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5)
2023(10177)
2022(8060)
2021(7166)
2020(5799)
2019(13163)
2018(13163)
2017(26324)
2016(14160)
2015(16152)
2014(16398)
2013(16251)
2012(15261)
2011(13957)
2010(14305)
2009(13467)
2008(12803)
2007(11567)
2006(11008)
2005(10444)
作者
(41105)
(34472)
(34143)
(33071)
(21891)
(16251)
(15674)
(13283)
(12961)
(12220)
(11885)
(11184)
(11178)
(11144)
(10712)
(10619)
(10144)
(9941)
(9926)
(9628)
(9020)
(8344)
(8279)
(7890)
(7880)
(7873)
(7390)
(7361)
(7017)
(6666)
学科
(85201)
经济(85146)
管理(33798)
(31655)
方法(26141)
中国(24116)
数学(23751)
数学方法(23636)
地方(22466)
(21105)
企业(21105)
(20492)
(16669)
贸易(16658)
(16187)
业经(15855)
(14642)
地方经济(14291)
农业(13981)
(13749)
(13652)
(12521)
(11541)
银行(11528)
(11233)
(11204)
(11160)
金融(11158)
(10858)
环境(10721)
机构
学院(214071)
大学(212456)
(104990)
经济(103045)
研究(78847)
管理(74076)
理学(62270)
理学院(61457)
中国(60554)
管理学(60550)
管理学院(60148)
(48174)
(45283)
科学(43449)
(39646)
财经(37737)
经济学(35592)
研究所(35350)
中心(34178)
(34111)
(33089)
经济学院(31995)
(30816)
北京(29138)
(29106)
师范(28889)
(28096)
财经大学(27609)
(26250)
业大(25924)
基金
项目(129827)
科学(102044)
研究(98752)
基金(93793)
(80774)
国家(80174)
科学基金(67739)
社会(65693)
社会科(62383)
社会科学(62370)
(49399)
基金项目(49202)
教育(44900)
(41055)
编号(39918)
自然(39268)
自然科(38301)
自然科学(38292)
资助(38025)
自然科学基金(37563)
成果(32976)
(31205)
重点(29619)
(29471)
国家社会(28496)
课题(28348)
发展(26288)
(25940)
(25742)
教育部(25660)
期刊
(126854)
经济(126854)
研究(75529)
中国(41842)
(34887)
(29561)
管理(28871)
学报(27837)
科学(26871)
(23644)
金融(23644)
经济研究(22380)
大学(21890)
教育(21597)
学学(20558)
财经(19909)
技术(19790)
农业(19756)
业经(18372)
问题(18170)
(17374)
(16025)
国际(13878)
技术经济(12272)
世界(11354)
统计(11024)
经济问题(10782)
商业(10577)
现代(10521)
理论(9893)
共检索到342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邵军  刘军  
基于我国222个地级以上城市2001-2008年期间的样本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出口结构与地区人均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出口集中度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出口结构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地区人均GDP增长率相应越高。无论是采用经典OLS方法,还是采用控制空间依赖性的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这一结果均成立,其背后机制在于专业化导致生产活动的集聚,通过集聚经济提高生产率,从而促进人均产出的提高。本文政策含义在于,在当前发展阶段下,促进地区产业的集群化、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集聚经济,这对于扩大出口规模、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修岩  吴燕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份400多个工业行业的出口数据,通过构建出口专业化、出口水平多样化和出口垂直多样化3个指标,对出口商品结构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出口多样化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且垂直多样化的影响明显高于水平多样化;同时,出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在东、中部地区,出口水平多样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但垂直多样化的影响并不显著,西部地区的情况正好相反,出口垂直多样化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水平多元的影响并不明显。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各地区基于经济发展阶段实施差别化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贺  刘金平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增长效应和相关性分析一直是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文章应用传统的最小二乘和空间依赖性回归模型比较分析,分别以中原经济区的县级和市级的社会、经济数据,对中原地区经济的增长效应、溢出效应及溢出边界进行动态演化分析,得出:中原地区县域经济的增长集聚效应明显,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形成,总体呈现中心外围的辐射结构,但是市域尺度视角下,经济的空间依赖性不明显。邻近县域的经济增长对本地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溢出仅作用于地级市内,具有边界效应,这也说明经济增长的集聚与扩散密切关联。最后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提出相适应的发展策略,为中原经济区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志  林娟  铁瑛  
基于SITC四位码的产品进口数据,文章测算了1962-2011年中国的出口多样化系数,发现中国出口多样化发展整体上呈现出震荡式收敛的态势。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计量研究表明,出口多样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出口多样化的深化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现阶段中国的出口多样化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且收敛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特征事实意味着中国在考虑进一步深化出口多样化的同时,有必要做好从出口多样化转向出口专业化发展的准备工作,并由此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出口驱动力的调整和转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贞柏  
在分析总结中国宏观经济具有出口依赖型进口和资本利率刚性两大重要事实的基础上,本文对凯恩斯总需求模型进行修正,分析出口增长对中国广义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对模型可识别性和联立性检验之后,利用3SLS法对模型进行系统估计和乘数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是有效的,但效率不高。具体表现为出口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并未很好地带动居民消费增长;出口对资本形成的贡献微小,投资形成主要依赖上期国民收入增长;出口对进口的短期影响过大,而长期影响渺小;资本形成、进口需求与本期国民收入关系不大,而主要受上期国民收入的影响。因此,要警惕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致使经济陷入"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和"贫困化增长"困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雪军  卢佳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证实了汇率和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总量有影响,且运用中国的数据实证检验发现了汇率和出口退税对出口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平抑贸易顺差应该根据地区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政策:东部地区可以实施出口退税率进一步下调或者取消出口退税政策,一方面减少顺差,另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西部地区出口本身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较大,为保护当地产业发展,不宜再采取下调和取消出口退税政策。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庆红  
长期以来,新疆对外出口的商品中,大量出口商品都来自于内地。我们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新疆各行业产品出口对GDP形成及增长的贡献时发现,新疆本地产品出口对新疆经济的增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继续发挥本地产品出口和内地产品出口两个积极性并突出本地商品出口是新疆外贸必须坚持的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迪娜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出口贸易飞速发展,然而出口贸易的波动也日趋明显。采用基于持续期依赖的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1991年1月至2012年11月出口贸易数据的波动性进行分析,结果较好地识别了中国出口贸易波动的转折点。出口贸易增长率存在明显的非对称两区制特性:中国出口贸易的收缩期存在持续期依赖特性,出口贸易扩张期不存在持续期依赖特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声明  
特殊的要素禀赋结构、经济发展阶段滞后、地方政府大量介入微观经济活动、微观主体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原因使得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陷入了"路径依赖"之中。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段玉婉  段心雨  杨翠红  
在陈锡康提出的反映加工贸易的投入产出模型基础上,本文将其拓展到区域层面,建立中国反映加工贸易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并测算了2002-2007年加工出口和一般出口对中国及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如果不在区域层面区分加工贸易,将高估出口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且对沿海地区的高估程度大于内陆地区,因此高估了出口对经济增长在地区间的差异。同时发现,加工出口和一般出口对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内陆地区;但沿海地区的出口生产对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2002-2007年加工出口和一般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9%和24.2%,加工出口对全国和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小于一般出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敏  马凌远  
文章利用1999~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了出口地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出口地区结构独立于贸易水平本身而显著影响经济增长率。当考察的样本为全部省份或贫穷省份时,出口集中度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而当考察的样本为富裕省份时,估计系数为负,且统计上是不显著的。这意味着贫穷省份可以从集中出口贸易中获益,而富裕省份则不然,至多是混合的情况(即有的获益、有的受损)。这说明当前我们应该允许并支持贫穷省份在一定时期内集中与某个或某些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联系;同时应尽快敦促富裕省份分散出口地区结构,防止富裕省份的集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损害从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危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京诚  
中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源的消耗,缺乏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瓶颈和环境承载力的双重制约。本文根据生产函数理论,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选取29个省、市、自治区10年的面板数据为依据,并将能源要素引入生产函数,研究资源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行资源税税制结构下,资源税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正激励作用,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恩泽   张建清  
论文从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耦合协同的视角探讨了中部城市绿色增长态势的形成机制,使用中部地区2006—2019年的地级市数据测度并分析了二者耦合协同度的时空演化态势,实证检验了其对区域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尚处于耦合协同的初级阶段,整体呈先增后降的态势,二者耦合协同在中部地区未显现出明显的空间聚类。(2)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的耦合协同不利于区域绿色增长。(3)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耦合协同拉大了一般地级市和省会城市的发展差距,刺激了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力度间接不利于城市绿色增长,通过降低城市技术创新强度一定程度上间接抵消了对绿色增长的不利影响。(4)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耦合协同对绿色增长的影响因城市空间区位、城市特征差异显现出异质性。基于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恩泽   张建清  
论文从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耦合协同的视角探讨了中部城市绿色增长态势的形成机制,使用中部地区2006—2019年的地级市数据测度并分析了二者耦合协同度的时空演化态势,实证检验了其对区域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尚处于耦合协同的初级阶段,整体呈先增后降的态势,二者耦合协同在中部地区未显现出明显的空间聚类。(2)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的耦合协同不利于区域绿色增长。(3)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耦合协同拉大了一般地级市和省会城市的发展差距,刺激了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力度间接不利于城市绿色增长,通过降低城市技术创新强度一定程度上间接抵消了对绿色增长的不利影响。(4)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耦合协同对绿色增长的影响因城市空间区位、城市特征差异显现出异质性。基于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博  魏玮  董璐  
怎样实现资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经济学者和政策决策者关注的重点问题。资源富集地区是否存在资源诅咒?如果存在,资源富集地区怎样才能摆脱资源诅咒?本文从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并运用109个矿产资源富集城市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资源依赖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繁荣期,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经济衰退期,资源依赖对经济增长产生阻碍作用。(2)对于地区经济增长,产业多样化有利于增强知识溢出效应,弥补地区资源产业发展造成的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