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3)
2023(3764)
2022(3198)
2021(2971)
2020(2541)
2019(5541)
2018(5767)
2017(10008)
2016(5939)
2015(6707)
2014(6883)
2013(6581)
2012(6102)
2011(5610)
2010(5669)
2009(5098)
2008(5023)
2007(4687)
2006(4136)
2005(3722)
作者
(19996)
(16603)
(16582)
(15910)
(10514)
(7948)
(7624)
(6563)
(6554)
(6029)
(5747)
(5662)
(5658)
(5577)
(5457)
(5098)
(5041)
(4905)
(4904)
(4708)
(4420)
(4256)
(4206)
(3972)
(3845)
(3732)
(3714)
(3642)
(3542)
(3524)
学科
(18355)
经济(18324)
管理(14632)
(11600)
(9161)
企业(9161)
(7744)
方法(6614)
中国(6149)
(6068)
(6007)
(5587)
(5516)
数学(5438)
数学方法(5324)
理论(4797)
(4017)
地方(4011)
银行(3987)
教育(3945)
(3915)
金融(3908)
(3868)
业经(3818)
农业(3758)
体制(3278)
(3093)
水产(3033)
(2970)
(2866)
机构
大学(82440)
学院(81535)
研究(34630)
(27230)
经济(26411)
管理(25634)
中国(25305)
科学(24343)
(21933)
理学(21318)
理学院(21020)
管理学(20277)
管理学院(20133)
(19660)
(19020)
研究所(18111)
农业(17479)
业大(16211)
中心(15187)
(14556)
(14381)
(13650)
(13163)
技术(12357)
北京(11992)
(11714)
(11419)
师范(11104)
研究院(10969)
(10851)
基金
项目(56918)
科学(41983)
基金(38550)
研究(38491)
(37079)
国家(36772)
科学基金(28409)
(23295)
社会(21326)
(20799)
社会科(19989)
社会科学(19986)
自然(19557)
基金项目(19527)
自然科(19081)
自然科学(19071)
自然科学基金(18669)
教育(17684)
资助(16644)
编号(15182)
重点(13881)
成果(13502)
计划(13183)
(12555)
科技(12445)
课题(12169)
(11759)
(11694)
科研(11538)
(11528)
期刊
(32455)
经济(32455)
研究(24176)
中国(21552)
学报(21428)
(19156)
科学(16618)
大学(15037)
学学(14280)
教育(12602)
农业(12457)
(11851)
管理(10083)
技术(7248)
(6789)
金融(6789)
(6562)
业大(6236)
(5608)
财经(5313)
业经(5299)
经济研究(5141)
农业大学(5122)
林业(5094)
科技(4890)
(4629)
统计(4339)
图书(4285)
问题(4185)
职业(3937)
共检索到132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阮晓红  罗坤  栾生  孔杰  许圣钰  陈荣坚  陈国良  
为了对凡纳滨对虾7个引进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巢式交配和人工授精的方式,用2011年源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个凡纳滨对虾群体建立了130个全同胞家系,包括17个杂交组合(正反交合并)和7个自交组合。各家系的仔虾、幼虾经中间暂养和标记后混合,在河北黄骅(HBHH)和青岛鳌山(QDAS)两个养殖场养殖,测定了153日龄虾体质量性状。用混合线性模型估计不同群体和家系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计算不同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率,评估不同群体和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各群体体质量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3%~26%;UA5、UA4和SIN三个群体为亲本的153日龄虾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均较高,分别比群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志国  刘建勇  袁瑞鹏  张嘉晨  
以3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引进群体为亲本,按照Griffing I方法进行双列杂交,对子代杂交组合体质量进行长期跟踪测量,分析幼虾阶段、成虾阶段、留种阶段的特定生长率和杂种优势率。研究结果表明,9个交配组合群体3个生长发育阶段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86~12.15 g、14.79~28.82 g和38.25~54.74 g,其中各生长发育阶段杂交组均值均比自交组高。各阶段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3.40~5.70%/d、1.11~2.56%/d和0.33~0.68%/d。杂种优势分析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各杂交组合体质量存在较明显的杂种优势,幼虾阶段、...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宝祥  孔杰  罗坤  栾生  刘宁  孟宪红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与近交群体、引进群体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差异,本实验利用家系标准化构建方法构建了选育群体、引进群体和近交群体家系,开展共同养殖环境下的生长和存活性能测试实验,分析了三个群体的体质量、存活率和近交衰退情况。结果表明,选育群体收获体质量与引进群体、全同胞近交一代群体体质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如卫  钱昭英  刘小林  路正  任晋东  杨福生  
采用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每个雄体配3个雌体,构建了18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54个母系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每个母系生长到5月龄60个全同胞个体的体质量、全长、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和第一腹节背宽9个生长性状,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采用方差和协方差分析的方法,估算了5月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及表型相关。结果表明,利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的遗传力是凡纳滨对虾各生长性状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其中,体质量、全长、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和第一腹节背宽狭义遗传力的估计值分别为0.46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浩  罗坤  栾生  孔杰  许圣钰  陈宝龙  
利用人工授精技术,通过双列杂交和巢式交配设计,以7个凡纳滨对虾群体生产家系130个,建立育种基础群体。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结合约束极大似然法估计不同引进群体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和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结果显示,对于体质量性状,UA5、UA4和SIN 3个群体的GCA值最高,分别为0.42、0.32和0.19;17个杂交组合中,UA5×SIN、UA1×UA2、UA4×UA5、UA4×SIN和UA1×SIN 5个组合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SCA值正向优势较明显,是生产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东宇  孟宪红  孔杰  栾生  曹宝祥  罗坤  
选取连续3年选育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作为选育群体(SP),选育群体与引进的凡纳滨对虾群体的杂交F_1代群体(HP),探究了这2个群体在低温条件下的生长性能及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方面,HP群体与SP群体的平均体重分别为(13.18±3.65)g和(12.20±3.14)g,变异系数(CV)分别为27.69%和25.74%。HP群体的体重和其他可测量性状的平均值均大于SP群体。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表明,2个群体体重(BW)和第3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冀德伟  胡利华  闫茂仓  罗奎  陈相峰  张敏  
为了探究野生群体的引入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近交群体子代性状的影响,利用源自厄瓜多尔海区的野生群体群选F_1(EC)与自建的全同胞兄妹近交群体(ZG)双列杂交,构建了EC♂×EC♀(EE)、ZG♂×ZG♀(GG)、EC♂×ZG♀(EG)、ZG♂×EC♀(GE) 4个子代群体,并对4个群体的仔虾进行了急性低盐度、亚硝酸盐暴露下的存活率和急性微囊藻毒素(MC-LR)暴露下的抗氧化酶活性分析,同时进行了养殖生长性状测试。结果显示:4个群体仔虾急性低盐度暴露下的存活率、急性MC-LR暴露下的抗逆性和生长性状都表现为EE>GE>EG>GG,急性亚硝酸盐暴露下的存活率GE>EE>EG>GG;杂交群体GE在急性低盐度、亚硝酸盐暴露和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31.83%、77.01%和2.77%;而EG群体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9.21%、-8.01%和-8.14%,性状弱于双亲中值。4个群体的抗逆、生长性状总体表现为EE>GE>EG>GG。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杂交群体的性状以母本遗传占主导优势,近交群体的性状衰退可能是导致以其为母本的杂交子代性状退化的主因;凡纳滨对虾选育工作可能需要每年补充外源基础群体,才能保持选育群体的优势性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马春艳  马洪雨  马凌波  杨柯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引进的SPF凡纳滨对虾G0和两个养殖群体(G1,G2)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8个座位共获得64个等位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5~l3之间。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405 2~0.869 3之间,其中有6个位点为高度多态位点,适合于多态性分析。8个座位丢失的和新产生的等位基因共30个,占总数的47%。3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193 8、0.196 1、0.232 5,说明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对近交系数Fis分析显示3个群体中存在近交,通过对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显示所有座位均显著偏离平衡,存在杂合子缺失。通过配对Fst和Ne i遗传距离分析,显示3个群体之间有明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慧  朱旭枫  陈锦霖  李广丽  朱春华  
为分析水解单宁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其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空白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和0.3%的水解单宁作为实验组,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实验后,统计生长性能,并取其肠道内容物提取DNA,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16S rDNA基因V3~V4区高通量测序,检测对虾肠道内菌群结构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 3个水解单宁添加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肝体比均显著降低(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柯  马春艳  马凌波  胡卫国  顾德平  
采用PCR-RFLP方法,对2008年引进的SPF凡纳滨对虾群体(G0)与2006年引进亲虾繁育的两代群体(G1、G2)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使用AluI、TaqI、M boI、SpeI、SspI共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线粒体DNA控制区进行单酶切分析,酶切得到的单倍型在2~4个之间,三个群体的复合单倍型类型分别有3个、7个和9个,没有为三个群体所共有的复合单倍型,复合单倍型的分布显示群体间差异显著。三个群体(G0、G1、G2)的核苷酸多样度π值逐渐增加,分别为0.033 3、0.128 6、0.134 9,复合单倍型多样度h分别为0.622 2、0.850 0、0.847 0,说明养殖群体的遗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云鹏  谭建  栾生  罗坤  隋娟  孟宪红  陈宝龙  曹家旺  孔杰  
种虾资源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产业的发展,从国外引进不同的种虾群体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我国的种虾资源。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种虾(所选种虾均为雌虾,在12~15月龄之间)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对4种不同来源的引进群体(PRIMO群体、SIS群体、厄瓜多尔群体和API群体)进行形态差异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的变异系数除了体质量外,其他均低于15.000%。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10个性状的比例参数中,头胸甲宽/头胸甲长和腹部宽/腹部长在4个种虾群体中无显著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PRIMO与SIS群体形态差异最小,与厄瓜多尔和API群体的趋异程度逐渐增加。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8.861%,其中,主成分1、2、3和4的贡献率分别为32.606%、23.982%、17.569%和14.704%。判别分析建立了4种不同来源的引进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33.3%~67.1%,P2为30.8%~69.5%,综合判别准确率为52.1%。4个凡纳滨对虾种虾群体在某些性状比例参数上差异显著,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形态差异,但尚未达到亚种水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孝栋  栾生  罗坤  孔杰  
利用配置连续排污系统的室外水泥池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12级育种核心群家系,监测、分析3个生长阶段养殖环境的水质变化、育种群体的生长和存活性能,为建立安全、高效的育种核心群体养殖模式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在较高养殖密度(180 ind/m2)条件下,氨氮含量在7 d内从0达到1.80 mg/L的高峰值,在随后的养殖过程中呈波浪式变化,波动范围为0.50-1.80 mg/L;亚硝酸盐含量维持在低于0.60 mg/L的水平;pH值在7.2-8.2之间;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和哈维氏弧菌的含量分别为500-6200、0-400和0-10 CFU/ml;凡纳滨对...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梁萌青  王士稳  王家林  常青  
以初始体重为4.04±0.14 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盐度1.5和30的水体中用同一种配合饲料喂养50d,探讨海水养殖和低盐养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碱性磷酸酶及酸性磷酸酶和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特殊增长率(SGR)高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FCR)明显低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肝胰脏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高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冰  曹俊明  陈平洁  赵红霞  蓝汉冰  朱选  
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家蝇幼虫抗菌肽提取物对初始体质量为(0.86±0.01)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性能、体成分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家蝇抗菌肽提取物添加量分别为0、1000mg/kg、2000mg/kg、3000mg/kg、4000mg/kg、5000mg/kg,每组饲料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40尾虾。结果显示,在一定添加水平范围内,家蝇抗菌肽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P<0.05)。以增重率为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亚丁  华雪铭  孔纯  吴钊  陈晓明  朱伟星  焦建刚  周志刚  
为探究小球藻藻渣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豆粕对其生长性能及氮磷排放的影响,实验设计6种等氮等能饲料:使用6%、11%、16%、21%(A1、A2、A3、A4组)的藻渣分别替代饲料中5.5%、10.0%、14.5%、19.0%的豆粕,使用8%的藻渣替代饲料中5.1%的鱼粉(B组)和不使用藻渣的对照组。用上述6种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5.02±0.73)g的凡纳滨对虾45 d。结果发现,存活率A3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A2组和A4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其他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系数A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蛋白质效率A3组最低,B组其次,其他四组无显著性差异。肌肉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