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4)
- 2023(3850)
- 2022(3309)
- 2021(3067)
- 2020(2556)
- 2019(5793)
- 2018(5960)
- 2017(10092)
- 2016(6333)
- 2015(7267)
- 2014(7433)
- 2013(6754)
- 2012(6415)
- 2011(5854)
- 2010(6106)
- 2009(5365)
- 2008(5198)
- 2007(4862)
- 2006(4340)
- 2005(3943)
- 学科
- 济(16531)
- 经济(16498)
- 管理(13876)
- 业(11205)
- 企(8382)
- 企业(8382)
- 理论(7322)
- 中国(6919)
- 农(6773)
- 教育(6705)
- 学(6665)
- 制(6134)
- 教学(6084)
- 体(5637)
- 方法(4981)
- 财(4655)
- 学法(4162)
- 教学法(4162)
- 银(4133)
- 银行(4096)
- 农业(4076)
- 地方(4051)
- 行(3991)
- 业经(3923)
- 融(3899)
- 金融(3892)
- 数学(3789)
- 学理(3683)
- 学理论(3683)
- 数学方法(3675)
- 机构
- 学院(83327)
- 大学(81752)
- 研究(34476)
- 济(26025)
- 经济(25132)
- 管理(24828)
- 中国(23895)
- 科学(23099)
- 农(22679)
- 理学(20270)
- 理学院(19979)
- 所(19466)
- 管理学(19370)
- 管理学院(19221)
- 京(18964)
- 农业(18058)
- 研究所(17804)
- 业大(16002)
- 江(15845)
- 中心(14911)
- 技术(14706)
- 财(13746)
- 省(13647)
- 范(12908)
- 院(12812)
- 师范(12631)
- 北京(11981)
- 州(11874)
- 农业大学(11024)
- 职业(10441)
- 基金
- 项目(55284)
- 研究(40795)
- 科学(40625)
- 基金(35199)
- 家(32905)
- 国家(32576)
- 科学基金(25328)
- 省(24584)
- 社会(21610)
- 教育(21119)
- 划(20690)
- 社会科(20137)
- 社会科学(20130)
- 基金项目(18062)
- 编号(18036)
- 自然(16554)
- 自然科(16158)
- 自然科学(16148)
- 成果(15855)
- 自然科学基金(15804)
- 资助(14967)
- 课题(14683)
- 重点(13554)
- 体(12097)
- 发(12081)
- 年(11999)
- 创(11737)
- 部(11566)
- 计划(11524)
- 科技(11129)
共检索到139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加勤 张雯雯 张娜 郭维明
对彩色马蹄莲的组织培养研究表明:①休眠期块茎比生长期块茎的诱导培养成功率高4~5倍,消毒时间可缩短50%;②1.0mg·L-1的6BA有利于优质种苗生产;③皇后(YellowQueen)和北极星(MajesticRed)组培苗栽培后形成的块茎再次用于组培,培养5代的增殖倍数分别比引进块茎直接用于组培提高144.70%和5.60%;④相同条件下,彩色马蹄莲黄花品种比红花、紫花品种的增殖系数高;⑤多代培养,保持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不变,增殖系数呈下降趋势,1.0mg·L-1与2.0mg·L-1的6BA隔代交替使用,可以克服增殖系数下降。
关键词:
彩色马蹄莲 组织培养 增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俊蓉 吴洁 袁宁 阎文昭 蒲志刚 许培芳 何锐 李萍 王建春
对彩色马蹄莲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丛芽增殖的最佳因素组合为MS+6-BA 0.5 mg/L+TDZ 2 mg/L;在诱导愈伤组织出芽时,先用适当浓度的6-BA来诱导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再将其转接到低浓度的NAA上以促进不定芽成苗。MS+NAA0.5 mg/L+活性炭5%有利于生根。
关键词:
彩色马蹄莲 组培研究 快速繁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月燕 陶伟芳
取“无核白鸡心”“美人指”“甬优一号”等 3个葡萄品种 0 5cm长的单芽嫩茎作为外植体 ,接种于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结果表明“无核白鸡心”“美人指”接种于GS分别附加 6 BA 1 0mg·L-1和 2 0mg·L-1的培养基 ,“甬优一号”接种MS附加 6 BA 1 0mg·L-1培养基诱导芽 ,芽的诱导率分别达 1 0 0 % ,1 0 0 %和 86%。当芽伸长至 1 0~ 1 5cm时 ,3个品种均转接于MS 附加IAA 0 0 5mg·L-1,6 BA 1 0mg·L-1和GA32 0mg·L-1的分化培养基 ,芽的分化最佳 ,分化率达 80 %~ 86% ,增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晓英 卢向阳 吴铁明 李向婷 任向丽 曹辉
为探索瓜叶菊杂合体母株优良性状的保存方法,以便快速有效地进行瓜叶菊种苗的生产,以瓜叶菊5个不同花色母株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对瓜叶菊茎段初始培养中芽诱导的影响因母株花色不同而不同,尤其在芽萌动时间和萌动数量上表现明显,其中以来自母株M1的外植体在含有0.1 mg/L NAA + 2 mg/L BA的A5培养基的诱导率最高,芽萌动早且数目多;2)在继代培养中,在0~2.0 mg/L 范围内,随BA质量浓度的增加,瓜叶菊芽的增殖倍数增大,但当BA为3.0 mg/L时,外植体茎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厚变脆,成愈伤组织状;3)C6培养基(1/2...
关键词:
瓜叶菊 离体培养 单芽茎段 繁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新英 林秀莲 赖钟雄
以成熟种子为材料,对海芋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芋的成熟湿润种子是获得无菌苗的最佳外植体;MS+6.0 mg.L-16-BA+1.5 mg.L-1KT+0.1 mg.L-1IBA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达到6.0以上;1/2MS+1.0g.L-1活性炭+2.0 mg.L-1PP333为适宜的壮苗生根培养基,壮苗率和生根率分别达到82.50%和100%;移栽基质以草炭+蛭石(3∶1)为好,移栽成活率达93.33%.
关键词:
海芋 离体培养 快速繁殖 种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红丽 胡靖锋 徐学忠 和江明 宋爽
以金线莲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激素水平对组织培养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培养基配方,并进行了移栽试验。结果表明,消毒以70%酒精处理30S+0.1%次氯酸钠处理20 min为宜;丛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8 mg/L+NAA 0.5 mg/L+KT 1.0 mg/L为最佳;金线莲茎段中部为最佳外植体;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 1.0 mg/L+IBA 1.0 mg/L+去皮香蕉50 g+活性炭5 g为最佳。
关键词:
金线莲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谷春艳 范加勤 杨雪 胡白石 刘凤权 张永春
近几年南京种植的彩色马蹄莲软腐病发生严重,从不同品种的彩色马蹄莲不同部位病组织中分离到6个菌株,经形态特征与培养性状比较、生理生化测试、16S rDNA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P.c.c)。信号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可产生并释放出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类信号分子。利用PCR技术扩增土壤根癌农杆菌中的attM基因,其编码的AttM解酯酶可以显著降解AHLs,在离体条件下可有效地减弱该病原菌的致病性,这为有效控制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琪 李荣旗 王玉忠 王华芳
该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细胞分裂素对彩色马蹄莲试管苗快繁和试管微型种球的诱导效应,筛选出适合彩色马蹄莲试管苗快繁和试管微型种球诱导的培养基.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6 BA 0 5~1 5mg L外植体分化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达80 %左右;6 BA 2 5~4 0mg L诱导微型球发生的结球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结球率达80 %以上.可见6 BA是彩色马蹄莲试管微型种球诱导的关键因素之一,6 BA 2 5mg L为该实验品种试管微型种球诱导的最佳有效浓度
关键词:
彩色马蹄莲 试管微型种球 细胞分裂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彧 何俊蓉 袁宁 王海娥 卓碧萍 刘丹 李爱仙 叶兰香 熊学琴 刘菲
本文建立了彩色马蹄莲块茎分化丛生芽体系,研究了在植物生长调节剂4-PU和6-BA的影响下块茎分化丛生芽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彩色马蹄莲的形态建成。结果表明,4-PU和6-BA对彩色马蹄莲的形态建成所起作用不同。在彩色马蹄莲不同的生理时期,POD活力水平以及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可见,不同生理时期的蛋白质、糖类的含量变化和差异以及酶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因在时空上的差次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火林 赵娜 韩清霞 戴凡炜
本试验对芦笋组织培养中影响生根的培养基激素配比、嫩茎增殖培养中激素配比及嫩茎增殖次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嫩茎增殖培养基激素配比和嫩茎增殖次数等因素对后续的茎段生根有重要影响。芦笋组培再生完整植株优化培养过程为:芦笋外植体(茎段)在J2(MS+NAA 0.2 mg/L+BA 0.5 mg/L)培养中诱导出嫩茎后,再在嫩茎增殖培养基J3(MS+NAA 0.2 mg/L+BA 0.1 mg/L)或J9(MS+NAA 0.05 mg/L+BA 0.1 mg/L)增殖1次(嫩茎增殖次数对后续生根影响极大),然后取增殖1次后的茎段接种到生根培养基G4(MS+IBA 0.5 mg/L+BA 0.05...
关键词:
芦笋 离体培养 根分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邵果园 梁国鲁
为探明秋水仙素诱导彩色马蹄莲多倍体的最佳处理方法,以黄色马蹄莲奇妙Zantedeschia elliottiana‘Black Magic’球茎为材料,在离体条件下诱导愈合组织并产生芽点,放入0.2,0.5及1.0 g·L-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浸泡24,48和72 h,诱导黄色马蹄莲多倍体。结果显示:秋水仙素能成功诱导黄色马蹄莲多倍体,其最佳处理是使用0.5g·L-1秋水仙素浸泡芽点48 h,四倍体诱导率13.3%。四倍体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x=64。获得的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比较,外部形态特征、气孔特性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具有植株强健,叶片变大增厚,保卫细胞增大,叶绿体数目增多,气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凡 曹鸣庆
以常规大蒜栽培品种为试材 ,B5为基本培养基 ,研究了利用脱毒大蒜萌生幼苗的离体繁殖技术。提出经均等纵切的试管苗假茎基部切块 ,在含激素的培养基上 ,具有较高的芽增殖能力 ;且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 ,通过苗繁殖阶段与生长阶段的交替进行 ,外植体具备比较稳定的芽增殖率。研究表明 ,采用此技术 ,至少在 5个循环期 ,约 1年的时间内 ,幼苗的增殖率 2个月维持在 4~ 7芽/株。切片状态及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及浓度均影响芽增殖。 8h短光照能有效降低试管苗基部鳞茎的形成。
关键词:
大蒜 离体繁殖 切割 光周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清 何业华 刘颂颂 吕长平 刘和平 林顺权 朱剑云 叶永昌
以3个也门铁(Dracaena fragrans)品种(金心也门铁、金边也门铁和普通也门铁)茎段为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基本培养种类、AgNO3、栽培基质等因素对其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段在MS+3.0 mg/L BA+0.3 mg/L IAA+2.0 mg/L AD上,腋芽萌发生长的同时也部分启动腋芽基部周围茎段组织的分化;在MS+3.0 mg/L BA+0.3 mg/L IAA上培养1代,每外植体平均分化出长1 mm以上的不定芽5~6个.不定芽在MS+1.0 mg/L BA+0.1 mg/L IAA+3.0 mg/L AgNO3上的增殖率在390%以上.将高度1.2 cm以上...
关键词:
也门铁 离体培养 高效繁殖体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凤鸾 黄宁珍 蒋能 冼康华 黄雪梅
通过对突脉秋海棠(Begonia retinervia)叶片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实验,探讨突脉秋海棠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的分化、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以突脉秋海棠叶片为外植体,愈伤诱导率最高可达87.92%;适于突脉秋海棠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2 mg·L-1;适于愈伤组织分化成不定芽及不定芽继代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NAA 0.2 mg·L-1,诱导分化率为89.32%,20 d继代倍数达6倍以上;适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 0.8mg·L-1+AC 0.1%,生根率达95.00%。研究...
关键词:
突脉秋海棠 愈伤组织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利娟 李晓东 李永红 刘俊武
以柠檬天竺葵的叶片、茎尖为外植体进行试管培养,结果表明,茎尖诱导分化的效果较好。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丛芽分化培养,MS+BA2 0mg·L-1+NAA0 1mg·L-1;(2)继代培养,MS+BA1 0mg·L-1+NAA0 1mg·L-1;(3)生根培养,1 2MS。
关键词:
柠檬天竺葵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