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2)
- 2023(12606)
- 2022(10847)
- 2021(10256)
- 2020(8888)
- 2019(20583)
- 2018(20543)
- 2017(40960)
- 2016(21858)
- 2015(24674)
- 2014(24414)
- 2013(23882)
- 2012(21721)
- 2011(19254)
- 2010(19511)
- 2009(17870)
- 2008(17035)
- 2007(14715)
- 2006(12878)
- 2005(11067)
- 学科
- 济(92873)
- 经济(92792)
- 管理(61050)
- 业(60300)
- 方法(48681)
- 企(47709)
- 企业(47709)
- 数学(44537)
- 数学方法(43870)
- 农(24711)
- 中国(24558)
- 财(23108)
- 贸(20947)
- 贸易(20936)
- 易(20470)
- 业经(18028)
- 农业(16400)
- 地方(16398)
- 学(15966)
- 制(15853)
- 技术(13797)
- 理论(13741)
- 务(13500)
- 财务(13445)
- 财务管理(13414)
- 出(13361)
- 银(13350)
- 银行(13317)
- 环境(13091)
- 行(12741)
- 机构
- 学院(308129)
- 大学(307790)
- 济(130801)
- 经济(128355)
- 管理(122645)
- 理学(107571)
- 理学院(106395)
- 管理学(104224)
- 管理学院(103667)
- 研究(97199)
- 中国(73703)
- 京(63600)
- 财(59627)
- 科学(58723)
- 财经(48529)
- 农(48327)
- 所(47438)
- 业大(45858)
- 中心(45082)
- 经(44274)
- 江(43712)
- 研究所(43221)
- 经济学(41344)
- 北京(39206)
- 范(38491)
- 农业(38109)
- 师范(38080)
- 经济学院(37735)
- 财经大学(36362)
- 院(35421)
- 基金
- 项目(212368)
- 科学(169353)
- 基金(157434)
- 研究(152237)
- 家(137476)
- 国家(136399)
- 科学基金(118513)
- 社会(98803)
- 社会科(94022)
- 社会科学(93998)
- 基金项目(83294)
- 省(82118)
- 自然(77917)
- 自然科(76240)
- 自然科学(76225)
- 自然科学基金(74881)
- 教育(72223)
- 划(69517)
- 资助(65677)
- 编号(60809)
- 部(47942)
- 重点(47737)
- 成果(47297)
- 发(44866)
- 创(44489)
- 教育部(41643)
- 国家社会(41639)
- 创新(41562)
- 课题(41157)
- 科研(41129)
- 期刊
- 济(131718)
- 经济(131718)
- 研究(86277)
- 中国(52747)
- 学报(45391)
- 管理(44862)
- 财(44643)
- 科学(43152)
- 农(41821)
- 大学(35501)
- 学学(33659)
- 教育(29653)
- 技术(29265)
- 农业(28931)
- 融(24994)
- 金融(24994)
- 财经(23431)
- 经济研究(22664)
- 业经(21812)
- 经(20119)
- 问题(18628)
- 统计(18119)
- 贸(16308)
- 策(16281)
- 技术经济(16227)
- 业(15615)
- 决策(14688)
- 商业(14685)
- 理论(14415)
- 科技(13473)
共检索到434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明确 方莹
本文基于出口内生增长模型,考虑技术和知识的空间依赖性以及出口的溢出效应,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对出口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出口额对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其他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对所有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有促进作用。为了更加精确地分析出口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结果发现,当全要素生产率较低时,由于吸收能力较弱,出口贸易带来的各种效应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当全要素生产率较高时,由于我国的出口贸易方式还是"粗放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不显著;只有当全要素生产率大小与出口贸易方式相匹配时,出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阎志军 陈晨
中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较大,研究省际OFDI、出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需重视空间因素的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OFDI和出口贸易这两个方面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省际OFDI、出口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均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OFDI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负相关;出口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促进邻接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我国需重视技术寻求型OFDI的建设,充分考虑OFDI对国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影响,以期达到对外投资和出口贸易双实现技术溢出效应的效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关兵
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增长、出口方向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出口增长的角度看,我国单纯的出口"量"的增长没有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出口地理方向上看,向G8发达国家的出口没有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向G8之外其他国家的出口却推动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肯定了我国实行出口多元化政策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吸收能力以及中西部地区出口遭遇的"门槛"效应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及...
关键词:
出口地理方向 全要素生产率 FMOLS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龙 陈强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探讨创新效率的中间作用,对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各省份面板数据,分别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并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索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创新效率起中介传导作用。从长短期效应、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不论长期或短期,数字经济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直接效应更为明显。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存在区域和时间差异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享受数字经济的红利更为明显;在数字经济发展前期,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但在特定时期后作用不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景先 鲁营 王忠松
利用2010—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GML模型和熵值法测算各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和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对GTFP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空间布局上,我国科技金融与GTFP均存在空间相关性与空间非均衡性,从时序特征看这种非均衡性愈加明显;科技金融对中心地区GTFP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对外围地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西部地区科技金融与外围地区GTFP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加大研发投入是科技金融影响GTFP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提出建立区域协作联盟,加大中部、西部与东北部地区的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等措施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方紫薇 陶爽 郑德昌
从中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关联性视角出发,基于2004—2018年24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BM模型测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探讨该空间效应的异质性特征并揭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地区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同时提升本地区和邻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对邻区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远高于本地;对位于东部地区、规模大以及交易市场正常运行的城市而言,知识产权保护的绿色发展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以达到提升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效果。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东部地区以及城市规模大的地方政府应营造良好的研发创新环境并保障知识技术创造者的合理合法权益;中西部地区以及规模较小的城市则应积极建立与大城市之间的技术帮扶关联,强化地区间的技术交流和信息流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远飞 吴允
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9-2018年的空间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构建了财政分权、环境规制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模型,实证研究了财政分权与环境规制对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本身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财政分权的提高不仅会引起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也会造成周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且这种现象存在区域异质性;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对财政分权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间的调节作用不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景先 鲁营 王忠松
利用2010—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GML模型和熵值法测算各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和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对GTFP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空间布局上,我国科技金融与GTFP均存在空间相关性与空间非均衡性,从时序特征看这种非均衡性愈加明显;科技金融对中心地区GTFP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对外围地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西部地区科技金融与外围地区GTFP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加大研发投入是科技金融影响GTFP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提出建立区域协作联盟,加大中部、西部与东北部地区的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等措施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倪瑛 陈柏云 王忆雯
选择2006~2015年中国内地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运用DEA-BCC模型、熵值法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金融发展和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会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单一的金融发展和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现阶段,"金融发展-环境规制"相结合的模式抑制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此,应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发展成效;完善环境规制体系,合理进行污染治理投资;制定适宜环境规制政策,结合考虑金融发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泽 刘兴
基于超效率SBM-GML指数模型测算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地级市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从全国及东、中和西部实证分析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显著,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会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在全国层面,房地产投资不仅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显著为负,而且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出的绿色技术效率与绿色技术进步也存在反向抑制;(3)区域角度,房地产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直接作用最大,西部最小,对中部地区的间接作用最大,西部最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关兵
在核算了1994~2007年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商品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的出口量增长不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初级产品的出口弱化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各地区的省市有所差异,说明出口商品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特点。
关键词:
出口商品结构 全要素生产率 FMOLS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浩然 衣保中
本文基于2003—2009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基础设施及其空间外溢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城市的经济密度、产业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后,一个城市的通讯基础设施和医疗条件不仅提高了本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城市间也存在显著的外溢效应,而人力资本和交通基础设施虽然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有积极的影响,但并没有发现其对临近城市的TFP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丽丽 范爱军
基于中国28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门限模型分析方法,本文对空间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联进行了考察,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集聚水平介于0.0155和0.0492之间最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尽管研究表明目前空间集聚主要通过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但推动空间集聚形式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化,将有利于发挥集聚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并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淑婉
通过构建财政支出、空间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析框架,采用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考察1998—2010年中国大陆财政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分项财政支出中,教育、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就业支出与技术进步均具有正相关性,而农业支出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显著;一个地区的财政支出,尤其是教育和公共服务支出对相邻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会产生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范海君
运用TFP的变动来对经济增长潜力展开分析,是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常见研究思路。从新古典模型出发,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TFP进行估算分解,并构建TFP、GDP增长、资本增长和劳动力增长之间的VAR模型。实证研究认为,目前中国已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进资本要素的有效流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将提高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注重进行技术基础的革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VAR模型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公共支出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分析
出口贸易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二元外贸结构的视角
出口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出口、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产业结构多样化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
转型经济中的出口、市场失灵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理论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
人民币汇率与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空间”面板模型
要素集聚、规模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基于DEA-like模型的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态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