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4)
- 2023(1883)
- 2022(1685)
- 2021(1611)
- 2020(1418)
- 2019(3153)
- 2018(3097)
- 2017(5648)
- 2016(3549)
- 2015(3817)
- 2014(3886)
- 2013(3870)
- 2012(3879)
- 2011(3559)
- 2010(3590)
- 2009(3263)
- 2008(3405)
- 2007(3079)
- 2006(2851)
- 2005(2612)
- 学科
- 济(10705)
- 经济(10682)
- 业(7860)
- 管理(7505)
- 学(6895)
- 企(6179)
- 企业(6179)
- 方法(4918)
- 数学(3951)
- 数学方法(3805)
- 财(3431)
- 农(3299)
- 物(2618)
- 和(2591)
- 中国(2574)
- 制(2484)
- 业经(2356)
- 贸(2355)
- 贸易(2355)
- 农业(2347)
- 易(2282)
- 理论(2254)
- 植(2232)
- 融(2210)
- 金融(2209)
- 植物(2173)
- 务(2063)
- 银(2055)
- 财务(2049)
- 财务管理(2046)
- 机构
- 大学(55065)
- 学院(53143)
- 研究(23507)
- 科学(18381)
- 农(17950)
- 济(17015)
- 经济(16591)
- 中国(16177)
- 管理(15448)
- 所(14616)
- 农业(14434)
- 业大(13636)
- 研究所(13572)
- 京(13134)
- 理学(12975)
- 理学院(12750)
- 管理学(12212)
- 管理学院(12128)
- 中心(9765)
- 省(9575)
- 农业大学(9387)
- 江(9111)
- 室(8888)
- 北京(8658)
- 院(8483)
- 财(8404)
- 实验(8243)
- 业(7893)
- 实验室(7859)
- 科学院(7638)
共检索到82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万志刚 沈颂东 顾福根 张敏 孙中林 杨勇 徐光磊 孙丙耀
在人工放养条件下 ,对 1 0种水生维管束植物从水中吸收氮、磷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 ,以水葫芦吸收TN的能力最强 ,吸收率为 83 0 9%,空心菜吸收率为 77 97%,槐叶苹对TN的吸收率最低 ,仅为4 4 94 %。对TP的吸收能力仍然以水葫芦最强 ,吸收率为 80 30 %,空心菜吸收率为 6 8 1 8%,槐叶苹吸收率为 1 0 6 1 %。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氮 磷 水体净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万志刚 顾福根 孙丙耀 徐光磊 杨勇
针对6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对不同浓度氮、磷元素培养液的耐受性作了定性、定量的观察与分析。通过测定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指标的变化,初步找出了几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体中总氮、总磷的耐受性规律。在这些植物中,以凤眼莲(水葫芦)对氮、磷元素的耐受性最高,水体中氮浓度达到1514.26 mg/L时死亡;水体中磷浓度达到200.4 mg/L时死亡;对水体中氮耐受性最差的是浮萍和水鳖,即水体中氮浓度达到551.04 mg/L时死亡;对水体中磷浓度耐受性最差的是水鳖,在水体中磷浓度达到50.1 mg/L时死亡。
关键词:
水生维管束植物 总氮 总磷 耐受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刚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来源 1986—1990年我们对滆湖的水生植物群落作了连续5年的调查观察。全湖共设24个采样点,按常规方法采样,每年3、6、9、12月各采样一次。本文资料主要取自1986年6月和9月以及1988年6月和9月的统计资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国才
白音花水库冰下有菹草、扇叶水毛莨、聚草及金鱼藻等几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存活,其生物量变动在10~3760g/m2,以菹草居绝对优势(占有草区面积80%以上),其次为聚草、金鱼藻,而扇叶水毛莨仅零星分布。通过黑白瓶测定,单位时间每克水草产氧量大小依次为菹草、扇叶水毛莨、聚草及金鱼藻,相应的各自光合补偿点分别为100lX、175lX、160lX及150lX。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黎鹏宇 李佳璞 何奕成 田大栓 纪宝明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植物叶片氮和磷重吸收率对氮磷添加及交互作用的响应和机理,明确高寒草甸植物养分利用策略多样性。【方法】以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垂穗披碱草、发草、灰苞蒿和鹅绒委陵菜)为研究对象,基于氮和磷添加两因子交互试验,研究高寒植物叶片养分重吸收率对养分添加的响应。【结果】(1)禾本科叶片氮重吸收率随氮添加而增加,但杂类草叶片不受影响;此外,4种植物叶片磷重吸收率均不受氮添加的影响。(2)磷添加对所有植物叶片氮重吸收率和两种杂类草叶片磷重吸收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禾本科叶片的磷重吸收率。(3)氮和磷共同添加降低了垂穗披碱草、灰苞蒿和鹅绒委陵菜叶片氮重吸收率,但提高了发草叶片的氮重吸收率。此外,氮和磷同时添加对4种植物叶片磷重吸收效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养分富集下高寒植物3种不同的养分重吸收策略,即对外源获取的养分全部重吸收(绿叶养分增加但凋落叶不增加)、部分重吸收(绿叶和凋落叶同时增加,但凋落叶增加较慢)和不进行重吸收(绿叶和凋落叶均增加,但凋落叶的幅度大于或等于绿叶;或绿叶和凋落叶不响应)。这些研究结果为理解高寒植物养分内循环策略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敏菲 弓晓峰 游海 黄志中 朱捷
位于鄱阳湖流域乐安河中下游的德兴铜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铜业基地,是鄱阳湖流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2003年7月至8月对鄱阳湖部分流域的水质、沉积物、底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等样品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研究调查,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对样品中的Cu、Zn、Pb、Cd等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地表水评价标准中的Ⅰ类标准,底泥、土壤等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而水生植物对重金属元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富集能力,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与土壤背景值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中重金属的背景值越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量也相应增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吉祥 李德尚 王金秋
几种测定鲢对藻类吸收率方法的研究STUDIESONDETERMINATIONMETHODSOFABSORPTIONEFFICIENCYOFFRESHWATERALGAEBYSILVERCARP(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曹...
关键词:
鲢,藻类,吸收率,测定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楼炉焕 李根有 吕正水 徐耀良 张道苟
泰顺县共有维管束植物215科1063属2748种(包括种下等级),分别占全省维管束植物科、属、种总数的93.1%、77.8%和70.8%。其中蕨类植物45科94属291种,裸子植物9科28属50种,被子植物161科941属2407种,栽培引种17科150属394种。本文根据地史资料和自然条件,通过对维管束植物种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的分析,并与周邻植物区系种类的比较,认为泰顺县植物区系种类丰富,特有珍稀植物多,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与我国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的植物区系,我国台湾的植物区系,及日本国的植物区系均有密切的联系。泰顺县是华东和华南两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
关键词:
维管束植物,植物区系,泰顺,浙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路端正 阎海平 王建中 张玉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吕正水 董直晓 徐柳杨 楼炉焕 李根有 杨才进 周洪青
本名录收记浙江省泰顺县维管束植物215科1063属2436种14亚种266变种和栽培变种32变型。其中栽培植物有17科150属310种82栽培变种2变型。
关键词:
维管束植物 种类,泰顺 浙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佩英 刘爱琴 侯晓龙
通过9种水生植物在模拟污水中的培养试验,研究其对模拟污水中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从中筛选出适用于治理城市污水的水生植物.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9种水生植物对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逐渐增加.低浓度下,空心莲子草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53.79%),荷花对总氮的去除率最高(48.75%),凤眼莲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70.10%);中浓度下,凤眼莲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61.39%),茭白对总氮的去除率最高(52.23%),凤眼莲对总磷的去除率最高(80.15%);高浓度下,茭白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55.70%),凤眼莲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最高(分别为40.42%和69.58...
关键词:
模拟污水 水生植物 生物净化 筛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庆海 段留生 李瑞华 武菊英
通过模拟人工湿地的方法测试了7种高等水生植物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旨在筛选合适的湿地植物。结果表明:有植物处理系统对COD、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无植物对照,植物本身的氮磷累积作用对氮的去除贡献为7%~63%,磷的去除贡献为12%~65%。多数测试植物对氮磷的富集量茎叶高于根系。不同植物的净化能力也有较大差异,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芦竹>荻>菖蒲>芦苇>水生鸢尾>千屈菜>野慈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这7种植物明显分为3类,其中,芦竹单独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强;菖蒲、芦苇和荻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较强;水生鸢尾、千屈菜和野慈姑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较弱。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氮磷累积量 净化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超兰 陈秀娟 韦必帽 李志刚 刘帅 李勤峰
通过在室内构建小型水生生态系统,研究了挺水和沉水培养模式下大水剑(Acorus Calamus)、太阳草(Tonina Fluviatilis)、水萝兰(Hygrophila difformis)3种水生植物体内氮磷含量及去除生活污水中氮磷的能力。结果表明,3种水生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氮累积量分别在68.43~279.31 mg和23.44~170.13 mg之间;地上部和地下部磷累积量分别在9.11~42.79 mg和10.81~28.71 mg之间。其中水萝兰体内氮磷累积总量最高,其次是太阳草,最低的是大水剑;挺水培养方式下氮磷积累量较沉水培养的高,但无显著差异。3种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氮、磷...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挺水 沉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立华 林益明 叶功富 殷亮 周海超
以福建东山沿海防护林中木麻黄、厚荚相思、刚果桉和湿地松4种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纯林和混交林成熟叶与衰老叶中的养分状况、氮磷比、养分内吸收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中的养分浓度和内吸收率一般表现为纯林高于混交林、固氮树种高于非固氮树种。这是由于混交林和固氮树种改善了立地条件,林木能够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养分,从而降低了二者叶片中的养分内吸收率。各林分类型成熟叶片中的氮磷比都大于14,表明这些立地条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磷限制,导致大部分林分叶片磷内吸收率(REP)大于氮内吸收率(REN),因而衰老叶中的氮磷比大于成熟叶,但成熟叶和衰老叶氮磷比之间依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林分类型成...
关键词:
纯林 混交林 氮 磷 养分内吸收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霆 丁立建 张佳蕊 陈燕 王德国 陈建伟 崔国发
为更深入了解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分布规律和特征,该研究以2003—2005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白河堡、汉石桥、怀沙河怀九河、金牛湖、拒马河、野鸭湖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湿地植物划分为水生、湿生、中生和旱生4个类群,最后分析了典型湿地植物的分布特征和湿地入侵种的现状.研究区域内共记录湿地维管束植物74科,193属,314种;温带成分、热带成分和世界分布成分在其属的分布类型中占绝对优势,根据区系特征可将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3类;保护区内酸模叶蓼、薄荷、野大豆、旋覆花、水棘针和芦苇等植物分布较广,菖蒲、黑三棱、鳢肠等分布范围窄;共记录入侵植...
关键词:
北京 湿地 自然保护区 维管束植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