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0)
2023(8509)
2022(7514)
2021(6929)
2020(6110)
2019(14232)
2018(14245)
2017(26548)
2016(15350)
2015(17705)
2014(18271)
2013(18033)
2012(17223)
2011(15649)
2010(16013)
2009(15017)
2008(15217)
2007(14155)
2006(12130)
2005(10970)
作者
(49289)
(41228)
(41126)
(39345)
(26222)
(19847)
(19035)
(16409)
(15567)
(14583)
(14037)
(13787)
(13442)
(13285)
(13253)
(12930)
(12776)
(12255)
(12120)
(11939)
(10570)
(10470)
(10168)
(9473)
(9408)
(9389)
(9389)
(9138)
(8654)
(8557)
学科
(61543)
经济(61458)
管理(41051)
(38219)
(31007)
企业(31007)
方法(28690)
数学(24200)
数学方法(23970)
(20780)
(17790)
(15993)
中国(15726)
(13118)
业经(12488)
地方(12243)
理论(11817)
农业(11351)
(11081)
贸易(11072)
(10896)
(10704)
(10230)
(9857)
银行(9798)
(9470)
财务(9441)
财务管理(9412)
(9338)
金融(9330)
机构
大学(230097)
学院(227558)
(86759)
经济(84709)
研究(82343)
管理(81412)
理学(69237)
理学院(68366)
管理学(66949)
管理学院(66528)
中国(61184)
科学(55517)
(50301)
(49938)
(45210)
研究所(41402)
(40789)
农业(40345)
业大(39516)
中心(37551)
(37033)
财经(31919)
(31309)
北京(31224)
师范(30759)
(29174)
(28768)
(28629)
技术(27468)
(27141)
基金
项目(148923)
科学(113952)
基金(104952)
研究(104703)
(93970)
国家(93200)
科学基金(76527)
社会(62292)
(59923)
社会科(58647)
社会科学(58628)
基金项目(55163)
(51168)
自然(50952)
自然科(49705)
自然科学(49683)
教育(48952)
自然科学基金(48786)
资助(43700)
编号(43267)
成果(37026)
重点(34528)
(32358)
(32049)
课题(30834)
(30071)
计划(29739)
科研(29129)
创新(28191)
大学(27053)
期刊
(97448)
经济(97448)
研究(63571)
中国(48404)
学报(46929)
(45300)
科学(38325)
(33866)
大学(33068)
学学(31098)
农业(30206)
管理(28178)
教育(27219)
技术(19418)
(18403)
金融(18403)
(16447)
财经(16084)
业经(15994)
经济研究(15201)
(13836)
(13678)
问题(13352)
图书(12737)
业大(12185)
技术经济(10937)
统计(10838)
科技(10596)
理论(10493)
农业大学(10365)
共检索到343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建春   孔杰   曹家旺   谭建   代平   孟宪红   罗坤   傅强   陈宝龙   刘东亚   邢群   隋娟   栾生  
生产中,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雌虾的繁殖性能表现出巨大差异。本研究以一个生产周期中雌虾产卵频次为繁殖力指标性状,以高繁殖力和低繁殖力雌虾为研究对象,对雌虾不同卵巢发育阶段(增殖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和成熟期)进行组织学观察。针对在前期选择清除分析中筛选到的繁殖候选基因TRX2、PARD3、PLCβ4和RERE,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首次分析比较它们在高、低繁殖力雌虾不同卵巢发育阶段卵巢、眼柄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组织观察结果显示,低繁殖力雌虾卵巢在整个生产周期中无法发育至成熟期,高繁殖力雌虾卵巢在卵黄颗粒的形成和积累、皮质棒形成等关键过程的速度要快于低繁殖力雌虾。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在卵巢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TRX2、PLCβ4和RERE基因在高繁殖力组卵巢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低繁殖力组卵巢(P<0.05),4个基因在高繁殖力组成熟期卵巢中均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时期的眼柄组织中,低繁殖力组中TRX2、PARD3、PLCβ4和RERE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高繁殖力组。研究结果表明上述4种基因可能在凡纳滨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凡纳滨对虾雌虾繁殖力产生差异的分子机制以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骆永丽  刘红  刘志伟  戴习林  王怡悦  朱启飞  
咽侧体抑制素主要抑制昆虫咽侧体保幼激素的分泌,是昆虫体内重要的神经肽,在甲壳动物体内可能参与繁殖发育的调节。本研究利用RACE PCR技术对凡纳滨对虾A型咽侧体抑制素受体(Allatostatin-A receptor,AST-AR)基因进行克隆,获得全长为2650 bp的cDNA,包括1425 bp的开放阅读框,1170 bp 5’非编码区,55 bp 3’非编码区,编码474个氨基酸,形成具有7个跨膜区的不稳定亲水性蛋白。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AST-AR基因与斑节对虾、美洲龙虾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AST-AR氨基酸TM7后C末端精氨酸在不同物种之间高度保守。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ST-AR基因在雌、雄凡纳滨对虾多个组织(眼柄、脑、胃、肝胰腺、鳃、性腺、肠、肌肉)中均有表达,除脑组织外AST-AR基因在雌性凡纳滨对虾中相对表达量高于雄性。在幼体发育中,AST-A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发育阶段上升,同时该基因在不同群体仔虾生长对比实验中表达量差异显著。据此推测AST-AR基因参与凡纳滨对虾的繁殖、幼体发育、幼虾生长到成虾,基因表达基本贯穿凡纳滨对虾的一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忠明  李明云  
根据哈氏仿对虾卵巢的组织学和外部形态特征 ,卵巢发育可分为六个时期 :形成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前期、大生长期后期、成熟期和恢复期。卵巢发育在浙江海区一年一个周期 ,产卵期为 5月至 9月 ,产卵高峰期在 6月至 7月 ,为多次产卵类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欢  褚吉兴  王丽燕  李富花  相建海  
围食膜蛋白最早是从昆虫围食膜中解离得到的,在保护昆虫免受外源微生物侵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围食膜蛋白在对虾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前期进行了凡纳滨对虾转录组分析,并克隆获得了凡纳滨对虾2条类围食膜蛋白基因LvPT1和LvPT2,其编码的2条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极高,同已报道的其他虾类围食膜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利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组织表达分析发现,LvPT1和LvPT2与对虾卵巢围食膜蛋白(SOPs)类似,在卵巢中高度表达,利用半定量PCR方法,分析LvPT2在对虾早期发育中的表达情况。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洪涛  杨明秋  汪坤  何玉贵  
为了解H~+/肌醇转运蛋白(H~+/myoinositol transporter,HMIT)基因在肌醇跨膜转运中发挥的作用,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HMIT基因,命名为Lv-HMIT,并分析了Lv-HMIT的结构和表达特征。Lv-HMIT的开放阅读框为1 650 bp,编码549个氨基酸。物理性质显示,它是一种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预测都显示其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跨膜结构分析显示,Lv-HMIT存在11个跨膜螺旋结构;亚细胞定位显示,它分布于质膜、内质网和线粒体。多重比对发现,Lv-HMIT的跨膜结构和糖基化位点都比较保守。系统进化显示,Lv-HMIT与雪蟹(Chionoecetes opilio)的HMIT先聚为一支,再与其他节肢动物聚类。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v-HMIT mRNA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在心、胃、眼柄、肠、肌肉和血细胞等组织中有少量表达。Lv-HMIT mRNA从无节幼体期检测到表达,在变态至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各阶段时都呈现上调表达,说明它可能与幼体变态发育过程有关。十足目虹彩病毒(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 DIV1)感染24 h后,Lv-HMIT mRNA在肝胰腺中表达显著下调,而鳃中表达量显著上调,显示它参与了对虾对病毒的免疫响应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凡纳滨对虾HMIT的结构功能及在对虾幼体发育、病毒免疫的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金霞  蒋小珍  房振峰  殷勤  韦嫔媛  陈晓汉  
通过对已知耐寒候选基因-COPE基因的克隆和研究,为凡纳滨对虾耐寒性状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依据。运用同源克隆和RACE-PCR技术获得凡纳滨对虾COPE基因(LvCOPE)全长cDNA序列,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研究了LvCOPE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及其在低温胁迫下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LvCOPE cDNA全长1217 bp,包含888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96个氨基酸残基,具有保守的TPR结构域。各物种COPE蛋白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能准确反映各物种间的进化关系。Lv-COPE mRNA在各组织中呈遍在表达,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低温表达谱分析显示,LvCOPE mR...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媛媛  蔡生力  刘红  
卵黄磷蛋白作为卵黄蛋白的主要成分,可为甲壳动物胚胎和早期幼体发育提供能量,为研究其来源及合成规律,实验应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凡纳滨对虾和罗氏沼虾性腺不同发育时期卵巢和肝胰腺两种组织中卵黄蛋白原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凡纳滨对虾和罗氏沼虾的卵巢和肝胰腺中都有卵黄蛋白原mRNA的表达。随着卵巢的发育,凡纳滨对虾卵巢中卵黄蛋白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前5个阶段不断增加,分别为1.1,5.9,10.4,26.9,85.0,恢复期急剧减少,为1.6。肝胰腺中的相对表达量也不断增加,分别为1.3,3.3,7.1,37.3,51.6,恢复期急剧减少,为1.0。罗氏沼虾肝胰腺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天  丁威  张伟  周波  石放雄  
为研究母猪卵巢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组织学变化规律和探讨磷酸二酯酶3A(PDE3A)在卵巢发生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选用二花脸母猪胎90日龄及1日龄、20日龄、120日龄和180日龄的母猪卵巢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利用RT-PCR检测PDE3A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胎90日龄主要由原始卵泡组成;1日龄、20日龄、120日龄卵巢内特征发育明显;180日龄卵巢内的形态特点与120日龄相似。卵巢PDE3A mRNA表达水平在20日龄时与其他各个阶段相比显著降低。提示:PDE3A在猪从原始卵泡募集到初级卵泡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生物学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鹏  尹飞  施兆鸿  彭士明  王建钢  
每月定时取人工养殖子代银鲳(Pampus argenteus)样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样本卵巢发育情况进行周年观察。期间共采集到雌性银鲳样本92尾,叉长范围为113.1~185.7 mm,体质量33.6~187.5 g。按照各个时相形态特征和卵巢周年变化情况,养殖银鲳卵子发生分为6个时相,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研究表明,养殖条件下的银鲳群体与野生群体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结构无明显差异,且繁殖季节基本一致,但养殖群体卵巢成熟系数明显低于野生群体。推测养殖过程中温度、光照和营养等因素对银鲳性腺发育和成熟具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为银鲳人工繁育研究提供基础科学支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宜?陆应林?刘小凡?虞德兵  
[目的]以东乡绿壳蛋鸡为研究对象?从形态学和分子水平上探究高低产蛋鸡卵巢、卵泡的差异?[方法]选择高产组、低产组东乡绿壳蛋鸡各10只?采集静脉血?测定相关激素含量?屠宰采集卵巢组织?制作组织切片?观察卵巢形态结构?提取卵巢组织RNA?分别测定高、低产蛋鸡卵巢中的细胞增殖凋亡基因、生殖调控相关转录因子基因、类固醇激素合成关键酶基因和相关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量?[结果]高低与低产蛋鸡卵巢及卵泡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别?高产蛋鸡卵巢体积大?卵泡丰富?细胞排列紧密?低产蛋鸡卵巢卵泡发育不良?细胞松散?高产蛋鸡血清中促卵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宁  曾地刚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是真核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翻译起始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IF5A在动植物细胞衰老死亡、环境胁迫应答和免疫应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对凡纳滨对虾cDNA文库进行测序,首次获得了包含eIF5A完整的氨基酸序列的cDNA。该cDNA包含47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5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约为17.257 ku,理论等电点为5.06。凡纳滨对虾eIF5A和其他物种对比结果显示,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和其他物种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eIF5A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中的mRNA表达没有明显的差异。对WSSV、TSV和IHHNV感染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苏曼文  张晓军  袁剑波  张小溪  杨铭  李富花  
类胰岛素肽(ILP)是胰岛素超家族的成员,具有进化保守性,是影响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ILP1全长基因,mRNA长度为81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543 bp,编码180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LvILP1蛋白预计分子量为20.81 kDa,理论等电点为9.45,不稳定系数为96.20,具有一个信号肽,没有跨膜结构,推导其为碱性、不稳定的分泌蛋白。结构预测发现,该蛋白具有胰岛素超家族保守的IlGF结构域,由N端信号肽、B链、C肽和A链组成,同时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和2个断裂位点。系统进化分析发现,LvILP1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ILP7亲缘关系最近,与甲壳动物ILP1聚为一支,然后分别与无脊椎动物ILP7、脊椎动物松弛素(Relaxin)、胰岛素(Insu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聚在一起。无脊椎动物ILP7类与外群海葵(Actinia tenebrosa) ILP的进化关系最近,表明这类ILP可能与胰岛素超家族的祖先较为相似。转录因子预测发现,LvILP1可能的转录因子为叉头框蛋白O3 (FoxO3)、糖皮质激素受体(GR)、CAAT区/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等;蛋白互作分析发现,LvILP1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IR)、神经信号分子(VGLUT1、SYT 1_3)、糖蛋白激素(GPHB5)、鞣化激素(Bursicon)等相互作用;对这些转录因子和互作蛋白的生物功能进行分析,进而推测LvILP1可能具有调节生长发育、激素刺激反应、神经系统稳态、碳水化合物稳态、蜕皮后组织重建以及生殖发育等作用。分析发现,LvILP1在凡纳滨对虾早期发育阶段有较高表达,在成体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眼柄中表达量最高。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凡纳滨对虾ILP的基因结构、进化、功能及表达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为凡纳滨对虾的分子育种和健康养殖提供线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殷勤  彭金霞  崔亮  谢达祥  王志伟  李奎  陈晓汉  
通过电子克隆所得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首次克隆得到长655 bp的凡纳滨对虾通用转录因子3(Basic Tran-scription Factor 3,BTF3)基因序列,其中包括597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98个氨基酸残基,推算分子量约45.79 kDa,理论等电点为4.93。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BTF3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具有保守的NAC结构功能域,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发现,该基因在凡纳滨对虾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肌肉组织表达量最高,在肠中表达量最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冰  刘逸尘  张亦陈  耿绪云  孙金生  
为了探讨凡纳滨对虾转录因子AP-1在病毒引发的免疫应答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实验根据前期的转录组和表达谱结果提示信息,首次克隆了凡纳滨对虾AP-1基因(LvAP-1,GenBank注册号:KF999956),利用在线软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半定量的方法进行了组织表达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在白斑杆状病毒(WSSV)侵染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特征。结果显示,AP-1基因ORF区全长882 bp,编码293个氨基酸。预测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含有1个Jun结构域和1个高度保守的亮氨酸拉链结构域(bZIP),其中Jun结构域在非脊椎动物中保守性不高。组织表达分析表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永贞  陈秀荔  杨春玲  彭敏  何苹萍  陈晓汉  
为研究病毒感染凡纳滨对虾血细胞黏连因子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进而研究该因子在对虾先天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利用RACE方法克隆凡纳滨对虾血细胞黏连因子cDNA序列,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其在病毒感染前后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成功获得了长度为1529 bp的Peroxinectin基因部分cDNA编码序列,3’端含有一段长度为319 bp的非翻译区,推测血细胞黏连因子部分序列编码402个氨基酸。凡纳滨对虾血细胞黏连因子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在线比对发现其氨基酸序列与斑节对虾和中国明对虾相似性达到90%,而与锯缘青蟹有87%的相似性。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HHNV感染前后血细胞黏连因子基因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