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7)
2023(5067)
2022(4386)
2021(3958)
2020(3245)
2019(7133)
2018(6673)
2017(12702)
2016(6737)
2015(7227)
2014(7171)
2013(6962)
2012(6341)
2011(5893)
2010(5926)
2009(5267)
2008(4960)
2007(4411)
2006(3919)
2005(3261)
作者
(19935)
(16892)
(16770)
(15900)
(10571)
(8549)
(7431)
(6585)
(6240)
(5956)
(5865)
(5695)
(5530)
(5285)
(5200)
(5165)
(5044)
(4992)
(4825)
(4820)
(4109)
(4098)
(3978)
(3975)
(3819)
(3707)
(3687)
(3611)
(3489)
(3422)
学科
(30458)
经济(30442)
管理(16524)
(15151)
方法(13339)
(11680)
企业(11680)
数学(10953)
数学方法(10807)
地方(9035)
(8374)
业经(6876)
中国(6518)
农业(6184)
(5955)
环境(5856)
(5708)
(5491)
贸易(5488)
(5273)
理论(4696)
地方经济(4092)
(3972)
(3902)
(3896)
(3802)
技术(3641)
(3452)
(3445)
金融(3444)
机构
学院(98662)
大学(95137)
管理(37264)
(37174)
经济(36350)
研究(33931)
理学(32118)
理学院(31679)
管理学(31085)
管理学院(30890)
中国(23886)
科学(22849)
(19874)
(16939)
(16615)
(16017)
研究所(15695)
(15393)
师范(15266)
中心(15165)
业大(14777)
(14555)
财经(13767)
(13141)
北京(12522)
师范大学(12466)
(12401)
农业(12388)
(11800)
(10977)
基金
项目(70685)
科学(55689)
基金(50610)
研究(49861)
(45029)
国家(44686)
科学基金(38098)
社会(32294)
社会科(30802)
社会科学(30789)
(28978)
基金项目(27644)
自然(25016)
自然科(24353)
自然科学(24343)
(24165)
自然科学基金(23860)
教育(21978)
资助(20880)
编号(19146)
(16554)
重点(16134)
(14567)
(14094)
课题(13887)
国家社会(13517)
科研(13468)
成果(13404)
计划(13381)
创新(13234)
期刊
(41548)
经济(41548)
研究(25302)
中国(15571)
科学(15331)
学报(14971)
(14155)
(11289)
管理(11148)
大学(10991)
学学(10533)
农业(10219)
业经(8074)
教育(7644)
(7487)
技术(7351)
资源(7319)
(6626)
旅游(6626)
(6626)
经济研究(6482)
(6179)
金融(6179)
(5757)
财经(5712)
问题(5522)
学刊(5330)
旅游学(5324)
游学(5324)
(5011)
共检索到136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凯  谭华云  
在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转让景区经营权、实行企业化运作成为一些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改革过程中的一种制度创新模式。地处西部大开发战略圈中的湘西凤凰县由于在旅游开发中受到了资金缺口和管理瓶颈的双重制约,于2001年底将其辖域内的八大景区(点)的50年经营权转让给了湖南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景区经营权转让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敏感的话题。本文避开关于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各种是非争论,基于对旅游地社区各利益主体以及旅游者的实地调查和访谈记录分析,对凤凰景区企业化运作三年来的绩效与影响作了较为客观的评诂,并就如何完善景区企业化运作模式、规避经营管理风险和负面影响等提出了相关理论思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凯  谭华云  
近年来,转让经营权成为一些风景名胜区管理和经营改革过程中引入企业化经营的一种制度创新模式。为解决湖南凤凰县旅游开发和保护资金不足等难题,这一新型的旅游开发经营模式成功落户于凤凰。本文基于对包括凤凰县政府部门、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凤凰当地居民在内的三大旅游地主体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分析,认为景区经营权转让对旅游地景区资源价值与知名度、景区资源环境、旅游地文化生态以及旅游地生活环境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提出完善景区经营权转让模式、规避经营管理风险和负面影响的相关对策,旨在为我国相关旅游地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实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卓民  芮晔  
本文就清洁生产及清洁生产在旅游景区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着重分析了旅游景区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并以扬州凤凰岛景区为例 ,就该景区实施旅游清洁生产提出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阎友兵  王琳  
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系统的影响因素复杂,必须运用系统的思维才能准确预测其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景区经营权转让系统,提出了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系统的概念;并就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系统的构成、主要子系统、结构框架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全面分析,为将来对景区经营权转让系统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元衡  王艳  
投机行为是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行为中潜在的隐患。由于缺失约束机制,经营权受让者无视旅游开发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利用信息优势、资金优势、知识优势获取高额投机利润。通过对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中投机行为产生原因和投机行为特点的分析,文章提出通过加强景区开发过程中的政府监管力度,慎重选择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方式,以收益权的方式来保证旅游经营权价值的实现,规范景区经营权出让合同等措施来维护旅游景区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共同权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阎友兵  赵黎明  
旅游景区的经营权转让问题倍受人们关注,正反双方各执己见,反方担心经营权转让过程中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经营权转让后不利于景区可持续发展。由于作为转让方的政府和作为受让方的企业处于一个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中,企业为了其长期利益必然会保护景区的环境和资源,政府通过转让经营权来实现景区的综合价值,推动景区发展是完全可行的。要达到景区经营权转让的既定目的,政府必须在转让前后做好立法、景区资产评估、监督管理等工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保宁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开发规划工作的基础。在旅游资源的评价过程中,只有对旅游资源的显性吸引力和旅游资源的隐性吸引力进行双向评价,才能全面地衡量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明晰资源开发意识,规范旅游资源开发者行为。开发旅游业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发过程中,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准确地进行旅游市场定位。积极稳妥地寻找旅游业的“增长点”,谋求独特的持续发展途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龚勤林  邹冬寒  周沂  朱晟君  
打造高品质旅游集聚地并构建多站点景区游览环线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论文基于2006—2018年288个城市评选的最高级别景区——“5A”景区的数据,将“5A”景区划分为自然类、人文类、综合类3类,借助ArcGIS、Stata等工具探索了“5A”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定量探讨了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首先,中国“5A”景区存在“东中集聚、区域失衡、禀赋不一”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类景区数量严重不足。其次,高级别景区能显著推动本城市的旅游发展,并存在显著的空间合作与空间竞争效应。其中,同省邻近城市的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表现为空间竞争效应,且主要表现为对同类型景区间的竞争,竞争范围为0~400 km;跨省邻近城市的高级别景区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表现为空间合作效应,且主要表现为不同类型景区间的合作与互补,最优合作范围为200~400 km。最后,对比各省域内部景区空间分布发现,同一省域内城市多以自然类或人文类“5A”景区中的某一类景区为主,即同一省域内部可能存在针对同类景区的同质化竞争问题。研究结论将为旅游资源的空间配置和空间优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颜麒  杨韫  张邱汉琴  
本文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及灰色关联系数,对2012年我国5A级景区门票免费的旅游经济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景区免费开放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业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拉动作用,其作用程度和当地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及集聚程度有着正向的联系;同时,这样的拉动作用也受到相关景区的产权结构与经营现状、管理政策、市场竞争程度以及5A级景区在行业内的地位和重要性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磊  王晓峰  宋光飞  包珺玮  
在借鉴前期精品旅游景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精品旅游景区的概念,阐述了精品旅游景区创建的必要性。详细列举了精品旅游景区和国家A级景区的联系与区别,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景区在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在参考各类景区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创建精品旅游景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引入运筹学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的计算,使其量化。最后以陕西省华山景区为例进行实例验证,验证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玉  
文章将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有机结合起来,对长株谭地区的旅游景区资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可尽量消除单一的模糊综合评价中各因素人为赋权的主观性、弥补有时根本不能判断各因素重要程度的不足,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以期达到更好的评价效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胜高  
旅游景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将环境因素纳入宏观战略决策,协调旅游景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和制度保障。面对国内外迅速发展的旅游景区,如何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促进旅游景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亟需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海南大学符国基教授撰写并由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的《旅游景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一书,及时回应了上述重大的社会需求。全书约53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鸣镝  
如何更好地协调保护资源、教育并服务大众是旅游景区的主要职责,旅游解说系统是一种有效而关键的管理手段。目前我国对解说系统还缺乏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概念应用混乱、缺少理论研究等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家公园等领域做了大量有关解说教育方面的研究,并有成功的运用。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将其吸收运用到旅游景区的规划理论中,建立一套完善的景区解说体系是本文尝试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勾勒旅游解说体系的大致轮廓,期望通过对其整体把握,更好地认识、规划、建设旅游景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