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6)
2023(14432)
2022(12118)
2021(11278)
2020(9559)
2019(21844)
2018(21503)
2017(41860)
2016(22550)
2015(25369)
2014(25382)
2013(25028)
2012(23140)
2011(20754)
2010(20495)
2009(19126)
2008(18900)
2007(16812)
2006(14018)
2005(12429)
作者
(64479)
(54339)
(53931)
(51716)
(34576)
(26414)
(24682)
(21020)
(20544)
(19303)
(18446)
(18300)
(17090)
(16955)
(16930)
(16857)
(16623)
(16000)
(15597)
(15576)
(13306)
(13265)
(13264)
(12327)
(12186)
(12174)
(12069)
(11839)
(10994)
(10771)
学科
(96744)
经济(96642)
管理(65376)
(63337)
(52785)
企业(52785)
方法(50414)
数学(44625)
数学方法(44077)
(26045)
(24701)
中国(23056)
(20394)
业经(20193)
地方(17508)
(17199)
贸易(17194)
(17179)
财务(17135)
财务管理(17090)
(16914)
农业(16681)
(16665)
企业财务(16269)
理论(16055)
(14780)
金融(14776)
(14306)
银行(14275)
(14133)
机构
大学(327119)
学院(325908)
(132867)
经济(130177)
管理(126361)
理学(110363)
理学院(109168)
管理学(107159)
管理学院(106553)
研究(103880)
中国(78011)
(66735)
科学(64346)
(61628)
(53144)
(51608)
财经(50407)
中心(49162)
业大(48724)
(47235)
研究所(47120)
(45937)
经济学(42210)
农业(42016)
(41837)
师范(41373)
北京(40959)
经济学院(38385)
(37809)
财经大学(37805)
基金
项目(223735)
科学(176941)
基金(164288)
研究(160615)
(143479)
国家(142325)
科学基金(122706)
社会(102789)
社会科(97503)
社会科学(97478)
(86983)
基金项目(86543)
自然(80448)
自然科(78641)
自然科学(78619)
自然科学基金(77242)
教育(75658)
(73822)
资助(67944)
编号(64279)
成果(51798)
重点(50733)
(50249)
(47104)
(46552)
课题(44304)
科研(43685)
创新(43503)
教育部(43462)
国家社会(42863)
期刊
(136296)
经济(136296)
研究(88412)
中国(55910)
学报(52703)
(49360)
科学(47608)
(47109)
管理(44485)
大学(40162)
学学(38201)
教育(32560)
农业(31767)
技术(28637)
(28178)
金融(28178)
财经(25377)
经济研究(22377)
业经(22346)
(21738)
问题(18453)
统计(16999)
(16974)
(16264)
技术经济(15879)
(15470)
(15068)
理论(14989)
商业(14736)
科技(14025)
共检索到458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湘明  
凯恩斯宏观管理理论认为,市场经济具有有效需求不足的必然性,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问题,货币政策本身是无效的,宏观管理必须依靠实施赤字财政政策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本文研究表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失效。从全口径的角度分析,"流动性陷阱"表明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直接有效,对实体经济间接有效;从全过程角度分析,"流动性陷阱"具有暂时性,一般只存在几个月,这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另一表现形式,即存在政策时滞;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货币政策的"三条龙"运行规律分析,则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货币政策之间具有协调运行的特征,运行中存在非同步性。在边际消费递减规律被证明并不存在的背景下,凯恩斯宏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武标  
作者认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理论是难以成立的,“流动性陷阱”是不存在的。本文通过周期中的四个阶段展开论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巍  龙竞  
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学说应该暗含着两个重要前提,其一是货币当局具有持续的货币供给能力,其二是市场中会出现一个公众认识一致的、低得不能再低的利率,文章从逻辑的角度论证了经济中"流动性陷阱"产生前提不可能存在,并以迄今为止世界经济史中最悲惨的美国大萧条为实例,进一步证实了"流动性陷阱"是一个理论假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林宏  
凯恩斯主义理论核心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而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基石又是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理论,其政策主张是实施财政赤字政策以实现经济均衡。分析表明,流动性陷阱理论是一个点题性的观点而不是一个结论,凯恩斯对"流动性陷阱"本身尚未进行起码的分析,且"流动性陷阱"理论在方法论是违反"一分法"的。实践表明,"流动性陷阱"现象只能说明货币政策具有时滞而不能说明货币政策必然失效,解决"流动性陷阱"问题只能依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相反,"流动性陷阱"是货币政策边际效用最大的标志,正好说明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健  
当前,GDP增长速度问题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经济增长已不再单纯是个速度问题,在它的背后蕴含着经济政策、结构调整、下岗再就业等一系列重大课题。199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99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为7%左右,要实现今年经济较快增长,必须首先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施星国  卞志村  
本文从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形成为出发点,重点介绍了作为资产定价一般理论的流动性偏好,导致内生性货币供给的银行流动性偏好,通货膨胀条件下的流动性偏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又称凯恩斯陷阱,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骆玉鼎  
在货币经济框架下得出的“流动性陷阱”及经济危机理论要运用于今天的信用经济现实,必须作相应改变。本文从凯恩斯关于“信心状态”的表述出发,提出信用经济中存在三种“陷阱”,宏观政策要有相应的措施与之对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虞吉海  王劲松  
日本自 1 991年泡沫经济崩溃后一直处于萧条状态 ,在预期通货紧缩和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这种流动性陷阱具有的新特征使日本政府传统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改革在新形势下失效。日本经济只有实施通货膨胀目标政策及进行永久性减税 ,并努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才能走出萧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清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从资产选择的角度来研究利率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从而开辟了货币需求研究的新视角,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基础上,发达国家确定了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发达国家通过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并通过利率来调控投资从而达到对整个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目的。改革开放后,我国也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但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在中国似乎依然"水土不服",我国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并没有显示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中所揭示的关系,我国依旧缺乏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市场基础,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红霞  王征兵  
运用《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0)中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数据,基于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的假定,建立消费函数模型对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消费水平也在逐年增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96%用于生活消费。因此提出了通过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继续加强实施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等措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进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超  张家瑞  
我国经济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以后,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为了防止经济下滑过快,政府和央行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刺激手段。从2009年"后金融危机时代"开始,财政支出额都处于高位,赤字占GDP的比重至少也维持在1.4%以上,在2010年甚至达到了2.4%。同期,我国货币供给量M2的同比增速也维持在13%以上。也许是雷曼的故事过于惨痛,经历次贷危机以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子航  张玉玲  
流动性陷阱初现"流动性陷阱"这一假说,最早由凯恩斯提出,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将要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由于此时的利息收入过低,以至于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不会拿去进行投资,这种流动性偏好使得利率失去弹性,货币需求弹性变得无限大。此后,希克斯在其IS-LM模型中提出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