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43)
2023(20492)
2022(17156)
2021(15955)
2020(13723)
2019(31303)
2018(30936)
2017(58534)
2016(32060)
2015(35973)
2014(35594)
2013(35353)
2012(32432)
2011(29145)
2010(29277)
2009(27512)
2008(27556)
2007(24448)
2006(21037)
2005(19017)
作者
(94799)
(79152)
(78982)
(74848)
(50463)
(38314)
(35763)
(31005)
(29870)
(28343)
(26994)
(26604)
(25297)
(25149)
(24811)
(24434)
(23785)
(23458)
(22924)
(22779)
(19676)
(19517)
(19490)
(18063)
(17849)
(17732)
(17704)
(17393)
(16068)
(15736)
学科
(137689)
经济(137542)
(109303)
管理(101265)
(96212)
企业(96212)
方法(66615)
数学(56116)
数学方法(55338)
(40602)
(38489)
业经(35905)
中国(35366)
(27930)
(27927)
贸易(27914)
财务(27866)
财务管理(27818)
(27202)
(27037)
农业(26475)
企业财务(26433)
(26179)
理论(24162)
技术(23096)
地方(22220)
(22205)
(20430)
银行(20372)
(20370)
机构
学院(466852)
大学(465072)
(194615)
经济(190940)
管理(181542)
理学(157159)
理学院(155482)
研究(154620)
管理学(152636)
管理学院(151802)
中国(119566)
(97501)
科学(96176)
(89758)
(85339)
(79231)
财经(72285)
业大(72278)
研究所(72126)
中心(70929)
(69014)
农业(67826)
(65871)
北京(60882)
经济学(60281)
(56570)
师范(55835)
(55233)
(54542)
经济学院(54531)
基金
项目(312599)
科学(246542)
基金(230030)
研究(220080)
(203267)
国家(201592)
科学基金(172973)
社会(141235)
社会科(134073)
社会科学(134035)
(121480)
基金项目(120456)
自然(115016)
自然科(112494)
自然科学(112460)
自然科学基金(110540)
(102825)
教育(102089)
资助(95701)
编号(86306)
重点(70940)
(69277)
成果(68861)
(66552)
(66058)
创新(61858)
科研(61106)
课题(59741)
国家社会(59340)
教育部(59148)
期刊
(207640)
经济(207640)
研究(130114)
中国(86352)
学报(77965)
(76891)
(73037)
科学(71097)
管理(69620)
大学(58531)
学学(55812)
农业(52178)
教育(43044)
技术(41877)
(40933)
金融(40933)
财经(36559)
经济研究(34238)
业经(33733)
(31508)
(31101)
问题(27486)
技术经济(24880)
统计(24722)
(24606)
(23456)
(22731)
世界(21241)
商业(21236)
科技(20960)
共检索到681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述忠  王笑笑  
本文通过将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引入HIR模型,分析了出口、生产率异质性、劳动筛选与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对中国企业工资差异的影响,并用1998-2007年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然后对拓展模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异质性对企业工资影响显著,会引起工资差异;控制了企业的生产率异质性和劳动筛选与资本使用成本异质性后,中国企业存在2.8%的出口工资溢价,但出口企业间的工资差异程度要小于非出口企业;出口工资溢价程度与出口固定成本正相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林发勤  
本文通过我国2005年工业普查的企业数据,对Melitz(2003)的异质企业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验证。本研究主要检验企业要素生产率、企业所有制形式、企业所处区域和企业要素比率等因素对我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越高越容易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更容易出口。关于企业要素比率的结论是,从整体来看,企业要素比率的作用不确定,这说明了我国出口不再仅仅依赖丰裕的劳动禀赋,出口结构也在不断升级。分行业的检验结果显示,在一些资本密集性的企业,资本与劳动比率的提高,会显著促进企业的出口,表明我国部分资本密集型企业也具有出口竞争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胡强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框架下,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高度细分的进出口数据,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与不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相比,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出口额、更多的出口产品种类及更高的出口持续可能性。而且,伴随着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这种影响更加显著。同时,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对其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从中间品的进口来源国看,企业使用从高技术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其出口绩效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结论在去掉加工贸易样本以及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后依然稳健。这一系列结论对中国制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赖伟娟  黄静波  
文章运用1999~2007年的工业普查数据,通过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研究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问题。结果表明,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工资水平、就业人数、利润水平和人均增加值,但是规模相对较小。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小型企业出口前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后出口学习效应不明显,大中型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则更为显著,中国大中型企业的特征更符合新新贸易理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林梅  张群群  
企业通过中间商出口是现实中存在已久的现象,但针对利用中间商出口的企业的特征的经验研究十分罕见。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了中国异质性企业规模与间接出口模式选择的关系,并运用世界银行2013年公布的2011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了经验验证。研究发现,规模越小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间接出口,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直接出口。使用不同的模型估计方法和不同的企业规模衡量指标后,这一负向关系仍然是高度稳健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企业运用间接出口模式进入国外市场时支付的固定成本较低,对于规模较小且生产率较低的出口企业而言,间接出口模式是合理的选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砚  陆文香  
以地方环境立法政策的实施进行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和事件分析法系统全面评估环境管制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管制不仅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而且还明显提升了企业出口概率,并且这一促进作用随立法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进一步引入企业融资约束的异质性进行分析发现,环境管制对高融资约束企业出口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显著促进了低融资约束企业的出口,并且该效应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程度降低而不断增强;对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环境管制激励了企业(尤其是低融资约束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改进活动,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和生产率的提升,从而对企业出口产生积极的影响;研究环境管制与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发现,环境管制在总体上促进了企业出口质量升级,并且这一作用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的降低而增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宏兵  赵春明  
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方程和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将出口开放纳入市场邻近指标的测算,利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地理距离和贸易数据,构建了城市层面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指标。并在匹配企业数据和相关城市控制变量的基础上,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实证检验了其对企业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程度的改善有利于促进企业工资水平的提升,且引入控制变量和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的结果均十分稳健;但这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企业的影响并不一致,出口内生的市场邻近水平的提升尽管会带动出口和高MA地区企业工资的上涨,但却不利于非出口和低MA地区企业工资的改善,从而扩大了企业工资差距。由此本文从改善出口开放与市场邻近水平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小勇  成力为  
文章基于2005-2009年中国约30万家工业企业数据,以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所描述的出口企业作为参照系,检验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特征发现:第一,中国出口企业比例高、集中度低、出口行为不稳定;第二,出口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用于出口,外商主导的出口特征明显;第三,出口企业较非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利润率、资本密集度反而更低,即"出口溢价"不完全成立。使用基于第一等随机占优的Kolmogorov-Smirnov非参数估计方法检验发现:加工贸易出口模式、要素市场扭曲、产品市场分割,是"出口溢价"在中国不成立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地,文章揭示了中国出口企业特征形成的内在机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武力超  文家奕  
本文使用胡祖光提出的基尼系数新算法估算了2000-2010年全国总体基尼系数,通过比较发现,该算法的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较为接近,反映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对全国31个省份统计年鉴进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本文还估算了2004-2010年中国19个省市的基尼系数,分析了各省基尼系数的绝对水平和变动趋势。将异质性企业理论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是近年来空间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和重大发展,基于此,本文根据企业异质性理论,使用世界银行2005年中国1240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企业工资差距和经营绩效等相关因素对于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在重视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也应当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控制好收入分配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正强  白利利  陈巧  
本文将影响我国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因素分为投入类要素和三种约束类要素,通过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出口模型,测度了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效率。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物流服务质量的改善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等因素都能够显著减小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阻力。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效率整体较低且各省份之间存在极大差异,广东、吉林与辽宁三地出口效率达80%以上,京津冀等地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效率下降至40%左右,一些内陆省份出口效率几乎在20%以下,从侧面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潜力较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地区装备制造业出口效率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顶  吕金秋  
通过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采用CSMAR数据库的上市公司数据和EIU数据库的宏观数据,分析企业异质性、人民币汇率变化和波动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并且探讨汇率变化、汇率波动和生产率对企业出口的联合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化对出口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则有显著的负向冲击。人民币汇率变化和生产率的交互项系数,以及汇率波动和生产率的交互项系数均不显著,说明上市公司中生产率更高的出口企业在面临汇率变化和汇率波动时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风涛  吕智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利用中国700余家汽车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的关系。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高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水平决定企业的出口决策,总体上存在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在一定条件下,生产率水平最高的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而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在国内经营,生产率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出口市场选择。以发达国家为出口市场的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与非出口企业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但是以发展中国家为出口市场的企业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要高于非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为  顾凌骏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当企业面临不同出口成本时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行为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首先,按照出口成本性质差异将企业出口行为划分为三种不同出口决策对企业出口行为的解释是有效的。其次,由于面临巨大的沉没进入成本,融资约束显著阻碍了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再次,由于固定维持成本数额较小,融资约束在企业面临是否维持出口的决策时并不起到显著作用。最后,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行业融资依赖问题与地区金融发展问题后本文得到的结论仍然是稳健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华  许和连  杨晶晶  
文章基于"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假说,利用中国企业面板数据,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出发,纳入出口状态变量,分别采用固定效应估计、系统广义矩估计和Olley-Pakes半参数估计法克服潜在的同步性偏差和选择偏差问题,在从微观角度充分控制企业异质性的背景下,深入考察出口行为与我国企业生产率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相对非出口企业高出20%-30%左右,我国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出口中学"效应;而对"自我选择"效应的检验结果警示,本土企业以低劳动力成本而非高生产率作为出口竞争优势切入全球价值链低端,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是保证中国开放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晴  郑基超  
出口产业的科学转移对稳定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重要意义。在现有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企业进行贸易方式和生产区位选择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阐明了贸易成本对我国出口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模型结论表明效率不同的企业会选择不同的贸易方式和生产区位。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数据,我们对模型的预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符合模型对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假说。该模型的一个重要政策含义是可变贸易成本和固定贸易成本的变动对转移企业效率的影响完全不同:固定贸易成本的变化将使低效率企业首先转移,而可变贸易成本的变化会使高效率企业首先转移。因此,相比短期的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优惠,完善企业的经营氛围和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