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0)
- 2023(13220)
- 2022(11403)
- 2021(10342)
- 2020(8834)
- 2019(20188)
- 2018(19924)
- 2017(37274)
- 2016(20856)
- 2015(23806)
- 2014(24111)
- 2013(24203)
- 2012(23400)
- 2011(21571)
- 2010(21991)
- 2009(20428)
- 2008(20799)
- 2007(19223)
- 2006(17057)
- 2005(15780)
- 学科
- 济(91027)
- 经济(90921)
- 管理(53608)
- 业(52779)
- 企(40913)
- 企业(40913)
- 方法(35531)
- 数学(30325)
- 数学方法(29890)
- 中国(27493)
- 农(26386)
- 地方(24451)
- 学(23954)
- 财(20772)
- 业经(20123)
- 农业(17819)
- 制(17425)
- 贸(16776)
- 贸易(16761)
- 易(16147)
- 银(15654)
- 银行(15585)
- 融(15284)
- 金融(15278)
- 行(15026)
- 和(14247)
- 理论(14044)
- 环境(13859)
- 发(13478)
- 地方经济(13358)
- 机构
- 大学(313042)
- 学院(312065)
- 济(120613)
- 研究(120257)
- 经济(117678)
- 管理(107412)
- 理学(90484)
- 中国(90382)
- 理学院(89221)
- 管理学(87163)
- 管理学院(86609)
- 科学(80564)
- 京(70053)
- 农(69293)
- 所(66596)
- 研究所(60521)
- 财(56548)
- 农业(55123)
- 中心(54140)
- 业大(53437)
- 江(51311)
- 北京(44948)
- 范(43858)
- 财经(43240)
- 师范(43198)
- 院(42808)
- 省(41206)
- 州(40715)
- 经(38961)
- 技术(37427)
- 基金
- 项目(200635)
- 科学(153508)
- 基金(140980)
- 研究(138624)
- 家(127471)
- 国家(126370)
- 科学基金(103647)
- 社会(83053)
- 省(80947)
- 社会科(78345)
- 社会科学(78317)
- 基金项目(73836)
- 自然(69670)
- 划(69359)
- 自然科(67967)
- 自然科学(67938)
- 自然科学基金(66688)
- 教育(63595)
- 资助(59220)
- 编号(56058)
- 发(48698)
- 成果(47298)
- 重点(47036)
- 部(42553)
- 课题(41234)
- 计划(40916)
- 创(40611)
- 科研(39344)
- 创新(38169)
- 发展(37361)
- 期刊
- 济(144477)
- 经济(144477)
- 研究(93588)
- 中国(71901)
- 农(64248)
- 学报(63263)
- 科学(53766)
- 大学(45160)
- 财(43896)
- 农业(43286)
- 学学(42623)
- 管理(40634)
- 教育(37503)
- 融(30377)
- 金融(30377)
- 技术(27104)
- 业经(23727)
- 业(23630)
- 经济研究(22696)
- 财经(21213)
- 问题(18849)
- 经(18338)
- 版(17889)
- 业大(16688)
- 图书(16237)
- 贸(15388)
- 科技(15224)
- 技术经济(15222)
- 资源(14479)
- 统计(14382)
共检索到493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薛倩 李旭鹏 李洋 栾生 罗坤 孔杰 邢群 孟宪红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法筛选到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候选基因:parkin共调基因(PACRG)。PACRG与帕金森病相关基因parkin共用一个双向启动子,二者共同参与细胞自噬过程,从而在细胞保护方面发挥作用。本研究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PACRG和parkin在抗WSSV中的功能进行探讨。对mRNA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特征分析,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对虾感染WSSV后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空间定位。利用PCR和Sanger测序技术获得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并进行抗WSSV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PACRG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全长600 bp,编码199个氨基酸,预测包含一个ParcG结构域。parkin ORF序列全长1 653 bp,编码550个氨基酸,预测包含UBQ、IBR结构域和一个信号肽结构。与多物种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发现,凡纳滨对虾PACRG氨基酸序列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同源性高达89.70%;凡纳滨对虾parkin氨基酸序列与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同源性高达93.45%。PACRG和parkin蛋白的保守性较高。感染WSSV后,PACRG和parkin在对虾肝胰腺、鳃、肌肉和眼柄中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眼柄中PACRG和parkin表现出极相似的组织表达模式。在肌肉中,PACRG mRNA和WSSV在空间位置上呈现高度重叠状态。结合上述结果,推测PACRG和parkin在凡纳滨对虾与WSSV的互作中发挥功能。在PACRG中筛选到2个SNP位点,在parkin中筛选到15个SNP位点,其中位于parkin非翻译区(UTR)的5个SNP位点与抗WSSV性状显著相关。本文为研究凡纳滨对虾抗WSSV的分子机制和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邓康裕 史晓丽 张莹雪 孟宪红 孔杰 罗坤 栾生
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CAspAsE2基因CDNA序列全长,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CAspAsE2基因全长为1517 bp,开放阅读框长924 bp,5'非编码区长78 bp,3'非编码区长515 bp,命名为FCCAsp2。推测该基因编码30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4.21 ku,理论等电点为7.62。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FCCAsp2基因与凡纳滨对虾CAspAsE2和斑节对虾CAspAsE的相似性分别为88%和80%,与其他节肢动物CAspAsE家族基因聚为一类。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FCCAsp2基因在肝胰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肌肉中表达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凡 刘庆慧 黄倢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凡纳滨对虾不同时段鳃、肠、肝胰腺、肌肉、类淋巴和血细胞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60和90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HSP60和HSP90在这6个组织中都有表达,WSSV感染影响各组织中HSP60和HSP90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WSSV感染抑制HSP60在鳃、肠、肌肉和血细胞的表达,促进HSP90在鳃、肠、肝胰腺、肌肉、血细胞和类淋巴的表达,表明HSP60和HSP90参与WSSV感染免疫反应。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鹏飞 刘庆慧 吴垠 黄倢
为比较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氧化反应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在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中的变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WSSV感染凡纳滨对虾6、12、24、48、72 h后,鳃和类淋巴组织中硫氧还原蛋白(TRx)、p38信号通路(Lv P38)、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在m 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感染对虾的类淋巴组织中,TRx、Lv P38、CAT、POD在72 h时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鹏飞 刘庆慧 吴垠 黄倢
为比较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氧化反应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在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中的变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Wssv感染凡纳滨对虾6、12、24、48、72 h后,鳃和类淋巴组织中硫氧还原蛋白(tRx)、p38信号通路(Lv p38)、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在m 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感染对虾的类淋巴组织中,tRx、Lv p38、Cat、poD在72 h时表达量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卢霞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孟宪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韦嵩 宋晓玲 李海兵 李赟
免疫活性物质可以调动或激活虾类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动物的免疫机能,增强动物的抗病毒能力。实验通过连续投喂的方法,用3个水平(1%、0.5%、0.1%)的Ig-Guard(shrimp)制成的试验饲料,同时以基础饲料为空白对照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 d,分别测定了第5,10,15,20天血淋巴的酚氧化酶(PO)、溶菌酶(UL)、酸性磷酸酶(ACP)及肌肉匀浆液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活性,并对血清及肌肉匀浆液中蛋白进行定量。结果表明,免疫组的PO、UL、ACP、S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20d后,用白斑综合征病毒(...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卵黄抗体 免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芳 王志勇 巫旗生 王晓清
将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功能基因wsv477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中,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37℃条件下诱导了WSV477蛋白的表达,并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了多克隆抗体.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共624个核苷酸,编码208个氨基酸,GST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9000,抗体滴度为1:10000.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病毒感染4h后开始转录,6h后开始表达,是WSSV感染的早期基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君 宋晓玲 刘莉 柴鹏程 黄倢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从健康对虾消化道中分离纯化的优势菌菌株——美人鱼发光杆菌PC463和坚强芽孢杆菌PC465(菌含量≥1011CFU/g)的活菌和破碎菌各1 g/kg,观察其对凡纳滨对虾血淋巴免疫酶活性和抗WSSV感染保护率的影响。经过20 d养殖实验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的免疫组和添加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的免疫实验,其凡纳滨对虾血淋巴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SSV感染后饲料中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的免疫组存活率(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史晓丽 孟宪红 孔杰 栾生 罗坤 曹宝祥 曹家旺 陈宝龙
醛缩酶(FBA)是糖酵解和糖异生中的关键酶,参与多种生物过程。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FBA基因(Fc FBA)的全长c 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Fc FBA基因的c DNA全长为2496 bp,其中,ORF长1098 bp,5′UTR长79 bp,3′UTR长1319 bp。完整的阅读框编码36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9.8 k Da,预测的理论等电点为6.6。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c FBA与节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史晓丽 孟宪红 孔杰 栾生 罗坤 曹宝祥 曹家旺 陈宝龙
醛缩酶(FBA)是糖酵解和糖异生中的关键酶,参与多种生物过程。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FBA基因(Fc FBA)的全长c 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Fc FBA基因的c DNA全长为2496 bp,其中,ORF长1098 bp,5~′UTR长79 bp,3~′UTR长1319 bp。完整的阅读框编码36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9.8 k Da,预测的理论等电点为6.6。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c FBA与节肢动物的FBA聚为一类,与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家蚕(Bombyx mori)、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的相似度分别是86%、79%和78%。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Fc FBA在肌肉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肝胰腺中最低。WSSV感染后,该基因在鳃、肝胰腺和肌肉中呈现出不同的时空表达特点。ds RNA干扰24 h以后,抑制效率达到最大。与PBS对照组相比,Fc FBA干扰组(ds RNA组)加快了对虾染病后的死亡速度。本研究表明,Fc FBA基因可能参与了中国明对虾生物胁迫的应答反应。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李旭鹏 史晓丽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董丽君 孟宪红
本研究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Litopenaeus vannamei‘Renhai No.1’)和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Fenneropenaeus chinensis‘Huanghai No.2’)在3种温度条件下(24℃、28℃和32℃),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2种对虾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对WSSV的耐受性差异(L代表凡纳滨对虾,F代表中国明对虾)。结果显示,L-24℃和F-24℃组的平均存活时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李旭鹏 史晓丽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董丽君 孟宪红
本研究分别对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Litopenaeus vannamei‘Renhai No.1’)和中国明对虾‘黄海2号’(Fenneropenaeus chinensis‘Huanghai No.2’)在3种温度条件下(24℃、28℃和32℃),采用单尾定量口饲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方法进行感染实验,比较2种对虾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对WSSV的耐受性差异(L代表凡纳滨对虾,F代表中国明对虾)。结果显示,L-24℃和F-24℃组的平均存活时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文博 谭珍一 刘庆慧 侯林 黄倢
根据GenBank上WSSV囊膜蛋白基因vp28的序列,设计合成引物,PCR扩增得到vp28基因,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AD/gⅡIA-VP28并转化大肠杆菌E.coli。用L-阿拉伯糖在37℃诱导重组基因工程菌,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有与预期大小31kDa相符合的目的蛋白。荧光显微镜方法分析显示,表达的VP28可与克氏原螯虾血细胞结合。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pBAD/gⅡIA-VP28不仅能够表达vp28基因,而且表达的VP28具有很高的抗原结合活性。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病毒 vp28 表达 活性分析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继秋 谭北平 麦康森
比较了同一养殖池中的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未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肠道菌群,旨在探讨对虾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感染WSSV对虾肠道的细菌总数为1.06×106CFU/尾,显著高于未感染WSSV的对虾(1.78×105CFU/尾;P<0.05),且其肠道中的细菌分别属于弧菌属、气单胞菌属、海水球菌属、盐水球菌属和乳酸杆菌属;染WSSV的对虾(P<0.05),气单胞菌的比例显著的低于感染WSSV的对虾(P<0.05);盐球菌所占的比例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两种对虾在肠道菌群组成和细菌组成和细菌数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初步表明对虾肠道菌群区系和机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肠道菌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壳聚糖硫酸酯提高凡纳滨对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力的研究
转vp28蓝藻口服剂对凡纳滨对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能力及免疫反应的影响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血液病理研究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囊膜蛋白VP28和VP26的毕赤酵母组成型分泌表达
cDNA芯片结合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构建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表达基因和螯虾免疫相关基因文库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基因VP28原核表达与检测
克氏原螯虾自噬相关基因PcAtg2的克隆及其在白斑综合征病毒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桃拉综合症病毒感染诱导的凡纳滨对虾microrNA表达差异的研究
桃拉综合症病毒感染诱导的凡纳滨对虾microRNA表达差异的研究
一种改进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提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