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3)
- 2023(3430)
- 2022(2978)
- 2021(2613)
- 2020(2335)
- 2019(5019)
- 2018(4718)
- 2017(8780)
- 2016(5021)
- 2015(5499)
- 2014(5422)
- 2013(5398)
- 2012(5075)
- 2011(4516)
- 2010(4516)
- 2009(4114)
- 2008(4352)
- 2007(3866)
- 2006(3338)
- 2005(2985)
- 学科
- 济(18763)
- 经济(18742)
- 管理(17746)
- 业(17025)
- 企(15488)
- 企业(15488)
- 方法(9066)
- 财(8746)
- 数学(7836)
- 数学方法(7689)
- 务(6452)
- 财务(6439)
- 财务管理(6429)
- 企业财务(6134)
- 学(5148)
- 制(4519)
- 中国(4438)
- 业经(4242)
- 农(4109)
- 技术(3962)
- 银(3496)
- 银行(3471)
- 划(3325)
- 理论(3210)
- 行(3168)
- 体(3071)
- 融(3016)
- 金融(3011)
- 地方(2993)
- 策(2924)
- 机构
- 大学(73951)
- 学院(73516)
- 济(27283)
- 研究(26918)
- 经济(26681)
- 管理(25472)
- 理学(22170)
- 理学院(21888)
- 管理学(21337)
- 管理学院(21214)
- 中国(19382)
- 科学(19034)
- 农(18884)
- 京(15689)
- 所(15391)
- 农业(15221)
- 业大(15020)
- 财(14976)
- 研究所(14105)
- 中心(11930)
- 江(11728)
- 财经(11703)
- 省(10841)
- 经(10622)
- 农业大学(9957)
- 院(9644)
- 北京(9616)
- 州(9035)
- 财经大学(8811)
- 室(8795)
- 基金
- 项目(53100)
- 科学(40812)
- 基金(38800)
- 家(36358)
- 国家(36087)
- 研究(33077)
- 科学基金(30059)
- 省(21802)
- 自然(21567)
- 自然科(21164)
- 自然科学(21155)
- 自然科学基金(20778)
- 社会(20732)
- 基金项目(20579)
- 社会科(19790)
- 社会科学(19787)
- 划(18203)
- 资助(16147)
- 教育(15568)
- 重点(12543)
- 计划(11861)
- 部(11432)
- 创(11416)
- 编号(11414)
- 科技(11040)
- 科研(10839)
- 创新(10770)
- 发(10573)
- 业(10397)
- 大学(9456)
共检索到109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茂富 李绍鹏 黄绵佳
用多肽、肌醇、磷酸二氢钾不同浓度组合喷施大田香蕉植株3d后,剪取部分叶片用湿纱布包裹放入人工气候箱中模拟自然寒害胁迫,以探索该三种外源物质对大田香蕉抗寒能力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多肽、肌醇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处理可提高香蕉叶片的比叶鲜重,降低低温胁迫下香蕉叶片的比面失重速率,减轻低温对香蕉叶片的伤害率,维持较高浓度的叶绿素含量。就单因子水平而言,0.5%多肽处理效果极显著优于0.4%和0.6%两水平;6.0μmol/L肌醇显著优于4.0μmol/L和5.0μmol/L两水平,0.25%和0.3%磷酸二氢钾显著优于0.5%水平,但该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多肽、肌醇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处理中,以0.5%多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海旺 赵明 武鹏 龙芳 邹瑜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不同抗寒性的香蕉叶片解剖结构进行研究,为香蕉的抗寒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香蕉叶片属典型的异面叶,具有复表皮结构。海绵组织厚度在不同香蕉种质间的变化最大,其次为栅海比。通过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作为香蕉种质抗寒性评价的解剖结构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对18个香蕉种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其抗寒性大小顺序为:LT>粉杂>金粉1号>广东粉蕉>HA>LE>LNF>SNY>SNT>NLF>HR>桂蕉青7号>HLT>LNS>SDW>桂蕉6号>ZNF>HLE。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这些种质
关键词:
香蕉 叶片 解剖结构 抗寒性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海旺 赵明 武鹏 龙芳 邹瑜 林茜 林贵美
通过低温处理后的生理及形态指标变化对18个香蕉种质幼苗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单项生理指标所提供的抗寒相关信息有较多重叠,不能直接利用它们对香蕉的抗寒性进行准确的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将8个单项指标转化为3个综合指标对18个香蕉种质幼苗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其抗寒顺序依次为:LT>粉杂>金粉1号>广东粉蕉>SNT>LNS>桂蕉青7号>HLT>LE>SNY>LNF>HA>NLF>HR>桂蕉6号>SDW>ZNF>HLE。依据综合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将18个香蕉种质聚为3类,第Ⅰ类包括LT、粉杂
关键词:
香蕉 抗寒性 生理指标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斌 林芳柯 李丹 刘嘉鹏 黄玉吉 程春振
以‘天宝蕉’为材料,研究印度梨形孢和CaCl_2处理对香蕉抗寒性的影响.将香蕉苗分别进行2 g·L~(-1) CaCl_2喷施叶片(T1)、印度梨形孢根系定殖(T2)、T1+T2复合(T3)处理,以未作处理的香蕉苗为对照(CK),比较4组香蕉苗在28和4℃处理12 h后的表型及叶片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H_2O_2)浓度、丙二醛(MDA)浓度的差异.结果表明:28℃下,3种处理对香蕉表型均无明显影响,但均可以降低叶片电解质渗透率,提高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H_2O_2浓度、MDA浓度;4℃处理后,3个处理组香蕉苗的冷害症状均轻于CK组.4℃下,T1组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低于CK组(P>0.05,相比对照组下降19.9%),T2和T3组的电解质渗透率显著低于CK组(P<0.05,相比对照组,分别下降47.8%和52.6%);T1、T2和T3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和H_2O_2浓度均显著低于CK组(P<0.05),MDA浓度也均低于CK组.结果显示,根系定殖印度梨形孢和叶片喷施CaCl_2处理均能提高香蕉苗的抗寒性,二者复合处理的效果最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骞 樊恩达 王静 杨勋毅 雷杨 蒋茂春
本文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Ce(NO3)3、La(NO3)3、KNO3、KH2PO4、青霉素、IAA、NAA浸种对水稻种子Q优6号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NAA外,其他几种外源物质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均有一定的效果。经IAA、KNO3浸种处理能极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经Ce(NO3)3、KH2PO4浸种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经La(NO3)3、青霉素浸种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不显著,而经NAA浸种处理对种子的发芽有一定的副作用。
关键词:
外源物质 浸种 浓度 发芽率 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菊红
【目的】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金边瑞香抗寒性的生理效应,为金边瑞香的室外越冬管理与露地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12-01-2011-03-16,以2年生盆栽金边瑞香为试材,叶面喷施1mmol/L外源Spd,喷施量约100mL/株,每隔10d喷1次,共喷10次,以同样的方法喷施清水作为对照。研究Spd对室外越冬条件下金边瑞香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12月至翌年1月,Spd处理和对照金边瑞香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保护酶SOD、POD和CAT的活性均逐渐增强,2月份开始逐渐降低,试验期间上述指标均以Spd处理较高,且在试验中期(01-05-02-13),Spd处...
关键词:
金边瑞香 亚精胺 抗寒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菊庆 蹇洪英 李淑斌 王其刚 郭余龙 张颢
以维西蔷薇、大花香水月季、粉红香水月季、丽江蔷薇和中甸刺玫等几种云南特有的蔷薇野生资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到-30℃低温胁迫下叶片相对电导率(REC)、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抗寒性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并利用Logstic方程拟合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和枝条恢复生长试验对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呈"S"型曲线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均随温度降低不断上升。枝条发芽率和成活率则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维西蔷薇的半致死温度最高,中甸刺玫的最低,分别为-15.71和-26.19℃。它们的抗寒性依次为:中甸刺玫>丽江蔷薇...
关键词:
云南 蔷薇资源 抗寒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国驰 于晓东 曹莹 刑子云 王晓旭 于慧佳
低温是影响花生正常生长的环境因子之一,并且严重影响花生产量。研究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花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选出适用于花生的外源物质。采用砂培方式,使用6种外源物质(脯氨酸、肌醇、磷酸二氢钾、EDTA-Fe、芸苔素内酯、萘乙酸)对花生进行浸种处理,每种外源物质设置4个浓度,对萌动期花生种子进行5℃低温胁迫3d,分析不同外源物质浸种处理对花生幼苗的主茎高、叶面积及根系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萌动期低温胁迫条件下,3000mg·L(-1)磷酸二氢钾、300mg·L(-1)EDTA-Fe、0.01mg·
关键词:
花生幼苗 低温胁迫 外源物质 因子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何小勇 王军峰 李因刚
为了探讨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的地理种源变异,并为浙西南地区初选一批优良抗寒种源,采集了翅荚木天然分布区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10个种源的种子,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开展了连续3年的田间苗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6.1℃,全部种源苗木寒害平均受害率为71.95%,受冻苗木整株枯死,第2年不能萌发新梢;2006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4.3℃,所有种源苗木没有发生寒害;2007年苗木遭遇的极端低温为-5.4℃,寒害率平均为24.91%,所有种源苗木根部没有枯死,第2年可以萌发新梢,抗寒力指标为1.04~2.88,抗寒力等级为Ⅰ~Ⅲ。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从大到小的...
关键词:
翅荚木 种源 抗寒力 林木引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声熙 张春华 李立 李文良 赵培仙
通过组织褐变法、膜脂脂肪酸含量分析和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对引种的4个种源抗寒力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表明:(1)印楝是一种不耐寒的植物,0℃以下的短暂低温可对其嫩叶造成伤害,低于-1℃保持1h即可造成部分幼苗死亡;(2)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差异不显著;(3)叶膜脂脂肪酸组成含量与抗寒力大小无明显相关关系;(4)印楝4种源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 651、-1 675、-1 750、-1 682℃。根据上述试验研究和冷冻处理实验结果,4个印楝种源抗寒力大小排序为IND95003>IND95004>IND95001>IND95002,在我国有低温寒害的地区引种印楝应该慎重,在轻霜...
关键词:
印楝 种源 抗寒力 干热河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炎 涂书新 唐世荣
在离体条件下,比较研究了植酸和几种常见的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谷胱甘肽)以及部分蔬菜(青椒、黄瓜、番茄、洋葱)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体系的pH值是影响抗氧化物质自由基清除能力的重要因子;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植酸表现出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其IC50值为1.94×10-2(pH 2.0),而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的IC50值分别为0.26(pH 4.6)和1.86(pH 5.7)。试验表明,蔬菜提取液添加植酸后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提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淑霞 赵朔 马镝 林英 张良 陈宏权 张忠泽
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外源营养物质及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研究其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及产2-酮基-L-古龙酸(2-KGA)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谷氨酸单钠(MSG)、腺苷三磷酸(ATP)、含氮碱基、二氢叶酸和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都能够促进菌体增殖并提高2-KGA产量,而且2-KGA产量与生物量呈正相关。巨大芽孢杆菌的培养上清液促进菌体生长和产2-KGA的作用远大于以上各种外源营养物质。添加培养36 h的巨大芽孢杆菌胞外液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菌落数和2-KGA产量分别是对照的13.39倍和8.81倍,而添加外源营养物质中促进作用最大的二氢叶酸后仅为对照的4.12倍和2.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明 邹瑜 龙芳 黄相 莫天利 武鹏 何海旺
【目的】明确多效唑(PP333)与水杨酸(SA)、茉莉酸(JA)、壳聚糖(CTS)和苯并噻二唑(BTH)等药物互作对香蕉苗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为利用诱抗剂防控香蕉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banana)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香蕉品种‘宝岛蕉’组培杯苗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PP333(A处理)及4种常用诱抗剂单剂(B、C、D和E处理)和双剂(A+B、A+C、A+D和A+E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CK),结合伤根浸菌接种法,比较分析各处理香蕉苗的生长状况、抗枯萎病能力和防御酶活性。【结果】处理后30 d,各药物处理香蕉苗的株高均显著低于CK(P<0.05,下同),茎粗总体上高于CK。其中,双剂处理中以PP333配施BTH的株高最低,较CK显著降低31.84%,以PP333配施JA的茎粗最粗,较CK显著增加20.55%。双剂处理香蕉苗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均显著低于CK,降幅为2.46%~5.74%,根系干物质量较CK显著提高39.02%~43.90%。各药物处理香蕉苗期的枯萎病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CK,其中PP333配施BTH和CTS对香蕉枯萎病的诱抗效果较佳,分别达57.63%和50.85%;双剂处理对诱导香蕉苗体内抗性相关酶活性的效应明显,其中,PP333分别配施BTH和CTS,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CK分别提高54.59%~101.69%和42.09%~103.50%,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别提高77.29%~228.77%和66.07%~267.6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高121.82%~204.16%和54.31%~117.5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107.45%~263.51%和110.00%~301.07%,CAT活性分别提高141.95%~442.16%和192.68%~304.70%。【结论】PP333与诱抗剂互作可提高香蕉苗防御酶活性,壮苗效果好,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良好的诱抗效果。其中,PP333与BTH和CTS配施的诱导效果更佳,具有生产应用前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治国 王飞 宋义前 张喜琴 薛海斌 殷洪华
【目的】研究4种防冻剂对新疆树上干杏花期抗寒性及坐果率的影响,为树上干杏花期冻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新疆伊犁地区的树上干杏株系"S4"为试材,在花芽膨大期分别喷施"通威"、"动植宝"、"标典"和"碧护"等4种防冻剂,以喷施自来水为对照,采用室内模拟低温的方式对其低温处理后,进行形态观测并分别测定花蕾和花朵的半致死温度(LT50)、丙二醛含量(MDA)、脯氨酸含量(Pro)及SOD、POD和CAT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统计其坐果率。【结果】4种防冻剂处理均降低了树上干杏株系"S4"花器官的LT50,其中"碧护"可使花蕾和花朵的LT50较对照分别降低2.73和1.55℃,优于其他3种防冻剂;其...
关键词:
防冻剂 树上干杏 抗寒能力 坐果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思思 李素丽 李琼 李志刚 梁和
选用耐冷型品种桂糖28号(GT28)和冷敏感型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模拟低温逆境,研究了低温胁迫对甘蔗节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Mg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胁迫条件下,两个甘蔗品种的节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低温与正常条件下相比,SOD和POD活性均上升,且GT28活性要显著高于ROC22,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酶活性持续下降;而Mg2+-ATP酶活性逐渐下降,GT28能保持比ROC22更高水平的ATP酶活性。低温逆境下GT28保持较高酶活性,可能是其抗寒力强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甘蔗 节间 低温胁迫 酶活性 抗寒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