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8)
2023(2265)
2022(2162)
2021(1955)
2020(1800)
2019(4234)
2018(4211)
2017(7872)
2016(4721)
2015(5377)
2014(5601)
2013(5606)
2012(5424)
2011(4854)
2010(4984)
2009(4769)
2008(4761)
2007(4434)
2006(4029)
2005(3642)
作者
(17860)
(14558)
(14550)
(13833)
(9379)
(7453)
(6800)
(5975)
(5645)
(5395)
(5137)
(5073)
(4960)
(4890)
(4841)
(4573)
(4530)
(4426)
(4356)
(4298)
(3923)
(3813)
(3636)
(3451)
(3402)
(3362)
(3297)
(3295)
(3218)
(3168)
学科
(19098)
经济(19078)
管理(11299)
方法(10807)
(10623)
(9282)
企业(9282)
数学(9272)
数学方法(8953)
(7275)
(4380)
(3884)
(3677)
理论(3518)
地方(3494)
中国(3374)
业经(3217)
(3176)
环境(2845)
(2716)
技术(2667)
(2633)
财务(2620)
农业(2609)
财务管理(2609)
(2461)
金融(2460)
企业财务(2453)
(2399)
贸易(2398)
机构
大学(75612)
学院(72755)
研究(29397)
管理(25884)
(24705)
经济(24013)
科学(22302)
理学(21756)
理学院(21448)
中国(21150)
管理学(20755)
管理学院(20643)
(18567)
(18317)
(17535)
研究所(16227)
业大(16181)
农业(14694)
中心(12714)
北京(12128)
(11981)
(11639)
(11444)
(11288)
(9574)
农业大学(9572)
师范(9414)
(9360)
技术(9317)
(9263)
基金
项目(51031)
科学(37662)
基金(34889)
(33337)
国家(33126)
研究(31619)
科学基金(26231)
(20488)
自然(19269)
自然科(18821)
自然科学(18811)
自然科学基金(18417)
(18016)
基金项目(17887)
社会(17419)
社会科(16456)
社会科学(16449)
资助(16396)
教育(14351)
科技(12189)
计划(12149)
重点(12048)
编号(11644)
(10581)
科研(10510)
(10415)
成果(10031)
(9556)
课题(9318)
专项(9144)
期刊
(26044)
经济(26044)
研究(20365)
学报(18775)
(15560)
科学(15376)
中国(14961)
大学(13547)
学学(12868)
农业(10659)
(9133)
管理(8735)
教育(7516)
统计(6951)
技术(6750)
林业(6698)
(6006)
业大(5989)
(5908)
决策(5645)
科技(4879)
(4697)
金融(4697)
(4550)
农业大学(4455)
技术经济(4348)
财经(4045)
图书(3996)
资源(3817)
经济研究(3726)
共检索到111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细弟  朱建国  周关校  骆建平  陈贵新  
利用 3种方法诱杀松墨天牛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 ,松饵木能引诱到补充营养的松墨天牛成虫 ,且雌成虫能在松饵木上产卵 ;引诱剂对引诱怀卵的松墨天牛成虫的效果较好。引诱剂和松饵木使用方便、安全 ,成本较低 ,大面积应用可降低松墨天牛种群密度 ,减少松材线虫传播机会。但单独使用达不到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目标。灯光诱杀远不如引诱剂和松饵木 ,且其成本高 ,安全性差 ,用于松墨天牛防治不宜提倡。利用引诱剂和松饵木在监测松墨天牛及松材线虫种群方面有利用价值 ,值得进一步试验推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唐伟强  吴沧松  吴银海  
在浙江省新昌县 ,对几种诱捕松墨天牛方法的诱捕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改进型引诱剂的诱捕效果与其他方法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诱捕效果依次是改进型引诱剂、M 引诱剂、松诱木和灯光引诱。改进型引诱剂诱捕效果最佳 ,每个诱捕器平均诱捕松墨天牛达 1 1 1头。引诱剂诱捕效果好 ,使用方便安全 ,宜大面积推广应用。表 3参 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温小遂  喻爱林  唐艳龙  廖三腊  施明清  
[目的]明确APF-Ⅰ型诱剂样品(A)和F型诱剂样品(C)对松墨天牛的诱捕效果。[方法]以生产上使用的APF-Ⅰ持久增强型诱剂(B)和F1型诱剂(D)为对照,在林间进行了诱杀松墨天牛成虫试验。[结果]表明:诱剂A的平均诱虫量最高,分别为诱剂B、诱剂C和诱剂D的1.17倍、1.41倍和1.58倍,且显著高于诱剂C和诱剂D。在持效试验中,诱剂A平均诱虫量也高于其他3种诱剂。在161 d诱捕期内4种诱剂诱到的松墨天牛雌虫是雄虫的1.65 1.93倍,平均1.76倍。诱剂C也优于同类产品的诱剂D。[结论]诱剂A释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燕学  俞林祥  周永平  李国平  沈炳顺  
利用松墨天牛趋性 ,在松墨天牛羽化期在松林内安置用“松枝 ,松木 +诱杀剂”的双环装置 ,松枝诱杀补充营养的松墨天牛 ,松木诱杀产卵的松墨天牛 ,以减少松墨天牛对健康松树的补充营养和产卵 ,降低松材线虫病危害。结果表明 ,每个双环装置能诱杀松墨天牛成虫 665 3头。上架成虫数量的日变化与月相有一定关系 ,在诱虫期内的 3个凸月相的诱虫量为 1 1 1 6头 ,占总诱虫量的 55 9% ;时变化与光照强弱有关 ,1 8:0 0至 2 2 :0 0诱虫量占全天的 70 %。置架的松林地枯死松树减退率平均达 79 6% ,比对照林地枯死松树净减 50 0 %。松墨天牛对诱杀架有较强的趋性 ,在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义平  郭瑞  张真  
在固定的剂量下和相同的时间段内,对国产4种引诱剂在浙江富阳林间对松墨天牛成虫进行了诱捕试验。结果表明,4种引诱剂对松墨天牛都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其中,浙江产的ZGHC-M-99和上海产的HYP-SH引诱剂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福建产的FJ-Ma-05引诱剂,但与广东产的A-3引诱剂差异不大。基于所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个体数,4种引诱剂的诱捕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ZGHC-M-99引诱剂、HYP-SH引诱剂、A-3引诱剂、FJ-Ma-05引诱剂。诱捕结果分析表明,4种引诱剂的引诱效果具有一定的地理差异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苏然  张淑颖  熊国如  袁素蓉  董文霞  肖春  
通过林间试验,比较了松节油与乙醇、苯乙醇、松油醇、糖酒醋液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7种引诱剂(Ⅰ、Ⅱ、Ⅲ、Ⅳ、Ⅴ、Ⅵ、Ⅶ)、2种成品引诱剂(Ⅷ、Ⅸ)对松墨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松节油对松墨天牛有一定引诱作用(Ⅰ诱虫量2.4±0.92头,雌性比0.33±0.06)。乙醇可显著增强松节油的引诱效果(Ⅴ诱虫量22.4±4.52头,Ⅲ雌性比0.57±0.04)。苯乙醇、松油醇组合引诱剂对诱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诱雌能力(Ⅵ雌性比0.68±0.05)。添加糖酒醋液显著降低了组合引诱剂的诱虫量(10.80±3.73头)及雌性比(0.26±0.10)。组合引诱剂Ⅵ诱虫量(22.05±5.74头)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丰  刘荣光  宝山  吴彤  
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 Motsch .) 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 Ganglbauer 是严重危害许多树木的蛀干害虫.根据调查,已发现在宁夏被危害的树种有10 科14 属34 种.在防治研究中,该文以生物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理论为依据,采用调查研究和对比试验方法,总结出了树种抗虫性新概念,选出了以沙枣 Elaeagxus angustifolia L.为主的4 种诱杀树种,进行了诱杀树种和诱饵树种防治天牛危害效果试验,效益显著.从而探索出了一条用诱杀树种有效防治天牛危害的新途径,并为多树种合理混交造林防治天牛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杖黎  郭元成  郑薇薇  袁建设  齐小慧  张宏宇  
根据柑橘大实蝇成虫在橘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诱杀方法对柑橘大实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羽化觅食期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效果较好,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量为(7.6±1.8)头/d,显著高于产卵期的诱捕虫量(1.8±0.3)头/d;羽化觅食期将诱捕罐集中挂在橘园与杂树林的交界带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效果较好,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量为(7.6±1.8)头/d,显著高于橘园内的诱捕虫量(4.5±1.2)头/d;在产卵期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则是橘园内的效果较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金水  何学友  杨希  徐耀昌  林庆源  
研制开发的FJ-Ma-0 2松墨天牛引诱剂 ,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低密度虫口的松阔混交林内 ,当年新诱捕点每个诱捕器平均引诱到 1 1 9 3头松墨天牛 ,其中 46 48%为雌成虫 ,平均每头雌虫怀卵量为 3 7 82粒。在福建中部地区诱虫高峰时间为 5— 8月。在诱虫点周围翌年虫口数量可降低 2 3。研制的活虫捕捉器 ,通过简单原理可直接捕捉活虫 ,其活虫可供各种试验使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蒋平  吴沧松  孙胜利  姜礼元  林长春  
通过连续 2 a的系统研究 ,筛选出对松墨天牛引诱活性最强的 M99-1引诱剂 ,其主要成分为单萜烯、乙醛、丙酮和有机溶剂。在松墨天牛成虫期 ,每个诱捕器可诱捕 151.5头天牛成虫 ,平均降低下代卵量 12 0 4 .4粒。该引诱剂对监测松墨天牛成虫种群密度及其携带松材线虫数量和防治天牛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连芹  宋世涵  黄焕华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马尾松、湿地松、黑松及日本赤松的主要蛀干害虫,也是台湾五针松、北美短叶松、日本冷杉、欧洲云杉、柳杉等主要蛀干害虫之一。该虫在我国分布于西藏以东、河北以南,东至台湾、南至广东;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越南、老挝。近10年来,我国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区)多处发生天牛危害,不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林长春  姜礼元  吴沧松  姚剑飞  俞盛明  
报道了松墨天牛成虫活动期间 ,在马尾松 -栎类次生混交林、马尾松 -湿地松人工林和黄山松天然林 3种不同林分中 ,应用 M99-1引诱剂诱捕钻蛀性松甲虫种类、主要钻蛀性松甲虫成虫种群数量及其比率和不同诱捕期松墨天牛雌成虫孕卵量及其比率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 ,M99-1引诱剂诱获鞘翅目害虫达 2 6种 ,其中钻蛀性松甲虫达 14种 ,占诱获种类的 5 3.8%。马尾松角胫象、松墨天牛种群数量比率最高 ,分别达 5 7.3%~ 69.8%和 2 7.2 %~ 2 9.3%。 3种不同松林林分中 ,短角幽天牛、褐幽天牛、薄翅锯天牛等其它主要钻蛀性害虫的数量比率也较高。不同诱捕期松墨天牛雌成虫平均孕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秀敏  郑少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振中  邓安石  朱群  陈维彬  许秀美  郑和斌  牛长缨  
利用球形诱捕器诱杀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成虫,通过不同示范点、不同柑橘品种、不同悬挂密度以及悬挂时间对该诱捕器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球形诱捕器能有效控制不同示范点柑橘大实蝇的为害,脐橙园和蜜橘园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7.5%和100%。此外,球形诱捕器的悬挂密度及悬挂时间与其防治效果密切相关。在5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期以及6月初成虫大量返回柑橘园期间,利用球形诱捕器诱杀柑橘大实蝇能达到最佳防效。根据果园中果树密度及柑橘大实蝇危害程度不同,建议每666.7m2柑橘园悬挂诱捕器15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锦年  蒋平  张星耀  林云华  黄照岗  何玉友  
松褐天牛缓释型引诱剂由引诱活性制剂和具强吸附力的缓释基质复合配制,其组分和配比为2种单萜烯∶乙醛∶丙酮∶乙醇∶微晶碳素∶膨润土=0.20∶0.06∶0.06∶0.08∶0.47∶0.13,引诱活性制剂和缓释基质质量分别占缓释型引诱剂总质量的40%和60%。缓释型引诱剂能控制活性成分释放速度,使引诱活性成分较平稳地持续发挥引诱效果。缓释型引诱剂引诱活性成分日均释放量为0.9 g,仅为原型引诱剂日均释放量的25.0%,可引诱以松褐天牛成虫为主的29种林木蛀干害虫,是一种广谱性的缓释型引诱剂。该引诱剂引诱松褐天牛成虫的引诱活性与原型引诱剂基本一致,其林间有效作用半径和诱获率分别为70 m和43.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