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81)
2023(14989)
2022(12528)
2021(12000)
2020(9859)
2019(22626)
2018(21991)
2017(42533)
2016(22581)
2015(25026)
2014(24841)
2013(24275)
2012(22254)
2011(19993)
2010(19624)
2009(17905)
2008(17497)
2007(14840)
2006(12728)
2005(11423)
作者
(60426)
(50607)
(50264)
(47961)
(32434)
(24299)
(22763)
(19553)
(19312)
(17979)
(17297)
(16971)
(15886)
(15840)
(15825)
(15733)
(14984)
(14585)
(14544)
(14534)
(12443)
(12169)
(12079)
(11668)
(11408)
(11395)
(11046)
(10685)
(9989)
(9935)
学科
(93138)
经济(93039)
管理(64843)
(61813)
(50687)
企业(50687)
方法(44660)
数学(39580)
数学方法(39075)
中国(27084)
(25134)
(24802)
(20533)
贸易(20523)
(20102)
业经(19425)
(17888)
(17488)
农业(16080)
(16067)
银行(16058)
(15437)
(15319)
(15311)
金融(15310)
财务(15273)
财务管理(15244)
理论(14852)
(14674)
企业财务(14543)
机构
大学(316049)
学院(314142)
(141475)
经济(139004)
管理(124461)
理学(108258)
理学院(107124)
研究(107018)
管理学(105393)
管理学院(104791)
中国(83922)
(65107)
(64839)
科学(60254)
财经(52508)
(51247)
中心(49512)
(48255)
研究所(46645)
经济学(45658)
(45201)
(43380)
业大(41640)
经济学院(41153)
北京(40680)
(40064)
师范(39731)
财经大学(39594)
(38696)
农业(35361)
基金
项目(213912)
科学(172204)
基金(161089)
研究(158282)
(139845)
国家(138743)
科学基金(120715)
社会(105002)
社会科(99818)
社会科学(99799)
基金项目(83602)
(78811)
自然(76783)
自然科(75101)
自然科学(75082)
自然科学基金(73820)
教育(73390)
(68098)
资助(66487)
编号(61776)
成果(50114)
(50084)
重点(48054)
(45590)
国家社会(45229)
(44988)
教育部(44033)
人文(42395)
课题(42339)
创新(42079)
期刊
(145474)
经济(145474)
研究(95531)
中国(56609)
(49489)
管理(46394)
学报(43499)
科学(43044)
(40237)
大学(34750)
(33570)
金融(33570)
学学(32859)
教育(31371)
农业(27621)
技术(26751)
财经(26508)
经济研究(25579)
(22944)
业经(21868)
问题(19174)
(18492)
国际(16281)
世界(15673)
统计(15122)
技术经济(15087)
(15082)
理论(14220)
(13823)
(13597)
共检索到458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清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从资产选择的角度来研究利率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从而开辟了货币需求研究的新视角,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基础上,发达国家确定了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发达国家通过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并通过利率来调控投资从而达到对整个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目的。改革开放后,我国也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但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在中国似乎依然"水土不服",我国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并没有显示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中所揭示的关系,我国依旧缺乏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市场基础,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海  李鑫  
文章基于新凯恩斯理论的视角,构建Sidrauski-type模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当央行未能采取积极主动的货币政策时,一单位技术冲击导致的产出波动幅度约为采取积极主动的货币政策时产出波动幅度的2.3倍,投资波动幅度约为1.9倍。因此,当前央行所采取的积极主动的货币政策能够起到"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并且盯住通货膨胀率的目标在我国是行之有效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奚君羊  贺云松  
文章运用新凯恩斯框架下的DSGE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福利损失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越是敏感,则福利损失越小,因此,货币当局应该充分利用利率政策稳定价格水平;(2)名义利率对产出的反应越是敏感,则福利损失越大,因此,货币当局不宜运用利率政策影响经济增长速度;(3)利率平滑对福利的影响不大,货币当局的利率政策应该直接针对通货膨胀,而不应该追求利率本身的稳定;(4)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的利率政策规则造成的福利损失差别不大,货币当局可以从便利的角度出发,根据上期的通货膨胀率和产出水平来设定当期的名义利率;(5)与利率变动相比,货币供应量的变动造成福利损失更大,因此,货币政策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施星国  卞志村  
本文从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形成为出发点,重点介绍了作为资产定价一般理论的流动性偏好,导致内生性货币供给的银行流动性偏好,通货膨胀条件下的流动性偏好。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晓兵  
我国货币政策引入中介目标始于1996年采用货币供应量M1、M2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日渐深入,从可测性、可控性、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以及抗干扰性等几个标准来看,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适宜性都受到了不断的质疑。其原因,一是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二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两大"掣肘";三是信用链条的断裂导致货币传导机制不畅;四是"迷失的货币"假说。因此这都要求我们对现有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改革。笔者认为,我国未来货币政策改革的方向不应当是某个单一目标制,而应该是一个目标体系,即以通货膨胀率为主,同时监测利率、汇率的目标框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薇  雷丰善  
我国近几年通货膨胀不断创新高对经济社会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通货膨胀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各国最为关注的货币政策目标之一。控制通货膨胀的关键是厘清通货膨胀的动态特性,选择合乎实际经济状况的通胀动态模型为货币政策的最优执行提供理论依据。双黏性通胀动态模型不仅具有较强的微观基础也能拟合出符合实际观察到的通胀特性,是当前通胀动态模型发展的最前沿。在分析双黏性模型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其货币政策目标及福利损失的影响,探讨其对我国最优货币政策选择的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宪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是货币政策经由何种渠道影响真实经济社会的过程。它既是货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各国货币当局无法回避的重大实践问题。本文在对被西方理论界誉为经典的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理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旨在为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取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雪松  杜立  马文涛  
本文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有效性问题,在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利率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运用2007~2013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委托贷款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看,货币政策对企业借款利率施加了显著影响,存在以Shibor为中介变量的显著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融资歧视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表现出显著的体制内外差异。一方面,对国有企业等享有融资优待的借款者而言,其借款利率对货币政策变化十分敏感;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等体制外企业的借款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宽松货币政策并不能降低其借款利率。本文研究表明,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有效性,需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先明  孙镟  熊鹏  张谊诰  
本文基于新颖的和交叉性统计数据,通过协整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是低效的。(2)货币政策在整体上却有效。这从侧面可以证明:相比较于其他几个货币传导机制,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的阻塞效用更强,即其对货币政策总体绩效的贡献度相对最小。(3)利率传导机制还存在时滞效应。本文认为,解决目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低效性的主要方法还是要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推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罗丹阳  
本文对货币需求理论的两个关键假设前提--货币的外生性以及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进行了实证分析,证明这两个前提在我国都不成立。而在货币政策实践中,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也很少被实现。从国外情况看,世界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已放弃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因此,本文提出我国已不宜参照货币供应量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而亟需建立一种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严佳佳  张晨燕  龚晓晶  
随着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跨境资本频繁流动必将引发系统性风险,冲击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最终严重威胁中国的经济金融稳定。在分析跨境资本流动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采用边限检验和ARDL-ECM模型,对比分析长短期内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评估跨境资本流动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云松  
文章建立了一个新凯恩斯框架下的DSGE模型来分析当期型、前瞻型和后顾型三种利率规则的福利效应。福利的测度为代表性家庭的终身效用,计算出了不同利率规则下的福利成本,其主要发现有: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系数越大则福利成本越小;名义利率对产出变化的反应系数越大则福利成本越大;利率平滑在三种利率规则下对福利成本分别有着不同的影响。这些结果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小滨  陶登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是有效需求不足,为刺激需求增长,自199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7次降息,但一直未收到明显效果,经济增长率继续处于下滑态势。我国经济是否已落入“流动陷井”之中?货币政策是否对我国经济已经失效?文章将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鄢莉莉  刘鹏  
1.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是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变量,然而在官定利率政策下,利率难以真正发挥其度量资金价值的功能。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形成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使利率可以真正反映资金成本,从而用市场的手段来更有效地配置资金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