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
2023(696)
2022(696)
2021(647)
2020(540)
2019(1110)
2018(1178)
2017(1725)
2016(1348)
2015(1469)
2014(1304)
2013(1459)
2012(1427)
2011(1322)
2010(1353)
2009(1194)
2008(1255)
2007(1154)
2006(891)
2005(832)
作者
(6830)
(5843)
(5657)
(5398)
(3811)
(3012)
(2659)
(2302)
(2209)
(2133)
(2077)
(2062)
(2042)
(1999)
(1903)
(1894)
(1816)
(1813)
(1755)
(1721)
(1703)
(1546)
(1543)
(1469)
(1406)
(1400)
(1326)
(1304)
(1284)
(1274)
学科
(3729)
(1858)
水产(1844)
生物(1756)
(1726)
(1541)
经济(1538)
虫害(1513)
动物(1427)
(1415)
病虫(1393)
病虫害(1393)
(1346)
(1311)
防治(1308)
(1307)
及其(1278)
管理(1218)
动物学(1168)
税收(1158)
(1157)
生物学(1035)
(1005)
微生(997)
微生物(997)
(951)
企业(951)
病害(797)
(787)
微生物学(777)
机构
大学(20152)
学院(19685)
(12927)
科学(10912)
农业(10747)
研究(10432)
业大(8305)
(7465)
研究所(7170)
(7062)
农业大学(7003)
实验(6948)
实验室(6763)
重点(6373)
中国(6185)
(6022)
(5637)
技术(4790)
生物(4376)
(4245)
中心(3934)
科学院(3928)
(3829)
(3765)
水产(3692)
(3675)
工程(3618)
研究院(3448)
(3258)
科技(3226)
基金
项目(16854)
(12351)
国家(12279)
基金(11281)
科学(11213)
科学基金(8946)
自然(8415)
自然科(8233)
自然科学(8222)
(8185)
自然科学基金(8063)
(7060)
科技(6700)
计划(6375)
研究(6019)
基金项目(5885)
(5176)
资助(5167)
专项(4879)
重点(4464)
(4442)
农业(4211)
科研(3956)
(3892)
技术(3883)
(3467)
创新(3350)
教育(2663)
(2593)
(2521)
期刊
学报(13050)
(11831)
大学(8280)
学学(8237)
科学(8179)
农业(8034)
中国(4749)
业大(4727)
农业大学(4364)
(3914)
(3146)
自然(2935)
自然科(2839)
自然科学(2839)
中国农业(2692)
水产(2593)
研究(2502)
(2252)
经济(2252)
农林(2222)
(2222)
科技(2065)
林业(1931)
科技大(1826)
科技大学(1826)
农业科学(1795)
渔业(1619)
西北(1487)
(1457)
农学(1448)
共检索到27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章跃陵  林伯坤  陈俊  胡忠  黄通旺  严芳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a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运用亲和层析、PAGE、SDS-PAGE、Western-blotting和细菌凝集实验等方法探索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细菌凝集活性。结果发现,血蓝蛋白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酸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河弧菌(Vibrio fluvialis)、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 hy-drophil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phylococcus aureus)等6种虾类致病菌具有凝集活性,其凝集活性大小为0.27~...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瑶  陈若泓  王泽焕  陈洁辉  张楠  章跃陵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运用亲和层析、SDS-PAGE、Western-blotting、抗真菌实验等技术探索对虾血蓝蛋白的抗黑曲菌活性。结果发现,血蓝蛋白在质量浓度为0.1~0.8 mg/mL时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在此基础上,选取0.2 mg/mL血蓝蛋白作用后的黑曲霉进行显微观察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血蓝蛋白能抑制黑曲霉孢子生长。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在血蓝蛋白作用下,黑曲霉孢子囊萎缩,分生孢子集聚成团,菌丝裂解、扭曲、变短、无分生孢子囊。由此推测,对虾血蓝蛋白具有抗黑曲菌活性,其抗菌机制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越倩  张佩  钟名其  姚德福  陈洁辉  章跃陵  
既往研究表明,对虾血蓝蛋白(hemocyanin, HMC)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菌等多种免疫学活性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IgSF)分子,但迄今为止,其功能多样性的分子基础尚不是很清楚。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HMC为研究对象,采用亲和层析、凝集素层析技术获得4种HMC成分:A-HMCs、A-HMCl、AL-HMCs和AL-HMCl,发现其对不同细菌的凝集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AL-HMCs和AL-HMCl对大肠杆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凝集活性明显强于A-HMCs和A-HMCl,前者约为后者的2~32倍。继而,通过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和凝集素印迹技术对不同HMC的蛋白质组成和糖基化修饰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4种HMC在2-DE图谱上表现为6~7个差异明显的蛋白质点,且与伴刀豆凝集素(concanavalin A, ConA)、花生凝集素(peanut agglutinin, PNA)、荆豆凝集素(ulex europaeus agglutinin, UEA)和双花扁豆凝集素(dolichos bifows agglutinin, DBA)等4种凝集素的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A-HMCl 6个蛋白点均可识别4种凝集素,而A-HMCs 6个蛋白点中仅有4、3个点分别与UEA、DBA反应呈阳性,AL-HMCs和AL-HMCl可以与UEA、PNA特异性显色的点分别为其总蛋白点的3/7、2/6。由此推测,对虾血蓝蛋白功能多样性的分子基础可能与其蛋白质组成和糖基化修饰水平的多样性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泽蕙  黄河  文英  钟名其  伦镜盛  章跃陵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感染、tricine-sDs-paGe、Western-bLottinG、maLDi-toF/toF、抑菌实验等方法对血蓝蛋白小分子降解肽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刺激对虾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淋巴中新出现5个分子量为6.0~31.0 k D的与兔抗血蓝蛋白抗体呈阳性的小分子条带。其中,分子量为6.0 k D的a条带(命名为hmcp6肽段)与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对副溶血弧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留冰  潘鲁青  
为研究磷脂酰丝氨酸(PS)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合成、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PS激活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发挥酚氧化酶活性的机制,实验采用5、10和20μg/mL 3个PS浓度对凡纳滨对虾尾节肌肉进行注射,注射量为50μ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各处理组设3个平行组,取样时间为0、6、12、24、36、48和60 h,分别测定了血浆血蓝蛋白含量,肝胰脏血蓝蛋白p75、p77亚基和mRNA的表达以及血浆血蓝蛋白酚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血蓝蛋白含量在6 h内略有下降,6~36 h内呈峰值变化,24 h时达到最大值(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陶梦圆  李长平  伦镜盛  钟名其  陈洁辉  章跃陵  
以源于血蓝蛋白化学合成肽段B1为研究对象,运用蛋白质组学、分子生物学等策略分析其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免疫调控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对虾在受到肽段B1刺激后,血浆中2条分子量分别为65 kD和35 kD的蛋白条带(分别命名为p65和p35)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经质谱和Western blot鉴定, p65、p35与包括对虾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葡聚糖模式识别脂蛋白、血蓝蛋白等在内的13个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其中p65与兔抗血蓝蛋白抗体呈明显的阳性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肽段B1刺激对虾24 h后, 5个质谱鉴定免疫相关基因:血蓝蛋白大亚基、血蓝蛋白小亚基、谷氨酰胺转氨酶、α2巨球蛋白亚型2、葡聚糖模式识别脂蛋白在肝胰腺、鳃和血细胞等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性(P<0.05)或极显著性(P<0.01)上调。由此推测,源于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化学合成肽段B1对包括血蓝蛋白在内的多种免疫因子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长平  杨俊  黄河  张泽蕙  王帆  章跃陵  
选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研究材料,采用滤纸片法、显微观察和电镜分析等方法探索12种源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蓝蛋白化学合成肽段的抗黑曲霉活性。结果发现,6种合成肽段(B2、B10、B13、B14、S7和S9)在80μg/mL时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黑曲霉的生长,抑制率为30%100%,其中,S7和B10抑制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用B10分析其对黑曲霉孢子数目和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B10不仅可以明显延迟黑曲霉孢子的生长,而且还可以显著抑制孢子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章跃陵  叶向群  陈洁辉  黄通旺  胡忠  李远友  
血蓝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非特异性免疫学活性且可以产生免疫学活性降解片段的多功能蛋白。为了探索血蓝蛋白新的降解片段,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蛋白质学技术分析对虾感染病原菌后血清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发现,对虾感染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12h后,血清中新增一种28.5kD的蛋白(命名为p28.5)。经MALDI-TOF/MS分析,其与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75kD亚基具有高度同源性。进一步研究显示,p28.5蛋白不仅可与抗血蓝蛋白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且还与对虾抗感染能力呈正相关。由此推测,p28.5蛋白应该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曹劲松  汤俊荣  章跃陵  郭玲玲  陈传道  陈洁辉  
采用亲和层析、SDS-PAGE、Far-Western-blotting、MALDI-TOF/MS等亲和蛋白质组学方法,发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蓝蛋白可与人红细胞膜上一种分子量为27 kD的膜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经Mascot搜索引擎检索该蛋白与人红细胞膜蛋白——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 peroxidase)具有高度同源性。继而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与血蓝蛋白在三维结构水平可发生特异性的对接,且其结合位点呈现"锁钥模型"。由此推测,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可能为对虾血蓝蛋白与人红细胞结合靶位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俊烨  宋巧珍  张亦陈  刘逸尘  耿绪云  孙金生  
C型凝集素是一种依赖于Ca(2+)而发挥功能的糖蛋白,在一线的固有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对虾C型凝集素开展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无脊椎动物固有免疫学内容,还有望将其开发为具有免疫增强效果的活性饵料,应用于对虾的健康养殖。本实验根据实验室前期转录组信息提示克隆获得了凡纳滨对虾一种新的C型凝集素基因(LvLc1,Gen Bank注册号:KY937940)。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LvLc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891 bp,编码296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含有一个保守的糖识别结构域(carbohy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跃陵  林智建  李祖江  严芳  李远友  叶向群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将其血清分别与溶藻酸弧菌,哈维氏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4种病原菌孵育,采用亲和蛋白质组学和Western-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纯化、鉴定和确证其中可与病原菌直接结合的蛋白。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4种病原菌与虾血清孵育5h后均可与对虾血清中分子质量约为75 000(p75)的蛋白相结合,而孵育15h后既可与p75相结合,还可与分子质量约为77 000(p77)的蛋白以及0~4种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相结合。经MALDI-TOF/MS分析和Mascot搜索引擎检索,p75和p77蛋白分别与凡纳滨对虾中分子质量约为75 000、77 000的2个血蓝蛋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青云  李强勇  王韶韶  朱威霖  彭敏  曾地刚  陈秀荔  杨春玲  赵永贞  彭金霞  何苹萍  韦嫔媛  陈晓汉  
为了探究LvRab5B蛋白在凡纳滨对虾抗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实验分别构建了LvRab5B蛋白在昆虫和酵母细胞中的融合表达载体,将不同的载体导入不同的细胞中,利用免疫荧光和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研究了Lv Rab5B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以及Lv Rab5B蛋白与病毒IHHNV之间的互作关系;通过qRT-PCR方法研究了该蛋白在健康对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凡纳滨对虾分别感染IHHNV和WSSV后不同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Lv Rab5B基因融合蛋白能够在昆虫细胞中表达;Lv Rab5B蛋白与IHHNV病毒衣壳蛋白CP无相互作用,而与非结构蛋白NS1相互作用明显,与非结构蛋白NS2作用较弱。qRT-PCR结果显示,LvRab5B基因在凡纳滨对虾心脏、鳃腺、肠道、胃、肝胰脏和肌肉中都表达,在肠道中表达量最高,肝胰脏次之;Lv Rab5B蛋白在凡纳滨对虾机体感染病毒前后的表达情况不同,感染初期表达降低,随后迅速上升,末期下降。研究表明,LvRab5B基因参与凡纳滨对虾抵抗IHHNV和WSSV病毒的先天免疫过程,为进一步研究Lv Rab5B蛋白在对虾机体中的免疫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粟雄高  李小勤  冷向军  谭崇桂  刘波  柴仙琦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益康XP)和芽孢杆菌(Bacillus)制剂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生长、肌肉成分、蛋白酶活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075%益康XP、0.100%益康XP、0.200%芽孢杆菌,饲养均重(5.57±0.21)g的凡纳滨对虾45 d。结果表明,添加0.075%益康XP、0.100%益康XP、0.200%芽孢杆菌分别提高凡纳滨对虾增重率17.24%、12.29%、20.18%,降低饲料系数14.28%、9.77%、12.03%,提高蛋白质效率16.49%、10.05%、12.98%(P<0.05);添加酵母培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其胜  郭文场  杨振国  王玉平  田相利  
1999年8月,运用血凝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中国对虾血淋巴凝集素、血淋巴液、血细胞、肌肉、肠、肝胰腺和甲壳的血凝活力,并运用■啶橙血细胞吞噬测定法检测血细胞的吞噬活力,同时测定了经注射中国对虾副粘病毒提纯液后血淋巴凝集素血凝活力及血淋巴液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溶菌活力。结果表明,血淋巴凝集素主要分布在血淋巴液和血细胞中;该凝集素对人(A、B、O型)、鸡和兔红细胞及其醛化红细胞的凝集具有一定专一性;对血细胞吞噬异物具有促进功能;注射副粘病毒提纯液后,血淋巴凝集素凝集活力变化和血淋巴液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溶菌活力变化相一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于金红  潘鲁青  张辉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C-型凝集素的免疫功能,实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对凡纳滨对虾C-型凝集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进行了重组表达,并通过纯化分离获得重组目的蛋白,采用血细胞悬浮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重组C-型凝集素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实验梯度设置为对照组和重组C-型凝集素蛋白(1.0 mg/mL),分别在0、3、6、9、12、24 h取培养的血细胞和培养液进行免疫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重组C-型凝集素经SDS-PAGE分析显示在39 ku处有显著诱导条带,与预测的分子量大小基本一致,Western-blotting分析可以与anti-His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证明C-型凝集素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