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3)
- 2023(3743)
- 2022(3170)
- 2021(2976)
- 2020(2558)
- 2019(5639)
- 2018(5717)
- 2017(9751)
- 2016(6067)
- 2015(6926)
- 2014(7126)
- 2013(6902)
- 2012(6629)
- 2011(5965)
- 2010(6216)
- 2009(5766)
- 2008(5612)
- 2007(5282)
- 2006(4679)
- 2005(4215)
- 学科
- 济(16281)
- 经济(16236)
- 管理(14366)
- 业(11389)
- 企(9465)
- 企业(9465)
- 学(8269)
- 制(7842)
- 教育(7183)
- 中国(5776)
- 农(5744)
- 体(5703)
- 财(5677)
- 方法(5421)
- 理论(5032)
- 研究(4499)
- 度(4423)
- 制度(4419)
- 生(4299)
- 银(4228)
- 银行(4190)
- 数学(4185)
- 数学方法(4106)
- 行(3999)
- 融(3948)
- 金融(3941)
- 业经(3712)
- 研究生(3584)
- 地方(3569)
- 体制(3377)
- 机构
- 大学(87774)
- 学院(86136)
- 研究(36997)
- 农(27234)
- 科学(26177)
- 济(25483)
- 中国(25138)
- 管理(24812)
- 经济(24401)
- 农业(21715)
- 所(21117)
- 京(20620)
- 理学(20257)
- 理学院(19872)
- 业大(19641)
- 研究所(19201)
- 管理学(19157)
- 管理学院(19017)
- 江(16133)
- 省(16039)
- 中心(15626)
- 农业大学(14058)
- 财(13967)
- 技术(13825)
- 院(13800)
- 室(13341)
- 北京(12958)
- 州(11963)
- 范(11795)
- 业(11777)
- 基金
- 项目(57941)
- 科学(41738)
- 基金(38161)
- 研究(37802)
- 家(36174)
- 国家(35868)
- 科学基金(27872)
- 省(25412)
- 划(21268)
- 自然(20069)
- 社会(19795)
- 基金项目(19591)
- 自然科(19566)
- 自然科学(19546)
- 自然科学基金(19168)
- 教育(18896)
- 社会科(18435)
- 社会科学(18428)
- 资助(16239)
- 编号(15605)
- 重点(14027)
- 成果(13890)
- 计划(13779)
- 科技(13511)
- 课题(13163)
- 发(12304)
- 创(11722)
- 体(11552)
- 部(11498)
- 科研(11463)
共检索到143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东 王益平 倪学勤 汪开毓 吴梦
采用体外固定鲤前肠黏液,结合细菌同位素示踪的方法,对来源于鲤肠道的2株肠球菌和1株柠檬酸杆菌以及养殖水体的2株芽孢杆菌的细菌表面凝集素和黏液蛋白受体的化学组成、对病原菌附着鲤前肠黏液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株菌经高碘酸钠和蛋白水解酶修饰后,高碘酸钠能极显著降低芽孢杆菌、肠球菌和柠檬酸杆菌的黏附率(P0.05),推测细菌表面的凝集素主要为具糖蛋白性质的物质。黏液蛋白经蛋白水解酶处理后,部分菌株的附着数量显著降低(P<0.05),但经高碘酸钠处理后,5株菌的黏附率均显著上升(P<0.05),提示黏液蛋白上存在的5株细菌的特异性受体物质可...
关键词:
鲤 黏附 黏液 益生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东 王益平 倪学勤 汪开毓 吴梦
从养殖池、水族箱和健康鲤肠道等分离20株细菌,通过耐热和体外拮抗试验筛选出5株细菌,经生化试验和细菌16S rDNA测序鉴定为2株芽孢杆菌(Bacillus)、2株肠球菌(Enterococci)和1株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进一步采用体外固定鲤前肠黏液蛋白,结合同位素32P标记细菌并示踪的方法,研究来源于鲤肠道的肠球菌和柠檬酸杆菌以及鲤养殖水体中的芽孢杆菌对鲤前肠黏液的体外黏附活性,建立筛选鲤(Cyprinus carpio)益生菌的方法。结果表明,5株细菌均能黏附到黏液体外模型,肠球菌的相对黏附率极显著高于芽孢杆菌与柠檬酸杆菌(P<0.01),柠檬酸杆菌与芽孢杆菌的相对黏附率...
关键词:
益生菌 鲤 黏附作用 体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晓露 邹文政 鄢庆枇 郭国军 陈强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河流弧菌对不同处理后的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的黏附作用。结果显示: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经40、60和80℃热处理10min后河流弧菌的黏附率出现显著性升高,而100℃处理10min则能极显著降低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处理黏液对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没有显著影响,高碘酸处理则能极显著提高河流弧菌的黏附率;8种碳水化合物中的葡萄糖、甘露糖、甘露醇、麦芽糖能极显著促进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乳糖、果糖及蔗糖能显著性促进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半乳糖则没有显著性影响;高浓度的细胞表面提取物能显著抑制河流弧菌的黏附作用,但较低浓度的细胞表面提取物反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青石斑鱼...
关键词:
河流弧菌 青石斑鱼 表皮黏液 黏附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敏慧 邹文政 鄢庆枇 陈强 庄峙厦 王小如
采用3H-TdR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TS-1对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表皮黏液的黏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经TSB培养的河流弧菌对青石斑鱼表皮黏液的黏附作用极显著高于经TSA培养的河流弧菌(P<0.01);河流弧菌经TSB培养后能很好地黏附于青石斑鱼表皮黏液,其黏附量随菌浓度升高而增大并符合饱和黏附动力学特征;不同生长阶段河流弧菌的黏附能力不同,在培养初期阶段细菌的黏附量先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在培养24h后黏附量达到最大,而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其黏附量急剧下降。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河流弧菌对青石斑鱼表皮黏液有较强的黏附作用...
关键词:
河流弧菌 青石斑鱼 体表黏液 黏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正 李健 刘淇 王群
为获得对大菱鲆肠道具有较强黏附能力的益生菌株,了解其黏附机制,采用体外黏液黏附模型及Western-blot技术,对黏红酵母等4株益生菌的大菱鲆肠黏液黏附性能及黏红酵母表面粘附蛋白和肠黏液受体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株益生菌均可黏附于大菱鲆肠黏液;但各菌株的黏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黏红酵母黏附能力最强,鼠李糖乳杆菌次之,假丝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相对较低。黏红酵母表面蛋白预先与肠黏液孵育2h后,显著抑制了黏红酵母与肠黏液的结合,其黏附百分率下降了83.6%;但上述处理对其他3株益生菌的黏附没有明显影响。Western-blot显示黏红酵母表面蛋白中分子量为38.5ku和28.6ku的两个蛋白...
关键词:
黏红酵母 黏附蛋白 黏液受体 大菱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林桂芳 鄢庆枇 陈文博 苏永全 覃映雪
采用间接ELISA法研究菌浓度、孵育时间、温度、pH、阳离子及碳源等因子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黏附鳗鲡(Anguilla anguilla)表皮黏液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后的间接ELISA法的检测灵敏度约为9.92×104CFU,细菌的黏附量随菌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并符合饱和黏附动力学方程:y=0.135ln(x)0.936(R2=0.986);嗜水气单胞菌黏附鳗鲡表皮黏液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0~28℃,pH 6.2~6.6,NaCl、MgCl2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 g/L和3 g/L,孵育时间为150 min。碳源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东宁 齐雪峰 赵献军 段连茂 靳亚平 李义 王大会 王芳
【目的】优化嗜酸乳杆菌对永生化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体外黏附的条件。【方法】通过革兰氏染色法,研究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生长状态,嗜酸乳杆菌菌液浓度、菌体生长状态和pH值以及孵育时间对菌体黏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当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48 h,嗜酸乳杆菌菌液浓度为1.0×109mL-1,pH值为4.0,孵育时间120 min,嗜酸乳杆菌培养24 h时,嗜酸乳杆菌对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性最好。【结论】永生化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作为细菌黏附性能研究的体外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志坚 董瑞兰 罗刚 江和基
采用体外细胞黏附模型,研究菠萝蛋白酶对K88+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黏附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能显著降低K88+ETEC的黏附率,且与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相当(P>0.05).由此可以推测,菠萝蛋白酶能体外抑制K88+ETEC菌毛黏附上皮细胞,阻止K88+ETEC对肠道的侵袭,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菠萝蛋白酶 黏附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维光 吴志新 李思思 赵慧 李锡阁 陈孝煊
为探讨益生性枯草芽孢杆菌对肠上皮细胞黏附及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以草鱼肠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了枯草芽孢杆菌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率、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抑制率和对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对草鱼肠上皮细胞形态、细胞中四甲基偶氮唑盐(MTT)OD值、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等各种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在孵育3h和6h后分别显著降低了Na+,K+-ATP酶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与嗜水气单胞菌孵育3h后,肠上皮细胞由椭圆变成不规则形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桂英 宋晓玲 孙艳 麦康森 谢国驷 黄倢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Bacillus firmus)、坚强芽孢杆菌活菌(1.0×108 CFU/g)+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灭活菌(1%)、坚强芽孢杆菌活菌(1.0×108 CFU/g)+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灭活菌(1%)配制3种免疫饲料。每组3个重复,对个体质量为(3.2±0.26)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进行了为期30 d的养殖实验。每5 d取样,以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隽 柳小春 刘鑫 贺长青 施启顺
为给筛选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抗病性的分子遗传标记提供依据,采用体外黏附测定大约克和沙子岭初生仔猪ETECF43种抗原型(ab,ac,ad)的黏附性,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4 ab黏附素对大约克猪和沙子岭猪均黏附强烈,而F4 ac则表现为不黏附;两个品种中均存在较高频率的F4 abR+-acR-;F4ad黏附素对沙子岭猪的黏附较强烈(0.400),而对大约克猪并不强烈黏附(0.242).上述结果也暗示,猪F4 ab受体和F4 ac受体存在较强的连锁,而与F4ad受体无此关系.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F4 体外黏附测定 仔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曦 刘东明 张慧 朱习芳 陈颖钰 胡长敏 郭爱珍
为进一步解析牛支原体(M.bovis)Vsp X蛋白的黏附特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Vsp X蛋白在M.bovis中的分布,然后通过黏附试验和抗体黏附抑制试验检测Vsp X蛋白的黏附性,最后采用ELISA方法进一步分析蛋白和突变株结合纤连蛋白(Fn)的特性.结果显示,M.bovis Vsp X蛋白位于M.bovis菌体表面;重组Vsp X蛋白(r Vsp X)能黏附到EBL细胞表面,且M.bovis Vsp X基因缺失突变株(M.bovisΔVsp X)体外黏附EBL细胞能力与M.bovis野生株(M.bovis WT)相比显著下降,两个结果说明r Vsp X蛋白具有黏附特性;并且抗r Vsp X蛋白单抗能抑制M.bovis黏附EBL细胞,进而证实r Vsp X蛋白黏附的特异性;此外,r Vsp X蛋白与Fn呈剂量依赖性结合,且M.bovisΔVsp X结合Fn能力与M.bovis WT相比显著下降,证明M.bovis Vsp X蛋白与Fn为特异性结合,且Fn分布在EBL细胞表面.以上结果表明,M.bovis Vsp X蛋白是一种具有Fn结合特性的黏附相关蛋白,能通过EBL细胞外基质成分Fn介导其黏附EBL细胞.
关键词:
牛支原体 Vsp X蛋白 黏附 纤连蛋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颢锦 汤芳 诸葛祥凯 胡林 陈玲 李亚芯 李德志 戴建君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uf基因的功能。[方法]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敲除auf基因,构建DE205BΔauf缺失菌株,并分析缺失菌株和野生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差异。[结果]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与野生菌株相比,缺失菌株的生长特性未发生明显改变,但对酸性(乙酸,pH 4.0和5.0,20 min)、碱性(Tris-HCl,pH 10.0,30 min)和高渗环境(2.5 mol·L-1NaCl,1 h)的耐受能力极显著降低(P<0.001),其相对存活率分别降低86.7%、77.3%、59.0%和98.3%;抗血清杀菌能力也显著下降,在100%、50%及25%稀释度的血清中极显...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菌毛 auf基因 黏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联泰 安贤惠 胡江 许宁 张晓磊 王静
以黄鳝皮肤黏液为材料,通过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和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了具有抗菌和镇痛活性的多肽MAS-Ⅳ-4,用Tricine-SDS-PAGE测得其分子量为10.4kD,用显微熔点仪测得其熔点为208~211℃。用抑菌圈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MAS-Ⅳ-4对嗜水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此外,每只注射0.75ml以上的MAS-Ⅳ-4样品液能显著提高小白鼠的痛阈值。MAS-Ⅳ-4还具有微弱的溶血活性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
关键词:
黄鳝 皮肤黏液 抗菌肽 痛阈值 溶血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