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9)
- 2023(7547)
- 2022(6346)
- 2021(5748)
- 2020(4711)
- 2019(10433)
- 2018(9986)
- 2017(19007)
- 2016(10193)
- 2015(10454)
- 2014(9879)
- 2013(9632)
- 2012(8708)
- 2011(7722)
- 2010(7547)
- 2009(6840)
- 2008(6373)
- 2007(5458)
- 2006(4612)
- 2005(4007)
- 学科
- 济(40774)
- 经济(40740)
- 业(27457)
- 管理(27343)
- 企(21486)
- 企业(21486)
- 方法(19091)
- 数学(17502)
- 数学方法(17393)
- 贸(14733)
- 贸易(14732)
- 易(14502)
- 财(12584)
- 农(11921)
- 出(11601)
- 中国(10809)
- 业经(8866)
- 口(8381)
- 出口(8371)
- 出口贸易(8371)
- 学(8217)
- 农业(7843)
- 制(7773)
- 地方(7415)
- 产业(7358)
- 务(7033)
- 财务(7030)
- 财务管理(7019)
- 企业财务(6674)
- 技术(6463)
- 机构
- 学院(139473)
- 大学(139458)
- 济(61410)
- 经济(60550)
- 管理(53140)
- 理学(47533)
- 研究(47404)
- 理学院(46990)
- 管理学(46219)
- 管理学院(45981)
- 中国(34655)
- 科学(30519)
- 农(30109)
- 京(27782)
- 财(26199)
- 业大(25354)
- 农业(24230)
- 所(23996)
- 研究所(22373)
- 财经(21796)
- 中心(21175)
- 经济学(20251)
- 经(20095)
- 江(19378)
- 经济学院(18741)
- 院(17393)
- 农业大学(16525)
- 北京(16483)
- 财经大学(16424)
- 范(16171)
- 基金
- 项目(103597)
- 科学(81697)
- 基金(77696)
- 家(70606)
- 国家(70044)
- 研究(68994)
- 科学基金(59541)
- 社会(47092)
- 社会科(44975)
- 社会科学(44965)
- 基金项目(41823)
- 省(40096)
- 自然(39925)
- 自然科(39087)
- 自然科学(39073)
- 自然科学基金(38443)
- 划(34069)
- 教育(31190)
- 资助(30661)
- 编号(24951)
- 重点(23711)
- 部(22957)
- 发(22266)
- 创(22149)
- 创新(20812)
- 科研(20661)
- 国家社会(20654)
- 计划(20500)
- 业(19525)
- 教育部(19481)
共检索到189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先忠 包群 高凌云 张亚斌
本文基于ISIC四分位产业数据,测算了51个国家出口与内需的结构背离度,在多国研究中发现:虽然发挥比较优势和深度融入产品内分工等自然因素会使结构背离成为合理常态,但制度不完善使得"内需引致出口"功能缺位,导致背离本土需求的扭曲性出口产品结构;而制度引发的结构背离会使一个国家——特别是拥有较大本土市场的大国——出口升级失去国内需求这一重要的外贸优势来源,从而加大被套牢于低端产品结构的风险。据此,通过构建"内需引致出口"的制度环境,矫正严重脱离本土需求的扭曲性出口模式,形成依托国内大市场的内生外贸发展机制,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先忠 包群 高凌云 张亚斌
本文基于ISIC四分位产业数据,测算了51个国家出口与内需的结构背离度,在多国研究中发现:虽然发挥比较优势和深度融入产品内分工等自然因素会使结构背离成为合理常态,但制度不完善使得"内需引致出口"功能缺位,导致背离本土需求的扭曲性出口产品结构;而制度引发的结构背离会使一个国家——特别是拥有较大本土市场的大国——出口升级失去国内需求这一重要的外贸优势来源,从而加大被套牢于低端产品结构的风险。据此,通过构建"内需引致出口"的制度环境,矫正严重脱离本土需求的扭曲性出口模式,形成依托国内大市场的内生外贸发展机制,是中国这类发展中大国在新发展阶段重塑外贸升级根本动力应当倚重的特殊途径。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永盛 梁中 姚建敏
随着对外开放的快速发展,出口加工区外汇收支与进出口背离问题日益显现。文章通过对某出口加工区的调查,分析了货物流与资金流背离的原因及其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加工区 外汇收支 进出口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喻美辞 孔瑞
在厘清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2011—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出口数据,实证检验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主要结论是:(1)国内庞大的内需规模和日益升级的内需结构均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这种提升效应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既出口也内销的企业以及出口至高收入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样本中更为突出;(2)内需结构升级能够强化内需规模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3)内需规模通过驱动技术创新、促进高级要素集聚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内需结构则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4)较高的国内市场化水平有利于释放内需规模和内需结构的市场竞争效应,较高的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则有利于发挥内需结构的高级要素集聚效应,进而促进企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捷 王高望
2000年以来中国的两大物价指数CPI、PPI出现了多次"背离"式增长。尤其是最近三年(2011—2013),CPI持续上涨而PPI连续下跌,这使得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稳定物价水平的能力受到了极大限制。本文通过构建三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Three—Sector DSGE),探讨了CPI与PPI背离的结构性原因。研究发现,央行采用的宽松货币政策一方面导致劳动力不断从基础农业部门流向加工服务部门,推动了加工服务部门的扩张和基础农业部门的收缩;另一方面使得CPI不断上涨而PPI在经历一个短期的上升以后开始不断下降,从而出现了CPI与PPI的阶段性"背离"。本文不仅较好地解释了CPI和PPI背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婷婷 钟正生
近年来,我国经济从过去的超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的重心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经济正转向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新经济。2017年,我国经济要在"增长"与"转型"之间取得平衡,既为经济的长期增长拓宽空间,又避免经济失速引发社会动荡。为此,建议将GDP增速的目标区间进一步放宽至6%~7%;深入推进央地财税体制改革,为房地产投资提供根本支撑;综合运用新型财政政策工具,确保财政托底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新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婷婷 钟正生
近年来,我国经济从过去的超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的重心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经济正转向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新经济。2017年,我国经济要在"增长"与"转型"之间取得平衡,既为经济的长期增长拓宽空间,又避免经济失速引发社会动荡。为此,建议将GDP增速的目标区间进一步放宽至6%7%;深入推进央地财税体制改革,为房地产投资提供根本支撑;综合运用新型财政政策工具,确保财政托底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新经济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一明
基于广东省流溪河流域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分别建立二元和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业水价激励结构对农户节水认知与节水行为背离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来看,农业水价激励结构对农户节水认知与节水行为的背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农户节水认知与节水行为的不同背离方式来看,农业水价激励结构对农户节水行为的背离及农户节水认知与行为的强一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农户节水认知的背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水价激励结构的激励强度越大,对农户采取节水行为的激励越大,但对弱一致农户的节水认知影响有限。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水价激励结构,提高其激励强度,并加强农业水价政策宣传,提高农户的节水认知,从而激励更多农户节约用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娟
近年来,随着中日双边贸易的不断增长,中日航线货运量同步快速增长。然而,自2003年以来,中日航线的运价并未像人们预期的那样,随运量的增长而上升,尤其是在今年7月开始的航运旺季中,中日航线运价跌至“负运价”。本文运用经济学需求原理对“份额制”的作用和航线“运力”过剩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运量与运价背离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日航线 运量 运价 运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金全 张都
自我国进入宏观经济新常态阶段以来,CPI水平保持低位正增长的同时,PPI水平却出现了连续的下滑态势,二者之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背离,这不仅与经济理论不符,同时也使得货币政策调控物价水平的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受阻。针对这一点,对新常态下CPI与PPI产生背离的货币政策原因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时期下CPI与PPI对货币冲击反应的差异性引起了CPI与PPI之间背离现象,而这同时也是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调控二者之间剪刀差效果甚微的原因。故而,中央银行应该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缓解CPI与PPI之间的背离现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金全 张都
自我国进入宏观经济新常态阶段以来,CPI水平保持低位正增长的同时,PPI水平却出现了连续的下滑态势,二者之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背离,这不仅与经济理论不符,同时也使得货币政策调控物价水平的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受阻。针对这一点,对新常态下CPI与PPI产生背离的货币政策原因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时期下CPI与PPI对货币冲击反应的差异性引起了CPI与PPI之间背离现象,而这同时也是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调控二者之间剪刀差效果甚微的原因。故而,中央银行应该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律 吴丽芳 周京奎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本文将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外生政策冲击,兼顾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视角,较为全面细致地考察了扩大内需引致的内循环能否有效驱动外循环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带来的内需冲击,不但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的企业出口概率,还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显著扩张;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通过生产率效应、外资进入效应和信息化效应促进了企业出口;信息消费试点政策的企业出口效应存在企业规模、城市级别和行业异质性;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驱动企业出口。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祁京梅 王茜
目前稳增长应以优化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只有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经济才能更长久的持续平稳增长今年4月份、5月份经济数据低位徘徊,工业增速偏低,国内需求增长较缓,可能导致第二季度GDP增速降至7.5%以下,成为全年的最低点。为了防止经济出现趋势性下滑,中央政府提出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相关部委陆续采取了加快投资项目审批进度、降准降息和鼓励节能产品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林 杨源源 张译文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框架考察三种外生冲击对CPI和PPI的影响,并尝试对CPI与PPI"背离"进行解释。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冲击对CPI、PPI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央行货币调控时应更加关注利率调整对PPI的影响;(2)短期内需求冲击更易引致价格波动,且对CPI影响大于PPI;长期内供给冲击对价格波动影响强于需求冲击,且对PPI影响大于CPI。同时,本文发现财政因素也是导致CPI与PPI"背离"的原因。本文认为当前政府短期可通过完善需求管理抑制CPI与PPI"背离"程度扩大,长期应坚持供给侧改革以扭转二者"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雷
2006年和2007年政府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实际上是对传统出口退税政策的反向操作,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已经初步实现了调整的政策目标,既有效地抑制了出口的过快增长,又显著地提升了出口产业结构。但是,由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未来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重心应该是通过差别出口退税率的实行提升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本文运用来自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前后的出口规模和出口结构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以检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效率,并根据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有益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