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3)
- 2023(9936)
- 2022(8141)
- 2021(7743)
- 2020(6342)
- 2019(14375)
- 2018(14244)
- 2017(28969)
- 2016(15240)
- 2015(17276)
- 2014(17139)
- 2013(17076)
- 2012(15836)
- 2011(14444)
- 2010(14867)
- 2009(13837)
- 2008(13728)
- 2007(12555)
- 2006(11433)
- 2005(10048)
- 学科
- 济(69840)
- 经济(69771)
- 业(56532)
- 农(49882)
- 管理(43969)
- 企(34604)
- 企业(34604)
- 农业(33105)
- 方法(28645)
- 数学(26421)
- 数学方法(26199)
- 业经(20657)
- 财(18132)
- 中国(17546)
- 制(15243)
- 地方(14504)
- 贸(14484)
- 贸易(14479)
- 易(14137)
- 策(13632)
- 农业经济(12450)
- 发(11402)
- 银(11096)
- 银行(11094)
- 务(10754)
- 财务(10730)
- 财务管理(10704)
- 行(10567)
- 体(10559)
- 及其(10255)
- 机构
- 学院(223108)
- 大学(213950)
- 济(98881)
- 经济(96982)
- 管理(89909)
- 理学(77582)
- 理学院(76956)
- 管理学(76019)
- 管理学院(75623)
- 研究(69229)
- 中国(57584)
- 农(50200)
- 财(46576)
- 京(42266)
- 农业(37695)
- 科学(37194)
- 财经(36033)
- 江(34726)
- 中心(34308)
- 业大(34225)
- 所(33083)
- 经(32858)
- 经济学(29455)
- 研究所(29185)
- 州(27290)
- 范(27058)
- 师范(26877)
- 经济管理(26859)
- 经济学院(26735)
- 北京(26241)
- 基金
- 项目(141109)
- 科学(112606)
- 研究(111110)
- 基金(102482)
- 家(86039)
- 国家(85178)
- 科学基金(74694)
- 社会(72197)
- 社会科(68224)
- 社会科学(68208)
- 省(56261)
- 基金项目(53651)
- 教育(50701)
- 编号(47631)
- 划(45230)
- 自然(44913)
- 自然科(43862)
- 自然科学(43856)
- 自然科学基金(43128)
- 资助(42305)
- 成果(38591)
- 部(32788)
- 课题(32062)
- 发(31772)
- 重点(30659)
- 农(30039)
- 创(29700)
- 国家社会(29399)
- 性(29116)
- 制(28873)
- 期刊
- 济(117085)
- 经济(117085)
- 研究(66357)
- 农(56193)
- 中国(45445)
- 农业(37969)
- 财(34331)
- 融(30426)
- 金融(30426)
- 管理(29845)
- 科学(27682)
- 学报(27257)
- 业经(26906)
- 大学(23313)
- 教育(22817)
- 学学(22282)
- 技术(19226)
- 财经(17877)
- 业(17371)
- 经济研究(17111)
- 问题(16446)
- 经(15207)
- 农村(15106)
- 村(15106)
- 农业经济(15035)
- 世界(12776)
- 版(11862)
- 商业(11810)
- 经济问题(11644)
- 贸(11498)
共检索到337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尧云珍
一、凭证式国债监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国债管理体制是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管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关于凭证式国债管理的有关规定,人民银行各分支行要协同当地财政部门定期对本地区凭证式国债发行和再次售出的业务进行检查与监督。但由于凭证式国债发行方式等种种原因,基层人民银行对凭证式国债的监管始终处于比较矛盾和被动的地位,监管流于形式,以致凭证式国债在发行和兑付中的一些问题如无资格发行、超计划发行、改变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九月
实物形态国库券的印制、调运、保管、反假成本过高,不能满足向城乡居民大量发行和国家大规模筹资的需求。凭证式国债发行程序简单,节省人力和经费,由国家信用作担保,购买方便,变现灵活,安全性好,虽不能上市流通但可提前兑取,利率较高,收益远高于当时相同期限的储蓄存款,极大地满足了以储蓄为目的的稳健投资者的购买需求,但其设计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实物形态国库券 凭证式国债 记账式国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智武 胡唐济
凭证式国债就是国家在国债发行时采用填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单”特定凭证进行筹资的一种方式。自1994年开始发行以来,因其品种齐全、收益稳定、滚动发行、变动灵活等特点,既满足了广大居民参与国债投资的需要,又能很快地为政府筹集资金,确保了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筹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凭证式国债现已成为我国国债市场的主力品种。但从近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桔花
一、赋予国债全新的形象 1、国债品种结构多样化。根据我国的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要求,在现有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的基础上,发行储蓄债券、贴水债券、存本取息债券、折扣公债等。债券期限可短至一两个月,长至十年、十五年。针对不同购买对象确定不同期限,对储蓄债券应多发一至三年期的。国债名称要不断更新,可根据募集资金的用途命名,如三峡建设公债、粮食公债。可根据发行对象命名,如金融债券、社保债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添发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1996年以后,中央银行连续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通货紧缩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在此宏观形势下,凭证式国债存在的问题日益呈现出来。 一、凭证式国债期限结构单一。现在国家发行的凭证式国债期限大部分为2年、3年、5年期。并且三种期限中2年、5年期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苏涛 孙友光 魏毓勇 刘明生
2007年以来凭证式国债销售强烈波动,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凭证式国债的吸引力,以规避凭证式国债发行波动风险,成为当前国债发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基层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琼 刘少华 倪添杰
国债发行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施的一个结合点,从现行的国债发行体制来看,仍存在两大政策不够协调之处。主要表现为承销的金融机构过多的承担了发行风险,由此可能导致流动资产比重下降,信贷规模的扩张受到制约和配套贷款风险问题,以及对央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牵制。为此,本文对进一步完善国债发行体制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债发行 货币政策 协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玉萍
本文通过对银行理财产品和凭证式国债销售情况的调查,对银行理财产品和凭证式国债销售在收益性、流动性、营销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促进凭证式国债市场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银行理财产品 凭证式国债 发行影响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婺源县支行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