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1)
- 2023(10974)
- 2022(9698)
- 2021(8960)
- 2020(7530)
- 2019(17347)
- 2018(17361)
- 2017(33792)
- 2016(18240)
- 2015(20555)
- 2014(20708)
- 2013(20638)
- 2012(19106)
- 2011(17491)
- 2010(17540)
- 2009(16163)
- 2008(15307)
- 2007(13446)
- 2006(12008)
- 2005(10628)
- 学科
- 济(93783)
- 经济(93699)
- 管理(52106)
- 业(46646)
- 企(39220)
- 企业(39220)
- 方法(37070)
- 数学(32160)
- 数学方法(31820)
- 地方(21762)
- 学(20510)
- 中国(19711)
- 农(18878)
- 业经(18105)
- 财(16981)
- 地方经济(14000)
- 和(13350)
- 制(13037)
- 理论(12972)
- 环境(12948)
- 农业(12898)
- 贸(12320)
- 贸易(12313)
- 易(11822)
- 技术(10916)
- 融(10836)
- 金融(10834)
- 划(10589)
- 银(10569)
- 银行(10527)
- 机构
- 大学(269718)
- 学院(266956)
- 济(112748)
- 经济(110364)
- 管理(106709)
- 研究(93113)
- 理学(92477)
- 理学院(91455)
- 管理学(89916)
- 管理学院(89450)
- 中国(66928)
- 科学(58163)
- 京(57543)
- 财(48449)
- 所(47591)
- 研究所(43476)
- 农(41684)
- 中心(40388)
- 业大(40002)
- 财经(39240)
- 江(38429)
- 北京(36756)
- 经(35520)
- 范(34770)
- 师范(34480)
- 经济学(34074)
- 院(33771)
- 农业(32436)
- 州(31081)
- 经济学院(30338)
- 基金
- 项目(182578)
- 科学(142531)
- 研究(132558)
- 基金(131937)
- 家(114974)
- 国家(114055)
- 科学基金(97489)
- 社会(83133)
- 社会科(78740)
- 社会科学(78717)
- 省(70944)
- 基金项目(70493)
- 自然(63647)
- 自然科(62107)
- 自然科学(62095)
- 自然科学基金(60965)
- 教育(59604)
- 划(59329)
- 资助(55039)
- 编号(53393)
- 成果(43227)
- 重点(40443)
- 部(39826)
- 发(39263)
- 创(37211)
- 课题(36687)
- 科研(34777)
- 创新(34720)
- 教育部(34053)
- 大学(33874)
- 期刊
- 济(129104)
- 经济(129104)
- 研究(82538)
- 中国(46216)
- 学报(43136)
- 管理(40096)
- 科学(39749)
- 农(37396)
- 财(35002)
- 大学(32282)
- 学学(30535)
- 教育(26237)
- 农业(26163)
- 技术(23520)
- 经济研究(21069)
- 融(20596)
- 金融(20596)
- 财经(19574)
- 业经(19022)
- 经(16708)
- 问题(16378)
- 技术经济(14836)
- 图书(14190)
- 理论(13862)
- 科技(12898)
- 实践(12544)
- 践(12544)
- 业(12495)
- 现代(12352)
- 商业(11438)
共检索到392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世萍 李安平 徐纯森 唐大明
几种水生经济动物灭钉螺的初步研究张世萍,李安平,徐纯森,唐大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关键词水生经济动物;湖北钉螺;生物灭螺中图法分类号R184.38PRELIMINARYSTUDYOFKILLINGONCOMELANIAHUPEN...
关键词:
水生经济动物 湖北钉螺 生物灭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永华 赵杨 汪官余
以鲫鱼 ( Carassiusauratus)、泥鳅 ( 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大型蚤( Daphiniam agna)、田螺 ( Viviparuschengtehensis) 等水生动物材料, 在20℃条件下应用换液的方法进行了灭扫利的急性毒性试验, 同时对鲫鱼进行亚急性暴露, 研究农药灭扫利对鱼体器官的损伤作用。试验结果: ①对鲫鱼48h 的半致死浓度( L C50) 为0011m g/ L, 泥鳅的 L C50为0112m g/ L、田螺的 L C50为231m g/ L, 对大型蚤24h 的 E C50为020m g/ L。②在亚急性暴露中,大...
关键词:
鲫鱼 水生动物 灭扫利农药 毒性 肝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庆坡 李长友 刘光玉 宋佩琴 陆昌华 吴椿年
农业血防的开发意义与效益评估──林农间作,消灭钉螺王庆坡,李长友,刘光玉,宋佩琴,陆昌华,吴椿年一、“兴林灭螺”的重要意义西起湖北省宜昌市,东迄江苏省靖江市一段长江干流,由于水流平稳,江岸浅滩芦苇和杂草丛生,适于钉螺滞留孽生。而宜昌以西的川江段及支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常变蓉 李仁东 徐兴建 邱娟 易凤佳 罗开盛
分析了江汉平原2009年易于钉螺孳生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滩地、河渠和水田)比例与钉螺密度的关系。首先,在ERDAS9.2和ENVI4.7软件中对江汉平原2009年的Landsat5TM遥感影像进行了预处理。在已有的多期土地利用数据的基础上,借助eCognition软件利用向量相似度指标来提取土地利用变化区域,结合目视解译经验并运用遥感指标通过建立规则集对变化区域进行分类,将变化区域的分类结果更新2000年数据,得到了该区域2009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接下来,整理了江汉平原2009年螺情资料并计算出村级钉螺平均密度,绘制了2009年钉螺分布图。将绘制的钉螺分布图与土地利用分类图叠置分析,并结合收集...
关键词:
钉螺 土地利用 影响 江汉平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蒋俊明 周金星 费世民 刘国华
文章以四川仁寿山丘疫区157个样方钉螺密度、草本层特征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X2分统计度量、Ocihiai、Dice、Jaccaed、Pccc等系列技术分析法,研究了钉螺生境指示植物及其种间联结度。结果显示:在85个草本群落中,与钉螺有极显著正连接的有水芹、水金凤、毛茛、拉拉藤、空心莲子草、广布野豌豆6种,显著正连接的有五朵云、蜈蚣草、碎米荠、葎草等4种;有极显著负连接的有野蔷薇、苔草、金星蕨等3种,显著负连接的种类有凤尾蕨1种;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土地利用类型是决定钉螺分布密度的两大关键因子;Ocihiai、Dice、Jaccaed、Pccc种间系数达到一定阈值才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荭 王侃 彭锦新 罗新安 赵俊和 张小清
测定了碘伏消毒液对三种感染水生动物的病毒的杀灭作用和一些因素对碘伏消毒液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含有效碘浓度为5mg/l的消毒液室温下处理5分钟,可灭活滴度为1075TCID50/ml的草鱼呼肠孤病毒和1070TCID50/ml的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含有效碘浓度为50mg/l的消毒液可灭活滴度为10575TCID50/ml的甲鱼虹彩病毒。细胞培养液中的有机成分对碘伏消毒液中有效碘浓度有较大的影响;酸碱度6~9之间,碘伏消毒液中有效碘浓度没有明显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世琦 高阳华 梅勇 唐云辉 陈志军 吴成果
三峡库区位于江汉平原和四川成都平原两大血吸虫病流行区之间。经调查,三峡库区重庆段从未发现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钉螺的分布。但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大,流速减缓,泥沙淤积量增加,库区内可形成冲积洲及滩地,加之库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很可能导致钉螺的孳生及扩散,使血吸虫病蔓延到库区。利用GIS和RS技术,探讨了在三峡库区寻找钉螺可疑滋生环境的方法。使用的主要数据包括1971~2000年的重庆市及周边气象站点的观测气象资料、长江主航道及其支流的水文数据以及4景ETM遥感影像。根据适宜钉螺生存的气象要素、消落带和植被等关键生态参数,试图找出三峡库区重庆段适宜钉螺生存的可疑滋生区域,并确定了巫山的大昌镇和开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玉宽 赵安 姚忠
钉螺是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研究钉螺与孳生环境因子的空间关系对采取有效的查螺、灭螺措施有重要的科学和社会价值。以鄱阳湖恒湖农场茶叶港草洲为研究对象,应用证据权重法与确定性系数法合成模型研究植物南荻、苔草、藜蒿、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导电率、海拔高程7个证据因子与"钉螺出现与否"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一定范围内高程的增加易于钉螺孳生;钉螺在湿度相对较大(大于0.35%(m~3/m~3))的环境中分布较少;苔草丰度过大(高于4 368 cm~3/m2)过小(低于1 457 cm~3/m2)都不利于钉螺孳生;钉螺较易孳生在南荻丰度较大(高于2 745 cm~3/m2)的区域;电导率较高(高于0.07 m S/cm)区域钉螺较少;土壤温度在16~20℃范围利于钉螺孳生。在模型预测结果图中,占研究区总面积13.7%的极高易发区的较小范围内预测到82%的钉螺空间分布,评价曲线的曲线下面积高达88.7%,说明模型的预测成功率很高,表明该模型适合研究区域钉螺孳生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空间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方杰 王宏志 王璐瑶 李仁东 邱娟
以血吸虫病典型流行区湖北省公安县为研究区,以行政村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空间自相关和分组分析方法探究公安县钉螺空间分异规律,进而运用逐步回归、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公安县钉螺分布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如下:(1)公安县钉螺密度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性,形成2个较大的热点集聚区;综合考虑公安县钉螺密度水平和空间连接性,将公安县划分为高、中、低3个钉螺密度区。(2)人口密度、水网密度、水田比例、春季NDVI和秋季NDVI是公安县村级尺度钉螺密度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3)从整个研究区来看,两因子交互作用均产生非线性增强(NE),即两因子交互作用于钉螺密度时要比单因子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从钉螺密度类型分区来看,高、中钉螺密度区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类型有双因子增强型(BE)和非线性增强型(NE);而低钉螺密度区各因子交互作用均产生非线性增强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江汉平原乃至全省钉螺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巍 廖文根 匡尚富 肖斯斌 李佩安
洞庭湖区是目前我国钉螺分布范围最广且血吸虫病疫情最难防治的疫区。为揭示近年来洞庭湖区钉螺扩散与疫区水情变化的关系,从洪水对钉螺扩散及其孳生地环境淹没时间影响考虑,提出了表征疫区钉螺扩散及孳生地变化的水情指标,选用最能综合反映洪水年水情变化的汛期平均水位作为疫区水情变化的表征指标,并以洞庭湖为例定量分析了洞庭湖区钉螺扩散与以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为指示性指标的疫区水情的相关关系。其结果显示洞庭湖区钉螺面积与湖区汛期平均水位线性相关性显著,其相关关系式为y=0.107 2x+14.382(r=0.822,p<0.05),其中y为洞庭湖区钉螺分布面积,x为城陵矶站汛期平均水位。
关键词:
钉螺 扩散 水情指标 血吸虫病 洞庭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纪正 谭文峰 刘凡 杨泽元
用电位滴定(PT)法、盐滴定(ST)法和盐滴定一电位满定(STPT)法3种方法,测定了4种可变电荷土壤的电荷零点(PZC),并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初步比较。棕红壤、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由PT法所得的PZC分别为3.10、3.60、3.75和4.40,ST法和STPT法所得的结果相当,PZC分别为3.4,4.1,3.9和4.5。由PT法所得的PZC低于由ST和STPT法所得的PZC,不同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电荷零点 测定方法 可变电荷土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平 慕小倩 冯俊涛 张兴
以小麦赤霉病菌 (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 cirerea Pers et Tris)、辣椒疫霉病菌 (Phytophthora capsici L eon)、苹果炭疽病菌 (Glomerella cingulata )、玉米大斑病菌 (Exserohilum turci-cum L eonard) 5种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 ,对菊科 15属 2 5种植物的丙酮提取液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 ,除蒙山莴苣和千里光 2种植物外 ,其他 2 3种植物的提取液对至少 1种供试菌种有 6 0 %以上的抑制作用。臭蒿、大花金挖耳、猪毛...
关键词:
菊科植物 抑菌作用 活性筛选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董在杰 黄代中 李丽娟 袁新华 缪为民 陈奇渠 陆志兵 张炳良
对鲢、鳙、团头鲂和异育银鲫肌间刺的数目、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鲢的肌间刺数目在117~124之间,鳙的肌间刺数目在116~133之间,团头鲂的肌间刺数目在114~129之间,异育银鲫的肌间刺数目在79~87之间。每条鱼左右两侧的肌间刺数目不完全相等,但总体上两侧肌间刺的数目接近。不同部位的肌间刺数目也有差异:躯干部轴上肌中的肌间刺数目最多,尾部轴上肌与轴下肌中的肌间刺数目基本相等。鲢、鳙、鲫和团头鲂的肌间刺形态都在10种以上。这几种鱼每条鱼的躯干部轴上肌中都有一根很细很短的“l”形刺,这根最短刺的长度在不同规格的鱼上差别并不大。
关键词:
鲤科鱼类 肌间刺 形态 数目 分布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宏超 章守宇
以浙江省枸杞岛马尾藻场为研究海域,通过铜藻对无机磷、硅酸盐、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吸收实验,初步分析了铜藻在80 h内同时对这几种无机盐吸收速率的随时间变化情况:无机磷吸收速率呈指数衰减,硅酸盐吸收速率呈线性减少,亚硝酸盐吸收速率在实验初期受到抑制而后呈对数增加,氨氮作为优先氮源被吸收;通过不同生物量铜藻对不同初始浓度硅酸盐的吸收实验,分析了24 h内和10 d内硅酸盐浓度变动规律以及硅酸盐消失速率和铜藻对硅酸盐吸收速率的波动:10 d内海水中硅酸盐浓度变化与硅酸盐初始浓度相关,与铜藻生物量无关;海水中硅酸盐消失速率波动的剧烈程度与铜藻生物量和硅酸盐初始浓度相关。
关键词:
铜藻 无机盐 吸收 浓度变化 消失速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彭宣宪 章跃陵 王三英
采用SDS -PAGE技术和免疫酶斑点法 (Dot -ELISA) ,对罗非鱼、草鱼、鲫、鳙和鲤 5种淡水鱼的血清免疫复合物 (I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鲤科的 4种鱼之间的电泳条带差异较小 ,丽鱼科的罗非鱼与鲤科的 4种鱼之间的电泳条带有差异但较小。 2 %PEG能较好地沉淀 5种鱼血清IC ,且不同鱼血清IC含量有一定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