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0)
- 2023(17183)
- 2022(14811)
- 2021(13876)
- 2020(11524)
- 2019(26790)
- 2018(26038)
- 2017(49634)
- 2016(26577)
- 2015(29978)
- 2014(29539)
- 2013(29126)
- 2012(26538)
- 2011(23735)
- 2010(23286)
- 2009(21015)
- 2008(20226)
- 2007(17169)
- 2006(14679)
- 2005(12808)
- 学科
- 济(105957)
- 经济(105847)
- 管理(76520)
- 业(71567)
- 企(58359)
- 企业(58359)
- 方法(51725)
- 数学(45829)
- 数学方法(45247)
- 中国(30718)
- 农(29677)
- 财(28515)
- 贸(24279)
- 贸易(24261)
- 易(23752)
- 业经(23064)
- 学(20810)
- 制(19230)
- 地方(19225)
- 农业(18745)
- 务(17113)
- 财务(17039)
- 财务管理(17000)
- 银(16841)
- 银行(16803)
- 技术(16258)
- 理论(16219)
- 环境(16133)
- 和(16110)
- 企业财务(16104)
- 机构
- 大学(369805)
- 学院(366297)
- 济(152908)
- 经济(149997)
- 管理(148475)
- 理学(129746)
- 理学院(128419)
- 管理学(126164)
- 管理学院(125524)
- 研究(122590)
- 中国(93860)
- 京(78437)
- 科学(74328)
- 财(67694)
- 所(59417)
- 农(57249)
- 中心(56696)
- 财经(55259)
- 研究所(54551)
- 业大(54281)
- 经(50747)
- 江(50284)
- 北京(49448)
- 经济学(46979)
- 范(46925)
- 师范(46481)
- 院(45219)
- 农业(44886)
- 经济学院(42562)
- 财经大学(41605)
- 基金
- 项目(259832)
- 科学(205157)
- 基金(191173)
- 研究(189463)
- 家(167044)
- 国家(165737)
- 科学基金(143066)
- 社会(121103)
- 社会科(114990)
- 社会科学(114956)
- 基金项目(100761)
- 省(98189)
- 自然(92989)
- 自然科(90902)
- 自然科学(90880)
- 自然科学基金(89242)
- 教育(86775)
- 划(83457)
- 资助(79270)
- 编号(76142)
- 成果(60533)
- 部(58323)
- 重点(57856)
- 发(54744)
- 创(53925)
- 课题(51173)
- 国家社会(51001)
- 创新(50404)
- 教育部(50367)
- 科研(50066)
- 期刊
- 济(155522)
- 经济(155522)
- 研究(106409)
- 中国(66947)
- 学报(57349)
- 管理(53426)
- 科学(53021)
- 农(51051)
- 财(50738)
- 大学(44477)
- 学学(41603)
- 教育(38508)
- 农业(36143)
- 技术(32049)
- 融(29923)
- 金融(29923)
- 经济研究(26455)
- 财经(26324)
- 业经(24920)
- 经(22540)
- 问题(20512)
- 图书(19825)
- 业(19773)
- 贸(18670)
- 理论(17568)
- 技术经济(17473)
- 科技(17032)
- 统计(16820)
- 版(16542)
- 世界(16178)
共检索到526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钧霆 王子睿 佟继英
使用CEPII中BACI-HS02微观贸易数据库,运用"质量-调整"价格法测算了中国行业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并选取2007~2016年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的相关数据,借助OLS法以及差分GMM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出口产品质量对工薪差距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工薪差距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将通过技能溢价机制和利润分享机制扩大工薪差距,劳动生产率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扩大工薪差距也具有显著影响。技术进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质量对工薪差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其中技术进步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则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稳健性检验表明了估计结果的可靠性。为缩小工薪差距,政府应加大对低技能劳动力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同时企业应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技能水平。
关键词:
出口产品质量 工薪差距 调节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子睿 刘钧霆 董丹丹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以及WIOD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和年鉴数据,经验分析了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变化对工薪差距的影响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在全球价值链与工薪差距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对工薪差距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会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提高又会扩大工薪差距。异质性分析表明,开展混合贸易的企业和民营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对工薪差距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只开展一种贸易方式的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与港澳台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的提升不影响工薪差距。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升低技能劳动人力资本水平,增加高技能劳动供给,将缩小工薪差距重点放在提高低技能劳动的收入水平上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毅 陈虹
本文借鉴了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微观数据层面的梳理测算,获得出口产品质量标准化的量化结果。再通过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进一步匹配,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数据库中企业接受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进行梳理,构建起2000—2007年跨年度的企业面板数据,以期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论发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不断提升的趋势,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补贴和无形资产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也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在企业规模和区域分布上具有一定差异,而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比来自港澳台的投资对出口产品质量更具明显的推动作用。从政策层面上,推动企业通过增效提质,加大开放引进高质量国际投资,通过政府符合市场竞争前提下的补贴,将对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明益
本文从技术差距的视角研究了外资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理论层面论证了内外资技术差距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的结论。在经验层面,以修正的出口质量指数衡量出口质量水平,并且选取1992-2012年我国制造业7个代表性行业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制造业行业确实存在这种倒U型关系;合理的技术差距能够显著地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包含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但一般贸易方式下外资仍能显著地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港澳台外资因技术差距合理,其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比欧美外资更明显。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引资要充分考虑技...
关键词:
技术差距 出口质量指数 倒U型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沁 王立勇 杨渌尧
本文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匹配得出2001-2015年中国22个工业细分行业样本数据,借助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关税减让和引进外资为指标表示的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存在"规避竞争效应"和"气馁效应";贸易自由化给生产高质量产品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带来的提升效应远远大于给生产低质量产品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抑制效应,即"规避竞争效应"远远大于"气馁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兰健 张洪胜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方面。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2000—2009年的合并数据,研究了城市集群商业信用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集群商业信用对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中体现在促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上。具体机制是集群商业信用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在控制集群企业数目和集聚程度后,结论保持稳健。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及依据企业是否更换经营地点构造拟自然实验检验都证实了本文的基本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应重视集群商业信用等非正规融资在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方面的关键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宁烨 张亚男 刘琦
本文以环境规制作为解释变量,基于2003~2010年中国19个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和环境规制数据,采用固定效用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U"型,即环境规制增强前期成本效应大于创新效应,经营成本提高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环境规制增强后期创新效应大于成本效应,研发创新促使产品质量提高。不同行业对环境规制的敏感度不一样,将样本数据中涉及的19个部门,分为重污染行业和轻污染行业进行分类回归,回归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轻度污染行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倒"U"型,即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环境规制对重度污染行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U"型,即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据此,提出有效利用环境规制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发展绿色贸易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景睿
运用48个经济体1983—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收入差距、本土市场需求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传导机制、影响效应和优化方向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控制了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供给因素和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同时利用工具变量解决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中的收入差距内生性问题之后,研究发现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收入差距存在适度范围。适度收入差距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相关,对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较高的经济体,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助于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对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较低的经济体,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利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水平。适度收入差距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景睿
运用48个经济体1983—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收入差距、本土市场需求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传导机制、影响效应和优化方向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控制了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供给因素和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同时利用工具变量解决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中的收入差距内生性问题之后,研究发现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收入差距存在适度范围。适度收入差距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相关,对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较高的经济体,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助于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对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较低的经济体,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利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水平。适度收入差距因经济发展水平而异,对于发达经济体,培育中产阶级强大的市场需求更为重要;对于发展中经济体,适度收入差距所激发的产品质量分化更为有益。因此,旨在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收入差距优化方向对不同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体有差别化的政策含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铎 陈和 李文宇
运用2002~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就产业集聚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对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这一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即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而西部地区则最小。因此,要推动中国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进而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在于,如何促进中国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以及区域间产业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出口产品质量 外贸发展方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威剑 李梦洁
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出口目的国市场收入分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工业企业与中国海关的匹配数据,在控制目的国市场规模和企业层面特征的情形下,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目的国收入不平等性程度的提高会使得该国整体的质量偏好程度下降,这一方面会抑制企业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另一方面也会使得企业选择性地向该国出口低质量产品。分样本检验的结论表明,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国内收入不平等性的提高会显著阻碍向该国出口的产品的质量升级,最终使得收入不平等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充斥着大量低质量的产品。
关键词:
目的国市场 收入分配 出口企业 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建新
文章使用了我国海关统计的29个省份2002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的HS6位编码数据,讨论了进口关税削减对我国各省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与其他的研究贸易自由化的文献不同,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国际国内出口产品质量前沿差距下,进口关税减让对我国各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方向不同。进口关税削减对那些远离出口产品质量前沿的产品种类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作用为负;在面对削减关税水平对国内市场带来的激烈竞争的情况下,那些与国际国内出口产品质量前沿接近的产品种类更有可能通过参与技术创新和更多地使用高质量的进口中间投入品,来进行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此外,本文的研究还表明,非市场化介入在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林 卢鑫 钟钰
本文利用Nested Logit模型,从绝对质量和相对质量两个角度,对2001-2010年期间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升级进行了实证测算。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整体出口产品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中国出口产品存在明显的质量升级现象。这主要是由机电仪器与交通工具大类的质量升级所带动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质量升级与日本、德国、印度、东盟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论显示:2001-2010年间,与德国、日本、东盟、印度四个经济体的出口产品整体质量相比,中国出口产品整体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祥民
产业集聚是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种重要环境因素,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采用中国2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考察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比专业化集聚更突出;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比多样化集聚更明显,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应积极引导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祥民
产业集聚是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种重要环境因素,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采用中国2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考察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比专业化集聚更突出;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比多样化集聚更明显,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应积极引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