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4)
- 2023(9803)
- 2022(8180)
- 2021(7294)
- 2020(5762)
- 2019(12951)
- 2018(12388)
- 2017(23178)
- 2016(12740)
- 2015(13622)
- 2014(13444)
- 2013(13238)
- 2012(12667)
- 2011(11749)
- 2010(11766)
- 2009(10760)
- 2008(10457)
- 2007(9321)
- 2006(8496)
- 2005(7843)
- 学科
- 济(57017)
- 经济(56958)
- 业(33641)
- 管理(32609)
- 企(24061)
- 企业(24061)
- 中国(19027)
- 地方(18654)
- 农(18034)
- 方法(17950)
- 数学(15523)
- 数学方法(15376)
- 业经(14042)
- 农业(12787)
- 学(12522)
- 贸(11745)
- 贸易(11735)
- 财(11353)
- 易(11320)
- 地方经济(10529)
- 发(10388)
- 银(10303)
- 银行(10251)
- 融(10190)
- 金融(10188)
- 环境(10099)
- 行(9941)
- 制(9872)
- 技术(9581)
- 产业(7917)
- 机构
- 学院(184509)
- 大学(182426)
- 济(75641)
- 经济(74178)
- 研究(72479)
- 管理(65562)
- 理学(55952)
- 理学院(55202)
- 管理学(54164)
- 管理学院(53839)
- 中国(53643)
- 科学(47993)
- 农(44469)
- 京(40401)
- 所(39350)
- 研究所(35983)
- 农业(34995)
- 业大(34424)
- 财(32817)
- 中心(31829)
- 江(29534)
- 院(26353)
- 省(25926)
- 北京(25911)
- 财经(25480)
- 范(24810)
- 师范(24401)
- 州(23278)
- 经(23097)
- 科学院(22856)
- 基金
- 项目(125814)
- 科学(97183)
- 基金(89353)
- 研究(85119)
- 家(81983)
- 国家(81245)
- 科学基金(67171)
- 社会(54542)
- 社会科(51740)
- 社会科学(51729)
- 省(51323)
- 基金项目(47547)
- 自然(44611)
- 自然科(43588)
- 自然科学(43566)
- 划(43198)
- 自然科学基金(42783)
- 教育(37419)
- 资助(35725)
- 发(33401)
- 编号(32211)
- 重点(29018)
- 创(26552)
- 部(26007)
- 计划(25713)
- 发展(25708)
- 展(25288)
- 成果(25012)
- 创新(24904)
- 科研(24510)
共检索到287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仁红 顾小平 岳晋军 苏文会
针对连续多年覆盖后雷竹林产生的衰退减产问题,从竹林覆盖物料对竹子的化感作用角度对衰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利用外施不同浓度和种类的酚酸以及稻草、竹叶水浸液对毛竹种子进行发芽实验,以探求酚酸等化感物质对竹子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处理液浓度的上升,几种酚酸和稻草、竹叶水浸液对毛竹种子的抑制作用增强。稻草、竹叶2种覆盖物1倍浸提母液处理后长出的种子胚根迅速失活死亡,5、10倍2种浸提母液对发芽势、胚根长度、胚根质量有促进作用。100 mg.L-1酚酸或混合酚酸液使胚根长度与对照相比减少24.49%~48.99%,胚根质量减少9.17%~38.08%;500 mg.L-1酚酸或混合酚酸液可使胚根长度...
关键词:
酚酸 化感作用 雷竹 衰退 种子发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骞 樊恩达 王静 杨勋毅 雷杨 蒋茂春
本文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Ce(NO3)3、La(NO3)3、KNO3、KH2PO4、青霉素、IAA、NAA浸种对水稻种子Q优6号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NAA外,其他几种外源物质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均有一定的效果。经IAA、KNO3浸种处理能极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经Ce(NO3)3、KH2PO4浸种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经La(NO3)3、青霉素浸种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不显著,而经NAA浸种处理对种子的发芽有一定的副作用。
关键词:
外源物质 浸种 浓度 发芽率 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晓东 牟金贵 王明秋 刘学岷 王玉海
本试验着重从发芽率、发芽势两方面入手,用不同浓度的CaCl2,Na2B4O7,(NH4)6Mo7O24,KNO3,H2O2,Vc,NAA,H2NCSNH2溶液对隔年茄子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CaCl2,Na2B4O7,(NH4)6Mo7O24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茄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浓度为16.0 g/L的CaCl2的效果最好;Na2B4O7,(NH4)6Mo7O24的处理效果低于CaCl2且规律不明显;KNO3,H2O2对茄子种子的萌发没有促进作用,NAA能使幼苗的下胚轴膨大,Vc,H2NCSNH2强烈的抑制茄子种子的发芽力。
关键词:
化学试剂 浸种 茄子种子 发芽率 发芽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广东 朱祯 李燕娥 朱祝军
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头孢霉素和羧苄青霉素 ,观察抗生素对大白菜基因型GP 11种子发芽以及离体子叶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GP 11种子在含有 2 0 0mg/L卡那霉素的MS培养基上发芽生长时 ,幼苗子叶完全黄化 ,侧根数为 0 ;随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加 ,芽、主根和侧根生长均受到一定程度抑制 ,但发芽率和发芽势不受影响。 4日苗龄的离体子叶在含有 10mg/L卡那霉素并附加一定激素的改良MS培养基生长时 ,基本无绿芽诱出 ,在含 7 5mg/L和 5mg/L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 ,诱出的绿芽率只有 32 5 %和 4 0 2 % ;在仅含 3mg/L卡那霉素的生根培养基中 ,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晓玲 张建文 郭守华 刘永军 刘贵荣 程秀娟
用 0 ,5 0 0 ,10 0 0 ,2 0 0 0mg·L- 1的水杨酸溶液浸泡马铃薯块茎 2 4h ,以清水作对照 ,然后于 2 5℃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定期测定其发芽情况和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氧化酶 (PPO)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结果表明 ,5 0 0mg·L- 1的水杨酸能促进马铃薯块茎发芽 ,而 10 0 0mg·L- 1和 2 0 0 0mg·L- 1的水杨酸则对块茎发芽起抑制作用 ;5 0 0mg·L- 1水杨酸处理能提高块茎中酚类物质的含量 ,降低PPO活性 ,10 0 0mg·L- 1和 2 0 0 0mg·L- 1的水杨酸处理则使块茎中酚类物质含量降低 ,PP...
关键词:
马铃薯 水杨酸 发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晓燕 付立 张露 苏恒 梁跃龙
[目的]通过不同群落毛红椿天然林林地土壤及其真菌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影响的研究,探讨影响毛红椿天然更新的障碍因素。[方法]在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3个毛红椿天然优势群落中,分别取距离毛红椿母树3个不同距离(2.5、5.0、7.5 m)处的根区土壤和远离毛红椿母树(25 m以外)的非根区土壤,以非林地土为对照开展室内模拟播种和以根区土壤真菌的水或根系分泌物悬液对毛红椿幼苗进行灌根接种,观察种子萌发、幼苗存活和幼苗感病情况。[结果]各群落土壤中种子发芽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规律,且基本在第8 10天达到高峰
关键词:
毛红椿 种子萌发 幼苗存活 土壤真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永玉 李昆 闫红
在 2 6℃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去皮处理可显著提高久树种子的发芽率 ,较对照提高 31.7%。ABT4号生根粉在久树育苗试验中 ,可有效地促进久树种子出苗率和成活率 ,浸种浓度在 2 5mg·kg- 1时 ,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都较对照有明显的提高。F检验证明光照处理的久树种子较遮光处理发芽效果好 ,证明久树种子对光敏感
关键词:
久树 种子处理 发芽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中声 刘金福 洪伟 郑世群 吴承祯 吴则焰 林义君 苏松锦
为提高格氏栲种子萌发率,从不同粒级、不同温度、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不同种皮处理等对格氏栲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和中粒格氏栲种子的萌发率比小粒种子高;40和50℃处理有利于格氏栲种子萌发,温度过高会抑制其种子萌发;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促进格氏栲种子萌发,赤霉素质量浓度为10、20和50mg/L时格氏栲种子发芽率均高于70%;去除种皮可提高格氏栲种子的发芽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振亚 周本智 周燕 葛晓改 王小明 曹永慧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毛竹种子萌发及生长生理的影响,探究毛竹种子萌发期对水分胁迫的耐受机理,为毛竹的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毛竹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萌发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5%、10%、15%、20%、25%) PEG-6000溶液对其种子萌发、生长、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对种子萌发率、胚根和胚芽的生长量与PEG胁迫浓度间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对照组(CK)和5%处理组在第4天开始发芽,其余各处理组的发芽起始时间随处理浓度的升高逐渐延迟,25%处理组不发芽。(2)最终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随PEG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均在5%浓度达到最大值。干旱胁迫下毛竹种子发芽率日变化曲线中对照组和5%处理组间存在唯一交叉点。毛竹种子在PEG胁迫下发芽率的临界值和极限值分别为14. 49%和19. 27%。(3)胚根和胚芽最终长度均在5%浓度时达到最大值,其后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处理间差异显著(P
关键词:
毛竹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聚乙二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华康 张轼 郑旋 陈双龙 柯玉琴 潘廷国
采用科农16号、优富8号、华农3号和生物剂ZSB种衣剂处理水稻种子,结果表明:(1)种子淀粉酶活性,尤其是α-淀粉酶活性提高,使淀粉水解速率加快,可溶性糖含量增加;(2)蛋白酶活性增强,蛋白质转化速率加快,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3)芽干重增加、谷粒干重减轻.研究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促进了水稻种子水解酶活性的提高,有利于种子内部贮藏物质的降解,从而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
关键词:
水稻种子 种衣剂 增产机理 物质转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贾冬冬 李在留 郑云丽 徐振国 郭靖
【目的】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人工进行宏观调控、获得优质毛竹种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桂林海洋山一带的开花毛竹为材料,采集开花后不同时期的毛竹种子,对其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观察测定。【结果】1)花后10~30 d毛竹种子胚和胚乳细胞分裂分化活动剧烈,种子长、宽、厚等性状增长速度较快;花后40~60 d种子胚和胚乳细胞形态发育成熟,种子长、宽、厚等性状增长速度减缓。2)不同发育时期毛竹种子的可溶性糖、粗淀粉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可溶性糖与粗淀粉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4.89%~5.82%范围内波动变化。3)不同发育时期毛竹种子的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H2O2含量与POD、CAT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而O_2~-含量与SOD活性变化趋势相似。4)不同发育时期毛竹种子的内源激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IAA、GA_3及ZR含量均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ABA含量则呈单峰曲线变化,(IAA+GA_3+ZR)/ABA的比值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花后40 d达到最小值,为1.001。【结论】花后10~30 d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含量逐渐升高,有效促进毛竹种子细胞代谢与分裂分化;花后30~60 d毛竹种子的分化活动基本结束并进入营养积累阶段,该时期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逐渐下降,营养物质含量进一步增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苏晏宁 王芮嘉 蔡家邦 唐铭余 廖宗超 杨昕颖 张新全 聂刚
以多年生黑麦草品种(Lolium perenne)‘麦迪’(Mathilde)和‘绅士’(Esquire)为供试材料,采用20、25、30、33℃共4个温度处理,研究不同高温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的影响及不同浓度(5、10、20、40、60、80、100μmol·L~(–1))茉莉酸浸种提高多年生黑麦草在高温胁迫下种子发芽能力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发芽过程,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下降(P <0.05),特别是对根长和幼苗的影响显著,且‘麦迪’显著优于‘绅士’。在高温胁迫条件下,浓度为40~60μmol·L~(–1)的茉莉酸浸种显著提高了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发芽能力,同时种子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增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适宜浓度茉莉酸浸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高温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的影响,有效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在高温胁迫下的发芽能力和种子幼苗活性。
关键词:
高温胁迫 多年生黑麦草 茉莉酸 种子发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近雨
对核桃种子的采集时间、调制方法、浸种和催芽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了种子生理学的测定,其目的是探明核桃种子的烂种原因和发芽条件。结果表明,采种过早和堆沤过久都会引起种子霉烂,而种子吸水不足则是导致沙藏烂种和播种烂种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查明,种壳的机械约束是种子发芽慢的主要原因,较高的环境温度和充足的种子含水量是核桃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采取适当晚采,合理调制和沙藏前适当浸种,播种前晒裂种壳,播种后提高地温等措施,可以减少烂种,加快出苗速度,提高出苗率。
关键词:
核桃,种子,发芽,霉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鹏珍 孙冰 陈勇 廖绍波
对引自澳大利亚的班克木属5个种18个种源进行种子形态、质量以及发芽特征测定,结果表明:班克木属种子形态、质量和发芽特征在种间和种内均有不同的差异表现;香花班克木种子千粒质量最大,约106.5 g,为其他种的4 9倍;种子千粒质量与发芽率无显著相关;除红花班克木在试验期间未发芽外,其余4个种的发芽率皆高于60%,强力班克木发芽率最高,约80%;长圆叶班克木和强力班克木种子发芽速度最快,而香花班克木发芽速度最慢;发芽始期、发芽速度、发芽率、胚轴长、胚根长都和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即自西澳的珀斯至东澳的塔斯马尼亚地区,种子的发芽始期越晚,发芽速度慢,发芽率越高,胚轴和胚根的生长量越大。...
关键词:
班克木 种源 种子形态 种子萌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曹敏 张瑞 钟婷 虞道耿 陈银华 骆凯
本研究运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盆栽法,分析了光照、温度、水分、盐分和埋藏深度等环境因子对崖州硬皮豆(Macrotyloma uniflorum ‘Yazhou’)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及其互作显著影响种子萌发率(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