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1)
2023(9981)
2022(8993)
2021(8570)
2020(7357)
2019(17192)
2018(17188)
2017(33267)
2016(18429)
2015(20643)
2014(20578)
2013(20451)
2012(18622)
2011(16647)
2010(16571)
2009(15125)
2008(14405)
2007(12295)
2006(10615)
2005(9027)
作者
(54224)
(45036)
(44746)
(42595)
(28792)
(21777)
(20252)
(17806)
(17210)
(16265)
(15429)
(15136)
(14280)
(14273)
(13848)
(13826)
(13457)
(13350)
(12848)
(12741)
(11381)
(11044)
(10966)
(10240)
(10108)
(10107)
(9920)
(9795)
(9180)
(8999)
学科
(72664)
经济(72592)
管理(51371)
(48285)
(41075)
企业(41075)
方法(38590)
数学(33954)
数学方法(33415)
(17759)
(17124)
中国(16913)
(16228)
业经(15101)
地方(14028)
理论(13074)
农业(11890)
(11834)
(11756)
贸易(11749)
技术(11408)
(11380)
环境(11159)
(10908)
(10543)
财务(10476)
财务管理(10458)
(10076)
企业财务(9911)
教育(9630)
机构
大学(258481)
学院(256184)
管理(104820)
(95682)
经济(93530)
理学(92181)
理学院(91163)
管理学(89161)
管理学院(88724)
研究(84512)
中国(59425)
科学(56455)
(55260)
(46182)
业大(43668)
(43420)
(41780)
研究所(40115)
中心(37673)
农业(36703)
(36237)
北京(34412)
财经(34361)
(33195)
师范(32863)
(31279)
(30464)
(29639)
技术(28000)
经济学(27454)
基金
项目(185458)
科学(144471)
基金(134080)
研究(130866)
(118578)
国家(117641)
科学基金(100263)
社会(79728)
社会科(75518)
社会科学(75497)
(73866)
基金项目(71722)
自然(68541)
自然科(66992)
自然科学(66979)
自然科学基金(65699)
(62421)
教育(60549)
资助(56487)
编号(53057)
成果(42169)
重点(41521)
(40139)
(38645)
(38570)
课题(36466)
科研(36070)
创新(35883)
计划(35550)
大学(34094)
期刊
(98517)
经济(98517)
研究(70851)
学报(46566)
中国(44306)
(41563)
科学(40836)
管理(37465)
大学(33970)
学学(32148)
(29783)
农业(29672)
教育(28171)
技术(22653)
(17158)
金融(17158)
业经(16163)
财经(15742)
经济研究(15307)
(15218)
图书(14523)
科技(13660)
(13224)
理论(13041)
业大(13038)
问题(12962)
技术经济(12892)
(12297)
实践(12263)
(12263)
共检索到356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  杨国涛  谢崇华  陈永军  
选用籼型杂交水稻5个不育系803A、JW 803A、G46A、珍汕97A和Ⅱ-32A,5个恢复系绵恢2040、涪恢311、蜀恢527、明恢63和辐恢838,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组得到25个杂交组合,在穗分化期对其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性状起主导作用;光合色素含量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杂交水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性状受不育系影响较大,光合色素含量主要受父母本的互作效应同时也受环境因子影响。净光合速率中不育系JW 803A和恢复系蜀恢527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组合JW 803A/蜀恢52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书化  温圣贤  李泽炳  万经猛  田亚雯  刘灿辉  
选用 6个不同来源的籼型核不育系与 7个优良恢复系按 6× 7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 4 2个组合 ,估算了单株产量等 1 2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①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的产量和其他性状 ,同时受恢复系、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作用 ;②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伏明  周坤炉  阳和华  徐秋生  龙和平  
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 7个不育系和 9个恢复系为材料 ,采用 NC 交配设计研究了 11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 ,以期为优质杂交稻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结果表明 :1)无论是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还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 ,对杂种所有米质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 ,但在不同米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大小不同 .整精米率、精米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大小、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而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性状则以非加性效应更为重要 .2 ) 11个性状中 ,有 7个性状受母本影响比父本大得多 ,3个性状父、母本效应相当 ,仅 1个性状 (垩白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贤军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四川省农科院新选育的几个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配合力。结果表明: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受制于亲本的gca(一般配合力),而且多数性状以恢复系gca效应为主。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的影响。综合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配合力效应来看,不育系522A略超过珍汕97A,恢复系多恢43略优于明恢6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金波  宋兆强  王宝祥  李健  杨波  周振玲  樊继伟  方兆伟  卢百关  刘艳  迟铭  秦德荣  徐大勇  
了解杂交水稻亲本配合力和遗传率,为杂交水稻的亲本选育及强优组合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4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为亲本,采用4×7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模式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9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有效穗、株高和单株产量等性状主要受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外,其余性状主要受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制约;父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明显大于母本一般配合力的作用;不育系广仔占S、连籼1A和恢复系RH-1、RH-2和RH-6等亲本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涂诗航  张水金  董瑞霞  杨东  谢鸿光  郑家团  
选用11个不育系和6个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Ⅱ),对8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1)这8个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有效穗、穗长、单株产量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多数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3)不育系中EBC502、宜香A、天丰A、龙特甫A和内香2A以及恢复系中R527、N175和TR239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好;(4)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不同性状间的狭义遗传力大小排列:千粒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红梅  周新跃  王伟峰  陈杰  李先喆  刘建丰  徐庆国  
参考籼型杂交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配合力及遗传特性,以6个籼型杂交稻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按NC(II)交配设计的30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品种为材料,对其功能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杂交稻组合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遗传差异,杂交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最大荧光(Fm)、实际光能利用率ΦPSII、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ΦNPQ同时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影响,杂交稻其他叶绿素荧光参数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2杂交稻不育系ΦPSII和ΦNPQ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大于杂交稻恢复系ΦPSII和ΦNPQ的GCA方差,表明这些叶绿素荧光参数受其不育系的影响大于受其恢复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社萍  杨久  程在全  罗利军  刘国兰  刘晓利  张云  李华慧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以11个水稻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杂交配组,对F1组合单株产量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和竞争优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受基因型加性遗传的作用较大(56.04%),产量优势由全部基因型方差引起的h2B占95.65%。恢复系对于杂种产量的影响较大(GCA=56.05%)且受栽培条件等环境的影响较小(4.3%)。有2个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较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云R3>云R4>沪旱11A>云2A>云3A>云1A。以云3A和沪旱11A与云R3配制的组合单株产量均大于36.8 g(10 400 kg/hm2),竞争优势值均大于20.7%,株型好,分蘖力强,结实率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光辉  王建龙  周清明  陈立云  
选用8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作母本,30个恢复系品种作父本,共配制两系杂交水稻组合74个,进行两系杂交水稻糙米率配合力遗传研究.结果表明:1)两系法杂交水稻杂种F1谷粒的糙米率与父本(恢复系)和双亲平均的谷粒糙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23和0.3068;与母本(不育系)谷粒糙米率相关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1031.2)6×6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糙米率性状的表现在组合间差异极显著;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显著;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作用,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个基因型方差的65.02%,特殊配合力方差占34.9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光辉  杨华  周清明  王建龙  
选用6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作母本,6个恢复系作父本,配制两系杂交水稻组合36个,进行两系杂交水稻整精米率性状配合力遗传研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杂种F1谷粒整精米率与父本(恢复系)和母本(不育系)的谷粒整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3 2和0.264 1。6×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F1谷粒组合间整精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作用,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基因型方差的65%,特殊配合力方差占35%,一般配合力作用中,父本的作用(基因型方差为63.7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红梅  周新跃  陈杰  李海林  邱颖波  刘建丰  
为探明籼型杂交稻光合特性的杂种优势,以30个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其功能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亲本间和杂交稻组合的光合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其中亲本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净光合速率,组合间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气孔导度,亲本和组合间的变异系数均以叶绿素a/b比值为最小;杂交稻组合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平均数均大于亲本的平均数,有利于高光合速率杂交稻品种(组合)的选育;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具有正向平均中亲优势,其中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具有正向超高亲优势,胞间CO2浓度具有负向超亲优势,蒸腾速率和叶绿素a/b比值具有正向竞争优势;杂交稻组合的蒸腾速率与其父本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应斌  
对中国籼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生理、生态适应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指出现已育成的籼型超级杂交稻在我国南方多种生态区域作一季稻种植产量达到12t.hm2,表现出根系旺盛、分蘖力强、足穗大穗、源库协调、耐肥抗倒、以及前期能早发和后期抗早衰的潜在高产优势。有关栽培生理、生态适应性和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超级杂交稻在保持较高经济系数的同时,通过增加生物产量是超高产栽培的主要途径。进一步研究超级杂交稻的产量稳定性、产量形成机理、适宜种植区域,群体诊断指标、优质与高产相协调的关键栽培的技术等,对于建立超级杂交稻的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俊城  田小海  殷桂香  汤吉洪  杨志刚  
【目的】探索解决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花时滞后、分散,制约其制种产量的方法。【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Ⅱ-32A、粤泰A和V20A等3个不同花时特性的籼型不育系为材料,对喷施"920"、茉莉酸甲酯(MeJA)及赶露水、喷施Na2SiO3等人工调节花时技术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MeJA对所有供试材料均表现出提早花时和导致集中开花的显著效果,不同剂量的MeJA可使Ⅱ-32A、V20A的当日午前(12﹕15)累计开花数比对照提高2~5倍,累计开花率比对照提高20%~60%。并且其对花时不集中的不育系比对花时比较集中的不育系的调花效果更好。单独赶露水和叶面喷施Na2SiO3对调节不育系花时均表现出一定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贤军  任光俊  李勤修  彭兴富  
我国籼型恢复系的选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测交筛选恢复系;(2)测交筛选和人工制恢等多途径选育恢复系。目前,早、中熟恢复系选育取得一定进展,而迟熟恢复系选育仍处于徘徊,这是由于所用亲缘相近,遗传基础相似所致,因而提出了采用亲缘渐渗,拓展恢复系的遗传基础,培育超高产组合的技术对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钦泉  阳菊华  伏军  
为了提高两系杂交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预见性 ,以籼粳程度不同的 4个两用核不育系和 11个优良父本品系为材料 ,研究和分析了亲本籼粳程度与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的关系 .结果发现 ,亲本籼粳程度与杂种超亲优势和特殊配合力效应三者之间两两相关显著 ,而亲本籼粳程度、杂种超亲优势与双亲一般配合力总效应相关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