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0)
2023(12510)
2022(10722)
2021(10002)
2020(8666)
2019(20204)
2018(19923)
2017(38695)
2016(20864)
2015(23501)
2014(23275)
2013(22885)
2012(21180)
2011(18835)
2010(18552)
2009(16894)
2008(16535)
2007(14714)
2006(12314)
2005(10726)
作者
(58052)
(48941)
(48587)
(46305)
(30860)
(23391)
(22354)
(19197)
(18352)
(17219)
(16459)
(16302)
(15252)
(15167)
(15071)
(14915)
(14896)
(14509)
(13971)
(13955)
(11948)
(11938)
(11789)
(11172)
(11049)
(10896)
(10691)
(10539)
(9812)
(9791)
学科
(91795)
经济(91709)
(58285)
管理(57912)
(46326)
企业(46326)
方法(44239)
数学(39695)
数学方法(39229)
(25346)
(24259)
中国(21544)
地方(20454)
(20129)
贸易(20124)
(19645)
业经(19636)
农业(17226)
(15919)
(15037)
(14559)
财务(14516)
财务管理(14475)
技术(13767)
企业财务(13711)
(13646)
产业(13180)
(12858)
环境(12390)
(11931)
机构
学院(291847)
大学(291796)
(125586)
经济(123309)
管理(116903)
理学(101911)
理学院(100856)
管理学(99091)
管理学院(98553)
研究(94583)
中国(71189)
(60153)
科学(57282)
(55688)
(47341)
(46534)
中心(45710)
财经(45012)
业大(43399)
研究所(42435)
(42219)
(41004)
经济学(39646)
农业(37185)
北京(36981)
(36436)
经济学院(36247)
师范(36062)
(34191)
财经大学(33650)
基金
项目(202921)
科学(160810)
基金(149280)
研究(147378)
(129927)
国家(128885)
科学基金(111529)
社会(94992)
社会科(90384)
社会科学(90360)
基金项目(79368)
(78552)
自然(72144)
自然科(70518)
自然科学(70500)
自然科学基金(69236)
教育(67274)
(66306)
资助(61273)
编号(59354)
成果(47053)
(45648)
重点(45456)
(44398)
(42567)
国家社会(40206)
创新(39781)
科研(39531)
教育部(39403)
课题(39270)
期刊
(128341)
经济(128341)
研究(79198)
中国(50572)
(44225)
学报(43852)
(42518)
科学(40605)
管理(40568)
大学(33793)
学学(31873)
农业(28920)
技术(26475)
教育(24807)
(23783)
金融(23783)
财经(22024)
业经(21663)
经济研究(20989)
(19010)
问题(18036)
(16056)
统计(15864)
(15707)
技术经济(15143)
图书(14219)
(14200)
理论(13818)
(13456)
商业(13380)
共检索到415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桂军  黄灿  
本文对2005年至2011年间东部地区出口产业向内陆地区的转移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各省行业出口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对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多数出口产业存在向中西部省份的相对转移,其中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转移程度最为显著;出口产业的转入显著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增长,且对西部地区出口的影响程度远高于中部地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川  宋晓明  
当前,产业转移已成为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必然选择。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高技术产业内在特征,阐述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转移的机理与要素,构建了包括产业承接载体、承接科技、承接成本和承接环境在内的高技术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西部18个省(市区)承接高技术产业转移的整体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和评价。最后,依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加大研发资金和研发人才投入,优化产业承接科技环境;扩大地区开放水平,增强政府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降低地区"短板"影响,提高产业承接整体能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敬水  赵倩倩  
文章界定了收入分配公平的内涵,从初次分配公平和再分配公平两大方面构建了分配公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分配公平的测度方法,基于1985~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对中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收入分配总体上处于相对公平状态,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初次分配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再分配处于相对公平状态,初次分配公平度大于再分配公平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总体上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初次分配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再分配处于相对公平状态,中部地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依次处于非常公平和比较公平状态。从三大地区比较看,收入分配公平度总体上相差较小。其中初次分配公平度和再分配公平度,中部地区相对较高,东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这一研究结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敬水  赵倩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红倩  王志涛  赫永达  
基于2003~2012年18个中西部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对中西部省份居民健康成本支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承接污染密集型产业有助于降低居民健康成本支出,其中,中部地区降低效果较为显著,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收入增长提高了中西部居民的总体健康支出,但西部居民的收入健康支出弹性显著大于1,表明西部居民收入增长的健康支出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此外,受区域间治理不平衡及低效治理等因素影响,虽然中西部地区加大了污染治理强度,但并未显著降低中西部居民健康成本支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关爱萍  李娜  
从承接地吸收能力的角度出发,选取2000~2011年西部地区11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区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东中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差距及金融发展程度对产业转移技术溢出皆存在门槛效应。同时,利用门槛回归模型对这4个吸收能力的代理变量做进一步检验,从这4方面测算了产生正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水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朱博  
本文基于200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地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城镇化率、房地产市场发展规模和消费习惯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缩小地区间的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曲夫  刘友金  
运用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表明:虽然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尚未发生;现有产业转移基本遵循了梯度转移规律,即先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然后再向西部地区转移。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八大区域经济格局和产业特点差异明显,在研究区域产业转移时不能"东、中、西部"一概而论。最后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的一系列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兴  莫骄  冯志坚  
文章利用中国28个省份1985—2004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弹性都呈现出从东部往西部递增的趋势。长期以来中国处于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失衡状态,因此不能依靠进一步扩大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来带动就业,而应该通过优化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来达到这一目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关爱萍  李娜  
基于2000—2011年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从金融深化、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三个层面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地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发现:(1)西部地区金融深化水平和金融市场结构,能够促进区际产业转移正向的技术溢出,而金融效率低下不能很好地引发积极的技术溢出;(2)不同发展水平的金融支持下,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各省份的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3)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技术进步存在基于金融深化、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的"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永强  巫和懋  戴金平  
本文对资本市场开放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小于封闭条件下的情形;资本市场开放将增加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的波动和不确定性。随后采用VAR-TARCH模型对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短期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通货膨胀和实际经济增长的唯一显著因素,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均存在半年左右的时滞;而资本市场开放对我国的货币供给产生了显著影响,资本市场开放与货币政策的联合作用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加剧了通货膨胀和实际经济增长的波动。最后本文对结论背后的政策含义进行了阐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奕丹  安欣  
发展林木种苗产业对增强林地生产力和促进林农增收意义深远。为分析和对比各地区林木种苗业的富农效应,利用2005—2015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林木种苗业的面板数据,以SCP产业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指标体系。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F检验和Hausman检验,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建立基准模型,并逐步引入控制变量以建立扩展模型。结果表明:林木种苗业对地方农民林业收入有影响且空间差异明显。其中,东部、中部地区林木种苗业人力资本及投入产出的规模效应对农民林业收入影响突出,西部地区林木种苗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绩效福利水平对农民林业收入影响明显。产业配套政策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均显著。最终,从加强富民效应的角度对地区林木种苗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本文利用1980~2004年各省出口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分析了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全样本数据还是沿海或内陆地区样本数据,都证实了我国出口对TFP增长存在短期和长期效应。但就整体效果而言,出口对我国TFP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产生这一问题的首要原因可能和中国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格局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出口对TFP的影响在沿海和内地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沿海地区模型中,无论是技术溢出长短期效应还是整体效应都十分显著,且整体效应为正,即出口促进了TFP的增长;而内陆地区只有短期效应显著,且整体效应为负,即出口制约了TFP的增...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浩进  
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区域福利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相对差距仍不断扩大。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进程中,在其内在增收机制作用下,即中西部承接产业转入引致需求增长、居民就业增加,以及中西部劳动力供给下降导致用工成本增加、职工工资增长,在总体上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居民就业的较大增加、收入的较快提高,产生了明显的区域收入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居民收入拉大的趋势,对我国各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十三五"时期,政府的政策在影响产业转移引致的区域收入效应上,主要作用点在于:一是政策会影响产业空间转移中的区域收入效应的流量;二是政策会影响产业空间转移中的区域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灵  徐云松  
基于2000-2009年我国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使用TSLS工具变量法,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以来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各省份经济增长的金融贡献度存在差距;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控制变量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金融支持的短期效应并不明显。为此,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须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