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87)
- 2023(20637)
- 2022(17469)
- 2021(16227)
- 2020(13766)
- 2019(31482)
- 2018(30849)
- 2017(58368)
- 2016(31850)
- 2015(35506)
- 2014(34844)
- 2013(34420)
- 2012(31501)
- 2011(28142)
- 2010(27768)
- 2009(25650)
- 2008(25226)
- 2007(21953)
- 2006(19096)
- 2005(17055)
- 学科
- 济(131488)
- 经济(131342)
- 业(107538)
- 管理(100468)
- 企(94687)
- 企业(94687)
- 方法(61042)
- 数学(50782)
- 数学方法(50186)
- 财(38171)
- 农(38099)
- 业经(36319)
- 中国(34824)
- 贸(26416)
- 贸易(26404)
- 农业(26400)
- 务(26127)
- 财务(26050)
- 学(26030)
- 财务管理(26011)
- 易(25783)
- 技术(24722)
- 企业财务(24670)
- 制(24107)
- 地方(22185)
- 理论(22054)
- 和(21971)
- 划(20291)
- 策(19466)
- 环境(19443)
- 机构
- 学院(450806)
- 大学(449974)
- 济(185436)
- 经济(181914)
- 管理(179273)
- 理学(155383)
- 理学院(153743)
- 研究(151492)
- 管理学(151081)
- 管理学院(150279)
- 中国(115731)
- 京(95999)
- 科学(94616)
- 财(83237)
- 农(80423)
- 所(76179)
- 业大(70680)
- 研究所(69751)
- 中心(68541)
- 财经(67352)
- 江(64901)
- 农业(63528)
- 经(61689)
- 北京(60275)
- 经济学(56215)
- 范(55647)
- 院(54983)
- 师范(54975)
- 州(51882)
- 经济学院(50943)
- 基金
- 项目(311041)
- 科学(244585)
- 基金(227599)
- 研究(222307)
- 家(200876)
- 国家(199194)
- 科学基金(170856)
- 社会(141744)
- 社会科(134473)
- 社会科学(134437)
- 基金项目(120000)
- 省(119955)
- 自然(112614)
- 自然科(110097)
- 自然科学(110063)
- 自然科学基金(108121)
- 划(101549)
- 教育(101334)
- 资助(94130)
- 编号(88543)
- 成果(69910)
- 重点(69862)
- 部(68367)
- 创(66003)
- 发(65954)
- 创新(61297)
- 课题(60415)
- 科研(59953)
- 国家社会(59384)
- 教育部(58323)
- 期刊
- 济(198131)
- 经济(198131)
- 研究(128521)
- 中国(82750)
- 学报(75546)
- 农(73011)
- 科学(68768)
- 管理(68676)
- 财(65720)
- 大学(57132)
- 学学(54275)
- 农业(50653)
- 教育(43363)
- 技术(40981)
- 融(36775)
- 金融(36775)
- 财经(33268)
- 业经(32974)
- 经济研究(32481)
- 业(29214)
- 经(28688)
- 问题(25901)
- 技术经济(23975)
- 科技(22670)
- 贸(22132)
- 版(22014)
- 图书(20685)
- 统计(20563)
- 现代(20502)
- 世界(20351)
共检索到655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春燕 黄汉民
在控制了企业规模、经验年限和所有制性质等企业层面异质性的因素以及企业所在的行业和区位因素后,企业的出口和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大于出口贸易的影响。对工资水平高于90%分位数的企业和工资水平低于10%分位数的企业从样本中剔除后,再将样本企业按照出口密度的高低进行分类,进一步从两方面对上述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的影响超过了对出口活动的影响,这一结论不受异常样本点和企业出口密度高低的影响。
关键词:
工资 企业异质性 出口 技术进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项松林 马卫红
本文从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出发,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进行了考察。使用倍差分方法对企业出口学习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即使加入研发、劳动生产率、资本密集度等控制变量,也没有证据表明中国企业的出口行为具有提高生产率的作用。进一步使用出口量代替出口行为后,出口学习效应也仅在一般贸易企业显著,而在加工贸易企业并不显著。上述结论在改变企业的行业、所有制和地区等特征后仍较为稳健,这说明仍需谨慎对待出口学习效应的本土适用性。
关键词:
企业出口 学习效应 倍差分 经验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康妮
基于2004~2013年微观企业数据,对出口退税与中国企业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退税对企业出口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更多体现在出口倾向而非出口强度上;同时,企业行业及所有制特性会对出口退税的促进作用产生显著影响,出口退税的外贸转型升级作用有待提升。总体而言,出口退税在"改善和提高出口退税使用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政策绩效,但在"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及"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等方面似乎还未完全实现其政策效应。因此,在"新常态"下,中国还需从根本上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这或许是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有效推进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重要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慧 綦建红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海量匹配数据,发现在新的产品-市场组合出口中,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在出口一年后便退出市场,同时高达75%的企业出口生存时间不超过3年,充分暴露出中国企业在出口市场退出率高、生存时间短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从以往出口经验角度探寻延长我国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途径,结果表明:相同组合和相同产品的出口经验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生存时间,且前者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后者;相同市场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作用为负,意味着我国企业应遵循以产品为轴心的国际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慧 綦建红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海量匹配数据,发现在新的产品-市场组合出口中,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在出口一年后便退出市场,同时高达75%的企业出口生存时间不超过3年,充分暴露出中国企业在出口市场退出率高、生存时间短的特点。基于此,本文从以往出口经验角度探寻延长我国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途径,结果表明:相同组合和相同产品的出口经验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出口生存时间,且前者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后者;相同市场出口经验对企业出口生存时间的作用为负,意味着我国企业应遵循以产品为轴心的国际市场扩张战略;基于产品差异性的分组检验发现,以往经验对出口异质性产品企业生存时间的影响更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胡强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框架下,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高度细分的进出口数据,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与不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相比,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出口额、更多的出口产品种类及更高的出口持续可能性。而且,伴随着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这种影响更加显著。同时,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对其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从中间品的进口来源国看,企业使用从高技术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其出口绩效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结论在去掉加工贸易样本以及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后依然稳健。这一系列结论对中国制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旋 刘杰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企业出口对员工工资的影响。采用OLS回归,加入选择性偏误项,以控制企业出口行为的"自我选择"效应。通过分析发现中国企业存在明显的出口"工资溢价"效应,且出口"工资溢价"更多地体现在低出口密集度企业。运用BLinder-Oaxaca方法对工资差异进行分解,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部分占比,内陆省份企业高于沿海省份企业,外资企业高于内资企业,这表明内陆省份企业出口"工资溢价"高于沿海省份企业,外资企业出口"工资溢价"高于内资企业,企业出口"工资溢价"效应具有异质性。因此,政府要根据企业异质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出口企业要进行结构性调整,提高企业效率,提升员工的工资水平。
关键词:
出口 工资溢价 样本选择 出口密集度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鲍晓华 陈清萍
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中间投入品征税对生产率不同的下游企业生产和出口的差异化影响。研究证实:反倾销同时降低了下游企业的出口概率和出口额;高生产率企业出口降幅较小;并且,这一负面影响将在3—5年内持续存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反倾销通过调查效应和成本效应影响了下游企业的出口,但成本效应是主要渠道。本研究对中国对外反倾销的福利效应评估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关键词:
反倾销 下游企业 出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春燕 蔡瑶
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后的微观数据,将中国出口增长从产品层面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检验了出口增长的不同边际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出口沿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增长对工资水平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出口工资溢价主要来自扩展边际。这一结论在剔除异常样本点、对出口增长从企业层面进行分解以及考虑不同经济性质企业的检验中都是稳健的。
关键词:
出口 工资水平 二元边际 异质性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茹玉骢 李燕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的分析表明,电子商务提高了企业参与出口的可能性和企业出口密集度,即促进了企业出口扩展边际以及集约边际出口增长,而电子商务的贸易促进作用与企业生产效率正相关。本文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利用Probit以及Fractional Probit计量方法对理论模型推出的相关命题进行了检验,并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M)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加以控制。经验研究结果支持了相关命题,即电子商务在出口可能性与出口密集度两个维度上,对贸易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虽然本文的结论也支持低效率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现象,但发现电子商务在边际上缓解了这种悖论。分不同规模和所有制样...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剑 陈艳
本文测算了我国微观出口企业的实际出口退税额,通过引入四种形式的政治联系度变量,控制企业特征变量和地区控制变量,研究了企业政治联系与企业实际出口退税率的关系。基本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政治联系在地方政府分配退税资源时发挥重要作用,政治联系越强,平均出口退税率越高。国有资本比重影响不显著,就业、产出、赋税对于企业出口退税率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通过分样本回归检验发现,制度环境、经济发展阶段,政治联系对企业出口退税率的高低均会产生差异性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实际层面的出口退税政策并不是一个"中性"的政策,基于政治联系的出口退税政策同样会扭曲整个社会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关键词:
政治联系 出口退税 资源扭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艳乐 于江曼
通过深度挖掘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库相匹配的企业面板数据,探索企业出口贸易对企业就业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企业是否出口及不同的出口状态对企业就业规模的一系列影响。其次,分别从企业的出口贸易强度、出口产品种数、出口目的国数量等多方面测度了企业参与出口贸易对其内部就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产品异质性层面,研究发现最终品出口的增加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大于中间品出口。此外,企业贸易伙伴国的一系列差异化特征以及企业所属行业的要素密集度特征也会对企业的就业规模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就业规模 出口状态 出口强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昀妍 程文先
文章利用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的企业数据,尝试分析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上看,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能显著抑制企业的出口风险,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第二,通过机制分析发现,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是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第三,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对不同分组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对老年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影响较为显著。这充分说明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是具有异质性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述忠 吴国杰
本文首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是否进口中间品,以及不同贸易类型的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般贸易中间品进口不具有促进作用,与来料加工中间品进口相比,进料加工中间品进口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和稳健;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一般贸易中间品进口的抑制效应减弱,来料加工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增强,进料加工中间品的影响呈"U"形关系。
关键词:
中间品 贸易类型 出口产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敬水 丁宁
本文以企业异质性理论为基础,揭示了企业异质性、出口对工资溢价的影响机理。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企业异质性、出口对工资溢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异质性对工资溢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生产率、资本密集度与技术密集度、企业绩效对工资溢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创新能力越强、生产率水平越高、绩效越好,其工资溢价越明显。(2)出口、出口补贴能够带来显著的工资溢价,工资溢价与出口密集度、出口补贴强度呈倒U型关系。(3)人力资本(员工受教育水平、职称、技能)对工资溢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其工资溢价越明显。此外,大型企业、中央直属企业、外资企业、沿海企业均存在明显的工资溢价。这一研究结果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FDI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的半参数最小二乘法
出口企业存在工资红利吗?——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
企业OFDI与出口产品技术提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研究
出口的环境效应:来自中国企业的微观证据
海外投资是否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实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全要素生产率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基于中国企业层面微观数据的研究
政府补贴对出口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经验分析
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政府补贴与出口国企业增加值研究
政府生产性补贴是否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基于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微观计量分析
出口贸易能否化解中国企业产能过剩——基于微观视角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