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6)
- 2023(5762)
- 2022(4710)
- 2021(4047)
- 2020(3382)
- 2019(7247)
- 2018(6847)
- 2017(12822)
- 2016(6833)
- 2015(7585)
- 2014(7709)
- 2013(7776)
- 2012(7603)
- 2011(7405)
- 2010(7632)
- 2009(7107)
- 2008(6730)
- 2007(6105)
- 2006(5786)
- 2005(5415)
- 学科
- 济(58109)
- 经济(58077)
- 地方(18153)
- 管理(16414)
- 方法(14919)
- 地方经济(13509)
- 数学(13427)
- 数学方法(13347)
- 业(11810)
- 学(11354)
- 中国(11113)
- 业经(9021)
- 企(8441)
- 企业(8441)
- 农(8242)
- 环境(7698)
- 经济学(6915)
- 融(6907)
- 金融(6906)
- 发(6493)
- 制(6358)
- 和(6094)
- 农业(6080)
- 资源(5850)
- 体(5691)
- 产业(5630)
- 贸(5369)
- 贸易(5364)
- 财(5294)
- 关系(5286)
- 机构
- 大学(112307)
- 学院(111031)
- 济(58730)
- 经济(57755)
- 研究(47935)
- 管理(36902)
- 中国(34997)
- 理学(31091)
- 理学院(30620)
- 管理学(30025)
- 管理学院(29808)
- 科学(28232)
- 所(25404)
- 京(23905)
- 财(23165)
- 研究所(23007)
- 经济学(20001)
- 中心(19978)
- 财经(18296)
- 经济学院(17628)
- 江(17478)
- 农(17457)
- 院(17284)
- 经(16495)
- 范(15747)
- 师范(15612)
- 北京(15462)
- 科学院(15399)
- 业大(14029)
- 省(13744)
- 基金
- 项目(70852)
- 科学(56274)
- 基金(52148)
- 研究(50427)
- 家(46158)
- 国家(45869)
- 科学基金(38318)
- 社会(34802)
- 社会科(33142)
- 社会科学(33134)
- 省(26808)
- 基金项目(26788)
- 自然(23116)
- 划(22747)
- 自然科(22508)
- 自然科学(22505)
- 自然科学基金(22070)
- 教育(21623)
- 资助(21198)
- 编号(18406)
- 发(17944)
- 重点(16905)
- 部(15537)
- 国家社会(15389)
- 发展(14983)
- 成果(14930)
- 展(14793)
- 济(14286)
- 经济(14164)
- 创(13804)
共检索到183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邹晓荣 许永久 许柳雄
对几内亚比绍共和国(下称几比)海域渔获物种类组成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认为几比海域水深100~500 m范围内,存在一定数量浅水区罕见的底层类群,如须鼬鳚、长额拟对虾、真蛸、竹筴鱼、鲷科鱼类等,具有一定的商业捕捞价值。文章指出,在几比海域合作捕鱼长达21年之久的中国拖网渔船队,必须尽快脱离资源业已明显衰退的浅水河口渔场,逐步向外发展。对中国渔船来说,实现深水捕捞(100~500 m)不存在太大的困难,但渔船设备(如主机功率、网机绞拉力、部分舾装设备)、渔具渔法宜作适当技术改造。文章还探讨了中国过洋性远洋渔业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几内亚比绍海域 渔获组成 商业开发前景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平 邹晓荣 朱江峰 许柳雄
根据2006年1月31日-4月17日在几内亚比绍海域所获取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及反映种类多样性的相关指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海域渔获物的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记录的各种鱼类、头足类、甲壳类品种150余种,其中鱼类130多种,虾类等甲壳类10余种,还有部分头足类;优势种依次为长额拟对虾(Parapenaeus longirostris)(Y=0.591)、海胆(Y=0.296)和短体翼石首鱼(Pteroscion peli)(Y=0.251)等;区域2(16°55′W~17°30′W、11°00′N~12°20′N)的渔获种类明显高于区域3(16°40′W~17°20′W、10°0...
关键词:
种类组成 多样性 几内亚比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元甲 邓思明 方瑞生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以下简称“几比”)海区具有西非最宽的大陆架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西非著名的渔场之一。近年来,有十多个国家(地区)的百多艘渔船到该渔场作业,以往欧洲国家的调查船,曾在此作过调查,但有关其渔获物的组成和分布等尚未见报道。1987年中国和几比政府商定由中方在1988年年内,派渔业资源调查船到该海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调查。经协商,我国决定派东方号前往。本文反映对几比海区的渔获物组成和分布等所进行分析研究,供进一步发展我国在该海区的远洋渔业作参考。
关键词:
渔获物 组成 分布 几内亚比绍海区 旱季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朱国平 邹晓荣 许柳雄 朱江峰
利用2006年1月31日~4月17日采用底拖网在几内亚比绍海域收集的数据,对该海域4个不同地质特征水域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整个海区以区域1(16°30′~17°00′W,11°30′~12°20′N)的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最高,为2992mg/m3;区域3(16°40′~17°20′W,10°00′~11°00′N)最低,仅为1069mg/m3。浮游动物主要分属浮游甲壳类Crustacean、水母类Medusae、毛颚类Chaetognatha和被囊类Tunicata等,其中浮游甲壳类共计6目22科22属23种。桡足类Copepods为4个水域最主要的浮游动物,除区域3...
关键词:
几内亚比绍 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 多样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穆君 唐章林 居朝清 卢远华 杨恒
几内亚比绍是非洲极不发达的国家,自然条件较好,但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田基础设施差,区域布局不合理,导致水稻产量低,品种纯度差,几乎没有开展农产品加工。中几建交后,中国一直向几内亚比绍提供农业援助,但效果并不理想。2010年8月,中国高级农业专家组深入几内亚比绍,对该国的稻谷生产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走访和实地考察,对当地的稻谷生产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指出应将中国农业援助由无偿援助转变为"政府主持,企业主体,技物配套,产销一条龙"的形式。
关键词:
几内亚比绍 稻谷生产 援助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景芝
我国远洋渔业自1985年起步以来,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生产技术方面,还没有一套完整经验。笔者据亲临几内亚的生产体会,对单拖生产技术作一初步分析。文章提供了国外渔场资源的现场信息和生产实况,并对国外开发提出自己见解,以供参考。 一、几内亚沿海底渔场情况 几内亚沿海地处中部非洲西海岸大西洋的东部,北纬9°~11°之间。位于赤道无风带,常年处在赤道暖流控制之下,6~9月份几乎日夜不停地下雨,11~1月份雨量很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杜飞雁 王雪辉 贾晓平 杨圣云 马胜伟 陈海刚 李纯厚
利用2008年4个航次在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开展的124个站次海洋生物调查资料,对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特征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季节变化显著、种类更替明显。2008年共采获大型底栖动物104科279种(类),各季种类平均更替率高达63%。(2)优势种组成较为稳定,单一种的优势地位显著。粗帝汶蛤(Timoclea scabra)为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第一优势种,周年均保持极高的优势地位。除粗帝汶蛤外还有毛头梨体星虫(Apionsoma trichocephala)、脑纽虫(Cerebratulina sp.)、独毛虫(Tharyx sp.)和中蚓虫(Mediom...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洪小括 张石天 艾为明
根据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对浙南沿岸张网渔获物采样调查资料,研究分析张网渔获物优势种类组成及季节分布。结果表明,在全年取样调查中,共鉴定游泳生物97种。优势种类为中国毛虾、日本毛虾、龙头鱼、细螯虾、带鱼,双斑虫寻、刀鲚以及小公鱼属、虎鱼科、口虾蛄属、管鞭虾属、仿对虾属、鼓虾属等12个类群。毛虾全年均有出现,在一年中出现旺季有两个,一个是3月至5月,再一个是7月至8月,各月样品中毛虾重量占比分别为41.5%、33.1%、36.4%、43.1%与77.2%。龙头鱼出现旺季主要在9月至10月,各月样品中重量占比分别为25.5%与39.7%,平均体重分别为1.2 g与1.1 g。带鱼出现旺季...
关键词:
张网 优势种 组成 季节分布 浙南沿岸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岩 张秀梅 孙明
2011年1-3月,在巴塔哥尼亚大陆架公海进行了拖网探捕。本次调查海域位于巴塔哥尼亚大陆架海域渔场边缘,毗邻福克兰-马尔维纳斯大陆架海域渔场,渔获组成兼有这两个渔场的特征。结果表明,该渔场(45°01′-46°53′S,60°07′-60°47′W)底质平坦,水深在110-180 m之间,调查期间天气良好,适宜底拖网作业;在水深20-80 m水层存在温、盐跃层。底拖网渔获中主要有11种经济种类,按渔获量排序以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拉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阿根廷无须鳕(Merluccius hubbsi)、阿根廷鳀(Engrau...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叶孙忠 张壮丽 洪明进 刘勇 叶泉土 戴天元
根据200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09年2月(冬)在东海南部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的虾类资源调查资料,结合1998~1999年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虾类的种类组成、地理和区系分布及其数量分布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该渔场类虾有44种,隶属14科、25属,以热带和亚热带暖水性种为主,属印度-西太平洋区系中的中-日亚区,与南海关系最为密切,而与黄、渤海关系较为疏远。虾类分布遍及整个调查海区,但时空分布差异明显,以调查海区东南部和沿27°45′N一带海域数量较多,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以春、夏季较高,冬季最低;同时虾类数量分布与水深...
关键词:
虾类 种类组成 分布特征 东海南部海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杜飞雁 李纯厚 贾晓平
为了解和掌握北部湾渔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规律,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1月对北部湾海域进行了2个航次的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毛颚类种类组成较为简单,样品中共鉴定出13种,其组成无明显季节变化。调查期间毛颚类栖息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6~45.70/m~3、2.00~70.04mg/m~3和0.18~1.99;秋、冬季平均值分别为12.03/m~3、23.19mg/m~3、0.81和6.29/m~3、19.61mg/m~3、0.90。主要优势种为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小箭虫(Sagitta neglecta)和百陶箭虫(Sagitta bedo...
关键词:
毛颚类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北部湾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壮丽 叶孙忠 吴永辉 戴天元 刘勇
主要根据1998~1999年和2008~2009年在东海南部海域(26°00′~28°00′N、120°00′~125°30′E)开展的各季度月蟹类资源调查资料及1989~1990年在福建东北外海渔业资源调查等相关资料,研究分析该海区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主要渔获种类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区蟹类有66种,隶属于15科,39属;2008~2009年东海南部海域蟹类数量明显比1998~1999年减少,蟹类占总渔获量的比重下降9.8个百分点,平均资源密度指数减少36.2%;两次调查蟹类数量均以春季和夏季为高,但主要渔获种类不同,1998~1999年细点圆趾蟹渔获量占绝对优势,而2008~20...
关键词:
蟹类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东海南部海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韦章良 柴召阳 石洪华 霍元子 何培民
于2012年11月、2013年2月、5月和8月4个航次对渤海长岛海域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对影响其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8种(属),其中,夏季最多,共26种,其次是秋季23种,春季和冬季最少,分别是14种和13种。浮游动物优势种具有显著的四季演替现象。春季,优势种是墨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 mcmurrichi)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长腕幼虫(Ophiopluteus larva)和糠虾幼体(Mysidaeea larva)取代两种桡足类成为夏季的优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衍力 成沙沙 马舒扬 王新萌
根据2013年至2015年春、秋两季在海州湾近岸的张网调查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海州湾张网渔获物种类组成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渔获物种类组成与主要环境、捕捞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共调查到103种渔获物,后续分析采用相对丰富度大于1%的共23个物种;相似性百分比分析表明,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是第一、第二聚类组渔获物种类组成相似的典型种,其贡献率分别为26.68%和41.74%,同时这2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