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2)
2023(9726)
2022(7949)
2021(7156)
2020(6092)
2019(13961)
2018(13621)
2017(26309)
2016(13801)
2015(15337)
2014(15181)
2013(15083)
2012(13885)
2011(12151)
2010(12649)
2009(12123)
2008(12725)
2007(11435)
2006(10268)
2005(9879)
作者
(39419)
(33255)
(33041)
(31190)
(21433)
(15894)
(15052)
(12733)
(12293)
(11798)
(11199)
(10974)
(10915)
(10646)
(10444)
(10138)
(9763)
(9511)
(9423)
(9267)
(8095)
(8071)
(8048)
(7629)
(7364)
(7308)
(7264)
(7073)
(6561)
(6439)
学科
(76150)
(72945)
经济(72868)
(72314)
企业(72314)
管理(58499)
方法(33011)
业经(26555)
(26076)
(24463)
贸易(24453)
数学(24046)
数学方法(23921)
(23834)
(21709)
(19951)
财务(19946)
财务管理(19933)
企业财务(18886)
技术(16316)
农业(15934)
理论(14498)
(14002)
中国(13952)
(13842)
(13229)
(12948)
(12546)
企业经济(12332)
经营(11371)
机构
学院(214336)
大学(209337)
(102937)
经济(101452)
管理(87674)
理学(75343)
理学院(74717)
管理学(73967)
管理学院(73596)
研究(66230)
中国(54127)
(47929)
(42638)
财经(38173)
科学(35770)
(34660)
(33353)
(32583)
(32458)
经济学(32070)
经济学院(29195)
研究所(28944)
中心(28901)
财经大学(28131)
业大(27827)
商学(27002)
商学院(26775)
北京(26503)
农业(26286)
(25086)
基金
项目(132634)
科学(107229)
基金(100109)
研究(98903)
(85462)
国家(84672)
科学基金(74937)
社会(66793)
社会科(63598)
社会科学(63582)
基金项目(52146)
(50655)
自然(47180)
自然科(46201)
自然科学(46188)
自然科学基金(45494)
教育(43794)
资助(41235)
(41012)
编号(38421)
(33661)
(31045)
(30510)
成果(29466)
重点(29342)
(28455)
国家社会(28310)
创新(28070)
人文(26897)
教育部(26828)
期刊
(115924)
经济(115924)
研究(64527)
(41277)
管理(38665)
中国(35558)
(31026)
科学(26997)
学报(26075)
农业(21847)
大学(21508)
学学(20841)
(20128)
技术(20089)
财经(19982)
(19754)
金融(19754)
业经(19500)
经济研究(19402)
国际(17503)
(17416)
问题(16586)
(14692)
技术经济(14387)
教育(13747)
世界(13603)
财会(11914)
商业(11588)
现代(11575)
经济管理(10238)
共检索到326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联英  罗能生  
出口、投资与企业生产率关系的理论研究是当前贸易微观领域里的最新论题。这一研究突破了新贸易理论中的"企业同质性"假设,将企业异质性纳入到一般均衡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强调个体企业特征与国家对外贸易、投资活动的紧密关联性。本文通过对这一最新成果的简要回顾,厘清了理论发展的主要研究脉络。研究表明:西方贸易理论正在发生从宏观分析向微观基础的研究转向;以生产率差异作为分析工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新形势下我国出口投资战略和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翔硕  陈陶然  
本文运用高度细化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与海关产品数据,首次考察了不同贸易方式下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利润情况。在控制了行业、所有制及企业规模、反向因果内生性之后,本文运用差分GMM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从事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低于非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2)加工贸易出口商所获得的利润率低于非加工贸易出口商,但每提升1单位的生产率,能够获得更高水平的利润率;(3)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获得的利润水平越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文英  陈爱贞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引发了大量学者从企业层面研究国际贸易与生产率关系。首先,基于不少实证结果表明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以及多产品出口企业而非单产品出口企业是全球贸易市场重要主体的现实,现有理论拓展了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单产品的假设;其次,实证结果的不一致也推动研究者进入到"贸易-生产率"的链条内部,引入更多变量,使得研究框架从T-P和P-T分别往X-T-P和X-P-T方向延伸发展;最后,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与框架的拓展,也促进了国际贸易与企业生产率之间联系机制研究从前期的相对静态往动态深入。本文在对这三方面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文英  陈爱贞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引发了大量学者从企业层面研究国际贸易与生产率关系。首先,基于不少实证结果表明存在"出口-生产率悖论",以及多产品出口企业而非单产品出口企业是全球贸易市场重要主体的现实,现有理论拓展了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单产品的假设;其次,实证结果的不一致也推动研究者进入到"贸易-生产率"的链条内部,引入更多变量,使得研究框架从T-P和P-T分别往X-T-P和X-P-T方向延伸发展;最后,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与框架的拓展,也促进了国际贸易与企业生产率之间联系机制研究从前期的相对静态往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敏  
本文采用2000~2006年持续经营的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企业的出口行为对其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作用。倍差法的Kernel倾向评分匹配估计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的出口行为能在出口后的1年或2年内将显著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但此后该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出口贸易未能促进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出口活动的"干中学"效应与出口加工贸易度和技术水平均密切相关,而通过出口贸易而产生的"扩张陷阱"只存在于出口加工贸易度高的(中)低技术行业以及金属制品业中。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红军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生产率和出口沉没成本是影响企业出口的两个重要因素,因而凡是影响企业生产率和出口沉没成本的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出口产生影响。本文以此理论为基础,将影响企业出口的因素具体拓展为: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年龄、企业的劳动力结构、国内市场的竞争状况、企业的地理位置和产业集聚水平等。要扩大出口企业数量和企业出口规模,应对这些影响企业出口的具体因素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觅  余淼杰  Madhura Maitra  
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在特定行业与所有制中低于非出口企业,存在"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本文通过对2000—2006年企业—海关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一现象完全是由中国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导致的。在中国,近20%的出口企业完全从事加工贸易,这些企业的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低10%~22%。剔除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就能使我们回到出口企业生产率更高的传统结论中。本文说明区分加工与非加工贸易企业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出口企业的表现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怡  王玉  曹利军  
本文从贸易中介视角,将出口进一步分为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使用2012年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对"生产率悖论"问题进行再次检验。研究发现,从整体出口来看,中国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问题,但是问题主要来自直接出口企业,间接出口企业不存在明显的悖论问题,并且直接出口企业的出口率也与生产率呈负向关系。因此,本文认为要想使中国企业摆脱生产率悖论问题,主要应对直接出口企业采取相关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汤二子  邵莹  刘海洋  
随着新新贸易理论的建立与不断发展,基于生产率异质性研究企业出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提出数理模型来分析生产率对出口的决定机制,再通过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检验企业生产率对其出口决策以及出口规模的影响。结论认为:生产率的提高会使企业更具有能力选择出口,但是在自由决定进入国内市场以及出口市场时,企业未必会因为生产率的提高而选择出口;对于全体样本,实证检验认为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行为是负相关的,对于出口企业样本,实证检验也认为企业生产率与其出口规模是负相关的。这样可以看出,新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还需更进一步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春顶  唐丁祥  
新-新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学术前沿,国外对其理论模型的实证检验已有相当多的文献,但用我国企业数据进行的实证解析并不丰富。本文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了我国制造业分行业企业1997-2006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情况,并对其与分行业出口贸易增长率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和面板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分行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与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贸易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在因果关系上呈单向因果,生产率是企业出口的原因,而出口贸易并不一定能够提高企业生产率,即不是企业生产率提高的原因;同时,仅生产率差异还不能够解释企业出口行为的全部,新-新贸易理论中需加入更多的异质性因素和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倩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额不断上升,出口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出口企业的生产类型仍然以单一加工企业为主,出口产品的产值较低,中国企业出口的全要素生产率处在较低水平,很难与大国竞争。在新新贸易理论的指导下,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并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文星  朱丽霞  
依据新新贸易相关理论,本文采用数据包络法测算异质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分别研究其对出口率以及出口选择的作用机理。据测算,我国在2005年后出现向"生产率悖论"转化的趋势;并且,用最小二乘回归和逻辑回归对全国、行业以及省际数据的检验结果证明了该悖论的普遍性。基于此,本文依据演化经济学分析思路,指出中国企业的"生产率悖论"根本上是由企业技术和制度的路径依赖所致,具体表现为企业出口决策的自增强效应,以及政策、市场环境等非经济因素对企业出口所造成的外部冲击。文章进一步指出寻找路径依赖的扭转点以解除低效率锁定需要企业和国家政策多方面的努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新  陈勇兵  王书飞  
本文利用2000—200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企业贸易状态转变过程(非出口—出口、非进口—进口、无贸易—只进口、无贸易—只出口、只进口—进出口、只出口—进出口)中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方面,笔者在传统OP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四种贸易状态变量。研究发现,进口方面,企业在非进口—进口过程中存在自我选择效应,不存在学习效应;在只进口—进出口过程中两种效应均不存在。出口方面,企业由非出口—出口、无贸易—只出口以及只出口—进出口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效应依赖于企业的出口密集度,即此效应只存在于那些出口密集度低的企业中,而学习效应只在只出口—进出口过程中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胜满  杨筱姝  
在中国的出口部门中,低生产率企业的自发出口行为与异质企业贸易理论不符。以贸易距离作为企业出口成本的代理变量,将所有权结构和贸易方式引入标准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研究该"悖论"。大量"纯出口企业"是造成该悖论的主要原因,该类企业贸易距离低于一般出口企业,且大量存在于加工贸易部门和外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通常只负责产品的生产、加工或组装,存在事前的销售渠道,而外资企业同样存在事前的销售经历,即这2类企业的出口贸易距离均由于自身的异质性特征而被缩短,在此条件下,出口成为低生产率企业的自发选择。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是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的必然途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建忠  郑智昕  
21世纪初诞生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是新新贸易理论的一个分支,以异质性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作为微观基础,解释了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文章从四个方面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理论模型诞生之前的经验研究、理论模型的诞生、理论模型的拓展与经验研究的检验、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文章涵盖了该领域2008年以来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文献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