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3)
- 2023(5772)
- 2022(4834)
- 2021(4353)
- 2020(3438)
- 2019(7928)
- 2018(7220)
- 2017(13404)
- 2016(7592)
- 2015(8175)
- 2014(7950)
- 2013(7773)
- 2012(7343)
- 2011(6595)
- 2010(6716)
- 2009(6019)
- 2008(6098)
- 2007(5274)
- 2006(4672)
- 2005(4105)
- 学科
- 济(30443)
- 经济(30414)
- 管理(19164)
- 业(18637)
- 方法(13873)
- 贸(13362)
- 贸易(13355)
- 易(13135)
- 企(12925)
- 企业(12925)
- 数学(12397)
- 农(12374)
- 数学方法(12254)
- 出(11319)
- 中国(8810)
- 口(8390)
- 出口(8380)
- 出口贸易(8380)
- 财(8254)
- 学(7228)
- 地方(6994)
- 农业(6233)
- 业经(5870)
- 产品(5572)
- 市场(4729)
- 环境(4627)
- 制(4516)
- 发(4001)
- 银(3969)
- 务(3953)
- 机构
- 大学(111051)
- 学院(109643)
- 济(45905)
- 经济(45035)
- 研究(40025)
- 管理(39417)
- 理学(34704)
- 理学院(34195)
- 管理学(33490)
- 管理学院(33314)
- 中国(28394)
- 科学(25885)
- 京(23632)
- 农(22619)
- 所(20549)
- 财(20370)
- 研究所(18951)
- 业大(18242)
- 农业(18229)
- 中心(17903)
- 江(16865)
- 财经(16696)
- 范(16004)
- 师范(15821)
- 经(15237)
- 经济学(15199)
- 院(14795)
- 北京(14162)
- 经济学院(13951)
- 师范大学(13232)
- 基金
- 项目(78604)
- 科学(62583)
- 基金(59101)
- 研究(53956)
- 家(53239)
- 国家(52889)
- 科学基金(44679)
- 社会(35934)
- 社会科(34337)
- 社会科学(34326)
- 基金项目(31413)
- 省(29907)
- 自然(29719)
- 自然科(29066)
- 自然科学(29057)
- 自然科学基金(28524)
- 划(25790)
- 教育(24903)
- 资助(23867)
- 编号(20100)
- 重点(18371)
- 部(17910)
- 发(17177)
- 成果(15868)
- 创(15865)
- 国家社会(15754)
- 科研(15437)
- 创新(15037)
- 教育部(15023)
- 计划(14817)
共检索到158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婉婷
运用需求残差法,基于2000—2011年中国海关数据测算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并研究企业出口质量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显示,质量与距离显著负相关,表明中国出口偏向效率选择效应。在此基础上,加入危机交互项及所有制交互项来刻画出口产品质量空间差异在危机前后的动态变迁,发现后危机时期企业质量选择效应有所增强,尤其体现在高收入国样本中,这有利于中国出口质量结构的改善及整体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出口质量 空间差异 效率选择 质量选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俊毅 周星
以我国对美出口的产品质量作为研究切入点,使用11年的细分产品数据(HS10)分析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三大产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实际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美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出口的产品质量存在明显的分化趋势,汇率波动对我国三大产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显著但作用不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怡 耿纯
本文运用2002-2007年间海关统计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研究出口退税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与以往研究出口产品质量的文献不同,本文将无进口中间产品的一般贸易作为处理组,与不受退税和关税影响的加工贸易出口进行比较,从而剔除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显示,企业和产业层面的证据都表明出口退税加剧了市场竞争,导致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下降,促使企业通过提高研发投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具体而言,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比加工贸易高出考察期内企业出口产品平均质量水平的3.69%。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沈成燕
本文基于Feenstra&Romalis(2013)整理的各国出口数据,首先运用生存概率法分析各经济体SITC4位码产品的出口持续性,进而借助工具变量2SLS模型,首次就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与启示有:发达经济体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产品质量作用表现为"高质稳进"型正效应,而对于发展中经济而言,过长的出口持续时间则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低端锁定"和"低端下滑";出口过度依赖传统优势产品和"质量革新惰性"是近几年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执行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战略有利于发展中国经济体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空间型地理接近"不一定能够促进一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制度型地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美
本文检验了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企业出口关系存续及其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企业出口关系的存续,并能够提升其出口增长率。稳健性检验显示,更换产品质量测算方法、样本区间、计量方法等并不影响本文基本结论,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基本结论依然不变。从影响机制来看,产品质量升级通过增强消费者偏好提高了企业出口关系存续概率,通过增强消费者偏好以及提高出口价格促进了出口增长率提升;同时,产品质量升级还通过提高企业出口关系存活概率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出口增长率的提升。最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对外资企业和出口到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出口关系存续的积极影响较大,而对私营企业和出口到低收入国家的出口增长率的积极影响较大。
关键词:
出口关系存续 出口增长率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翔 华笑烨
本文基于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和空间莫兰指数等进行的特征事实分析发现,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引入出口产品质量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分析得出,内循环畅通不仅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具有直接效应,而且省际循环畅通水平还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而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间接影响。在创新性地对省内和省际循环畅通水平进行科学有效测度的基础上,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省内和省际循环畅通水平对出口产品质量起到显著提升作用的同时,省际循环畅通还表现出显著的出口产品质量空间溢出效应。上述结论在以市场分割作为省际循环畅通表征变量的进一步分析中也得到了证实。此外,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省际循环畅通水平的出口产品质量空间溢出效应在东部地区和大规模省市最为显著。本研究对于畅通内循环进而更好发挥空间溢出效应,探寻贸易强国之路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信恒 刘信兴
本文使用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匹配数据,在考虑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识别企业数字产品进口和利用事后反推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考察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研发效率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本土企业、低竞争行业以及数字资本品的进口中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林 卢鑫 钟钰
本文利用Nested Logit模型,从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两个角度,对2001-2010年期间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升级进行了实证测算。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整体出口产品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中国出口产品存在明显的质量升级现象。这主要是由机电仪器与交通工具大类的质量升级所带动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质量升级与日本、德国、印度、东盟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论显示:2001-2010年间,与德国、日本、东盟、印度四个经济体的出口产品整体质量相比,中国出口产品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亢梅玲 和坤林
本文使用1995~2009年中国制造业对世界180个国家的出口数据,采用事后反推法算出中国出口的2518种产品的质量指标。我们发现,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在逐年缓慢提升,产品的质量与出口目的国的发展水平正相关。在得到产品质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照生产率的出口干中学效应,检验产品出口是否带来质量升级即质量的出口干中学效应。使用非线性回归方法我们发现,先前出口经验变量的系数显著为正,存在质量的出口干中学效应。
关键词:
产品质量 事后反推法 干中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景光正 李平
本文从OFDI的动机视角入手,系统梳理了OFDI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的理论机制。实证方面利用中国2002-2013年的省级面板和贸易微观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OFDI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净效应为正,其通过技术反馈效应、市场深化效应以及资源配置效应均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产业升级效应则产生了抑制作用,上述结论在控制了OFDI的内生性等问题之后依然稳健;分位数估计发现OFDI对中国低、高、中技术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存在依次递增趋势;系统GMM估计表明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持续性特征,当期产品的技术层次易受前期积累的影响。除此之外,门槛检验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发展...
关键词:
OFDI 出口产品质量 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兰冰 路少朋
企业是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高速公路通车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可能。本文以高速公路连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定量识别高速公路通达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速公路连通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接入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是高速公路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有效机制;高速公路连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主要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性与城市区位等因素差异,非国有企业、高资本密集度和低竞争度行业企业以及中心城市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研究,对于深刻理解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涵义和探索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雅琦 张文魁 洪圣杰
本文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们的分析表明,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经历了较大程度的下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间品进口下降带来的负面冲击。我们还发现,这一负面冲击对国内各个行业的不良影响并不均衡,其中,国内上游产能可以迅速提升的行业,所受影响较小。通过产品层面的动态分析,我们还发现,中间品进口的下降,还会通过高质量产品的进入减少、退出增加,而影响到出口产品质量的变动。我们的研究丰富了有关文献,而且,在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欲对我国实施高科技中间品出口限制的背景下,在我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战略进程中,我们的研究也有较强的政策价值。
关键词:
中间品进口 产品质量 对外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逢珉 程凯
在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的战略背景下,研究贸易便利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07~2015年CEPII数据库中行业层面的贸易数据测算了出口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贸易便利化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通过降低出口企业的贸易成本,一方面促使企业选择以低价竞争策略替代质量竞争策略,从而产生替代效应抑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另一方面又使出口企业获得成本优势,促使其选择扩大出口规模,进而产生收入效应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然而贸易便利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却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但是随着进口国收入水平的降低,贸易便利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逐渐降低,最后对出口产品质量表现为促进作用。此外,贸易便利化对质量越高的出口产品抑制作用越明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景睿 王佳梓
本文将制度环境和人力资本引入“成本发现”模型,探讨了制度环境、人力资本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6~2014年145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测度其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政治稳定、政府效率、监管质量、法律规制、腐败治理所衡量的多维制度环境与出口产品质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则呈现U型特征,高中入学率对中低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更为明显,大学入学率对高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更为显著。人力资本在制度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经济体的制度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越小;人力资本水平越低的经济体的制度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作用越大。该结论与制度环境的边际影响递减和人力资本的门槛作用有关,表明改善制度环境在低收入水平国家更具意义,而提高人力资本在高收入水平国家更为关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戴翔 华笑烨
基于引入出口产品质量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并进行适当拓展,文章从“量”和“畅”的双重维度,理论阐释国内国际双循环如何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研究表明:第一,国内国际双循环“量”及二者交互作用,能够显著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第二,对于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出口目的国,国内国际双循环“量”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第三,国内国际双循环“量”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单门槛效应,随着双循环相互促进水平提高,其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弹性系数也越高。第四,畅通程度对经济循环“量”的作用发挥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国内循环之“畅”不仅影响了国内循环“量”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促进作用,还透过国际循环阻碍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研究结论对于如何从“量”和“畅”的双重维度,真正发挥“双循环”重塑出口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关键词:
双循环 畅通 出口产品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