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56)
- 2023(2665)
- 2022(2406)
- 2021(2216)
- 2020(2028)
- 2019(4491)
- 2018(4389)
- 2017(8119)
- 2016(4734)
- 2015(5136)
- 2014(4978)
- 2013(4811)
- 2012(4817)
- 2011(4383)
- 2010(4565)
- 2009(4113)
- 2008(4245)
- 2007(3865)
- 2006(3479)
- 2005(3271)
- 学科
- 济(16017)
- 经济(15980)
- 业(10978)
- 管理(9101)
- 企(8408)
- 企业(8408)
- 学(6248)
- 方法(6160)
- 农(5415)
- 数学(4975)
- 中国(4930)
- 数学方法(4891)
- 财(3943)
- 融(3635)
- 金融(3635)
- 农业(3569)
- 制(3489)
- 贸(3367)
- 贸易(3364)
- 易(3290)
- 业经(3239)
- 银(3173)
- 银行(3138)
- 行(3028)
- 世界(2750)
- 地方(2721)
- 家(2647)
- 理论(2642)
- 教育(2554)
- 和(2534)
- 机构
- 大学(70028)
- 学院(66919)
- 研究(30264)
- 济(25531)
- 经济(25018)
- 管理(21288)
- 科学(20619)
- 农(20403)
- 中国(20219)
- 理学(17988)
- 理学院(17692)
- 所(17411)
- 管理学(17289)
- 管理学院(17160)
- 农业(16377)
- 研究所(16123)
- 京(15876)
- 业大(14438)
- 中心(12776)
- 财(12344)
- 江(11007)
- 省(10534)
- 院(10446)
- 农业大学(10424)
- 北京(10222)
- 财经(9593)
- 科学院(9544)
- 业(9259)
- 范(9177)
- 室(9035)
- 基金
- 项目(47413)
- 科学(35239)
- 家(33830)
- 基金(33820)
- 国家(33085)
- 研究(30179)
- 科学基金(25190)
- 省(18311)
- 社会(18171)
- 自然(17500)
- 基金项目(17392)
- 自然科(17101)
- 自然科学(17092)
- 社会科(17039)
- 社会科学(17031)
- 自然科学基金(16756)
- 划(16478)
- 资助(14470)
- 教育(13460)
- 重点(11527)
- 计划(10948)
- 发(10484)
- 编号(10468)
- 部(10463)
- 科技(10428)
- 创(9833)
- 成果(9652)
- 业(9502)
- 科研(9488)
- 农(9482)
共检索到106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宏玉 张晓义
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分析了不同血统和化性的九个品种的家蚕(Bombyxmori)血淋巴酯酶同工酶(EST).结果表明,所有的品种五龄盛食期幼虫都呈现相似的酶谱,可区分为四个区带(ESTⅠ、Ⅱ、Ⅲ和Ⅳ),共出现18条带,带的数目和酶活强度随品种而异.在五个品种中的Ⅲ-3及四个品种中的Ⅱ-2出现了伴性现象,Ⅲ-3伴随雄性、Ⅱ-2伴随雌性出现.
关键词:
家蚕 性别 酯酶 同工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容
对取食过无色杆菌毒蛋白的菜粉蝶幼虫血淋巴进行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与对照相比,酯酶酶谱发生变化,对照吸光度为处理组的2 ~10 倍
关键词:
菜粉蝶幼虫 无色杆菌毒蛋白 血淋巴 酯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宏玉 张晓义 杨大宇
采用垂直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薄层电泳 (PAGE) ,对家蚕血液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 ,双亲酶谱的差异越大 ,其杂种出现互补酶带和杂种酶带的机会越多 ,此类杂种具有较强杂种优势的可能性也较大。因此 ,应用PAGE进行家蚕血液酯酶同工酶谱的分析 ,作为筛选家蚕杂交优势较强的组合亲本和早期预测杂种优势 ,对缩短家蚕育种周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家蚕 杂种优势 酯酶 同工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虎山 王宜艳 王慧丽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淋巴中酯酶的活性,并研究底物、抑制剂、激活剂、温度、pH对酯酶活力的影响及酶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栉孔扇贝血清与血细胞中均存在酯酶,且血细胞中的酶活力高于血清。血清与血细胞中酯酶的最适作用底物有所不同,血清中为α-醋酸萘酯,而血细胞中为α-丁酸萘酯。当以α-醋酸萘酯为底物时,血清中酯酶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7.5;以α-丁酸萘酯为底物时,血清中酯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8.0。以α-醋酸萘酯及α-丁酸萘酯为底物分别测定酶的热稳定时,酶活力变化相似,在20℃时活力最高,而后缓慢下降。栉孔扇贝血淋巴中酯酶属中温型...
关键词:
栉孔扇贝 血淋巴 酯酶 酶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甘丽萍 刘仁华 牛艳山 席建 司马杨虎 徐世清
为了调查家蚕丝物质生产过程中雌雄之间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构建了家蚕黄茧色限性品种Ysh不同性别的丝腺与中肠LongSAGE文库,按照P
关键词:
家蚕 黄茧限性品种 LongSAGE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畅 王辉 沈聆苏 吴坚
本文利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法对蚁科4亚科8属9种蚁进行了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结果表明,蚁科不同亚科之间,同一亚科不同属之间及同一属不同种之间的酯酶同工酶谱皆存在显著差异;而同一种蚁同型个体之间的酯酶同工酶谱未发现差异,不同型个体之间酯酶同工酶仅个别带位置(等电点)具微小差异。说明利用同工酶技术进行蚁科种类的分类研究是可行的。
关键词:
蚁科 酯酶同工酶 等电聚焦 分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颖俊 赵巧玲 裘智勇 沈兴家 唐顺明 郭锡杰
【目的】对家蚕幼虫血淋巴在蜕皮前后的蛋白质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参与蜕皮过程的蛋白质,为深入研究家蚕幼虫的蜕皮过程提供新的思路,也为研究其它昆虫的蜕皮过程提供启示。【方法】应用以双向电泳(2-DE)进行蛋白质分离、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蛋白质鉴定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对家蚕幼虫血淋巴在蜕皮前后的蛋白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经过蜕皮过程后,家蚕幼虫血淋巴中蛋白质的数量、种类和部分蛋白质的表达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4眠蚕血淋巴中有10个明显的特异蛋白点,5龄起蚕血淋巴中2个明显的特异蛋白点,还有2个蛋白点的表达量发生了明显的上调或下调。经过质谱鉴定,以上14个蛋白点...
关键词:
家蚕 血淋巴 蜕皮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鹏飞 王荫长 尤子平
在马尾松毛虫越冬后活动期和第一代五龄幼虫血淋巴中,酯酶活性日变化动态均呈“∽”形曲线,与血糖、血酯含量的日变化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用溴氰菊酯处理以后,敏感品系中酯酶活性在击倒期下降,至兴奋期回升,痉挛期又大幅度下降,恢复或濒死时又进一步回升,低剂量(LD_5)处理的变幅很大,高剂量(LD_(95))的变幅较小。耐药品系的酯酶活性在击倒期明显下降,以后逐步回升,变幅小于敏感品系。低剂量处理后,敏感品系酯酶与血酯之间出现正相关的变化,而耐药品系的酯酶不仅与血酯之间出现正相关,而且与血糖之间出现负相关,说明两品系中毒以后的代谢及其调控机制是不同的。另外,两品系在低剂量处理后恢复期及高剂量处理后...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酯酶 溴氰菊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林进添 徐伟松 马安勤
采用比色法测定闹羊花素 Ⅲ (简称R Ⅲ )对菜粉蝶 5龄幼虫血淋巴和中肠酯酶的活性 ,并分析了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图谱。活体试验结果表明 ,R Ⅲ以每虫 5 μg定量饲喂或以 2 0mg/L浸渍叶碟后饲喂试虫 ,能显著降低血淋巴和中肠酯酶比活力 ,以每虫 1~ 3μg处理或 5mg/L浸叶饲喂处理时 ,对酶活性的影响取决于处理剂量和时间。PAGE表明 ,R Ⅲ以每虫 5 μg处理 ,酯酶酶谱发生明显变化 ,主酶带明显抑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乔燕祥 高平平 李莹
1991年对152份栽培大豆、12份野生大豆、12份半野生大豆进行了胚芽期酯酶同工酶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大豆酶谱类型丰富,176份品种表现为17个类型。按其迁移率可分为E1~E88个大区。E4、E6和E7区酶带条数稳定,酶带着色深,构成了大豆胚芽期酯酶同工酶的特征性酶带。按照地理分布,黄河流域的大豆类型酶谱最为丰富,共15种类型,其中山西、河南大豆表现出较特殊类型。东北三省的酶谱类型位居第二,为9个类型,其它生态区为4~6种类型。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的酶谱类型亦较丰富。和栽培大豆比较,酶带迁移率,分区情况完全一致,但酶带条数一般多于栽培大豆且出现一些较为特殊的酶带。广西、广东大豆酶谱类型表...
关键词:
酯酶,同工酶,大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丽 冯万玉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内蒙古新疆菜蝽(Eurydema maracandicumOshanin)、巴楚菜蝽(EurydemawilkinsiDistant)2个种以及同种内不同种群、不同性别、个体间EST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菜蝽的EST同工酶谱中均有各自的特征酶带。聚类图显示,2种菜蝽同种内不同种群、不同个体、性别间存在差异,且性别差异大于个体差异,但小于种间差异。
关键词:
菜蝽 不同种群 不同个体 EST同工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海平 房伟民 陈发棣 丁跃生 杨雪萌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对3个睡莲Nymphaea品种‘彼得’‘Peter Slocum’,‘玛珊姑娘’‘Masaniello’和‘得克萨斯’‘Texas Dawn’不同器官(未展开的幼叶、展开的幼叶、老叶、花瓣、花蕾、叶柄)和未展开的幼叶在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3个品种共有12种过氧化物酶酶带,6种酯酶酶带。②睡莲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未展开嫩叶和展开嫩叶的酶带最多,叶柄和花蕾次之,花瓣和老叶最少。未展开幼叶为较适合用于睡莲同工酶分析。③与生殖生长阶段相比,3个睡莲品种未展开幼叶在营养生长阶段的酯酶表...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柯浩 王江勇 彭绪运 石和荣 黄郁葱 陈毕生
将 1 2种中草药按其不同的药理作用和药效进行配伍 ,形成 5组复方中草药 ,分别编号为中草药 1~ 5号。将以上中草药添加到杂色鲍幼鲍的人工配合饲料中 ,连续喂饲幼鲍 ,饲养 4 7d后 ,测定幼鲍无细胞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酸性磷酸酶 (ACP)、碱性磷酸酶 (AKP)、溶菌酶(LSZ)活力。结果显示 ,所有添加中草药的SOD活力均比对照组降低 ,中草药 1、5号可提高幼鲍血淋巴的ACP和LSZ活力 ,而对AKP则起到降低的作用 ;中草药 3、4号可提高幼鲍血淋巴的LSZ活力 ,却降低幼鲍血淋巴的ACP和AKP活力 ,中草药 2号对ACP、AKP和LSZ活力均有提高作用 ,具...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陆宏达 刘凯 张明辉
对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的血清、血浆和血细胞裂解上清液(HLS)中酚氧化酶(PO)的活力以及该酶最适pH和温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血清和HLS中都有PO活力,而血浆中无PO的存在,血清中的PO来自于血细胞;以L-Dopa为底物,中华绒螯蟹PO活力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采用SDS、Ca2+、Mg2+以及SDS与Ca2+联合和SDS与Mg2+联合分别对酚氧化酶原(proPO)进行激活试验,血清和HLS中的PO活力都有显著的增加,其中SDS的激活作用最强,Ca2+、Mg2+的激活作用最弱,SDS与Ca2+联合和SDS与Mg2+联合的混合激活作用介于SDS和Ca2+、Mg2+之间,激...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酚氧化酶 生化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滕晓月 刘传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