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3)
- 2023(9257)
- 2022(7318)
- 2021(6538)
- 2020(5401)
- 2019(12209)
- 2018(12137)
- 2017(23829)
- 2016(12950)
- 2015(14570)
- 2014(14685)
- 2013(14189)
- 2012(12650)
- 2011(11352)
- 2010(11484)
- 2009(10967)
- 2008(10903)
- 2007(9785)
- 2006(8891)
- 2005(8492)
- 学科
- 济(52422)
- 经济(52340)
- 管理(42935)
- 业(40129)
- 企(32192)
- 企业(32192)
- 方法(19878)
- 农(19482)
- 财(17189)
- 数学(17153)
- 数学方法(16987)
- 中国(16277)
- 贸(16014)
- 贸易(16009)
- 制(15810)
- 易(15781)
- 业经(13547)
- 出(12491)
- 体(11249)
- 农业(10532)
- 银(9755)
- 银行(9743)
- 地方(9576)
- 行(9338)
- 务(9296)
- 财务(9262)
- 财务管理(9237)
- 体制(9213)
- 融(9001)
- 金融(8999)
- 机构
- 学院(184613)
- 大学(184571)
- 济(81960)
- 经济(80420)
- 管理(70279)
- 研究(61644)
- 理学(60100)
- 理学院(59510)
- 管理学(58600)
- 管理学院(58269)
- 中国(48492)
- 财(41213)
- 京(38236)
- 科学(34442)
- 财经(31808)
- 所(30253)
- 农(28988)
- 江(28886)
- 经(28809)
- 中心(28280)
- 研究所(26886)
- 经济学(26385)
- 业大(25125)
- 经济学院(23749)
- 北京(23702)
- 财经大学(23492)
- 院(22577)
- 农业(22476)
- 范(22423)
- 州(22267)
- 基金
- 项目(120560)
- 科学(96363)
- 研究(89964)
- 基金(89501)
- 家(77087)
- 国家(76478)
- 科学基金(66336)
- 社会(60431)
- 社会科(57456)
- 社会科学(57444)
- 基金项目(46579)
- 省(45966)
- 教育(41085)
- 自然(40705)
- 自然科(39787)
- 自然科学(39780)
- 自然科学基金(39112)
- 划(38130)
- 资助(36228)
- 编号(35645)
- 成果(29595)
- 制(28328)
- 部(27784)
- 重点(27247)
- 国家社会(25871)
- 发(25801)
- 创(24981)
- 课题(24945)
- 教育部(24377)
- 人文(23752)
共检索到286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璟 刘晓辉
本文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于产品层面测算的出口分散化数据集,以72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1974-2010年),从产品层面考察了总体、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出口分散化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和集约边际的出口分散化并不显著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但扩展边际的出口分散化显著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扩展边际的出口分散化程度越高,发展中国家越可能选择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在考虑了不同的汇率制度分类方法、样本期设定及内生性问题等情况下,本文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雷文妮 李柔 崔小勇
本文搜集并整理了1995年到2010年114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离散因变量模型,发现出口产品多样性高的国家倾向于实施浮动汇率制,出口产品多样性低的国家倾向于实施固定汇率制,这与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相悖。进一步研究表明,出口产品多样性低的国家,其与世界经济协动性高,倾向于实施固定汇率制;出口产品多样性高的国家,其与世界经济协动性低,倾向于实施浮动汇率制。殖民者早期的移民死亡率对当前国家的出口产品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亢宇君 刘晓辉
本文将可贸易品部门企业异质性引入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考察了出口产品分散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出口产品分散化程度的提升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随后利用IMF开发的从产品层面测算的出口分散化数据集,以160个国家和地区(1962-2010年)为样本检验了理论模型,经验证据支持本文的理论预测。进一步将出口产品分散化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两个维度后发现,出口产品分散化主要通过扩展边际的出口产品分散化对实际汇率产生影响,集约边际的出口产品分散化对实际汇率并无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夏 汪亚楠 施炳展
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本文研究事实汇率制度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理论上,固定汇率制度降低了企业进行出口贸易的生产率阈值,低效率企业涌入使出口产品质量下降;但企业生产率提升不仅能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还能缓解固定汇率制度对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阻碍,固定汇率制度不再对高生产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阻碍作用。企业产品细分层面数据的机制验证发现,只有少数中国企业能够达到固定汇率制度不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所要求的生产率阈值。因此,事实固定汇率制度阻碍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提高企业生产率才是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事实汇率制度 企业生产率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兵 孙方
本文利用CEPII BACI数据库中1996~2005年HS-6位数产品层面的中国出口贸易数据,研究发现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沿着集约边际实现的,其中总出口的扩展边际份额在减少,而制造业出口的扩展边际份额在增加。同时,通过中间产品贸易在制造业中的份额可知制造业参与国际分散化生产的程度日趋加深,这正是导致制造业出口扩展边际增加的主要原因。运用引力模型考察中国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的影响因素,我们发现在总产品和制造业贸易中,贸易国的GDP与出口扩展边际显著正相关,两国之间的距离与扩展边际负相关,而不同的出口目的国对扩展边际的影响不尽相同。积极参与国际分散化生产有利于中国出口沿着扩展边际增长,增强应对外部...
关键词:
国际分散化生产 贸易成本 扩展边际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景睿 王佳梓
本文将制度环境和人力资本引入“成本发现”模型,探讨了制度环境、人力资本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6~2014年145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测度其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政治稳定、政府效率、监管质量、法律规制、腐败治理所衡量的多维制度环境与出口产品质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则呈现U型特征,高中入学率对中低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更为明显,大学入学率对高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更为显著。人力资本在制度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经济体的制度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越小;人力资本水平越低的经济体的制度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作用越大。该结论与制度环境的边际影响递减和人力资本的门槛作用有关,表明改善制度环境在低收入水平国家更具意义,而提高人力资本在高收入水平国家更为关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邓国营 宋跃刚 吴耀国
文章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微观匹配数据,在地区制度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的背景下研究中间品进口、制度环境与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间品进口通过"竞争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中间品质量效应"以及"中间品多元化效应"机制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提升效果会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中间品进口来源国、技术复杂度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制度环境改善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强化了中间品进口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中间品进口与制度环境在影响出口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互补性;(3)文章进一步从动态视角考察了进口持续期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二者呈现"U"型关系,短期进口无法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持续进口以及适时进入可以显著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本研究为中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改善区域制度环境提供了理论与现实支撑。
关键词:
出口产品质量 中间品进口 制度环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华贵
本文在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原则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我国钉住美元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影响。通过建立VEC模型,我们发现与钉住美元时期相比,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对出口的作用力度下降,作用时滞缩短,汇率波动对出口的负作用凸显。为此,本文提出新制度下,短期内政策应加强汇率波动干预,减轻金融市场发育不良给实体经济带来的"阵痛";而长期内应完善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种类相对齐全的金融避险工具。
关键词:
汇率制度 汇率波动 出口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颜银根 李安琪
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是中国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中最具跨越性的改革,对中国加入WTO后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95~2015年20个国家(地区)作为对照组,采用合成控制法进行反事实检验,量化研究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效用,结果表明:2005年人民币由固定汇率制调整至浮动汇率制的市场化改革具有显著的正向出口贸易效应,使得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了约1.83‰;且其作用具有异质性,汇改抑制了初级、资源型产品的出口,促进了中等和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望推动中国出口贸易达成稳外贸的目标。
关键词:
汇率制度 市场化改革 出口贸易 稳外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蔺汉杰
文章以我国各个省份作为研究的截面单元,利用2000~2008年的各省份HS6位码水平上的外贸出口数据组成面板数据,来考察"制度越好,出口产品复杂度是否会制度更密集",即制度是否也可以成为外贸产品的一个比较优势来源。借鉴产品复杂度的概念,将制度因素融入到出口产品复杂度中,形成了出口产品制度复杂度指标。同时为了更好的测定制度因素的演进效应,将模型设定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的结果表明:第一,好的制度确实可以逐步提升出口产品的复杂度,使得产品的制度密集度更高。第二,制度因素的弹性比较小,说明短时间内对制度密集度并不会有明显的效应。第三,出口产品制度复杂度存在很强的滞后效应,制度在产品复杂度中演进效应明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施炳展 张雅睿
与汇率水平、汇率波动不同,本文研究汇率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结论发现:中国同34%的贸易伙伴是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对固定汇率制度贸易对象的出口规模是浮动汇率制度贸易对象的1.30~1.92倍;如果中国同所有贸易伙伴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中国出口将减少6.42~13.29%;固定汇率制度对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产品的作用更明显。这意味着固定汇率制度不仅增加了出口规模,也优化了出口结构。寻求固定汇率制度的替代性金融工具是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汇率制度 出口增长 汇率波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夏 汪亚楠 汪莉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本文分析了汇率制度与要素错配对我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固定汇率制度扩大了企业出口规模,降低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要素错配是汇率制度影响企业出口绩效的重要传导机制,劳动要素错配抑制了固定汇率制度对企业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整体及资本要素错配加剧了固定汇率制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我国要素错配普遍存在和固定汇率制度的双重背景导致我国企业出口陷入"低质高量"模式。考虑异质性因素和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依旧成立,由此可以引申出若干打破"低端锁定"困局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锋
本文简述了汇率制度选择的最终目的以及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国际经济环境的特点 ,提出了选择汇率制度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并根据这些原则对包括美元化、货币发行局制度在内的硬性钉住汇率、清洁浮动汇率以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在遭受实际和货币冲击时进行了比较 ,指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最佳选择。
关键词:
汇率制度选择 内部均衡 外部均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纲
本文简要考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汇率制度在时间上的演进。通过分析了固定汇率和自由浮动汇率以及二者之间的各种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安排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资本帐户没有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有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在选择资本管制的参数体系时 ,问题的核心是权衡效率与稳定之间的两难。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游戏规则改变之前 ,在资本帐户开放的情况下 ,实行中间汇率制度将很危险 ,只有汇率完全市场化才是有效而保险的。一般而言 ,对于一个资本帐户未开放的国家 ,无论政府名义上宣布采取何种汇率制度 ,事实上它都将收敛于固定汇率制。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资本帐户 不可能三角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