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3)
- 2023(12975)
- 2022(11371)
- 2021(10725)
- 2020(9073)
- 2019(20426)
- 2018(20505)
- 2017(39242)
- 2016(21649)
- 2015(24072)
- 2014(23589)
- 2013(23204)
- 2012(21263)
- 2011(19013)
- 2010(18990)
- 2009(17297)
- 2008(16795)
- 2007(14748)
- 2006(12689)
- 2005(10957)
- 学科
- 济(79154)
- 经济(79064)
- 管理(64001)
- 业(60896)
- 企(52097)
- 企业(52097)
- 方法(37159)
- 数学(31580)
- 数学方法(31190)
- 中国(21594)
- 财(20891)
- 农(20859)
- 学(19949)
- 业经(18510)
- 技术(18044)
- 地方(15980)
- 制(15490)
- 理论(15284)
- 农业(13861)
- 银(13788)
- 银行(13734)
- 务(13508)
- 财务(13441)
- 财务管理(13417)
- 和(13357)
- 贸(13340)
- 贸易(13331)
- 行(13070)
- 易(12925)
- 企业财务(12765)
- 机构
- 大学(297790)
- 学院(295833)
- 管理(117940)
- 济(112422)
- 经济(109800)
- 理学(102460)
- 理学院(101282)
- 研究(100186)
- 管理学(99440)
- 管理学院(98895)
- 中国(72890)
- 科学(64829)
- 京(63906)
- 财(52162)
- 农(51202)
- 所(50860)
- 业大(47274)
- 研究所(46723)
- 中心(44980)
- 江(43133)
- 财经(41861)
- 农业(40325)
- 北京(40125)
- 范(38994)
- 师范(38576)
- 经(38083)
- 院(36796)
- 州(35185)
- 经济学(33059)
- 技术(32939)
- 基金
- 项目(208882)
- 科学(163409)
- 研究(150653)
- 基金(150421)
- 家(132584)
- 国家(131460)
- 科学基金(112270)
- 社会(93221)
- 社会科(88239)
- 社会科学(88217)
- 省(82902)
- 基金项目(80377)
- 自然(74407)
- 自然科(72701)
- 自然科学(72675)
- 自然科学基金(71358)
- 划(69746)
- 教育(68897)
- 资助(61375)
- 编号(60655)
- 成果(49271)
- 重点(46604)
- 创(45494)
- 部(45194)
- 发(43995)
- 创新(42497)
- 课题(42337)
- 科研(40173)
- 计划(38733)
- 教育部(38397)
- 期刊
- 济(119696)
- 经济(119696)
- 研究(86087)
- 中国(57144)
- 学报(51905)
- 科学(46397)
- 农(46010)
- 管理(43738)
- 财(39435)
- 大学(38348)
- 学学(36038)
- 教育(35489)
- 农业(31978)
- 技术(25721)
- 融(24495)
- 金融(24495)
- 财经(19890)
- 业经(19746)
- 经济研究(19065)
- 业(17012)
- 经(16901)
- 图书(16620)
- 科技(16527)
- 问题(15329)
- 理论(14605)
- 技术经济(14290)
- 版(14267)
- 业大(13582)
- 实践(13551)
- 践(13551)
共检索到426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禹博 樊军锋 梁军 周永学 李周岐
【目的】从5年生69杨(从美洲黑杨中选育的优良无性系)天然杂种初选优良无性系对比试验林中选出抗溃疡病的杨树新品种。【方法】在杨树溃疡病高发期的7月中旬和9月下旬,调查每株无性系距地面0.3~1.8m枝干上的病斑数及胸径,计算各个杨树无性系的感病率和感病指数。【结果】高度抗病的杨树无性系有03-南-2-21、03-北-27-1和03-北-3-1;抗病的无性系有03-南-5-11、03-南-1-13和03-南-4-24,高度感病的无性系有03-南-4-1、03-北-1-7、03-南-3-2和03-北-1-15。【结论】03-南-2-21可以成为速生抗病性好的杨树新品种。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溃疡病 抗病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原 杨旺
通过对不同地区北京杨溃疡病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环境与抗病性密切相关,环境条件对树皮相对膨胀度(RT值)、树皮邻苯二酚含量、苗木带菌量等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其抗病性,若改善环境条件,抗病性便有所提高,反之亦然。另外,树皮生理指标中RT值、磷、邻苯二酚、可溶性总糖和钾的含量与抗病性呈显著正相关,而氮、钙、镁、铁、锰、锌、葡萄糖、果糖、蔗糖,原儿茶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与抗病性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北京杨,溃疡病,抗病性,环境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龙琴 杜美霞 龙俊宏 何永睿 邹修平 陈善春
【背景】柑橘溃疡病(citrus bacterial canker,CBC)是世界柑橘产业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由柑橘黄单胞杆菌柑橘亚种(Xanthomonas citri subsp. citri,Xcc)引起,在国内外被列为检疫对象。由于柑橘分子病理研究相对滞后,导致可供利用的抗性基因资源相对匮乏。WRKY转录因子参与植物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反应,前期研究发现柑橘WRKY转录因子可能在调控寄主抗病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通过对超量表达CsWRKY50、CsWRKY61和CsWRKY72转基因晚锦橙(Citrus sinensis)的溃疡病抗性进行评价,明确这些基因在柑橘响应溃疡病菌侵染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抗病育种价值。进一步利用RNA-Seq解析CsWRKY61调控的信号通路。【方法】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柑橘遗传转化,获得超量表达CsWRKY50、CsWRKY61和CsWRKY72的晚锦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转基因植株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拷贝数;以非转基因植株为对照,采用离体针刺接种评价转基因植株对溃疡病的抗性;通过比较超量表达CsWRKY61和野生型植株的转录组测序结果,探究CsWRKY61提高柑橘溃疡病抗性的内在机制。【结果】分别构建了CAMV 35S启动子控制CsWRKY50、CsWRKY61和CsWRKY72表达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鉴定分别获得了6、8和6株转基因晚锦橙。转基因植株中目的基因的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部分转基因植株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为1,只有超量表达CsWRKY61的转基因植株溃疡病抗性显著增强,其病斑面积明显小于野生型植株,而超量表达CsWRKY50和CsWRKY72的转基因植株抗病性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差异。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超量表达CsWRKY61的转基因植株中生物胁迫相关途径(包括病原入侵的感知、活性氧爆发、转录因子、防御基因、激素、细胞壁和次生代谢等)和信号转导相关途径(主要是激酶受体)均被显著激活。【结论】超量表达CsWRKY61能够激活与生物胁迫和信号转导相关的途径,增强柑橘对溃疡病的抗性;CsWRKY61在柑橘抗病育种中存在潜在的应用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常英英 梁立雄 高亚南 吴晓娟 鲁俊倩 王庆灵 丁昌俊 张伟溪 苏晓华 张冰玉
[目的]本研究对转多基因库安托杨株系的溃疡病抗病性检测及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病林木新树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以转JERF36等多个外源基因的1年生库安托杨株系D5-9、D5-20、D5-21及非转基因受体D5-0为材料,对主干人工接种溃疡病菌的各株系病情指数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接种5 d后树皮组织中5个抗病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实时定量PCR(qPCR)分析。[结果]在溃疡病菌胁迫下,3个转基因株系对溃疡病菌的抗性显著优于非转基因受体株系,转基因株系间抗病性也具有一定差异,D5-21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其它2个转基因株系;肉桂醇脱氢酶基因在3个转基因株系树皮中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类甜蛋白基因仅在D5-19树皮中的表达量高于对照,其他3个基因在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量或与对照相当或低于对照。[结论]转多基因库安托杨株系的溃疡病抗性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提高,且转基因株系间差异显著;同时转基因株系中不同抗病基因的表达模式也有很大差异,说明溃疡病菌胁迫下转多基因库安托杨抗病调控的复杂性,其分子调控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牛庆霖 王迎 罗磊 黄艳艳 刘静 冯殿齐 曹帮华
以欧美杨107杨为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β-1,3-葡聚糖酶基因(BG2),经卡那霉素筛选,PCR和Southern检测显示有4个转基因阳性株系,初步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107杨基因组中。离体抑菌试验表明转基因107杨(T-107杨)细胞粗提液的抑菌能力明显强于未转基因对照107杨(C-107杨)。在接种杨树溃疡病菌的培养基上培养,T-107杨长势明显强于C-107杨;T-107杨可明显抑制丙二醛(MDA)在植物体内的快速积累,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含量也明显高于C-107杨,PAL含量T-107杨和C-107杨都有先升后降的趋势;15天后C-107杨完全死亡,T-107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靖 涂美艳 钟程操 孙淑霞 陈栋 宋海岩 刘飘 廖明安 江国良
【目的】为探明猕猴桃溃疡病抗性差异生理机制,并筛选猕猴桃溃疡病抗性相关指标。【方法】本试验以6个四川省主栽猕猴桃品种为试材,通过枝条离体接种和盆栽苗接种,鉴定其对溃疡病的抗病能力,并从枝叶形态结构、生理生化指标上剖析了抗性差异的生理机制。【结果】①6个猕猴桃品种枝、叶形态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长度与溃疡病离体接种试验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36和0.8858),叶片海绵组织厚度与溃疡病离体接种试验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442),而叶片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气孔宽度,枝条皮孔长度、皮孔宽度、皮孔密度、芽眼皮层厚度与溃疡病离体接种病情指数无显著相关性,皮孔形状亦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②盆栽苗接种病原菌后枝条、叶片中SOD、POD、CAT、PPO、PAL活性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升高。健康叶片、枝条韧皮部SOD、POD活性与溃疡病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3,-0.9680,-0.9517和-0.8088)。叶片CAT、PPO、PAL、枝条韧皮部CAT、PAL活性与溃疡病病情指数无显著性关系。枝条韧皮部PPO活性与溃疡病病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850)。溃疡病病菌接种前叶片、枝条韧皮部可溶性糖含量均与溃疡病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0和-0.8452),但叶片、枝条韧皮部可溶性淀粉与溃疡病病情指数无显著相关性。【结论】6个猕猴桃品种溃疡病抗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翠玉’、‘东红’、‘伊顿1号’、‘金果’、‘金艳’、‘红阳’。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长度、叶片海绵组织厚度、叶片与枝条韧皮部SOD、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是评价猕猴桃抗溃疡病能力的有力指标。
关键词:
猕猴桃品种 溃疡病 抗性 生理指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洪波 巢进 王跃强 王山 谢新文 肖启明
从湖南衡阳、常德、长沙、永州等地的柑橘园采集标本,分离、筛选柑橘叶表微生物,共分离到225株细菌,9株真菌.平板拮抗试验结果表明,其中6个菌株有较好的防效,占分离菌株的13.7%.通过对菌株过滤液和定殖力的测定,菌株Kx15和Kx48效果明显,在温室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45.6%和55.6%,在重病果园中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0.3%,47.7%,且Kx48要优于Kx15.菌株Kx15初步鉴定属于葡萄糖杆菌属,Kx48属于乳酸杆菌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之春 孙一铭 秦志超 肖训焰 齐代华 罗克明
以毛白杨为转基因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来源于益母草的阳离子抗菌肽基因LJAMP2。经卡那霉素筛选,共获得50株抗性植株。GUS组织染色和PCR检测显示有30株抗性植株呈阳性,初步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毛白杨基因组中。RT-PCR证实抗菌肽基因LJAMP2在转基因植株中能大量表达。离体抗病性试验表明:转基因毛白杨细胞粗提液的抑菌能力明显强于非转基因植株。进一步将溃疡病菌接种在转基因和野生型毛白杨茎段上培养30天,转基因植株的病级指数均低于非转化植株。上述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毛白杨中超量表达益母草抗菌肽基因LJAMP2能显著提高其溃疡病抗病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建玲 项蔚华 沈瑞祥
用100、500、1000ppm-浓度的5406细胞分裂素和稀土分别诱导群众杨的离体枝条,3d后进行接种。实验证明,用“5406”发病率降低了63.3%~70%,病情指数降低了51.5~65.2;用稀土发病率降低了60%~70%,病情指数降低了29.1~73.9。接种后的群众杨皮部SOD活性在72~96h内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呼吸强度48h达到最大值,96h明显减弱,并基本稳定。发病后,皮部总蛋白含量增加1.7~4.4倍(对照总蛋白含量仅增加0.9倍),增加的量随诱导剂的浓度增大而增多。
关键词:
群众杨,杨树溃疡病,诱导抗性,抗性育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瑞芬 季延平
刺槐溃疡病在山东沿海地区发生严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病原菌为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其次为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Mart.)Sacc.)。尖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头状,聚生于短的单出瓶梗上,分生孢子椭圆形至腊肠形,7.6~15.4μm×2.5~3.8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至纺锤形,3~5分隔,28.2~38.4μm×4.6~5.1μm;厚垣孢子直径8.9~12.8μm。腐皮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生于伸长的分生孢子梗上,阔卵形至椭圆形,5.1~10.2μm×2.5~4.8μm,孢子梗长30~80μm;大型分生孢子两端较钝,3~5分隔,20.1~3...
关键词:
刺槐,溃疡病,病原菌,尖镰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良芬 马琼瑶 陈育
本文对云南昆明地区由Phomopsis amygdali侵染引起的桃树溃疡病进行了鉴定。采集受害病枝到实验室分离培养,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灰色、绒毛状,从菌落的背面可看到有淡褐色的色素形成;分生孢子无色、子弹状、双细胞,大小为3.7μm×8.7μm。进行ITS系列分析:提取其基因组DNA,PCR扩增产物测序,对所测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n分析比对,结合在寄主植物上的症状,分离菌的生物学特性等,判断该分离病菌为桃溃疡病菌Phomopsis amygdali。最后进行回接实验,把分离到的病菌接种到健康的桃果实上,观察接种桃子发病情况及症状,比较从发病桃子上再...
关键词:
桃树 溃疡病 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美艳 钟程操 李靖 孙淑霞 陈栋 宋海岩 刘飘 廖明安 江国良
【目的】为四川猕猴桃产区制定科学、合理、综合防控溃疡病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以‘红阳’猕猴桃溃疡病高发园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避雨栽培、复配化学药剂、不同时期冬剪及剪口保护方式、土施生物菌剂等田间措施在溃疡病上的防控效果。【结果】①避雨栽培可显著降低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病情指数,并随盖棚年份增加,防控效果更明显,盖棚后第3年棚内溃疡病发生率为0,但避雨栽培需做好肥水精准管理。②复配化学药剂试验中,分别于采果前20 d,采果后7~10 d以及萌芽期(2月)喷施2%春雷霉素300倍+43%戊唑醇1000倍+56%丙森醚菌酯600倍+45%咪酰胺1500倍3次或80%全螯合态代森锰锌800倍+0.15%四霉素1200倍+50%嘧菌环胺800倍3次的病情指数为4.67和5.67,均极显著低于CK(病情指数为17.00)。③适当提早冬季修剪时期并对剪锯口喷0.15%四霉素、2%春雷霉素或全树涂抹勃生肥对溃疡病防控效果均不理想。④采果后15 d和萌芽期,将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芽孢杆菌悬浮液和中药复配剂混合土施,对溃疡病防控效果也不理想。【结论】避雨栽培以及两种复配化学药剂均可显著降低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病情指数,避雨栽培有望成为四川盆地猕猴桃产区溃疡病主要防控措施。
关键词:
田间措施 溃疡病 综合防控 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廷山 周彦 李中安 唐科志 杨方云 肖田 胡军华 周常勇
从四川、湖北两省收集的柑桔病样分离出2个溃疡病菌株,经生物学和PCR鉴定后,分别针刺接种于纽荷尔脐橙、福本脐橙、卡拉卡拉脐橙和春见桔橙等4个柑桔品种;接种2 d后调查发病情况,使用DPS软件8.01的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后4 d是最佳观察时期,4个柑桔品种分别接种上述菌株后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老叶和成叶的发病率要高于嫩叶的发病率,叶片不同部位之间的发病率也基本相当,桔橙的抗病性要高于脐橙的抗病性。
关键词:
柑桔溃疡病菌 鉴定 离体叶 接种 致病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向玉英 朱湘渝 侯艳
经10年在华北各省市田间试验和室内抗病测试证明:中林-115、中林-379、中林-34是抗干部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和叶部黑斑病(Marssonina brunnea)的杨树新品种,比北京杨、Ⅰ-214等有显著的抗病力,比群众杨降低溃疡病发病率80%~100%,比加杨、Ⅰ-214和P15A降低黑斑病发病率80%以上,并对杨树的其它病虫如天牛等,也有较强的抗性。它们也是华北地区速生、优质、繁殖易、成活高、适应性强的杨树良种,现正在大量推广使用。
关键词:
杨树新品种 抗病性 溃疡病 黑斑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贺伟 任飞娟 郭利民 李永 常聚普
从河南濮阳、山东菏泽等地的欧美杨溃疡病发病林地采集病样96份,经分离、纯化、归类出10种分离物,其中镰孢属(Fusarium)真菌占优势。以离体苗干水培接种和盆栽苗接种,经致病性测定,明确分离物Mz01为致病菌株。经形态学鉴定,Mz01为茄镰孢菌(Fusariumsolani)。采用真菌通用引物对分离物Mz01进行PCR扩增,对其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测序,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一致。茄镰孢菌作为我国欧美杨溃疡病的病原菌系首次报道。
关键词:
欧美杨溃疡病 病原菌 茄镰孢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