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1)
2023(2132)
2022(1808)
2021(1656)
2020(1409)
2019(2969)
2018(2843)
2017(5296)
2016(2581)
2015(2905)
2014(2859)
2013(2673)
2012(2541)
2011(2258)
2010(2387)
2009(2150)
2008(1959)
2007(1844)
2006(1631)
2005(1509)
作者
(7157)
(6054)
(5956)
(5648)
(3848)
(2858)
(2800)
(2284)
(2221)
(2100)
(2054)
(2014)
(1907)
(1883)
(1817)
(1794)
(1780)
(1763)
(1747)
(1647)
(1454)
(1440)
(1434)
(1400)
(1396)
(1360)
(1304)
(1263)
(1186)
(1172)
学科
(10741)
经济(10713)
(8433)
管理(6813)
(5952)
企业(5952)
方法(4621)
(4312)
人民(4091)
数学(4039)
数学方法(4016)
消费(3615)
中国(3491)
结构(3157)
农业(3000)
水平(2939)
消费水平(2929)
(2828)
贸易(2827)
收入(2733)
(2728)
(2378)
业经(2287)
(2173)
金融(2173)
(2047)
(1930)
银行(1928)
(1883)
关系(1806)
机构
大学(38574)
学院(38281)
(17882)
经济(17640)
管理(15136)
研究(13271)
理学(13185)
理学院(13053)
管理学(12887)
管理学院(12822)
中国(9880)
(8068)
(7781)
科学(7068)
财经(6619)
(6353)
(6058)
中心(5999)
研究所(5786)
经济学(5585)
(5429)
(5389)
师范(5388)
(5089)
商学(5066)
商学院(5039)
北京(5024)
经济学院(5024)
财经大学(4984)
业大(4704)
基金
项目(26008)
科学(20954)
基金(19852)
研究(19463)
(18080)
国家(17413)
科学基金(14654)
社会(13580)
社会科(12833)
社会科学(12828)
基金项目(10195)
(9310)
自然(8846)
教育(8653)
自然科(8650)
自然科学(8646)
自然科学基金(8488)
(7825)
资助(7816)
编号(7651)
(6012)
国家社会(5954)
成果(5890)
重点(5498)
教育部(5397)
(5356)
(5305)
人文(5251)
大学(5078)
创新(4952)
期刊
(22366)
经济(22366)
研究(12536)
中国(7058)
管理(6086)
学报(5573)
科学(5520)
(5313)
(5019)
大学(4569)
经济研究(4430)
学学(4287)
业经(4224)
教育(3527)
商业(3444)
农业(3438)
(3122)
金融(3122)
财经(3105)
(2698)
世界(2666)
消费(2581)
商业经济(2382)
技术(2307)
问题(2265)
(2185)
(1985)
(1949)
国际(1824)
社会(1823)
共检索到58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述超  
来自瑞典的家居品牌宜家(IKEA)几乎成为国内城市品味与现代化的象征。IKEA进入中国,标志着中国消费社会的美学消费转型,宜家室内打造的现代家庭想象能够与美式资本主义的现代奇观分庭抗礼。IKEA宛如异国实境的跨文化媒介景观,提供了北欧文化想象与"观光凝视"的消费空间。而IKEA的现代家庭想象则与消费主义结合,逐渐取代过去由国家主导的家庭想象。IKEA的美学现代性将DIY收纳并且文化化与标准化,使消费者既劳动又休闲,成为不完全的消费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晨   宋昌耀   厉新建  
在旅游研究中,游客凝视是广受关注的概念,持续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学术积累。其中,有两种倾向值得重视,一是游客凝视常与旅游凝视混用,二是过于关注游客凝视的视觉特性。文章通过对厄里原著的评述以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从游客视角出发对游客凝视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探讨了游客凝视与个体社会性需求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悖于逃离惯常环境的初衷,作为“社会人”的游客能够通过凝视介入社会和社会关系,参与感、羞耻感、归属感等都是诱发凝视过程的原因;同时,凝视也对个体融入群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时间维度上,可将游客凝视的演进过程划分为场前凝视、在场凝视与离场凝视。游客随着凝视过程演进发生情感变化,由此产生了希冀、满足、矛盾、反抗和妥协等心理过程,并组合成多种走向的情感动线。众多的情感动线相互叠加作用,推动着凝视客体的衍化和调整,展示出旅游活动通过游客凝视产生的外向权力性和内向权力性影响社会构建的过程。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宪  
维米尔是荷兰17世纪“黄金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家,其艺术风格反映出西方艺术从古典向现代的深刻转变。维米尔聚焦于当下的日常生活的日常性,选择家人或邻里作为模特,并把自己的家作为画室,这些看似简单的现象却蕴含了复杂的现代性意义。维米尔存世的作品虽然并不多,但却以其鲜明的个性风格标志着艺术的现代嬗变,从依赖宗教、神话和历史故事的文学性叙事的古典形态,向关注视觉感知和视觉体验的深刻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维米尔的艺术开启了关注当下日常生活的现代风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海霞  
本文回顾了游客凝视的内涵,认为无论是游客凝视,还是东道主凝视、双向凝视,都将游客及东道主置于"一方对另一方的权力"的场景中,对主客双方发展和谐的文化关系十分不利。本文认为,主客之间平等、公正、互重的关系是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主客双方从"我—它"走向"我—你",从凝视走向对话,更有利于唤起东道主的文化自觉,有利于建立起主客之间新型的文化关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茂英  
文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旅游学研究中的"凝视"理论,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游客凝视"。文章认为,"旅游凝视"是一个多利益主体参与互动的复杂系统,而不是单向的"游客凝视"。"旅游凝视"还包括"当地人凝视"、"专家凝视"、"游客间凝视"、"隐性凝视",以及各"凝视"力量之间因权力悬殊和变化而产生的互相凝视。"旅游凝视"从旅游的角度来考察整个社会,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评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结合国内外的旅游发展趋势,重点阐述我国学者可以努力的研究方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拉扬  
由于研究者对凝视的简单采借,导致旅游凝视经常被直接理解为旅游者的视觉体验或等同于福柯的权力理论。对于一个外来概念或理论,经过学术共同体成员的批判性思考,终将发展成旅游的内生化语言乃是旅游知识毋庸置疑的理论自觉过程,因此反思旅游凝视的重要性就日益凸显且无法回避。在回顾厄里的《旅游凝视》原作以及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这一概念和理论所受的批评以及研究转向,认为厄里在非寻常架构下阐述的凝视应该还包括注意这一内涵,并强调旅游凝视的价值在于其是"旅游体验"的实现途径而非目的,从而明晰旅游凝视在旅游理论体系中的应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丹萍  
1992年,以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有关"凝视"的著述为基础,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提出"旅游凝视"理论。厄里认为,"旅游凝视"是旅游欲求、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融合并抽象化的结果,是旅游者施加于旅游地的一种作用力,旅游者拍摄旅游地人文事象的摄影行为以及各类旅游广告图片等都是"旅游凝视"的具体化和有形化,旅游地由此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被社会性地重新构建。"旅游凝视"理论可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的某些旅游现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乡村凋敝正成为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问题,为此,国家大力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但以经济指标为核心的乡村建设,偏重于硬件设施的完善,忽视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具有公共性,对乡村文化的培育与发展将成为扭转乡村空心化格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新建  
一、文化旅游的诸多困惑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各地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普遍都重视文化的突出作用。但是,在文化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困惑需要破解。非物化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利益分配问题。文化可以有多样化的存在形式,包括物化的建筑、文物等历史遗存,也包括非物化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或者干脆就是一种隐约的感觉或氛围。对于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俊彤  殷平  
旅游直播以其特有的互动性、体验性和实时性已经成为凝视目的地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其场景下的旅游凝视行为发生了改变。文章以"带着微博去旅行"的128场直播和25.4万字的弹幕文本作为基础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旅游直播凝视的目的、内容、态度和权力关系,构建了旅游直播凝视行为过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直播凝视目的从单一的追求愉悦体验扩充为审视目的地、粉丝行为和获取福利,凝视内容为主播、旅游环境、旅游吸引物、优惠活动和直播相关信息。(2)弹幕实时互动是主播与潜在游客的双向凝视,潜在游客在互动中掌握主动权,但主播通过反向凝视获取了信息。(3)主播在旅游直播中扮演了专家、当地人、导游和游客多重角色,使主播与潜在游客的权力关系呈现动态变化。(4)旅游直播凝视使潜在游客实现对目的地的先视,产生偏积极的情感倾向,重构了地方形象。研究结论丰富并推进了旅游凝视理论,并为旅游直播实践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雷  钱俊希  朱竑  
旅游建立在对地方异质性的消费凝视之上,游客认为旅游地"他者文化"拥有真实的本质属性,并应将旅游地的视觉差异和文化真实属性封存保留,在游客到来时再自然地呈现。而现代性与旅游消费如影相随,本地人更是主动迎合游客,借助创造舞台化的"真实性"以求得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与城市平等享有现代性带来的福利。旅游开发中的真实性由此成为悖论。该文以泸沽湖旅游区域为案例,使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游客与旅游地居民摩梭人对真实性理解的差异与矛盾。在真实性研究中强调本地人的视角,致力于将本地人的地方文化价值观纳入主流话语体系当中。从对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广鹏  余志远  
旅游体验中的两个重要范畴:旅游凝视与旅游朝圣,借助于对"旅游凝视"和"旅游朝圣"的考察,可以构建有关旅游体验的起点与终点的重要命题。本文抽取旅游世界关键构成要素(旅游者、景观、他者、活动与氛围情境),讨论旅游体验的实现途径问题,提出"景观视觉化、他者真实化、活动升级化以及氛围情感化"等,有助于提升旅游者体验质量的相关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把多勋  王俊  兰海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者的介入所导致的凝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文化与旅游,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出发,以旅游凝视理论为理论支撑,从民族地区文化的遗失到其创新与传播等方面得出旅游凝视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变迁的关系所在,同时民族地区文化在被凝视的背景下自身具有强烈的生产性,可以构建旅游凝视与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作用模型。旅游者的凝视是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源动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忠梅  郑重  
借助对"凝视"这一关键词的文本分析和解读,以治学道德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凝视"为新的切入视角,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社会语境和学术语境下探寻治学道德对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理论建构和策略理解。基于治学道德"凝视"的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新理路在于:加强制度设计,建立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新准则;加强法制教育,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自律的新境界;加强道德治理,建构师生学术道德共同体的新关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煜杰  
"凝视"这一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旅游人类学中,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实践案例的补充,凝视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展。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把日常生活的责任和义务暂时搁置,以独特的心态、方式和眼光去看待旅游活动中的事物被称为"游客的凝视"(tourist gaze)。在这一过程中,事物的真实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