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9)
- 2023(10783)
- 2022(9754)
- 2021(9391)
- 2020(7945)
- 2019(18506)
- 2018(18458)
- 2017(35478)
- 2016(19634)
- 2015(22414)
- 2014(22686)
- 2013(22321)
- 2012(20738)
- 2011(18736)
- 2010(18635)
- 2009(17272)
- 2008(16962)
- 2007(14912)
- 2006(13101)
- 2005(11618)
- 学科
- 济(73981)
- 经济(73865)
- 管理(56390)
- 业(52013)
- 企(44183)
- 企业(44183)
- 方法(35248)
- 数学(30008)
- 数学方法(29516)
- 学(20334)
- 农(19995)
- 中国(18963)
- 财(18829)
- 业经(16167)
- 制(15442)
- 地方(14612)
- 理论(13828)
- 和(13264)
- 贸(13079)
- 贸易(13072)
- 农业(12824)
- 易(12680)
- 务(11753)
- 技术(11686)
- 财务(11684)
- 财务管理(11656)
- 环境(11556)
- 银(11215)
- 银行(11157)
- 企业财务(11025)
- 机构
- 大学(284671)
- 学院(280357)
- 管理(109885)
- 济(102650)
- 经济(100107)
- 研究(95834)
- 理学(95132)
- 理学院(93977)
- 管理学(92076)
- 管理学院(91572)
- 中国(70407)
- 科学(63732)
- 京(62295)
- 所(50147)
- 农(48672)
- 财(48186)
- 研究所(45930)
- 业大(45229)
- 中心(42825)
- 江(41037)
- 北京(39798)
- 范(38459)
- 财经(38357)
- 农业(38168)
- 师范(38076)
- 院(35107)
- 经(34659)
- 州(33702)
- 师范大学(31004)
- 技术(30551)
- 基金
- 项目(193777)
- 科学(149838)
- 基金(138943)
- 研究(138349)
- 家(122759)
- 国家(121746)
- 科学基金(102874)
- 社会(83386)
- 社会科(78633)
- 社会科学(78613)
- 省(74963)
- 基金项目(74407)
- 自然(69499)
- 自然科(67831)
- 自然科学(67816)
- 自然科学基金(66571)
- 划(64182)
- 教育(63083)
- 资助(58037)
- 编号(56858)
- 成果(46859)
- 重点(43435)
- 部(41926)
- 发(40013)
- 创(39362)
- 课题(39087)
- 科研(37444)
- 创新(36721)
- 计划(36080)
- 大学(35814)
共检索到410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成业 叶玫 王勤 张农 陈冰
本文以淡水养殖的鲢,鳙、罗非鱼为对象,利用IQF冻结设备在-30℃下冻结,并在-18℃的冷藏冻中贮成.通过对鱼肉鲜度指标K值,VBN、FAA-N、pH值以及蛋后质变性指标的测定,探讨鱼肉在冷冻贮藏过程中质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K值和ATPase活性对反映淡水鱼低温冻藏过程中的鲜度变化有着良好的规律性。
关键词:
淡水鱼,鲜度,冻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慥 张钟兴 冯媛 骆肇荛
本文对常见几种淡水养殖鱼鲜度变化的特点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鲢、鳙、草鱼等几种淡水鱼在0℃贮藏下的TVB-N变化,呈现的趋势大体相同。在0℃及-3℃低温下TBV-N变化缓慢,且数量水平较低,在20℃下则变化迅速,呈直线上升之势。实验结果也表明这几种淡水鱼在0℃下的K值变化速率随鱼种而异,其大小依次为鲢、鳙>草鱼>团头鲂>鲫。文中根据对草鱼、团头鲂等淡水鱼在不同温度下K值变化的测定结果作了阿列纽斯图(Arrheniuspiot),并得出其K值变化的动力学参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锡钧 吴定安
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平衡,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为制定发电厂热水排放的温度标准,提供有关水生生物的温度基准值,对青鱼、草鱼、鲢、鳙和鲤等七种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作了温度基准值的研究,提出了最适生长温度,最大致死温度及短期暴露最大高温等基准值,以作为确保水生生物能正常生长与繁殖情况下,环境温度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经鉴定确认可以作为制定渔业用水区温水排放标准的依据,同时也对温水或温流水养殖的管理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鱼类,温度,基准位,评价标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彭宣宪 章跃陵 王三英
采用SDS -PAGE技术和免疫酶斑点法 (Dot -ELISA) ,对罗非鱼、草鱼、鲫、鳙和鲤 5种淡水鱼的血清免疫复合物 (I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鲤科的 4种鱼之间的电泳条带差异较小 ,丽鱼科的罗非鱼与鲤科的 4种鱼之间的电泳条带有差异但较小。 2 %PEG能较好地沉淀 5种鱼血清IC ,且不同鱼血清IC含量有一定的差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俞鲁礼 王锡昌
以草鱼、鳊、鲢三种高产的淡水鱼内脏的提取油脂原料,着重研究内脏油脂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中采用隔水蒸煮法提取油脂,以出油率和油脂的质量指标为评价依据,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立时间、温度和加碱量等主要影响因素,优选出较佳的提取淡水鱼内脏油脂的工艺条件,从而为扩大试验提供依据。
关键词:
淡水鱼,鱼油,工艺条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陶欢 陈舜胜
以目前市场上主要的3种养殖对虾为对象,以肌原纤维蛋白盐溶解度、Ca2+-ATPase活性与蛋白质表面的巯基含量为指标,探讨了不同温度冻藏过程(-10、-20、-30、-40℃)对虾虾肉蛋白质生物化学特性的变化,评价了不同冻藏温度对对虾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3种蛋白质的冷冻变性指标应用于对虾时出现一定差异。Ca2+-ATPase活性比较灵敏,能较好反映-10~-40℃不同冻藏温度引起的蛋白质变性的程度。肌原纤维蛋白盐溶解度能够反映-20℃以上冻藏过程中蛋白质变性程度的差异,而-20~-40℃的差异难以区分。-10℃冻藏时,肌原纤维蛋白的盐溶解度下降明显,而-20℃冻藏时下降程度较小,-20...
关键词:
淡水对虾 冻藏 肌原纤维蛋白 冷冻变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欧昌荣 薛长湖 袁蕊 NOZAKI Yukinori 李兆杰
研究了蛇鲻(Saurida waneso)冰藏和冻藏过程中K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Mf Ca2+-ATPase全活性等鲜度指标的变化,并研究了高压加工法制备对蛇鲻鱼糕凝胶形成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冰藏过程中鲻鱼的鲜度急剧降低,其货架期仅为10d左右,冻藏过程中蛇鲻保藏90d,鲜度缓慢降低。随着K值和TVBN的增加,鲻鱼的凝胶形成能降低,Mf Ca2+-ATPase全活性与凝胶形成能关系不明确。通过加热处理,冰藏和冻藏的蛇鲻能保持正常凝胶形成能的时间分别为6d和60d,而高压处理蛇鲻能保持正常凝胶形成能的时间分别为至少14d和90d,高压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蛇鲻的凝胶形成能从而延长其可利用期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筱珍 张金彪 赵柳兰 王春 杨志刚 洪宇航 成永旭
实验检测了条和红鳍红鲌在30℃下贮存48 h内每隔6 h的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和9种生物胺(尸胺、腐胺、组胺、酪胺、5-羟色胺、亚精胺、精胺、多巴胺和章鱼胺)含量的变化,并对TVBN和生物胺含量与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淡水水产品类饵料安全投喂和人类食品安全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两种鱼在相同贮存条件下TVBN和生物胺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TVBN含量均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且与时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红鳍红鲌除在42 h时TVBN含量低于■条外,其他时间均高于■条。在30℃贮存下,■条和红鳍红鲌的TVBN含量均在12 h时超过30 mg/100 g,因此,这两种鱼在12 h...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学英 许钟 郭全友 杨宪时
研究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贮藏于0℃(冰藏)、3℃、7℃和10℃过程中,在感官、化学和微生物品质方面的变化特性,并对其货架期进行分析,探讨了菌落总数、嗜冷菌、假单胞菌、产H2S菌、TVBN和TMA与感官评价的一致程度。结果表明,大黄鱼是海水鱼中鲜度下降较慢的种类,在0℃、3℃、7℃、10℃的贮藏过程中,大黄鱼的高品质期分别为330h、208h、114h和87h,货架期分别为523h、368h、197h和150h。各温度高品质期终点和货架期终点时菌落总数(CFU)/g的对数平均值分别为6.10±0.30和6.67±0.35,产H2S菌数(CFU/g)的对数平均值分别...
关键词:
大黄鱼 鲜度变化 货架期 优势腐败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余培建
通过吡喹酮对鳗鲡及其它淡水鱼类的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显示 :吡喹酮对欧洲鳗鲡 2 4hLC50 为5 3 7mg/L ,4 8hLC50 为 4 1 8mg/L ,72hLC50 为 4 0 8mg/L ,96hLC50 为 39 6mg/L ,SC为 7 6mg/L ;对日本鳗鲡 2 4hLC50 为 5 3 7mg/L ,4 8hLC50 为 4 1 8mg/L ,72hLC50 为 4 0 8mg/L ,96hLC50 为 39 6mg/L ,SC为 7 6mg/L ;对鲫鱼 2 4hLC50 为 5 9 2mg/L ,4 8hLC50 为 5 4 3mg/L ,72hLC50...
关键词:
吡喹酮 鳗鲡 淡水鱼 急性毒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宗亦臣 王贵禧 冯双庆
以冬枣为试材,研究了在气调贮藏(CA)和冷藏(对照)条件下冬枣果实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与冷藏对照相比,适合的气调贮藏(O2体积分数12%~15%,CO2体积分数为0)能够保持冬枣果肉较高水平的酚类物质(总酚含量与果实组织电导率之间表现为极显著的负相关,CA的相关系数是-0 99);可以有效抑制冬枣果实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推迟多酚氧化酶活性高峰的来临;保持果实中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并较好地减缓了冬枣果实中乙醇的积累;气调贮藏可以有效地抑制冬枣果实的褐变和酒化,延长了冬枣的贮藏时间。
关键词:
气调贮藏 冬枣果实 采后生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郭全友 许钟 杨宪时
通过对养殖海水以及捕获、加工、流通和冰藏等整个供应链过程养殖大黄鱼的温度履历、感官、化学、微生物的品质监测,评估养殖海水、碎冰和加工过程中大黄鱼细菌卫生状况,分析其在整个过程鲜度和细菌相变化。结果表明,养殖海水和碎冰的菌落总数分别为4.99±0.41 lg cfu/g和3.90±0.32 lg cfu/g,大肠菌群数分别为30~450 MNP/100 g和低于30 MNP/100 g;新捕获养殖大黄鱼的菌落总数为3.82±0.38 lg cfu/g,假单胞菌数为3.13±0.58 lg cfu/g,嗜冷菌数为2.82±0.60 lg cfu/g,大肠菌群数为低于30 MPN/100 g;冰藏第...
关键词:
养殖大黄鱼 冷却供应链 鲜度 细菌菌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克俭 楼允东 张饮江 吴萍
用自行研配的低温保存液对泥鳅等三种鱼的心脏跳动期胚胎进行低温保存试验。试验中分别采用慢速、分段慢速及分段快速三种降温程序,保存后的胚胎又分别以在4、25和40℃的水浴中复温。从存活率和孵化率看,分段快速降温程序较好,分段慢速降温次之,慢速降温最差;而复温方式以40℃方式最佳,25℃次之,4℃最差。其中又以分段快速降温和40℃复温的效果最好。用此法经-196℃保存的胚胎有高达70%~80%的存活率。慢速降温后再以慢速复温方式保存胚胎的效果最差,即使降温到0℃,胚胎的存活率也仅10%-15%,且无一孵化出膜。此外,还对低温保存的泥鳅胚胎作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分段快速降温及40℃复温保存的胚胎,其...
关键词:
泥鳅 银鲫 草鱼 胚胎 低温保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韩妍妍 王维娜 王安利 张亚娟 王军霞
根据中草药药理设计制成六种复合试剂 ,以鲫鱼 (Carassiusauratus)、史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为对象进行诱食活性试验 ,用one -wayANOVA检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6种中草药复合试剂对两种鱼类的诱食效果并不完全相同 ,复合试剂对鲫鱼都有极显著的诱食效果 ,仅有两种复合试剂对史氏鲟有显著的诱食作用。为鱼用中草药诱食促长剂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资料
关键词:
饲料 诱食 中草药 鲫鱼 史氏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