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6)
2023(5825)
2022(4860)
2021(4456)
2020(3616)
2019(8346)
2018(8216)
2017(15562)
2016(8458)
2015(9446)
2014(9645)
2013(9237)
2012(8469)
2011(7797)
2010(7951)
2009(7882)
2008(7978)
2007(7151)
2006(6421)
2005(6039)
作者
(23803)
(20092)
(19884)
(18929)
(12831)
(9525)
(8912)
(7645)
(7620)
(7189)
(6854)
(6660)
(6557)
(6426)
(6424)
(6208)
(5874)
(5848)
(5770)
(5727)
(5180)
(4788)
(4778)
(4627)
(4535)
(4461)
(4448)
(4416)
(4026)
(3864)
学科
(33155)
经济(33080)
管理(31841)
(27019)
(24679)
企业(24679)
方法(12969)
(12379)
(12225)
数学(9888)
数学方法(9743)
业经(9177)
中国(9174)
(8594)
(8176)
(7939)
理论(7581)
(7413)
财务(7393)
体制(7387)
财务管理(7376)
企业财务(7044)
(6908)
银行(6901)
(6599)
金融(6597)
(6595)
(6057)
(5715)
环境(5606)
机构
大学(128923)
学院(126131)
(53485)
经济(52334)
管理(48085)
研究(41958)
理学(41195)
理学院(40732)
管理学(40152)
管理学院(39904)
中国(32274)
(29549)
(26746)
科学(23057)
财经(22505)
(20321)
(20280)
(19485)
中心(18522)
研究所(17994)
经济学(17449)
财经大学(16743)
北京(16715)
(16282)
(16199)
师范(16120)
经济学院(15448)
业大(15411)
(15360)
(14967)
基金
项目(80467)
科学(64721)
研究(60849)
基金(60166)
(51526)
国家(51092)
科学基金(44483)
社会(41008)
社会科(38782)
社会科学(38775)
基金项目(31263)
(30159)
教育(28561)
自然(27143)
自然科(26495)
自然科学(26488)
自然科学基金(26042)
(25549)
编号(24010)
资助(23862)
(21555)
成果(21123)
(18931)
重点(18424)
国家社会(17359)
课题(17133)
(16935)
教育部(16923)
(16438)
(16405)
期刊
(62836)
经济(62836)
研究(40972)
中国(27041)
(25156)
管理(19901)
学报(17804)
科学(17301)
(15231)
教育(14670)
大学(14496)
学学(13603)
财经(12399)
(12396)
金融(12396)
(10670)
技术(9939)
经济研究(9606)
农业(9540)
业经(8925)
问题(8192)
(6322)
(6145)
财会(6028)
会计(6002)
现代(5847)
理论(5834)
技术经济(5467)
科技(5427)
世界(5375)
共检索到194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林  
本文从方法、前提、定义和性质、制度起源与发展、制度变迁过程等几个方面归纳了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指出该理论的核心是将制度视为技术进步的阻力,制度变迁就是不断克服制度阻力的过程。从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与新古典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的对比中,本文认为不存在前者替代后者的可能性,并粗略地提出了一个结合这两种理论的制度变迁分析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根良  
本文通过对凡勃仑传统制度变迁理论与诺思近期关于制度变迁研究的比较, 证明了两者在分析框架上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而凡勃仑传统所包含的思想比诺思近期研究更具原创性。作者认为, 旧制度学派为制度经济学的深入发展将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借鉴, 但其理论结构亟需更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曹正汉  
凡勃伦、哈耶克、诺斯分别以不同的方法将社会价值观整合到制度变迁理论模型之中。凡勃伦认为 ,社会成员共同的思想习惯构成制度系统之基本原则 ,思想习惯随环境与技术变迁而变化 ,进而引起制度演进。哈耶克把人们普遍信奉的思想观念视为决定制度系统形成机制与演进方向的主要因素 ,并且区分两种不同思想观念 (进化论理性主义与建构论唯理主义 )与两种不同的制度形成机制。诺斯以理性选择模型为基础构建制度变迁理论 ,再引入价值观和人的精神需要动机来修正和补充理性选择模型。但是 ,三位学者均未能将社会价值观的作用完整地纳入理论模型 ,他们的理论具有共同的局限 ,他们都忽略了人的自我实现动机和人性中良知的力量对制度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鲁明学  
凡勃伦制度经济学述评南开大学经济学系鲁明学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伦(ThorsteinBundeVeblen1857-1929年)是美国制度学派创始人。制度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的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新学派,它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历史主义、社...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保罗·D.布什  徐颖莉  
新制度主义思想是在整合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的制度变迁演化理论和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工具评价理论(theory ofinstrumental valuation)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提供了一种一致的方法论,既能引导经济分析,又能指导政策制定。与主流经济学方法论不同的是,新制度主义方法论拒绝接受规范—实证二元论。它否认要求科学价值中立的那种"客观性",而是认为基于工具评价的规范命题是科学客观性的基础。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的中心问题是制度变迁过程,它把制度变迁作为制度的价值结构中的一种变化来对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蒋雅文  
制度变迁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以凡勃伦为创始人的开创性历史时期 ,制度的概念得以创立并用“累积因果论”来解释制度的变迁。第二个时期是以约·莫·克拉克为代表对制度变迁理论继承和发展的时期 ,涉及到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分析 ,制度与技术相互作用等问题。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以科斯、诺思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蓬勃发展时期 ,研究成果卓著。当然还应包括马克思、博弈论者、混沌经济学对制度变迁理论的理论解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荣德  
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为社会提供了正面的激励,促进了经济增长,所以制度是重要的。根据诺斯提出的问题,在综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发展了诺斯的国家理论。交易成本是分工合作的成本,交易成本以及由交易成本决定的产权制度内生于资源约束。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的工业化历程以及改革开放政策进行了评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薇  
通过对我国环境审计制度变迁的分析,发现我国环境审计制度经历了探索阶段、起步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战略发展阶段四个阶段,变迁的过程由局部逐渐转为全面、渐进式变迁,其形式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强制性变迁,其本质是环境问题和环保意识相互作用下的诱致性变迁,其动力来自环境审计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非均衡,审计模式由直线型转向立体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环境审计制度进行前瞻性分析,提出明晰的环境资源产权界定是环境审计长足发展的前提,基于产权属性建立法律、准则体系是其依据,建立生态治理导向的立体化环境审计监管体系是其效果保证,构建资源环境信息共享平台是其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松龄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安排或制度结构发生的变化。其中,制度安排是指决定人们行为关系的一套规则,制度安排的变迁就是部分规则或整套规则的变化;制度结构是指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总和,制度结构的变迁就是指某个特定的制度安排,或整个制度结构的变化。人们不禁要问...
[期刊] 改革  [作者] 道·诺斯  
制度变迁理论纲要[美]道·诺斯今天,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到这里参加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它不仅将对经济学的发展提供契机,也会对当今世人瞩目的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讲...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刚  陈文静  叶阿忠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变迁方式又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部分。文章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发挥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而强制性制度变迁作为社会系统的外界环境以正熵流或负熵流流向社会系统,调控制度变迁的方向。依据最小熵原理,单独运用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都不能有效地阻止系统的熵增。最有效的途径是,使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充分结合,优势互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在经济学领域,关于制度变迁问题的研究已经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著名学者的长期关注。但是,现有的文献大多只是对制度变迁的某些方面作局部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可以理解该课题的各个方面相关问题的一以贯之的研究范式。因此,有必要通过回顾和梳理制度变迁经济学研究中的一般性理论演进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和产权管制放松等文献成果,把相对独立的几个话题统一在一个范式下,以厘清争论的焦点、形成线索,为下一步讨论提供清晰的理论框架与研究纲领。尤其是,在研究内容、理论创新和方法论这三个方面还需进一步拓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光东  欧阳日辉  
制度及其结构决定了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激励机制,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和经济组织演进的轨迹(诺思,1990),两者共同决定了整个经济绩效的水平。制度变迁是不同制度之间替代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毕先萍  李正友  
本文从经济发展中结构变迁的角度,验证我国经济发展及转型时期收入差距与经济结构和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表明,制度性障碍及各种类型的结构反差是导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消除城乡、产业及地区等结构变迁中的反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