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82)
- 2023(3705)
- 2022(3101)
- 2021(3190)
- 2020(2746)
- 2019(6114)
- 2018(6173)
- 2017(10815)
- 2016(6475)
- 2015(7339)
- 2014(7437)
- 2013(7111)
- 2012(7264)
- 2011(6664)
- 2010(7162)
- 2009(6738)
- 2008(7224)
- 2007(6732)
- 2006(6183)
- 2005(5712)
- 学科
- 济(24171)
- 经济(24135)
- 管理(15889)
- 学(13725)
- 业(13620)
- 企(11656)
- 企业(11656)
- 方法(9446)
- 数学(7051)
- 理论(6947)
- 数学方法(6789)
- 中国(6370)
- 农(6010)
- 财(5354)
- 制(5168)
- 业经(4877)
- 教育(4808)
- 和(4545)
- 银(4237)
- 经济学(4222)
- 银行(4204)
- 教学(4107)
- 行(3999)
- 融(3993)
- 金融(3991)
- 农业(3855)
- 贸(3835)
- 贸易(3831)
- 易(3675)
- 策(3522)
- 机构
- 大学(104956)
- 学院(100838)
- 研究(40449)
- 济(32756)
- 经济(31811)
- 管理(31261)
- 中国(29932)
- 科学(29148)
- 理学(25958)
- 理学院(25446)
- 京(24801)
- 管理学(24476)
- 管理学院(24283)
- 所(23272)
- 农(22791)
- 研究所(21357)
- 农业(18347)
- 中心(17610)
- 江(17407)
- 业大(17344)
- 范(16721)
- 财(16714)
- 师范(16480)
- 北京(16014)
- 院(14130)
- 师范大学(13532)
- 州(13464)
- 省(13332)
- 财经(12838)
- 技术(12631)
- 基金
- 项目(62147)
- 科学(46719)
- 基金(43546)
- 研究(41504)
- 家(40393)
- 国家(40069)
- 科学基金(31892)
- 省(23697)
- 社会(23349)
- 自然(22488)
- 基金项目(22189)
- 自然科(21966)
- 自然科学(21954)
- 社会科(21796)
- 社会科学(21787)
- 自然科学基金(21553)
- 划(21283)
- 教育(20129)
- 资助(18929)
- 编号(16609)
- 成果(15990)
- 重点(15053)
- 部(13331)
- 计划(13092)
- 发(12563)
- 课题(12324)
- 科研(12070)
- 科技(11920)
- 创(11846)
- 大学(11475)
共检索到163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新军 方舟 苏杭 陆化杰 刘必林 李建华
几何形态测量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不同于传统的径向测量法,重点关注物体的外形变化,并通过相应的理论和方法,将不同物体鉴别出来,该方法对分析具有固定形态或组织的水生动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已广泛使用于种类鉴别和种群划分等领域中。水生动物通常具有硬组织,这些硬组织具有较为固定的外形,因此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水生动物形态以及硬组织的研究进行回顾,简述了该方法的发展历程,说明了外形轮廓法和地标点法的原理,同时介绍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根据应用种类的不同,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几何形态测量分析进行了综述。分析认为,目前几何形态测量法已经逐渐开始得到各国学者的认同,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平 刘芳沁
几何形态测量学为基于笛卡尔地标点的形状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完整地保留原始样本的形态信息,并配合使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对形态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已广泛应用至包括鱼类生态学在内的诸多领域中。本文简要概述了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发展、重要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在鱼类生态学中的研究进展。几何形态测量学在鱼类生态学领域中的应用可概括为环境对个体发育的影响、适应辐射、功能形态与生态等三个方面。分析结果认为,几何形态测量学能够在生态学研究中较为细致地反映形态差异并配合后续数据分析,但仍需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手段开发。该方法在反映功能形态、结合系统发育、多角度或三维形态分析等方面均大有可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秀霞 朱巧莹 赵俊
唐鱼是华南地区小型亚科鱼类的典型代表,国家Ⅱ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本研究利用基于地标点的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分析了唐鱼8个野生种群和2个养殖群体的形态变异,旨在从形态学的角度了解唐鱼不同种群间的分化程度,为唐鱼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新鲜标本冰冻麻醉后随即置于95%酒精中固定,用Nikon D-800单反相机拍照获得固定标本的标准图像。利用tps系列软件提取地标点坐标值,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网格变形分析和判别分析来解释唐鱼的形态变异。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1、2、3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4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东
行为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最直接的反应,是动物最重要的生命特征。动物行为学是生物学的最基础学科之一,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并贯穿驯养、繁殖、育苗、疾病控制、饲料开发、养殖系统设计等。研究人员对行为学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兴趣也日益增加。本研究简要介绍了水生动物行为的特点,以及在水产养殖各环节的应用,如驯养、选育种、病害监测、配合饲料开发、饵料投喂、繁殖、幼体变态、栖息地选择、自相残杀控制、混养技术、养殖系统开发等。
关键词:
水生动物 行为 水产养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小娜 苏筱雨 黄大庄 沈佐锐
【目的】对天蛾科10种成虫的前翅进行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析,探讨利用几何形态测量学实现天蛾科成虫数字化分类的可行性,为逐步实现蛾类昆虫的数字化分类提供新的形态学依据。【方法】首先,进行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析:以天蛾右前翅为研究对象,按特定次序选取17个翅脉交点作为标记点,并获得坐标数据;对原始标记点坐标数据进行普氏叠加分析消除标本摆放位置、方向和大小等非形状因素等信息;对普氏叠加后的标记点数据进行相对扭曲分析,得到17个标记点对10种天蛾分类作用的大小。其次,对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析所得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17个标记点的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再对普氏叠加后的标记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利用前3个主成分进行判别分析。【结果】相对扭曲分析表明标记点2、4和5对于10种天蛾成虫的分类作用相对较大;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17个标记点均具有显著的差异,即标记点在种间是有显著差异的,可以用于本文10种天蛾成虫的分类鉴定;主成分分析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7.7%,可作为对10种天蛾成虫进行分类鉴定的变量;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回归判别和交叉判别的准确率均为100%,实现对天蛾科10种成虫的分类鉴定。【结论】研究表明几何形态测量学可应用于天蛾成虫的数字化分类鉴定,可为未来进一步实现蛾类成虫的自动识别奠定基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超 方舟 陈新军
几何形态测量学是研究生物形态变异的重要分析方法,在渔业科学及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使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到733篇文献,运用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发文量趋势、期刊、作者、国家/地区、研究机构、高被引文献进行分析,并结合关键词网络知识图谱、突变检测,探究了几何形态测量学在渔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渔业领域研究发文量呈现出交替增减但整体上升的趋势,以美国为主的欧美国家在该领域有较多的研究,澳大利亚、日本及我国研究相对较少。软件应用、鉴别分类、发育和演化、生态形态学仍是目前研究重点,软件开发、立体几何形态学、人工智能形态学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卢荣华 吉红 聂国兴
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30~150 nm的小囊泡,其通过转运蛋白质、脂质、mRNAs和microRNAs等方式影响或改变受体细胞的行为,已被证明是一种细胞间通讯的新模式。研究发现外泌体参与了脂肪合成及肥胖、肝脏脂肪变性、胰岛素抵抗、免疫调节、炎症反应、肿瘤发生、血管以及神经生成和成骨等过程。本文阐述了外泌体的形成与生物学特性、分离及鉴定的方法,重点阐述了脂肪来源的外泌体在机体生理及病理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并概述了水生动物外泌体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脂肪代谢及有关疾病的病理机制与潜在干预靶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也为更多地了解外泌体可能在鱼类糖脂代谢紊乱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百义 姜涛 刘洪波 陈修报 杨健
为了破解鄱阳湖北部不同水域刀鲚(含长颌鲚和短颌鲚两种生态表型)耳石间形态的差异性,以期把握这些水域刀鲚资源群体间的关联性;本研究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地标点法,利用地标点软件获取相应地标点坐标,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判别和层次聚类分析;同时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对耳石形态进行网格变形,从而有效体现不同刀鲚群体间耳石形态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中,主凹槽上地标点的相对扭曲贡献率为77.9%。相对扭曲得分的逐步判别分析发现,上述两种生态表型刀鲚的耳石形态学差异极其显著,两者间相对扭曲得分判别成功率高达100%。此外,长颌鲚不同群体间廖咀头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高(95%),其次是庐山火焰山群体(90%)、瓢头群体(55%)、鞋山群体(50%);长颌鲚聚类分析表明火焰山、鞋山和瓢头群体距离最近,其次为廖咀头群体,与火焰山短颌鲚群体距离最远。本研究确证湖口鞋山、庐山廖嘴头、永修瓢头水域均有长颌鲚的分布,且不同水域群体耳石形态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主凹槽处。三个水域群体中廖咀头长颌鲚可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而其它水域该生态表型群体间却存在一些关联性。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水域刀鲚耳石形态间的差异性,阐释了鄱阳湖北部刀鲚的群体组成特征,可为相关渔业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汪开毓 何敏
对病理学技术在水生动物疾病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对传统病理学技术向现代病理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病理学技术在水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水生动物 疾病 病理学技术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博 宋文平
微卫星标记作为共显性标记具有分布广泛、中性遗传的特点,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亲子鉴定(即亲权鉴定)方面已有了广泛应用,通过微卫星标记技术可以清楚有效地分析子代的遗传背景。本文就目前微卫星多重PCR在水生动物亲权关系分析、系谱认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微卫星 多重PCR 亲权分析 水生动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友卿 郑一民 丁兆坤
冷应激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致其代谢紊乱,乃至死亡。本文主要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核酸代谢4个方面,综述冷应激对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代谢的影响、机理、预防及调控研究进展,旨在深入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其机理、预防和调控方法,抵御冷应激效应,减少低温特别是急剧降温对水生动物尤是鱼类的损害。未来应该从基因、分子、细胞、器官和整体水平,多层次全面深入地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特别应从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其机理,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如改善养殖环境条件,培育耐寒品种,
关键词:
冷应激 鱼类代谢 生理调控 水生动物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蒋闰兰 肖佰财 禹娜 陈立侨
多环芳烃(PAHs)是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中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而备受关注。本文简述了PAHs的定义、分类、来源及其污染现状,并综述了PAHs在水生生物体内蓄积、代谢规律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在急性毒性层面综述了PAHs对不同水生动物的毒性程度及急性致死效应;在亚急性及慢性毒性层面分别从分子水平、生理生化酶水平、细胞组织水平,综述了:PAHs暴露对水生生物的分子毒性,导致DNA单链断裂、PAHs-DNA加合物的形成;PAHs暴露对水生生物抗氧化酶系统(SOD、CAT、GPx、GSH/GSSG)、外源性有机污染物代谢酶(EROD、GST)活力的影响;PAHs暴露...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郑清梅 吴锐全 叶星
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过程病害日趋严重,水产养殖对象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研究与开发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溶菌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之一。综述了水生动物包括鱼、虾和贝类溶菌酶的生物学功能,溶菌梅的基因克隆、基因工程表达及其在机体内的表达规律等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永华 赵杨 汪官余
以鲫鱼 ( Carassiusauratus)、泥鳅 ( 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大型蚤( Daphiniam agna)、田螺 ( Viviparuschengtehensis) 等水生动物材料, 在20℃条件下应用换液的方法进行了灭扫利的急性毒性试验, 同时对鲫鱼进行亚急性暴露, 研究农药灭扫利对鱼体器官的损伤作用。试验结果: ①对鲫鱼48h 的半致死浓度( L C50) 为0011m g/ L, 泥鳅的 L C50为0112m g/ L、田螺的 L C50为231m g/ L, 对大型蚤24h 的 E C50为020m g/ L。②在亚急性暴露中,大...
关键词:
鲫鱼 水生动物 灭扫利农药 毒性 肝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娟 殷光复
利用组合体形体分析法对组合体几何造型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边界表示法,以面、环、边、点层次结构来定义物体,并进行体素拼合运算和相应的图形显示处理。自行开发的软件系统实现了交互式基本体素的造型,通过拼合运算生成组合体,并根据造型产生的立体几何信息及拓扑信息进行图形变换。
关键词:
几何造型 工程图学 CA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