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91)
- 2023(5014)
- 2022(4278)
- 2021(3664)
- 2020(3109)
- 2019(7085)
- 2018(6879)
- 2017(12673)
- 2016(6757)
- 2015(7741)
- 2014(8011)
- 2013(8134)
- 2012(7908)
- 2011(7515)
- 2010(7839)
- 2009(7551)
- 2008(7100)
- 2007(6510)
- 2006(6139)
- 2005(5699)
- 学科
- 济(56909)
- 经济(56880)
- 方法(18098)
- 管理(17834)
- 数学(16043)
- 数学方法(15767)
- 地方(15701)
- 学(13343)
- 业(12926)
- 地方经济(11948)
- 企(10760)
- 企业(10760)
- 中国(10291)
- 业经(8467)
- 环境(6926)
- 经济学(6912)
- 和(6888)
- 农(6705)
- 理论(6000)
- 财(5994)
- 发(5703)
- 资源(5435)
- 制(5400)
- 融(5277)
- 金融(5277)
- 策(5138)
- 体(4972)
- 产业(4964)
- 农业(4962)
- 及其(4548)
- 机构
- 大学(114755)
- 学院(112142)
- 济(55572)
- 经济(54515)
- 研究(44405)
- 管理(40514)
- 理学(33840)
- 理学院(33393)
- 管理学(32668)
- 中国(32469)
- 管理学院(32465)
- 科学(27576)
- 京(24769)
- 所(23290)
- 财(22492)
- 研究所(21115)
- 中心(18796)
- 经济学(18326)
- 财经(17856)
- 江(17311)
- 北京(16100)
- 农(16088)
- 经济学院(16001)
- 经(15932)
- 范(15812)
- 院(15724)
- 师范(15706)
- 业大(14665)
- 科学院(14088)
- 州(13552)
- 基金
- 项目(69451)
- 科学(54507)
- 基金(49681)
- 研究(49677)
- 家(43204)
- 国家(42911)
- 科学基金(36250)
- 社会(32928)
- 社会科(31303)
- 社会科学(31291)
- 省(26980)
- 基金项目(24838)
- 划(22389)
- 教育(22163)
- 自然(22016)
- 资助(21749)
- 自然科(21466)
- 自然科学(21458)
- 自然科学基金(21015)
- 编号(18696)
- 发(16237)
- 重点(16023)
- 成果(15992)
- 部(15072)
- 国家社会(14099)
- 课题(13754)
- 发展(13277)
- 展(13086)
- 济(13081)
- 创(13079)
共检索到182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程瑜
主流经济学在凯恩斯经济学形成之后,一直存在着争论,如何理解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真谛,是当前研究现代经济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在理解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中有关他的研究方法的哲学思想内涵是方法论的根本,也是构成其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凯恩斯的《通论》为基础,分析凯恩斯经济学方法的哲学基础,并在方法论意义上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解应当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宏观经济学只是其理论起源的一个方面,追求经济思维的合理性和适应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是凯恩斯经济学方法论的根本。
关键词:
凯恩斯经济学 哲学方法 评价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旺
随着主流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流行,原创性的凯恩斯经济学实际上已经“夭折”了,它的革命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阐发与传播。从范式角度比较和分析原创性凯恩斯经济学和三个凯恩斯经济学流派之间的本质关系后发现,后凯恩斯经济学对原创性凯恩斯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但是后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局限性说明,必须探索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一种制度的演化的经济学范式,从而推动凯恩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凯恩斯经济学 后凯恩斯经济学 演化范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甘文华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凌星光
后凯恩斯经济学斯拉法理论的基本观点凌星光福井县立大学教授著山泉先牛(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是日本研究魁奈和斯拉法的学术权威。他于1995年5月4日在浙江财经学院以“工业社会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演变”为题做了学术报告。现将他的报告和其有关斯拉法理论著作(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常明明
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是指供需一致时的需求,他反对萨伊等人所主张的"供给能自动创造出它自己的需求"这一观点,并且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函数的交点,它是一个均衡点,由此决定产出和就业水平。同时,凯恩斯认为由于"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两者各自还提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
有效需求 马尔萨斯 凯恩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奕林
不确定性与凯恩斯经济学黄奕林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问世,至今已逾60年。尽管西方经济学界对《通论》褒贬不一,但其对西方世界的深远影响是不容置疑的。由于该书晦涩艰深,所以在西方涌现了一大批阐释者,他们对《通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小川
什么是凯恩斯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新古典综合派力图把凯恩斯经济学移植到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因而背离了凯恩斯经济学的原意。70年代以来,众多的凯恩斯弟子们试图为凯恩斯经济学构造各种各样的微观基础,但无一能提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他们私下里不得不抱怨他们的祖师爷未能为其理论提供一个坚实的微观基础,因而时常遭到那些不屑子孙的歪曲、篡改以及叛逆者的无端攻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耀中 童文俊
今年6月5日为20世纪西方著名经济学大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本刊为此特开辟“纪念凯恩斯诞辰120周年专题”,以资纪念。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伯特·E.卢卡斯 托马斯·J.萨金特 袁忆秋 齐昊
文章首先回顾了凯恩斯主义理论所借助的计量经济学框架,该理论藉此从互不相连的定性讨论进化为一个能够系统地运用数据作估计的方程组,并在需要量化货币和财政政策时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建议。接着,文章对导致这一框架在20世纪70年代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讨论。文章指出,现代宏观经济模型在政策指导上毫无价值,而沿着现在的思路所进行的任何修正也都无法改变这种情况。这一判断提出了一个有用的经济周期理论所必须具备的某些原则。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静
20世纪8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相结合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NK)。早期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致力于考察阻碍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和信贷市场出清的名义工资、价格和利率粘性的各种原因以及造成市场不完全的各种因素。通过与新古典主义的不断融合,新凯恩斯主义的发展方向为新新古典综合(NNS)~①。借鉴新古典主义DSGE模型而建立起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NK DSGE),具备一定的政策含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不足,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背景、理论的优越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凌星光
一、两种价格决定方式 在农业、手工业社会,即独立生产者社会,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易,其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而批发商往往在其中间,并握有库存,实际上起调节价格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希宁
新凯恩斯主义、克林顿经济学与美国经济胡希宁[副教授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北京100091]从现实的经济发展来看,克林顿总统执政4年多来,美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来讲是良好的;从近期经济状况来看,虽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前景却被人们看好。总体形势较好,主要表现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璐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经济学分析范式的转换经历了多次更迭与交替。与居于现代主流经济学地位、以强调技术关系分析为核心的新古典范式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基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竞争的博弈规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即在于获取按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或货币增殖;通过对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剖析,马克思和凯恩斯强调了资本主义货币经济的本质,并表明了有效需求问题的根源。相反,建立在生产函数基础上的新古典理论完全脱离了资本主义竞争的分析框架,其异质品模型的加总悖论直至20世纪50-60年代的“剑桥资本争论”公布于众。从范式意义上讲,马克思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都是对主流理论的一次思维范式的革命,它们各自...
关键词:
经济学范式 马克思 凯恩斯 新古典经济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国疆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危机必然性的证明和国家干预的系统分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实质上仍然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但政策选择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将促使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加速融合,并会对未来国家干预的方式和重点会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凯恩斯主义 金融危机 国家干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国华
现代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中,代表性的流派有三个,一是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二是供应学派,三是理性预期学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度干预,提倡恢复市场调节机制的权威。他们认为,在这个饱经经济振荡和失业痛苦的世界中,政府参与经济事务乃是导致经济困境的主要原因,唯有恢复私有企业积极性的市场竞争,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