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1)
- 2023(9520)
- 2022(8548)
- 2021(8213)
- 2020(6902)
- 2019(16176)
- 2018(16173)
- 2017(31305)
- 2016(17170)
- 2015(19450)
- 2014(19354)
- 2013(19061)
- 2012(17470)
- 2011(15578)
- 2010(15505)
- 2009(14037)
- 2008(13453)
- 2007(11617)
- 2006(10038)
- 2005(8697)
- 学科
- 济(66514)
- 经济(66441)
- 管理(48144)
- 业(44097)
- 企(37731)
- 企业(37731)
- 方法(33010)
- 数学(28327)
- 数学方法(27880)
- 学(19191)
- 财(16673)
- 中国(16050)
- 农(15919)
- 业经(13972)
- 地方(13887)
- 理论(12612)
- 和(11454)
- 农业(10660)
- 制(10598)
- 贸(10518)
- 贸易(10512)
- 技术(10467)
- 务(10243)
- 环境(10222)
- 财务(10180)
- 易(10166)
- 财务管理(10155)
- 教育(10147)
- 企业财务(9621)
- 划(9191)
- 机构
- 大学(242862)
- 学院(239067)
- 管理(97927)
- 济(89261)
- 经济(87152)
- 理学(85443)
- 理学院(84502)
- 管理学(82859)
- 管理学院(82442)
- 研究(78202)
- 中国(56163)
- 京(52085)
- 科学(51425)
- 财(40775)
- 所(39341)
- 农(37774)
- 业大(37461)
- 研究所(36160)
- 中心(34951)
- 江(33674)
- 财经(33123)
- 北京(32992)
- 范(32432)
- 师范(32124)
- 经(30059)
- 农业(29772)
- 院(28678)
- 州(27815)
- 师范大学(26066)
- 经济学(26028)
- 基金
- 项目(169294)
- 科学(132117)
- 研究(122794)
- 基金(122183)
- 家(106404)
- 国家(105549)
- 科学基金(90652)
- 社会(74838)
- 社会科(70780)
- 社会科学(70760)
- 省(66257)
- 基金项目(65300)
- 自然(60674)
- 自然科(59243)
- 自然科学(59231)
- 自然科学基金(58134)
- 教育(56464)
- 划(56005)
- 资助(51251)
- 编号(50523)
- 成果(41249)
- 重点(37436)
- 部(36786)
- 发(34984)
- 创(34755)
- 课题(34364)
- 科研(32658)
- 创新(32334)
- 项目编号(31692)
- 大学(31600)
共检索到338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冯波 程罗妹
运用传统形态测量方法和地标点方法对广东阳江和湛江两个短吻鲾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传统测量方法的主成分分析的前两个主成分(76.29%)能明显地区分出两个种群。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64.03%)也能明显地区分出两个种群,但效果差于传统方法的主成分分析。网格变形图显示,两地短吻鲾的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头部。地标点法避免了传统的多变量形态测量方法的信息冗余、包含的形状信息不够完整等问题,并能够重建图形,突出局部的形变,能够直观地比较出研究对象之间的细微差别。研究亮点:地标点法是国外最新发展出并被广泛使用的形态测量方法,该方法以地标点的坐标来表示生物的形状信息,再通过旋转与重叠,用网格图形和...
关键词:
几何形态测量 地标点法 多变量形态测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肖百义 姜涛 刘洪波 陈修报 杨健
为了破解鄱阳湖北部不同水域刀鲚(含长颌鲚和短颌鲚两种生态表型)耳石间形态的差异性,以期把握这些水域刀鲚资源群体间的关联性;本研究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地标点法,利用地标点软件获取相应地标点坐标,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判别和层次聚类分析;同时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对耳石形态进行网格变形,从而有效体现不同刀鲚群体间耳石形态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中,主凹槽上地标点的相对扭曲贡献率为77.9%。相对扭曲得分的逐步判别分析发现,上述两种生态表型刀鲚的耳石形态学差异极其显著,两者间相对扭曲得分判别成功率高达100%。此外,长颌鲚不同群体间廖咀头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高(95%),其次是庐山火焰山群体(90%)、瓢头群体(55%)、鞋山群体(50%);长颌鲚聚类分析表明火焰山、鞋山和瓢头群体距离最近,其次为廖咀头群体,与火焰山短颌鲚群体距离最远。本研究确证湖口鞋山、庐山廖嘴头、永修瓢头水域均有长颌鲚的分布,且不同水域群体耳石形态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主凹槽处。三个水域群体中廖咀头长颌鲚可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而其它水域该生态表型群体间却存在一些关联性。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水域刀鲚耳石形态间的差异性,阐释了鄱阳湖北部刀鲚的群体组成特征,可为相关渔业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平 刘芳沁
几何形态测量学为基于笛卡尔地标点的形状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完整地保留原始样本的形态信息,并配合使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对形态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已广泛应用至包括鱼类生态学在内的诸多领域中。本文简要概述了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发展、重要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在鱼类生态学中的研究进展。几何形态测量学在鱼类生态学领域中的应用可概括为环境对个体发育的影响、适应辐射、功能形态与生态等三个方面。分析结果认为,几何形态测量学能够在生态学研究中较为细致地反映形态差异并配合后续数据分析,但仍需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手段开发。该方法在反映功能形态、结合系统发育、多角度或三维形态分析等方面均大有可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秀霞 朱巧莹 赵俊
唐鱼是华南地区小型亚科鱼类的典型代表,国家Ⅱ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本研究利用基于地标点的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分析了唐鱼8个野生种群和2个养殖群体的形态变异,旨在从形态学的角度了解唐鱼不同种群间的分化程度,为唐鱼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新鲜标本冰冻麻醉后随即置于95%酒精中固定,用Nikon D-800单反相机拍照获得固定标本的标准图像。利用tps系列软件提取地标点坐标值,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网格变形分析和判别分析来解释唐鱼的形态变异。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1、2、3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48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晓东 成永旭 潘建林 李晓东 吴旭干
为鉴别不同地理种群野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运用基于地标点法的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研究长江、黄河、辽河、瓯江、闽江及图们江中野生中华绒螯蟹头胸甲的形态特征。主要步骤为先通过地标点法提取中华绒螯蟹头胸甲上特征点的坐标值,然后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来区分6种群中华绒螯蟹头胸甲,最后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和网格变形将头胸甲形态变异矢量可视化。结果表明:(1)主成分散点图显示各群体之间虽有部分重叠,但大体可以形成较为集中的区域;(2)网格变形图显示各群体头胸甲的形态差异主要为额刺和侧刺长度;(3)逐步判别分析中各群体的判别准确率为80%~96%,存在一定的错判风险;(4)聚类分析将6群体中华绒螯蟹聚为两支,其中长江、黄河、瓯江和闽江个体被聚为一支,辽河和图们江个体被聚为另外一支。综上,以头胸甲为研究对象的地标点几何形态测量法是区分不同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的有效手段,但仍需要结合传统形态学测量方及遗传结构分析加以辅助证实。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志勇 王丛
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在传统上是用代数等式和矩阵的形式表述的。事实上,回归分析的几乎所有概念都可以在直观的几何框架内进行表述。与直观几何方法相比,传统的巴伦坦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一些误导性错误,用几何图形法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由此说明计量经济学一些基本概念通过几何原理图形化具有相应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巴伦坦图 几何图形方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新军 方舟 苏杭 陆化杰 刘必林 李建华
几何形态测量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不同于传统的径向测量法,重点关注物体的外形变化,并通过相应的理论和方法,将不同物体鉴别出来,该方法对分析具有固定形态或组织的水生动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已广泛使用于种类鉴别和种群划分等领域中。水生动物通常具有硬组织,这些硬组织具有较为固定的外形,因此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水生动物形态以及硬组织的研究进行回顾,简述了该方法的发展历程,说明了外形轮廓法和地标点法的原理,同时介绍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根据应用种类的不同,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几何形态测量分析进行了综述。分析认为,目前几何形态测量法已经逐渐开始得到各国学者的认同,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岩 肖永双 高天翔 范厚丽
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变量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方法,对蓬莱、朝鲜近海和日本釜石3个钝吻黄盖鲽Pleuronectes yokohamae群体(78尾)10个分节特征和7个量度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多重比较和单因子方差结果显示,3个群体在2~5个形态特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逐步判别法对形态特征综合分析,利用贡献率大的参数对3个地理群体进行判别分析表明,判别准确率P1为83.3%~100.0%,综合判别率为92.31%。以上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中、日群体间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钝吻黄盖鲽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静静 唐丽玉 姚林强 陈崇成
以马尾松生长发育的观测数据为依据,提出基于马尾松形态结构特征的交互式几何建模方法,模拟马尾松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几何模型。试验证明:这种基于形态结构特征的几何建模技术对模拟和表现马尾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马尾松 几何建模 形态结构特征 生长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小娜 苏筱雨 黄大庄 沈佐锐
【目的】对天蛾科10种成虫的前翅进行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析,探讨利用几何形态测量学实现天蛾科成虫数字化分类的可行性,为逐步实现蛾类昆虫的数字化分类提供新的形态学依据。【方法】首先,进行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析:以天蛾右前翅为研究对象,按特定次序选取17个翅脉交点作为标记点,并获得坐标数据;对原始标记点坐标数据进行普氏叠加分析消除标本摆放位置、方向和大小等非形状因素等信息;对普氏叠加后的标记点数据进行相对扭曲分析,得到17个标记点对10种天蛾分类作用的大小。其次,对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析所得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17个标记点的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再对普氏叠加后的标记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利用前3个主成分进行判别分析。【结果】相对扭曲分析表明标记点2、4和5对于10种天蛾成虫的分类作用相对较大;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17个标记点均具有显著的差异,即标记点在种间是有显著差异的,可以用于本文10种天蛾成虫的分类鉴定;主成分分析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7.7%,可作为对10种天蛾成虫进行分类鉴定的变量;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回归判别和交叉判别的准确率均为100%,实现对天蛾科10种成虫的分类鉴定。【结论】研究表明几何形态测量学可应用于天蛾成虫的数字化分类鉴定,可为未来进一步实现蛾类成虫的自动识别奠定基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桂元 唐小我 马永开
Based on theory of weighted arithmetic average prediction method,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optimal weighted geometric combined prediction method,arrives arsome important conclusions about judging existence of optimal methods and deleting redundant methods·provides the solution ro an optimal weighted geometric combined model,and finally rhc author make an erro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optimal weighted average arithmetic combined prediction and optimal weighted geometric average combined prediction.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凯悦 赵春梅 丁琨 徐盛基 李清玉 周汝良
地形地物被高度综合化,只存在超大尺度或大尺度的特征地物,可供选择GCP(地面控制点)的明显地物非常有限,这是中低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面临的最大难题。本文提出了基于SRTM3数据构建与遥感图像几何特征尺度一致的地理参照,对MODIS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的方法。首先,利用90 m分辨率的SRTM3进行地形综合,生成250 m像元尺度的DEM并提取地性线,并将其与1∶25万的大型湖泊、大江大河矢量图合并;使用地形光照立体渲染模型(Hillshade)制作250 m的负立体可视化彩色地形地貌图;集成由3种地理信息要素构成的地理参照数据集。之后,分别选取250和500 m分辨率的MODIS数据,利...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心语 曾祥远 杜华军 刘天赐 杨皓安 李杰
该文针对在轨卫星量测信息源的远距离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星座空间构型特性的n点透视(perspective-npoint, PnP)问题改进定位方法:从选取定位数据源出发,分析卫星几何构型对定位误差的影响,提取影响构型的主要参数,建立几何构型评价函数,评价星座构型的可用度。该文提出的PnP方法利用视场内构型筛选的星座卫星角度量测信息进行定位解算,筛选出受图像噪声影响较小的构型,提高定位解算精度,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筛选方法的有效性。该文研究结果可为远距离光学导航定位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超 方舟 陈新军
几何形态测量学是研究生物形态变异的重要分析方法,在渔业科学及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使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到733篇文献,运用基于CiteSpace软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发文量趋势、期刊、作者、国家/地区、研究机构、高被引文献进行分析,并结合关键词网络知识图谱、突变检测,探究了几何形态测量学在渔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渔业领域研究发文量呈现出交替增减但整体上升的趋势,以美国为主的欧美国家在该领域有较多的研究,澳大利亚、日本及我国研究相对较少。软件应用、鉴别分类、发育和演化、生态形态学仍是目前研究重点,软件开发、立体几何形态学、人工智能形态学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伍艳莲 汤亮 刘小军 张文宇 曹卫星 朱艳
【目的】建立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稻穗几何模型,实现稻穗的可视化。【方法】通过对稻穗形态建成过程中关键特征的观测分析,利用三维几何建模技术,构建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稻穗几何模型,包括穗曲线、穗轴、次枝梗和小穗几何模型;用Bezier曲线来拟合穗曲线,将二维空间的穗曲线映射到三维空间,构建穗轴几何模型;用一段穗轴及圆柱体模拟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并分别用椭球体及圆柱体模拟小穗的谷粒及小枝梗,最后基于稻穗的拓扑结构,构建稻穗几何模型。模型参数主要有穗长、穗倾角、一次枝梗长、一次枝梗数目、二次枝梗长、二次枝梗数目、谷粒大小等。【结果】在稻穗几何模型基础上,基于OpenGL图形平台,实现了稻穗生长过程的三维可...
关键词:
水稻 穗 几何建模 可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