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
- 2023(875)
- 2022(683)
- 2021(669)
- 2020(570)
- 2019(1155)
- 2018(1217)
- 2017(2121)
- 2016(1126)
- 2015(1222)
- 2014(1170)
- 2013(1151)
- 2012(1111)
- 2011(976)
- 2010(984)
- 2009(859)
- 2008(911)
- 2007(851)
- 2006(764)
- 2005(643)
- 学科
- 管理(4261)
- 济(3756)
- 业(3755)
- 经济(3751)
- 企(3232)
- 企业(3232)
- 学(1906)
- 税(1517)
- 税收(1365)
- 收(1363)
- 方法(1327)
- 财(1323)
- 技术(1263)
- 农(1123)
- 业经(1079)
- 中国(1056)
- 人事(1043)
- 人事管理(1043)
- 数学(1022)
- 数学方法(1009)
- 水产(944)
- 技术管理(858)
- 农业(841)
- 务(803)
- 财务(802)
- 财务管理(798)
- 制(791)
- 企业财务(765)
- 地方(758)
- 理论(751)
- 机构
- 大学(17323)
- 学院(16837)
- 管理(6450)
- 研究(6397)
- 理学(5871)
- 理学院(5766)
- 济(5599)
- 管理学(5571)
- 管理学院(5549)
- 经济(5443)
- 科学(5061)
- 中国(4926)
- 农(4304)
- 所(3771)
- 农业(3570)
- 京(3522)
- 研究所(3492)
- 业大(3268)
- 财(2810)
- 江(2729)
- 院(2693)
- 中心(2578)
- 省(2511)
- 室(2491)
- 技术(2309)
- 实验(2307)
- 研究院(2307)
- 范(2262)
- 实验室(2237)
- 师范(2158)
共检索到25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中一 刘庆慧 黄倢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是对虾养殖中主要的病原之一,病原与宿主作用是介导病毒感染的重要过程。RAS蛋白是Ras基因分泌的保守蛋白,为小G蛋白家族的一员,普遍存在于从酵母菌到哺乳动物的真核细胞中,具有偶联受体和效应系统传递跨膜信号的功能,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双重调节的作用,但关于RAS与WSSV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Ras基因克隆至pBAD/gⅢA表达载体上,以E. coli Top10为宿主菌,在L-阿拉伯糖的诱导下获得RAS重组蛋白。以Co~(2+)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的RAS蛋白,质谱分析显示,该蛋白为凡纳滨对虾RAS。采用Far-western和ELISA检测方法分析RAS与WSSV结构蛋白VP26、VP28N和VP37的相互作用。Far-western结果显示,RAS与VP26有明显的结合作用,ELISA实验结果显示,RAS与VP26蛋白的相互作用随RAS量的增加而增强。本研究表明,RAS参与WSSV侵染过程,为进一步研究WSSV侵染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RAS蛋白 WSSV 互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中一 刘庆慧 黄倢
根据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网格重链蛋白(Clathrin Heavy Chain,CHC)的2个功能结构域Clathtin Propel Repeat(LvCHC1)和Clathrin Heavy Chain Repeat Homology(LvCHC2),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片段,并克隆至pBAD/gIIIA载体上,以E.coli Top10为宿主菌,在阿拉伯糖的诱导下表达出获得LvCHC1和LvCHC2重组蛋白表达产物。以Co(2+)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中一 刘庆慧 黄倢
根据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网格重链蛋白(Clathrin Heavy Chain,CHC)的2个功能结构域Clathtin Propel Repeat(LvCHC1)和Clathrin Heavy Chain Repeat Homology(LvCHC2),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目的片段,并克隆至pBAD/gIIIA载体上,以E.coli Top10为宿主菌,在阿拉伯糖的诱导下表达出获得LvCHC1和LvCHC2重组蛋白表达产物。以Co(2+)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衣启麟 刘瑞 孙瑞 王玲玲 刘聪辉 迟振明 宋林生
用添加CpG寡聚核苷酸(CpG ODN)和表面展示VP28的解脂耶罗维亚酵母(VP28-yl)的饵料投喂凡纳滨对虾,进行田间中试实验。投喂30 d后进行WSSV感染实验,评估其对凡纳滨对虾的免疫保护作用。投喂实验结束后,CpG ODN投喂组对虾的相对增重率达到(65.8±7.8)%(P<0.05)。而在V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衣启麟 刘瑞 孙瑞 王玲玲 刘聪辉 迟振明 宋林生
用添加CpG寡聚核苷酸(CpG ODN)和表面展示Vp28的解脂耶罗维亚酵母(Vp28-yl)的饵料投喂凡纳滨对虾,进行田间中试实验。投喂30 D后进行WSSV感染实验,评估其对凡纳滨对虾的免疫保护作用。投喂实验结束后,CpG ODN投喂组对虾的相对增重率达到(65.8±7.8)%(p<0.05)。而在V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敬艳 刘庆慧 黄倢
利用改构的pEGFP-N1-ie1强启动子载体构建含vp28基因的核酸疫苗,通过肌肉注射和饲料添加的形式免疫对虾,分析各实验组相对保护率和免疫基因(Dicer,Argonaute,STAT和Lyzome)表达,研究构建vp28重组核酸疫苗对凡纳滨对虾的保护效果。RT-PCR结果表明,注射和口服vp28组均可在对虾鳃组织中检测到vp28基因表达。在注射组中vp28的相对保护率为22.4%,饲料免疫组中vp28的相对保护率可达到36.84%。相对于对照组,vp28的注射组的STAT基因和Dicer基因表达量于第7天达到最大值。Argonaute基因表达量于第3天达到最大值,以后呈下降趋势。溶菌酶基...
关键词:
vp28 疫苗 凡纳滨对虾 基因调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关广阔 刘庆慧 黄倢
TeTraspanin-3是四跨膜蛋白超家族的一员,在信号转导和免疫等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TeTraspanin-3(FcT_3)的大胞外环区(Large exTraceLLuLar Loop,LeL)基因片段克隆,与原核表达载体p BaD/gⅢa连接,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 BaD/gⅢa-T3L,转化入大肠杆菌Top 10中,用L-阿拉伯糖(L-araB)诱导并经钴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得到重组蛋白。质谱分析显示,纯化的重组蛋白为FcT_3。用地高辛将FcT_3L标记并与WssV作用,Far-WesTern分析显示,FcT_3L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关广阔 刘庆慧 黄倢
Tetraspanin-3是四跨膜蛋白超家族的一员,在信号转导和免疫等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Tetraspanin-3(Fc T3)的大胞外环区(Large extracellular loop,LEL)基因片段克隆,与原核表达载体p BAD/gⅢA连接,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 BAD/gⅢA-T3L,转化入大肠杆菌TOP 10中,用L-阿拉伯糖(L-Arab)诱导并经钴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得到重组蛋白。质谱分析显示,纯化的重组蛋白为Fc T3。用地高辛将Fc T3L标记并与WSSV作用,Far-western分析显示,Fc T3L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奕玲 李卓佳 张家松 文国樑 曹煜成 罗亮 张华军 韩宁
为了更好地预防对虾白斑综合征(WSS)的暴发,探讨该病毒病的流行规律,笔者针对养殖过程中对虾的携带WSSV情况展开调查。调查于2010年7月-2010年11月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养殖场进行,从10口凡纳滨对虾高位养殖池中随机抽取6口进行跟踪采样。收集指标包括对虾生长状况、基本环境指标、浮游微藻种群结构和对虾病毒携带量等。本文重点报道利用实时定量PCR-TaqMan探针法检测6口精养池塘对虾体内WSSV的携带量变化情况,检测结果显示:①1-3号虾池苗种携带WSSV,其波动范围在1.3×103~1.7×104copy/g之间;②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均带毒,鳃组织中的平均病毒携带量(2.3×109copy...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丽君 罗坤 曹家旺 陈宝龙 栾生 曹宝祥 隋娟 孟宪红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一直是甲壳类生物的高致病性病原。为了解市场上不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商业苗种病原携带情况及其抗WSSV性能,本研究收集了6个品牌的凡纳滨对虾商业苗种(分别简称为海南Z、海南S、广州P、广州Z、黄骅R和东营M),先进行包括WSSV在内的8种病原的检测,然后,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方式进行抗WSSV性能测试,并比较各组苗种感染WSSV后的平均存活时间、存活率以及累积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显示,6个商业苗种都不携带WSSV,部分苗种检测有潜在虾肝肠胞虫(EHP)和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各苗种感染WSSV后,平均存活时间从长到短依次为海南Z、广州P、黄骅R、海南S、广州Z、东营M。东营M感染WSSV后第4天达到死亡高峰,而海南Z在第6~7天到达死亡高峰,比东营M晚了2~3d。感染实验结束后,海南Z和广州P存活率最高,同为72.5%,而东营M和黄骅R的存活率最低。本研究表明,海南Z和广州P抗WSSV性能最强,研究结果可为凡纳滨对虾抗病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永春 艾华水 潘忠诚 陈锚 翁少萍 何建国 李色东
2002—2007年在人工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基础上进行一代个体选育(G1)后,对凡纳滨对虾连续进行4代家系选育,共建立120个抗WSSV家系,感染实验结果显示,G2~G5选育家系对虾平均成活率分别为5.57%±9.83%,8.66%±11.52%,9.52%±8.84%和13.79%±12.86%;G2~G5选育家系对虾平均成活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77、1.40、0.97和0.87。根据每个家系对虾的成活情况每个世代可分为敏感、中等抗性和高抗性家系,G2~G5敏感家系在各代选育家系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分别占76.5%、55.2%...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家系 选育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方金龙 王元 李新苍 周俊芳 陈甜甜 房文红
为了评价养殖水环境中氨氮和亚硝基氮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危害性,开展了氨氮和亚硝基氮共同胁迫对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后的死亡率、WSSV在患病对虾体内增殖速率和对虾主要免疫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实验设置氨氮(NH+4)和亚硝基氮(NO-2)的共同胁迫浓度均为20 mg·L-1,分别注射10-4和10-5稀释度的WSSV提取液。结果显示,胁迫下感染10-4WSSV的凡纳滨对虾144 h死亡率达到100%,显著高于无胁迫组(76.67%),相同实验条件下高浓度病毒感染组死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强 周俊芳 房文红 王元 李新苍 周帅
为了评价养殖水环境中毒死蜱对凡纳滨对虾生存的危害性,开展了毒死蜱胁迫下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对凡纳滨对虾致死实验,分析了毒死蜱胁迫下凡纳滨对虾鳃组织WSSV含量和肌肉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测定了毒死蜱对凡纳滨对虾的半致死浓度(LC50),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LC50值显著下降,存在着浓度-反应的正向关系,96 hLC50为0.758μg/L(0.521~0.987μg/L)。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毒死蜱胁迫实验浓度为0.2μg/L,此浓度下药浴4 d后对凡纳滨对虾注射WSSV,结果显示:毒死蜱胁迫下注射WSSV组的对虾死亡率(83.33%±4.7%)极显著高于乙醇-WSSV...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邓康裕 孔杰 孟宪红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本实验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以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0.5%,1.0%,2.5%,5.0%,10.0%)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人工配合饲料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 d后,对其进行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测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HB对凡纳滨对虾抵御WSSV侵染能力的影响,并选择最高免疫保护率(RPS)组进行不同时间点基因表达量分析。研究发现,PHB对感染WSSV对虾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感染WSSV的对虾平均存活时间随PHB浓度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饲喂PHB对虾的平均存活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永春 艾华水 殷志新 黄仙德 李色东 翁少萍 何建国
35个第四代凡纳滨对虾抗WSSV选育家系和未选育对虾按每克体重注射103拷贝WSSV病毒量,根据选育家系的抗病性能分3个类群:高抗性类群,成活率达24.45%±6.56%;中抗性类群,成活率为10.70%±1.41%;敏感类群,成活率为2.72%±2.76%,各类群间差异显著(P<0.01)。对分别代表高抗、中抗和敏感类群的12、7和3号家系以及未选育对虾按每克体重注射102、103、104和105拷贝WSSV,高抗性对虾在102、103、104及105感染水平下的存活率分别为100%、23.3%±3.5%、7.8%±1.9%和0%;中抗对虾分别为87.7%±3.9%、12.2%±1.9%、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