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09)
2023(16372)
2022(13939)
2021(12942)
2020(10973)
2019(24818)
2018(24583)
2017(47309)
2016(25575)
2015(28525)
2014(27540)
2013(27241)
2012(24810)
2011(21932)
2010(21892)
2009(20139)
2008(19861)
2007(17613)
2006(15469)
2005(13780)
作者
(70455)
(58552)
(58261)
(55261)
(37631)
(27934)
(26417)
(22870)
(22078)
(20955)
(20011)
(19698)
(18661)
(18507)
(17850)
(17740)
(17498)
(17084)
(16816)
(16735)
(14404)
(14352)
(13942)
(13482)
(13008)
(12998)
(12994)
(12862)
(11629)
(11499)
学科
(105599)
经济(105484)
(99049)
(89594)
企业(89594)
管理(88219)
方法(48192)
数学(38249)
数学方法(37870)
业经(33682)
(33533)
(31955)
中国(26669)
技术(24776)
(23869)
财务(23803)
财务管理(23772)
农业(22607)
企业财务(22538)
(21440)
贸易(21428)
(20901)
(20136)
理论(20002)
地方(19205)
(19004)
(18127)
(17659)
(16715)
环境(15145)
机构
学院(355301)
大学(352744)
管理(149207)
(146638)
经济(143738)
理学(128728)
理学院(127467)
管理学(125684)
管理学院(125027)
研究(112035)
中国(87071)
(75034)
(67602)
科学(67037)
(55302)
(54579)
财经(53928)
(52742)
中心(51465)
业大(50995)
研究所(49288)
(49279)
北京(47084)
经济学(43469)
(43433)
农业(43120)
师范(43070)
(42345)
(41027)
商学(40327)
基金
项目(240773)
科学(191549)
研究(180664)
基金(175914)
(151350)
国家(150017)
科学基金(131506)
社会(115017)
社会科(109198)
社会科学(109172)
(94149)
基金项目(93475)
自然(84200)
自然科(82308)
自然科学(82292)
教育(81448)
自然科学基金(80881)
(77443)
编号(73674)
资助(71426)
成果(58327)
(54538)
(53138)
重点(52903)
(51307)
创新(50138)
课题(49278)
国家社会(47584)
(46328)
项目编号(46221)
期刊
(161496)
经济(161496)
研究(104909)
中国(68068)
管理(59675)
(54544)
(50937)
学报(49730)
科学(48019)
大学(38859)
教育(38464)
学学(36441)
农业(35933)
技术(34801)
(30204)
金融(30204)
业经(28328)
财经(26554)
经济研究(25298)
(22816)
(21611)
技术经济(20772)
问题(20731)
科技(18906)
图书(18650)
现代(17668)
理论(17035)
(16792)
商业(16388)
财会(16047)
共检索到525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兵  岳云嵩  陈婷  
本文在企业层面合并了1998-2007年专利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之后的双重差分方法识别了企业出口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促进了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尤其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外观设计专利的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出口主要促进了中高和高技术行业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对中低和低技术行业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我们还合并了2000-2007年的海关数据库,发现出口对一般贸易企业的自主创新有促进作用,但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自主创新却产生抑制作用。最后,出口对内资企业的出口创新效应更为显著,而对外资企业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安志  路瑶  张郁  
推动出口沿着扩展边际增长,是提升我国对外贸易抵御外部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对江苏省苏州市1408家企业的微观调研数据,使用Probit模型考察了本土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要素,研究发现:作为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内容,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是影响中国本土企业出口参与的重要决定因素。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出口参与之间呈现出一种较为显著且稳定的U型非线性相关关系,技术创新正逐渐成为我国本土企业出口的比较优势。本土企业建立自主品牌,对其出口参与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使用合适的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以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林  简新华  
本文在区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高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随机probit模型对比分析技术创新和不同技术创新方式对企业出口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1)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出口倾向,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有利于中国高技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对出口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产品创新对企业出口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工艺创新对企业出口倾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3)同时选择两种技术创新方式的企业其出口倾向显著高于仅依赖一种创新方式尤其是完全依赖工艺创新的企业。因此,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尤其是增加产品创新投入是提高中国高技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已具有成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秀玲  
技术创新是出口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对其特性和形成原因的科学把握。本文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和面板数据模型,以非出口企业、FDI企业为对照组,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研发资本投入、研发人力投入、企业冗余资源、技术装备程度、国有股权比例、股权集中度和企业规模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具有类型异质性和大小差异性。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秀玲  
技术创新是出口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对其特性和形成原因的科学把握。本文利用高技术制造业、非高技术制造业、采掘业和建筑业出口上市企业数据,在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差异性。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性;研发资本投入、研发人力投入、企业冗余资源、技术装备程度、国有股权比例、股权集中度和企业出口额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也具有行业差异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出口企业针对本行业特性科学地做出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何欢浪  师艳敏  章韬  
本文借鉴Aghion等(2018)的方法,测度中国企业基于目的国—产品层面的出口需求指标,实证检验国际市场出口需求冲击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创新行为。研究发现:(1)国际市场出口需求上升总体上促进了中国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但创新质量的增长要低于创新数量的增长。(2)国际市场出口需求上升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但是,国际市场出口需求增加也使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该竞争效应会使国际市场出口需求扩张的创新效应随着企业生产率的增长呈倒“U”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官建成  马宁  
本文以企业能力论为基础,利用213家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与企业出口能力的加强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二者之间密不可分。我国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对出口比率的影响不明显,大型企业比小型企业更有能力进行出口;另外,劳动生产率对出口也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还发现,核心创新能力的单独作用并不能促进出口能力的持续增长,而辅助创新能力则使企业获取持续国际竞争力成为可能。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秀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口持续增长,与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相比,中国的出口产品普遍技术含量不高。本文通过构建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分行业中国上市企业的数据,对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特性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企业发明专利比例较低,累计申请专利集中程度高;研发资本投入存量差异大;总体上,研发资本存量、技术员工数量、企业出口额、企业年龄对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有显著促进作用,各行业的研究发现各因素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本文探讨了异质性企业出口、技术创新与生产率的动态关系。在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框架下,我们构建了企业出口、创新与生产率的动态结构模型,并通过参数化函数形式建立了计量模型。基于2005-2007年中国电子通信行业的企业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biprobit、非线性最小二乘估计等模型对企业出口、技术创新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和创新的决策及其联动作用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和出口市场冲击是影响企业自选择行为的异质性因素;投资决策的回报随着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因此生产率高的企业会自选择做出该投资决策以获得更大利润。我们的研究从理论和实...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武力超  丛姗  林澜  李嘉欣  
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出口可以通过“绿色贸易壁垒倒逼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出口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对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影响。之后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异质性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出口的扩展边际还是集约边际,均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并且通过了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和稳健性检验。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会受到企业和地区异质性因素的影响:高创新策略可以增强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国有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出口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文章通过构建开放市场条件下的垄断竞争模型,揭示出口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从微观视角考察出口能否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以及异质性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期在当前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为更好发挥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静静  姚思宇  
本文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研究技术壁垒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面对进口国设置的技术壁垒,在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博弈中,博弈双方技术创新收益和技术创新成本的主要参数的变化将导致演化博弈策略最终收敛于不同的稳定均衡点,进而影响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选择。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进口国对于高技术产品设置的技术壁垒会刺激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且企业出口市场规模越大,技术壁垒下的这种技术创新效果越明显;贸易伙伴国的技术控制和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市场规模控制会显著抑制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人力和技术创新物力的增加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而技术创新财力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滞后效应,其促进作用在滞后7期出现,且企业人力和物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大于财力资源的投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伟  韩媛媛  赵金亮  
本文使用来自中国企业的大样本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异质性特征从全要素生产率(TFP)因素进行了拓展,同时将所有制异质性作为"基础因子",综合考察了多维度异质性特征、出口等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1)TFP因素对所有类型企业的创新倾向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表现出明显的"创新自选择"效应;(2)出口参与因素显著提高了各类型企业的创新倾向,但出口密度因素对国有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对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非线性关系并不明显;(3)其他影响因素如企业规模、人力资本等异质性特征在不同类型企业的创新决策中表现各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礼龙  
文章在分析中小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及其挑战的基础上 ,指出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进行自主技术创新 ,关键在于中小企业具有不同于大企业的特质资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珊  李相银  
产品自主创新是当前企业增强自身活力与竞争能力的核心,也是振兴我国民族经济的根本途径。由于现代企业的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与竞争本土化是突出的特征。文章从我国企业管理者角度出发,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与渠道,进而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琳  胡雄鹰  
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当前人民币汇率基本上处于一个较稳定的均衡水平,但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区间扩大。文章运用门限计量模型从行业层面比较分析技术创新因素对中国出口企业依市定价行为的不对称影响,得到各类出口企业转嫁汇率风险能力的差异以及竞争力状况。从微观企业层面及宏观经济政策层面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建议。使我国企业在人民币波动幅度增加趋势的背景下,在巩固已有的国际市场需求和份额的同时,通过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