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8)
- 2023(12940)
- 2022(10659)
- 2021(9787)
- 2020(8304)
- 2019(19058)
- 2018(18682)
- 2017(36039)
- 2016(19295)
- 2015(21903)
- 2014(21559)
- 2013(21797)
- 2012(20029)
- 2011(18068)
- 2010(18200)
- 2009(17470)
- 2008(17578)
- 2007(15789)
- 2006(13990)
- 2005(13188)
- 学科
- 济(96365)
- 经济(96225)
- 业(87479)
- 企(79920)
- 企业(79920)
- 管理(76782)
- 方法(44767)
- 数学(36524)
- 数学方法(36373)
- 财(33703)
- 业经(29677)
- 农(29355)
- 中国(24910)
- 制(23004)
- 务(22829)
- 财务(22811)
- 财务管理(22777)
- 企业财务(21624)
- 贸(20947)
- 贸易(20937)
- 易(20515)
- 农业(19792)
- 技术(17964)
- 体(17116)
- 划(16448)
- 策(16423)
- 和(15254)
- 体制(14893)
- 银(14331)
- 银行(14326)
- 机构
- 学院(286872)
- 大学(285120)
- 济(138396)
- 经济(136276)
- 管理(118189)
- 理学(101488)
- 理学院(100618)
- 管理学(99721)
- 管理学院(99168)
- 研究(91971)
- 中国(77374)
- 财(67672)
- 京(58541)
- 财经(53266)
- 经(48636)
- 科学(47032)
- 经济学(44290)
- 所(43979)
- 江(43086)
- 中心(42026)
- 农(41703)
- 经济学院(40128)
- 财经大学(39593)
- 研究所(38768)
- 北京(37109)
- 业大(35317)
- 商学(34728)
- 商学院(34428)
- 州(32892)
- 院(32828)
- 基金
- 项目(179998)
- 科学(146486)
- 基金(137553)
- 研究(136431)
- 家(116355)
- 国家(115374)
- 科学基金(102291)
- 社会(93860)
- 社会科(89393)
- 社会科学(89374)
- 基金项目(71626)
- 省(66502)
- 自然(62385)
- 教育(61587)
- 自然科(61009)
- 自然科学(60994)
- 自然科学基金(60063)
- 资助(56657)
- 划(54955)
- 编号(52492)
- 部(43155)
- 成果(42172)
- 制(40814)
- 国家社会(40686)
- 创(40461)
- 重点(39424)
- 教育部(38513)
- 业(38496)
- 发(37817)
- 人文(37648)
- 期刊
- 济(153375)
- 经济(153375)
- 研究(90701)
- 财(56488)
- 中国(55616)
- 管理(49254)
- 农(38925)
- 科学(35881)
- 学报(33101)
- 融(31178)
- 金融(31178)
- 财经(28353)
- 大学(27813)
- 农业(26546)
- 学学(26379)
- 技术(25444)
- 经济研究(25408)
- 经(24385)
- 业经(24381)
- 教育(21183)
- 问题(20514)
- 贸(19911)
- 技术经济(17407)
- 世界(17184)
- 业(16983)
- 国际(16889)
- 理论(14583)
- 财会(14336)
- 现代(14119)
- 统计(13906)
共检索到442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祝树金 张鹏辉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出口企业会有更高的价格加成。本文运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估算了企业层面的价格加成,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估计方法,考察了出口行为对企业价格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企业并未因为进入出口市场而获得价格加成溢价;在进一步考虑产业要素密集度、企业出口密集度、所有制性质后发现,只有资本密集型的内资企业在由不出口转为低出口密集企业时将收取更高的价格加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明 邓敏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产品质量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对我国出口企业加成率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重点在于沿海地区的非国有企业,尤其是非垄断行业内的大量私营企业;在位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显著提升企业加成率,而新进企业和高出口倾向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则显著降低了企业加成率;产品质量通过产品价格和边际成本影响出口企业加成率。本文的结论对于理解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找到另一条识别路径——通过提高出口企业加成率惠及一个国家。
关键词:
产品质量 加成率 出口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詹宇波 张军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本文使用probit模型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就外资企业中工人的议价地位是否与其他内资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外资企业工人签订集体合同和被允许与企业进行集体议价的概率不仅显著低于整体内资企业,也显著低于内资中的私营企业。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外资企业中的工会在签署集体合同和促成集体议价等方面并未发挥应有作用,而地方政府的劳动监管对外资企业工人的集体议价地位也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集体议价 外资企业 工会 劳动监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詹宇波 张军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本文使用probit模型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就外资企业中工人的议价地位是否与其他内资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外资企业工人签订集体合同和被允许与企业进行集体议价的概率不仅显著低于整体内资企业,也显著低于内资中的私营企业。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外资企业中的工会在签署集体合同和促成集体议价等方面并未发挥应有作用,而地方政府的劳动监管对外资企业工人的集体议价地位也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集体议价 外资企业 工会 劳动监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立成 刘灿雷 杨德彬
已有研究大多基于企业生产率的角度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市场"自选择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忽视了企业的产品定价优势在对外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为此,本文基于企业成本加成率的视角,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定价能力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指标中,综合考察了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市场"自选择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其背后的生产率优势和产品定价优势。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对外投资企业而言,对外投资企业具有更高的成本加成率,且企业的成本加成率越高相应的对外投资规模也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除生产率优势外,产品定价优势同样是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对外投资 成本加成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萍 陈侃
本文从企业微观层面探讨市场分割对企业价格加成的影响机制及其程度。研究发现:市场分割通过负向的TFP效应与正向的竞争效应对企业价格加成产生影响,总体上提升了企业价格加成水平;市场分割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配置等方式降低企业生产率,进而降低企业价格加成;同时,在市场分割背景下,地方政府对企业的保护行为降低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程度,从而提升了企业价格加成水平;并且,这两种效应对于企业价格加成水平的影响程度与行业盈利水平、行业要素密集度、企业产权性质有关,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盈利水平低的行业,市场分割对企业价格加成的增强作用更为突出,市场分割更能提升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价格加成水平,市场分割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价格加成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国有企业价格加成水平的提升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市场分割的影响呈现区域化差异,东部地区企业的价格加成受市场分割的影响最大,西部次之,中部地区则影响并不显著。本文检验了市场分割对微观企业价格加成影响的两种效应,并比较了市场分割对不同地区、行业与企业的价格加成影响程度的差异,不仅有助于理解市场分割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具有促进作用的微观机制,而且为打破市场分割、形成合理的价格加成结构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
市场分割 价格加成 TFP效应 竞争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伟 王亥园
本文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纳入扩展的M-O模型,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的提高通过促进产品质量升级进而提升出口企业加成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匹配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证实了本文的理论命题;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行业、非国有企业、退出企业和持续出口企业的加成率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二者的作用机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宇 游佳慧 霍聪聪
本文研究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对于企业的成本加成率的影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相对价格法市场分割指数,使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成本加成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对于企业成本加成率的"U形"影响关系,即随着市场分割程度的上升,企业的成本加成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出口贸易会影响市场分割程度对于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作用,国内市场分割对于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率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符大海 唐宜红
本文利用1999-200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企业所有权结构和产业特征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独资企业比中外合资企业具有更强的出口倾向、更高的出口密集度和更偏好于选择持续性出口战略;中外合资企业比全资内资企业具有更强的出口意愿;西方控股企业比港澳台控股企业更偏好出口,而非国有控股企业相对于国有控股企业具有更强的出口偏好。就产业特征而言,产业出口导向性和产业资本密集度对企业出口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而产业竞争性仅对企业出口战略的选择有影响。这些发现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决定因素的认识,同时也为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的互动机制提供了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
关键词:
所有权 产业特征 企业 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妍妍 李磊 刘鹏程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估计了企业雇佣的性别偏好,借以检验出口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性别雇佣偏好的影响。在控制企业的个体属性后,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具有更高的女性雇佣偏好;伴随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女性雇佣偏好也将显著增长。考虑到样本的抽样偏倚和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出口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将进一步增强出口对制造业企业的女性雇佣偏好的正向影响。出口对企业性别雇佣偏好的影响还存在着分布上的差异性,其主要提高了企业对低技能女性劳动力的雇佣偏好,并对出口比例较大的地区和行业中的女性就业产生了更大的正面溢出效应。本文对于在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提高我国女性就业机会,实现性别就业平等方面具有较重要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出口 雇佣 性别偏好 制造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周升起 张然
进口关税如何影响企业成本加成问题关系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能否有效兼顾。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和企业成本加成分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进口关税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提升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2)相较于国有企业,进口关税提升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进口关税替代变量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证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表明在降低进口关税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同时,如何降低进口关税削减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提升的抑制作用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周升起 张然
进口关税如何影响企业成本加成问题关系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能否有效兼顾。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和企业成本加成分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进口关税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提升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2)相较于国有企业,进口关税提升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进口关税替代变量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证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表明在降低进口关税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同时,如何降低进口关税削减对制造业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小平 代智慧 彭书舟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产品层面的海关数据库和CEPII-BACI数据库,考察了出口复杂度对企业产出波动的影响及背后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复杂度对企业产出波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出口复杂度越高的企业产出波动越小,且对于不同特征的企业这一影响存在差异;出口复杂度主要通过人力资本因素抑制企业产出波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调结构、稳增长"的外贸战略提供了理论与实证的支持。
关键词:
出口复杂度 产出波动 人力资本 制造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史瑞祯 桑百川
本文选取2003—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的微观数据,检验行业信息溢出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同行业出口规模及产品多样性信息溢出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质量升级,这一结论在更换核心变量指标、考虑城市溢出冲击和聚焦一般贸易后仍然稳健。进一步地,行业信息溢出通过自有信息网络和跨行业信息网络对企业出口质量产生“持续性”和“传递性”的影响。此外,上述影响效应还因信息接收方和供应方的异质性而有所不同。
关键词:
行业信息溢出 企业出口 产品质量 制造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胜旗 毛其淋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下游最终品市场已基本上实现了充分竞争,但上游行业的垄断程度依然居高不下。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系统地研究了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了下游企业出口DVAR,其中对一般贸易企业和本土企业出口DVAR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加工贸易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成本加成下降和研发创新弱化是上游垄断降低下游企业出口DVAR的可能渠道。此外,本文基于中国加入WTO所引发的大范围关税减免这一事实,进一步检验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在上游垄断与下游企业出口DVAR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缓解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出口DVAR的抑制作用。上述结论意味着,打破制造业上游垄断与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改革,对于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和提高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制造业上游垄断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重点产业政策如何影响了企业出口——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微观证据
出口多元化如何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微观证据
出口多元化如何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微观证据
城市信用水平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来自城市失信人的经验证据
出口模式转变与企业就业变动: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微观证据
制造业智能化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
出口、出口比例与企业间工人工资差异——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与出口贸易额——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