 教育(63454)
- 划(58780)
- 资助(55828)
- 编号(54927)
- 创(42037)
- 部(41996)
- 成果(41602)
- 重点(40444)
- 业(39398)
- 国家社会(39362)
- 发(39309)
- 创新(38478)
- 人文(37386)
- 教育部(37257)
- 期刊
- 济(128871)
- 经济(128871)
- 研究(76820)
- 管理(48283)
- 财(48188)
- 中国(47370)
- 农(37993)
- 科学(33739)
- 学报(32425)
- 技术(27836)
- 大学(27148)
- 农业(26388)
- 学学(25794)
- 融(24831)
- 金融(24831)
- 业经(23857)
- 财经(22846)
- 教育(22503)
- 经济研究(20104)
- 经(19803)
- 问题(17333)
- 业(16551)
- 技术经济(16503)
- 财会(14954)
- 贸(14552)
- 现代(13732)
- 商业(13360)
- 统计(12990)
- 世界(12867)
- 策(12584)
共检索到397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振兴 金祥荣
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在生产率上的异质性构成微观研究企业出口行为和出口利益的"新新贸易理论"的事实基础和逻辑起点。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对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在生产率上的异质性进行了考察,结论表明,出口企业在生产率上高于非出口企业并不是一个普适性的事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以中国企业为样本的相关理论和经验研究要充分重视中国事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
出口企业 非出口企业 生产率优势 所有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豪 张建华 何宇 谭静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结合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溢出问题,构建能够反映企业TFP溢出机制的两类空间权重矩阵,实证分析了企业间存在的TFP溢出现象。结果表明:企业间TFP正向溢出现象是显著存在的,并且企业TFP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前一期的TFP水平对当期TFP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固定窗宽的滚动估计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间的TFP溢出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东、中、西地区和高、中、低技术行业企业间的TFP溢出效应强度存在依次递减的特征。其中,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业溢出程度最大,烟饮食品制造业溢出程度最小。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创新溢出 空间面板 制造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杰 金岳
出口到底给中国企业生产率带来何种作用效应,既有文献的结论存在诸多矛盾之处。在着重考虑已有文献并未考虑到的企业TFP测算方法、企业进口以及出口贸易方式这3个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本文重新检验出口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应,结果发现:除了纯加工贸易类型企业外,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仍呈现自我选择效应;从新进入出口市场企业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的出口活动中存在显著的"出口中学习"效应,这为出口对中国企业生产率所具有的促进效应提供了支持证据;从出口密集度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出口活动中存在"生产率损失"或"生产率抑制"效应,这又反映出口对中国企业生产率可能具有的负面效应。本文的检验结果及其解释,为理解出口对中...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鹏辉
基于出口状态转换的视角,按照存续期内的出口状态将企业划分为持续出口、新出口、退出出口、间断性出口和始终不出口等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考察出口与企业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否定了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任何类型出口企业生产率都要高于始终不出口企业;持续出口企业具有显著自选择和干中学效应,间断性出口企业效应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英杰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探讨了融资约束和生产率对出口竞争力的共同影响机制,从企业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两个层面,利用中国2004~2009年的企业样本数据经验考察了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生产率对企业出口促进贡献还有赖于其融资水平,尤其需要克服融资的阈值效应,避免危机时期优秀企业被"逆淘汰";政策启示在于强调对高生产率企业建立政府"临危保护制度",并引导企业强化内部治理能力;最后需要强化物质要素之外的服务型要素竞争优势,从而继续维持我国贸易的"大国优势"。
关键词:
融资能力 生产率 服务型要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怡 王玉 曹利军
本文从贸易中介视角,将出口进一步分为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使用2012年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对"生产率悖论"问题进行再次检验。研究发现,从整体出口来看,中国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问题,但是问题主要来自直接出口企业,间接出口企业不存在明显的悖论问题,并且直接出口企业的出口率也与生产率呈负向关系。因此,本文认为要想使中国企业摆脱生产率悖论问题,主要应对直接出口企业采取相关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琳琳
本文从宏微观生产率测算差异、企业生产率测算方法、企业生产率测算关键数据的选择以及企业价格指数缺失处理四个方面讨论企业生产率的测算问题。随着企业异质性理论发展和企业数据库的应用,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从宏观层面逐渐转向企业层面。宏微观生产率测算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的不同。宏观层面生产率研究主要是分析TFP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企业层面的研究主要是分析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的原因,并不强调从微观加总得到总量TFP增长率。(2)面板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安琪 刘冠坤 杨超
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及环境统计数据,构建1998—2007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出口对企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相较于非出口企业,出口企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较低;企业出口强度越高,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越低。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所属行业及企业所在地区差异均会对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污染密集型制造业行业中,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更为清洁;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东部地区企业出口对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在排除两控区环境规制因素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并且通过IV(2SLS)及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等方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的回归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出口企业一方面通过提高新产品产值——R&D;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了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此外,通过比较企业出口状态和出口强度的改变发现,出口企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低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于广延边际而非集约边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斌 屠新泉 王杰
出口目的地会影响企业生产率吗?何种类型的企业会在出口目的地的选择中受益?文章在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解释中国企业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原因。文章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合并数据,运用倾向评分匹配和倍差法解决样本选择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了出口市场转变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与只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相比,企业出口目的地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后,生产率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高,在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计量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后,检验结果依然稳健;(2)民营企业和多产品企业在出口目的地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后,其生产率提升更为明显,而且出口阅历的积累更有利于企业出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春顶 石晓军 邢春冰
新兴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指出,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应高于只供应国内市场的企业。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的大样本数据,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对上述论断提出了挑战。本文发现,从平均意义上看,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显著低于只供应国内市场的企业,我们称其为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通过细致的分地区、所有制类型、规模以及行业类型的生产率计算和差异性检验分析,本文得出了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确凿证据,揭示了中国外贸存在"生产率-出口选择"的二元结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伟 王丽明 毛学峰 秦富
中国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逐步引起学者重视,但相关研究大多针对制造业或工业企业。本文基于20132015年1126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数据,验证中国农业企业是否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并对“出口—生产率悖论”存在与否给出解释。研究结论表明:(1)中国农业企业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但农业出口企业与农业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均值差异不明显。除畜牧类企业外,其它类型企业均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2)与其它行业不同,加工贸易企业或外资企业的存在并不是中国农业企业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的主要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冬冬 谢长安
本文使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测度中国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发现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呈现一种上升的态势,且这种上升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产业内效应。在此基础上,估计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生产率溢出效应的结果显示,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参与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贸易方式、企业所有制类型及企业所属行业类型是影响垂直专业化生产率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东亚 垂直专业化 生产率溢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萃
出口对于生产率的影响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从企业异质性视野切入,实证考察了出口之生产率增长效应的非均衡性论题。借助新近兴起的技术前沿距离方法的研究表明,出口对于与技术前沿距离远的落后地区生产率提高的作用要大于与技术前沿距离近的先进地区,意味着出口具有Veblen-Gerschenkron效应,即技术落后地区在出口过程中获得的技术溢出和生产率增长要大于技术先进地区。而且出口的Veblen-Gerschenkron效应还具有时间持续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强化。针对门槛效应的检验表明,只有在行业出口超过某个临界值后,出口的Veblen-Gerschenkron效应才渐次显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斌 潘彤
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南快北慢"的新态势,"南强北弱"的区域经济格局在持续增强。南北方经济差距拉大的关键原因可能在于创新能力的区域分化,而地方政府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与实施效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利用31个省份2008-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新词汇数据,与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合并,考察南北方不同的政府创新驱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政府创新驱动与企业生产率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南方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创新更为重视,实施效果更好。其次,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取决于该地区的创新投入、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环境。最后,由于南方地区具有更加公平高效的市场体系、活跃开放的社会创新思维和锐意进取的企业家精神,因此南方地区的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助推作用更强。总之,文章从地方政府创新驱动的视角为缩小中国南北方经济差距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坤 侯维忠 刘璐
近年来,关于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中国企业贸易行为的前沿问题,且所得结论不完全一致,存在较多争议。本文试图再次对这一问题进行更为全面、深入地研究。从对比不同贸易状态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累积分布曲线和线性实证模型两方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线性模型看,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不存在"生产率悖论";从累积分布曲线看,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之间生产率的差异是动态变化的,且受企业规模、外部融资约束度、企业年龄和企业所有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从实证中发现,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规模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健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中国制造业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的问题,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