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5)
2023(9004)
2022(8186)
2021(7814)
2020(6554)
2019(15355)
2018(15377)
2017(29720)
2016(16335)
2015(18259)
2014(18394)
2013(18148)
2012(16611)
2011(14837)
2010(14635)
2009(13294)
2008(12661)
2007(10863)
2006(9412)
2005(8027)
作者
(48582)
(40162)
(39843)
(37832)
(25556)
(19397)
(18017)
(15974)
(15355)
(14318)
(13911)
(13466)
(12689)
(12658)
(12280)
(12263)
(12214)
(11958)
(11473)
(11332)
(10116)
(9852)
(9636)
(9017)
(9016)
(8985)
(8944)
(8766)
(8132)
(8008)
学科
(61377)
经济(61308)
管理(45708)
(43125)
(36697)
企业(36697)
方法(30540)
数学(26301)
数学方法(25954)
(16551)
(15760)
中国(14725)
(14636)
业经(14018)
地方(12483)
(11204)
(11174)
贸易(11170)
理论(11067)
(10820)
(10602)
农业(10532)
技术(9985)
环境(9832)
(9668)
财务(9609)
财务管理(9593)
教育(9088)
企业财务(8988)
(8737)
机构
大学(229586)
学院(227786)
管理(92972)
(82754)
理学(81231)
经济(80747)
理学院(80339)
管理学(78829)
管理学院(78445)
研究(75797)
中国(53917)
科学(51251)
(49619)
(40282)
(39192)
业大(38375)
(36856)
研究所(36251)
中心(33370)
(32203)
农业(31722)
北京(31474)
财经(30190)
(30022)
师范(29745)
(27864)
(27364)
(26599)
技术(25098)
师范大学(24152)
基金
项目(164040)
科学(127228)
基金(117683)
研究(116864)
(103944)
国家(103117)
科学基金(87636)
社会(70076)
社会科(66240)
社会科学(66221)
(64746)
基金项目(63726)
自然(59984)
自然科(58558)
自然科学(58543)
自然科学基金(57442)
(54970)
教育(53051)
资助(48746)
编号(47899)
成果(38191)
重点(36620)
(35151)
(34286)
(33983)
课题(32808)
科研(32002)
创新(31650)
计划(31217)
大学(30050)
期刊
(88515)
经济(88515)
研究(65138)
学报(41682)
中国(39028)
科学(36897)
(36075)
管理(33104)
大学(30413)
学学(28659)
(26144)
农业(25557)
教育(25164)
技术(19233)
业经(15611)
(15495)
金融(15495)
经济研究(13996)
图书(13847)
财经(13588)
(13011)
科技(12593)
理论(12199)
实践(11531)
(11531)
林业(11458)
(11348)
问题(11334)
业大(11254)
(10887)
共检索到318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纪正  谭文峰  刘凡  杨泽元  
用电位滴定(PT)法、盐滴定(ST)法和盐滴定一电位满定(STPT)法3种方法,测定了4种可变电荷土壤的电荷零点(PZC),并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初步比较。棕红壤、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由PT法所得的PZC分别为3.10、3.60、3.75和4.40,ST法和STPT法所得的结果相当,PZC分别为3.4,4.1,3.9和4.5。由PT法所得的PZC低于由ST和STPT法所得的PZC,不同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凡  徐凤琳  李学垣  陈显日  
应用X射线衍射和化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红壤、砖红壤和黄棕壤中氧化铁类型及其与磷吸附和解吸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黄棕壤中的氧化铁是针铁矿型,砖红壤和红壤是以赤铁矿为主、棕红壤是以针铁矿为主的针-赤混合型。②针铁矿的MCD值一般小于赤铁矿的MCD值,前者的比表面积大,后者的小。砖红壤中的赤铁矿晶体薄,红壤中的厚。③针铁矿型氧化铁的磷吸附量明显高于针-赤混合型氧化铁的磷吸附量,并随粘粒中G/(G+H)值增大而提高。赤铁矿晶体愈薄,吸附的磷量愈少。④磷的解吸率随氧化铁中G/(G+H)值增加而降低,赤铁矿形貌对磷的解吸率影响不明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纪正  李学垣  徐凤琳  
本文介绍了研究天宝山垂直带土壤的PZC和PZNC值的大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物质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黄棕壤、暗黄棕壤、山地棕壤的PZC分别为2.2—3.2,3.8—4.0,3.70—4.0;它们的PZNC分别为<2.1,2.2—2.4,2.5—2.8。土壤PZC、PZNC值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大。2)供试土壤PZC与土壤无定形铝、无定形铁氧化物含量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无显著相关。3)有机质可通过阻碍铝(铁)氧化物的老化,增大其活性表面来提高土壤PZC;但有机质含量过高时,土壤PZC降低。4)就供试山地垂直系列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特异性与Uehara和Gillman的理论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纪正  刘冬碧  刘凡  李学垣  
在比较几种测定土壤电荷零点方法的基础上 ,研究了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正负电荷量、电荷零点 (PZC)和净电荷零点 (PZNC)。 ( 1 )推荐将盐滴定 电位滴定 (STPT)法作为测定土壤PZC的常规方法 ,该法较电位滴定 (PT)法简便、消耗样品量较少 ,而比盐滴定 (ST)法获取的信息量较多。 ( 2 )铁铝氧化物是土壤正电荷的主要载体 ,其中非晶形铁铝氧化物具有重要贡献。 ( 3 )在低pH时土壤主要带永久负电荷 ,随pH升高 ,土壤可变负电荷量增加 ;δp(pH =PZC时的电荷量 )、CECK(pH =4 .0时K+ 吸附量 )和ECEC在一定程度上均可反映土壤的永久负电荷量 ;永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厚庭  董元彦  李学垣  
研究了三个可变电荷土壤吸附磷酸根后对Cu、Zn、Cd次级吸附和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重金属的次级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次级吸附量的大小顺序是,湖北孝感黄棕壤>湖北咸宁红壤>湖南桃源红壤。土壤吸附磷酸根后,可使重金属的次级吸附量增加,解吸率下降,并有线性关系。供试土壤吸附磷酸根后,表面负电荷增加,表面负电荷的增量与重金属次级吸附量的增量呈线性关系,这表明土壤吸附磷酸根后,表面负电荷的增加,可能是影响重金属次级吸附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丽霞  胡红青  贺纪正  
 用改进的Schofield法、盐滴定法等方法研究测定了我国中南地区 5种不同地带性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结果表明: 1)在同一pH条件下,土壤负电荷量由北向南呈递减趋势,正电荷量呈递增趋势,与供试土壤粘土矿物、铁铝氧化物组成及含量有关; 2)砖红壤中负电荷以可变负电荷为主,棕红壤和红壤既有较大数量的可变负电荷,并含有一定数量的永久负电荷,黄褐土和黄棕壤负电荷量随pH的变化较小; 3)供试土壤的PZC从北到南逐渐升高,砖红壤的PZNC为 4. 2,其它土壤在试验pH范围内不存在PZNC。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亚提  张一平  张兴福  
Mehlich法和电位滴定法研究表明 ,供试土壤胶体可变电荷量占总电荷量 (CECv/ CEC8.2 )的比例为33.6 4%~ 35 .5 8%;表面电荷量 CEC8.2 ,CECp 和 CECv 的大小次序为土娄土 >黄绵土 >黑垆土 >黄褐土 ;电荷零点(PZC)大小与此顺序相反 ;同一土壤胶体其 PZC大小呈 Ca(NO3 ) 2 >KCl>Na NO3 的趋势 ,在 Na2 SO4介质中不存在 PZC。各土壤胶体负电荷密度随 p H增加的幅度即为 p H对土壤胶体表面电荷密度的贡献率 (简称为 p H贡献率 ) ,增加的幅度愈大 ,表明 p H对表面负电荷密度的贡献率愈大。 p H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纪正  李学垣  徐凤琳  
对天宝山垂直系列土壤胶体吸附磷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随海拔升高,土壤胶体对磷的吸附量急剧增加。②无定形铁铝氧化物是土壤胶体吸附磷的主要载体,而晶形氧化物的作用较小。③1.4 nm过渡矿物的层间羟基铝是层状矿物吸附磷的主要载体之一。④决定不同海拔高度土壤胶体吸磷能力的因子是不同的,黄棕壤中主要是层状粘土矿物和无定形铁铝氧化物,暗黄棕壤中主要是无定形铁铝氧化物和层状粘土矿物,而山地棕壤中以无定形铁铝氧化物占绝对优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静  李元瑞  杜双奎  刘变芳  
以含nisZ基因的质粒pHJ201为模板,对乳链菌肽铰链区进行定点突变,并以pMG36e为载体,转入受体菌L.lactis NZ9800进行表达,研究不同电荷铰链区突变体的特性及结构。结果表明,9个突变体中除N 20En is in Z,M21E nisinZ和K22E n is in Z失去抑菌活性外,其余突变体的抑菌活性均有下降;N20K nisinZ和M21KnisinZ突变体的抑菌谱发生了变化,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假单胞菌均有抑菌活性。CD谱表明,在波长210~220 nm区,N 20K nisinZ和M21KnisinZ的-αhelix值均较野生型nisinZ略有提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郝丽英  郑赛男  文莺惠  
针对当前生物材料的研究热点,设计了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材料的改性和生物性能研究实验。文章采用不同强酸的热回流处理和水热法进一步改性,得到水分散性良好的不同电荷的三嗪结构的g-C_(3)N_(4)纳米材料。通过电位分析法检测其表面电荷,发现采用浓盐酸和浓硝酸处理后,分别可以得到正负电荷的三嗪结构g-C_(3)N_(4)纳米材料——HC_(3)N_(4)~(+)和HC_(3)N_(4)~(-)。此外,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细胞摄取实验初步探索了不同电荷的纳米材料的生物性能。实验表明,正负电荷的纳米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HC_(3)N_(4)~(+)较HC_(3)N_(4)~(-)具有较好的入胞性能。此研究为不同电荷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实验方法,也为其在生物学的应用奠定前期实验研究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永健  曾国模  
应用Glauber理论,对(18)O(π~+,π~-)、(18)Ne双电荷交换反应进行分析,假定(18)O和(18)Ne由2价核子和4α核心组成,计算了共振区Tx=164MeV的微分截面。结果表明,理论与实验符合得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永健  
应用Glauber理论对14C(π+,π-)14O和18O(π+,π-)18NeDCX反应在Tπ=50MeV处的微分截面进行计算。核波函数假定由2价核子和3α核心(对于14C)或4α核心(对于18O)组成。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志聪  孙奇燕  方金花  
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电荷泵电路结构,在相同输入电压条件下,其输出电压比传统电荷泵高出1个阈值电压.此外,针对传统电荷泵电路在上电过程中存在浪涌电流的缺点,设计了一个两级限流电路,实现电荷泵电路的软启动,确保芯片在热拔插过程中,不会影响输入电源线上的其他芯片的正常工作.芯片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源电压为2.7 V、负载电容为4.5μF、负载电阻为600Ω的条件下,提供4.8 V的输出电压,上升时间约为36 ms,实现可靠性工作,效率最高达到8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永健  左淑华  
在Glauber理论框架下,对13C(π+,π0)13N单电荷交换反应(Tx=150MeV和165MeV)进行分析,核波函数假定由价核子和12C核心组成,核心部分以独立a集团模型描述。计算表明,理论与实际符合得较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禹亚莉  李燕  张俊玲  吴继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