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5)
2023(9090)
2022(8230)
2021(7807)
2020(6618)
2019(15536)
2018(15525)
2017(30285)
2016(16551)
2015(18658)
2014(18600)
2013(18443)
2012(16883)
2011(15067)
2010(14889)
2009(13464)
2008(12852)
2007(10960)
2006(9513)
2005(8123)
作者
(48234)
(39772)
(39308)
(37595)
(25447)
(19166)
(18027)
(15759)
(15203)
(14267)
(13730)
(13218)
(12534)
(12464)
(12182)
(12042)
(12033)
(11835)
(11231)
(11223)
(9945)
(9663)
(9523)
(9032)
(8877)
(8862)
(8834)
(8643)
(7995)
(7836)
学科
(63395)
经济(63325)
管理(46559)
(43754)
(36943)
企业(36943)
方法(31450)
数学(27100)
数学方法(26760)
(16449)
中国(15775)
(15399)
(15057)
业经(13963)
地方(13338)
理论(11402)
农业(11052)
(10928)
(10741)
贸易(10734)
(10427)
(10350)
技术(10242)
环境(10166)
(9652)
财务(9592)
财务管理(9575)
教育(9375)
(9085)
企业财务(9062)
机构
大学(232148)
学院(228797)
管理(94820)
(86115)
经济(84117)
理学(83054)
理学院(82140)
管理学(80598)
管理学院(80192)
研究(75581)
中国(53929)
(49858)
科学(49393)
(38233)
(38059)
(37874)
业大(36928)
研究所(34875)
中心(33853)
(32203)
北京(31337)
财经(31197)
(30492)
师范(30217)
农业(29905)
(28414)
(27649)
(26468)
师范大学(24592)
经济学(24517)
基金
项目(164321)
科学(128360)
基金(118972)
研究(118849)
(104000)
国家(103136)
科学基金(88483)
社会(72405)
社会科(68470)
社会科学(68451)
(64394)
基金项目(64364)
自然(59554)
自然科(58172)
自然科学(58159)
自然科学基金(57076)
(54410)
教育(54121)
资助(49122)
编号(48656)
成果(39069)
重点(36329)
(35763)
(34224)
(34027)
课题(32921)
科研(31811)
创新(31648)
大学(30528)
教育部(30412)
期刊
(91177)
经济(91177)
研究(66202)
中国(40438)
学报(39322)
科学(35624)
(34328)
管理(34056)
大学(29255)
学学(27423)
(27377)
教育(26181)
农业(24346)
技术(19647)
(16434)
金融(16434)
业经(15026)
图书(14359)
财经(14348)
经济研究(13874)
理论(12361)
科技(12273)
(12046)
(12025)
问题(11983)
实践(11646)
(11646)
技术经济(10989)
情报(10637)
(10629)
共检索到323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安  盛毅  陈馥衡  田瑄  
本文研究四个β-二氢沉香呋喃多醇酯衍生物的园二色谱(CD),用苯甲酸酯扇形规则预测其Cotton效应的符号,实验证明四个化合物的Cotton效应与预测情况一致,从而确定了它们的绝对构型。结果与文献中用二苯甲酸酯激子手性方法所得结论相吻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安  陈馥衡  
本文结合作者近年的研究,讨论了β-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的13CNMR取代规律及其有关的立体化学问题,这对于进一步研究该类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尚丽丽  陈媛  晏婷婷  邹献武  李改云  
【目的】对《中国药典》(2015)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建立既适用于野生沉香也适用于人工沉香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为沉香的科学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1),柱温31℃,检测波长252 nm。以29批次的参考样品和验证样品为研究对象,优化沉香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考察所建高效液相特征图谱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确定沉香样品共有的高效液相特征峰。【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所建高效液相特征图谱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选定野生沉香和人工沉香高效液相图谱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2%,具有较好的保留重现性。验证结果表明,所建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对15批次验证样品可以有效、准确鉴别,其中,5批次伪品沉香无法与特征图谱匹配,6批次野生沉香、4批次人工沉香验证样品均符合沉香高效液相特征图谱。【结论】29批次样品兼顾野生沉香和人工沉香的特点,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沉香质量。所建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对野生沉香和人工沉香具有普适性,且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可用于沉香的质量控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姬小明  刘云  赵铭钦  张钺  
以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缩水剂,合成了目标化合物1,2-O-异丙叉基-3,5-O-二肉桂酰基-α-D-呋喃木糖,其结构经红外光谱(IR)、核磁氢谱(1H NMR)、核磁碳谱(13C NMR)和质谱(MS)等方法得到了确证;对其300、600、900℃的热裂解成分进行GC/MS分析,并对该目标化合物进行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热裂解可得到51种有香味的醛、酮、酸、酯类化合物;该化合物添加量为0.01%时,可以改善卷烟香气质,增加香气量,降低刺激性,改善余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分棉  王建秀  王玉燕  
通过梳理研究反倾销措施经济效应的文献,并结合中国对外反倾销的实践,构建了跨国公司合谋效应的作用机制框架。文章以邻苯二酚/呋喃酚/香兰素产业链3次对外反倾销为研究对象,分析3次对外反倾销的贸易救济效果,对上述理论框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其子公司合谋通过贸易转移、贸易方式转变和投资跨越的方式规避了中国对外反倾销措施,证实了跨国公司合谋效应的存在。然后进一步剖析合谋效应的实现路径,最后讨论合谋效应的普遍性,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媛  尚丽丽  杨锦玲  李改云  殷亚方  戴好富  
【目的】建立有效、准确、科学的野生沉香鉴别技术,为沉香的鉴定和品质评价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显色反应、薄层色谱分析(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对10批次野生沉香进行鉴别。【结果】10批次野生沉香的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整体较高,明显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的10.0%;野生沉香的显色反应除呈现人工沉香的樱红色或浅樱红外,还出现紫堇色、浅红色和浅紫色在内的多样性显色,可辅助鉴别野生沉香;薄层色谱操作简单,节省材料,且野生沉香样品在薄层鉴别中呈现清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宏  张宁南  徐大平  李小飞  周达好  李明  
[目的]探究盐胁迫对土沉香中沉香四醇及2-(2-苯乙基)色酮的诱导作用。[方法]在传统冷钻和火钻的基础上增加盐(质量分数26%NaCl)胁迫,设冷钻、冷钻+盐、火钻、火钻+盐4个处理,结香10个月后,使用体积分数95%乙醇对各处理沉香样品进行超声提取得到醇提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沉香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UPLC-MS-MS),测定其中沉香四醇及2-(2-苯乙基)色酮的绝对含量。[结果](1)冷钻和火钻结合盐处理后,沉香醇提物含量均不同程度提升,其中冷钻+盐处理醇提物含量较冷钻处理提高21.43%,火钻+盐处理醇提物含量较火钻处理提高64.86%。(2)与冷钻和火钻处理相比,加盐处理后沉香中化合物种类总数未增加,冷钻和冷钻+盐处理化合物种类为35种,火钻和火钻+盐处理化合物种类为46种;冷钻+盐处理倍半萜类和色酮类物质种类与冷钻处理相比均未增加,火钻+盐处理倍半萜类化合物较火钻处理增加1种,色酮类化合物较火钻处理增加4种;加盐处理后沉香中倍半萜类物质相对含量减少,色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冷钻处理、冷钻+盐处理、火钻处理、火钻+盐处理沉香中倍半萜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88.67%,75.34%,56.72%和54.31%,色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8.74%,20.96%,27.05%和43.24%。(3)冷钻+盐处理沉香中沉香四醇、2-(2-苯乙基)色酮含量分别为1.08和0.14 mg/g,是冷钻处理(0.37和0.01 mg/g)的2.92和13.18倍;火钻+盐处理沉香中沉香四醇、2-(2-苯乙基)色酮含量分别为2.93和0.68 mg/g,是火钻处理(1.22和0.07 mg/g)的2.42和9.90倍。[结论]盐胁迫显著提升了沉香醇提物含量,增加了火钻处理的倍半萜类和色酮类物质种类,且对沉香四醇和2-(2-苯乙基)色酮的产生有诱导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莫勇  王贵武  陈茜文  冯能清  
研究制备了新型Ru.Zn.Cu/SiO2复合催化剂,并用于2-甲基呋喃液相加氢制2-甲基四氢呋喃反应。考察了Ru的含量,Na2CO3溶液浓度等催化剂制备条件,以及合成反应中反应压力、搅拌速率、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2-甲基呋喃转化率和2-甲基四氢呋喃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条件为Ru的含量为10%,Na2CO3溶液浓度为1.0 mol/l;合成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4 MPa,搅拌速率1 200 r/min,反应温度120℃;产品经气相色谱检测分析,2-甲基呋喃的转化率为100%,2-甲基四氢呋喃的选择性为87.6%。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园园  王昊  李薇  梅文莉  米承能  魏艳梅  戴好富  姜北  
综合运用多种柱色谱技术从越南红土沉香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经过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其结构为:7-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1),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2),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3),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4),6-甲氧基-2-[2-(3-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5),5-羟基-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6),6,8-二羟基-2-(2-苯乙基)色酮(7),(1β,3α,4aβ,5β,8aα)-4a, 5-dimethyl-3-(prop-1-en-2-yl)octahydronaphthalene-1,8a(1H)-diol(8),rel-(4S,5R,7R,8R,11R)-eremophil-9-en-12,8-olide(9),cyclodebneyol(10),柯拉斯那酸甲酯(11),白木香醇(12)和4-表-15-羟基菖蒲螺烯酮(13).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红土沉香中分离得到.以上化合物的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8和13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IC_(50)值分别为81.23±2.83、39.55±3.75和72.63±2.87μmol·L~(-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湘阳  曾炳山  裘珍飞  刘英  范春节  
越南奇楠沉香AquilAriA crAssnA是瑞香科沉香属植物。试验以越南奇楠沉香的组培苗为材料,研究组织培养中影响不定根诱导的因素。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nAA的浓度变化、固化剂的种类、活性炭的含量对奇楠沉香组培苗的生根率有显著影响,不同无性系对nAA的反应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4Ms大量元素+1/2Ms微量元素+nAA(0.05~0.2 Mg/l),诱导越南奇楠沉香组培苗生根的最佳nAA的浓度随无性系的不同而不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汪腾越  周再知  裘珍飞  梁坤南  曾炳山  马华明  黄桂华  
针对在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有效消毒方式问题,以1年生土沉香实生苗为材料,开展了茎段外植体次氯酸钠(5%、10%、20%)和升汞(0.05%、0.1%、0.2%)3个浓度水平的消毒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外植体(叶片、顶芽和茎段),次氯酸钠消毒时间(0,3,5 min)和升汞消毒时间(0,3,5 min)的3因素3水平正交L9(34)组合排列试验。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采用10%浓度的次氯酸钠、0.1%浓度的升汞消毒,效果较好;茎段较叶片、顶芽的污染率和死亡率低,存活率高,为适宜的外植体。最佳消毒方式为75%的酒精浸泡30 s,0....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杨延军  李兴龙  傅尧  张玉苍  
生物质平台分子5-羟甲基糠醛(5-HMF)的高附加值转化利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加氢醚化双功能Cu-Co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5-HMF加氢醚化到2,5-二(甲氧基甲基)呋喃(BMMF).在130℃,2 MPa H_2条件下反应2 h,得到最高85.9%的BMMF收率.双功能催化剂中Co_3O_4提供了路易斯酸酸性位点,同时还原得到的Cu_2O及Co~0提供了加氢氛围,最终实现了HMF一步加氢醚化制备BMMF.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晏婷婷   李改云   陈媛  
【目的】分析沉香主要成分在燃烧过程中的挥发或裂解方式 ,比较国产、惠安系和星洲系3个产区沉香燃烧释放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差异,确认对沉香燃烧香气有贡献的气味活性化合物及其来源,解释沉香燃烧气味形成原因,为沉香产地识别和香气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馏和乙醇提取沉淀方法分离沉香树脂部分中倍半萜类和2-(2-苯乙基)色酮类(PECs)特征成分,应用热重(TG)分析倍半萜类、PECs化合物和木材部分的热质量损失模式,使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分析不同产区沉香燃烧烟气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确认气味活性化合物,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分析3个产区沉香燃烧释放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收集燃烧沉香产生的烟尘,运用液相质谱(LC-MS/MS)联用分析其中PECs成分组成,采用HS-GC-MS分析加热后的PECs标准品,探究沉香中PECs化合物裂解机制及其对燃烧气味的影响。【结果】1)沉香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在200 ℃以内完全挥发,PECs化合物质量在150~350 ℃缓慢降低,木材在250 ℃以上迅速燃烧。2)沉香燃烧释放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芳香族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芳香族化合物种类和含量明显增加,为沉香燃烧气体提供辛、甜、杏仁、花香等丰富的气味;国产沉香中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3,4-二甲氧基苯酚、乙酰丁香酚等7种化合物释放量与样品乙醇提取物含量负相关,这些化合物主要为沉香燃烧烟气提供烟熏、粉尘和木材气味。3)倍半萜类关键香气化合物桉油烯醇、cis-桉叶-6-烯 -11-醇、愈创木醇的相对含量在国产沉香中最高,惠安系沉香中次之,星洲系沉香中最低。4)沉香燃烧烟尘中含有多种Flidersia型 2-(2-苯乙基)色酮类(FTPECs)化合物,但未检测到四氢2-(2-苯乙基)色酮类(THPECs)化合物。沉香四醇裂解释放苄基丙酮和苯甲醛,2-(2-苯乙基)色酮高温裂解不仅生成苯甲醛、苯乙醇等6种芳香族化合物,还能挥发进入空气。【结论】沉香的主要成分倍半萜类、PECs化合物和木材燃烧过程中热质量损失模式不同,倍半萜类化合物直接挥发进入空气,PECs化合物和木材裂解生成多种芳香族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多种气味,对沉香燃烧香气有重要影响。不同产区沉香燃烧后释放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星洲系与惠安系和国产沉香差异较大。高温下不同种类PECs裂解生成芳香族化合物种类和含量不同,FTPECs可部分挥发进入空气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泽坤  陈媛  晏婷婷  李改云  
【目的】比较奇楠沉香与普通沉香分泌物分布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分析2种沉香燃香烟气抑菌效果,为奇楠沉香的品质评价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0批次奇楠沉香和9批次刀砍法普通沉香为研究对象,采用显微切片法比较2种沉香分泌物分布,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2种沉香分泌物主要化学成分差异,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探究2种沉香线香燃烧后的烟气成分,并基于空气消毒效果鉴定试验评价燃香烟气成分对空气中自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奇楠沉香与普通沉香分泌物主要分布在内含韧皮部和木射线薄壁细胞,奇楠沉香中2种结构的组织比量大于普通沉香。奇楠沉香分泌物含量明显高于普通沉香,2种沉香分泌物主要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奇楠沉香分泌物中倍半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低于普通沉香,色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大于普通沉香。奇楠沉香分泌物中色酮类化合物以2-(2-苯乙基)色酮和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为主,二者相对含量之和达77.3%,普通沉香仅1.5%。奇楠沉香与普通沉香线香燃烧后的烟气成分包括芳香族化合物、倍半萜类化合物以及色酮类化合物,与分泌物主要化学成分相比,烟气成分含有大量芳香族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分泌物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分泌物裂解产物和木材裂解产物。2种沉香燃香烟气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杀灭率达99%以上,但奇楠沉香燃香烟气对空气中自然菌的抑制效果略优于普通沉香。【结论】奇楠沉香与普通沉香分泌物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二者由不同化学类型白木香结香产生,奇楠沉香具有丰富的2-(2-苯乙基)色酮和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由其制备的线香燃烧后烟气抑菌效果略优于普通沉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馨  刘君昂  周国英  吴毅  徐睿  董文统  陈彧  
以海南省土沉香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主要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其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海南6个土沉香人工林的土壤均呈酸性,有机质、速效K、有效Zn和有效Cu含量总体都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碱解N除屯昌县屯城镇和定安龙州基地含量较低外,其他样地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有效P除定安龙州基地丰富外,其他样地普遍供应严重不足;各土沉香人工林均存在缺有效Ca和有效Mg,而富含有效Mn和有效Fe的现象。综合肥力评价结果显示:6个土沉香人工林的土壤肥力关联度排序为:定安龙州基地>万宁市兴隆镇>屯昌县南坤镇>保亭金江农场>屯昌县坡心镇>屯昌县屯城县,土壤肥力Ⅲ级(一般)的有4个样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