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2)
- 2023(4739)
- 2022(3922)
- 2021(3217)
- 2020(2725)
- 2019(5946)
- 2018(5727)
- 2017(11446)
- 2016(5792)
- 2015(6421)
- 2014(6464)
- 2013(6669)
- 2012(6513)
- 2011(6055)
- 2010(6297)
- 2009(6067)
- 2008(5538)
- 2007(5132)
- 2006(4916)
- 2005(4643)
- 学科
- 济(53538)
- 经济(53511)
- 地方(15450)
- 管理(14614)
- 方法(14541)
- 业(13996)
- 数学(13203)
- 数学方法(13155)
- 地方经济(11970)
- 中国(10712)
- 农(9442)
- 学(8578)
- 企(8467)
- 企业(8467)
- 业经(8172)
- 农业(7560)
- 经济学(6560)
- 财(5950)
- 环境(5878)
- 融(5729)
- 金融(5729)
- 产业(5413)
- 发(5370)
- 制(5199)
- 体(4889)
- 银(4743)
- 和(4738)
- 银行(4736)
- 贸(4681)
- 贸易(4676)
- 机构
- 学院(94198)
- 大学(94005)
- 济(55529)
- 经济(54739)
- 研究(38088)
- 管理(32812)
- 中国(28369)
- 理学(27866)
- 理学院(27530)
- 管理学(27106)
- 管理学院(26918)
- 财(22348)
- 科学(20247)
- 经济学(19466)
- 所(19223)
- 京(19126)
- 财经(17683)
- 研究所(17207)
- 经济学院(17195)
- 中心(15974)
- 经(15945)
- 江(14258)
- 农(13614)
- 院(13213)
- 财经大学(12843)
- 北京(12097)
- 科学院(11822)
- 业大(11371)
- 范(11105)
- 社会(11080)
- 基金
- 项目(57584)
- 科学(45994)
- 基金(43440)
- 研究(41407)
- 家(37534)
- 国家(37276)
- 科学基金(31986)
- 社会(30205)
- 社会科(28810)
- 社会科学(28805)
- 基金项目(22324)
- 省(21641)
- 自然(18496)
- 资助(18209)
- 自然科(18073)
- 自然科学(18069)
- 自然科学基金(17736)
- 教育(17621)
- 划(17379)
- 编号(14561)
- 发(14535)
- 济(13716)
- 国家社会(13707)
- 经济(13600)
- 重点(13199)
- 部(12892)
- 发展(12442)
- 展(12281)
- 成果(11840)
- 教育部(11410)
共检索到154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京津冀一体化这一特殊历程,使北京除了要完成经济结构优化这一艰巨任务外,还需要妥善解决功能疏解、人口调控等特殊问题2014年以来,北京市经济金融形势总体向好,短期内经济企稳迹象明显。但从中长期看,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仍面临着一些问题。2014年以来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北京市与全国经济总体走势基本一致,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增长形势有所好转。从北京市经济数据看,上半年地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增长进入了转型升级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与消费升级,民生基础设施投资等将为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应多管齐下,大力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由原先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变为重创新、调结构、扩内需的内生增长方式,经济增长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从多种因素分析预测,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与消费升级、民生基础设施投资等将为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内生动力 激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强 刘晓音
本文通过引入经济规模变量构建了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演变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经济增长动力的演变机制和路径,并利用国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动能转换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变动。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存在一定的演变机制,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由外循环动力向内循环动力转变。其中,出口、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减弱,而居民消费、私人投资、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通货膨胀、汇率变动、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负向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阶段应着眼于本国实际,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这是成功跨入高收入国家的关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邴志刚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政策性减税的双重背景下,辽宁财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困局,财政人认真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投资,积极拉动消费,大力支持调结构、促转变,把财政工作的重心放在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上。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91亿元,增长1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率为7.8%,其中,一季度为8.1%,二季度为7.6%。尽管经济增长呈现回落态势,但筑底企稳的迹象已开始显现,特别是1~7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0.4%,增速与1~6月持平,较1~5月提高0.3个百分点。从需求数据看,经济增速下行过程已基本结束,三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可能在二季度水平上保持稳定或略有提高,全年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在7.5%~8%之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正模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我国上半年GDP的增速为7.8%,但二季度为7.6%。与此同时,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长正常;房地产的产值和平均价格略有回落。我国的夏粮又获得丰收,全国的物价指数被控制在2.3%。这些经济数据都表明,中央政府从去年以来的大量宏观调控措施终于发挥了作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经济运行回到了较为理性适度的增长区间(6%~9%)。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侯俊军 岳有福 叶家柏
本文基于新发展格局“经济循环”的内涵特征构建了一个理解双循环的分析框架,从企业间中间产品供给循环和对企业的最终产品需求循环视角测度了我国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循环,并通过结构分解分析(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方法探究了双循环视角下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的显著特征,国内循环占比超过74%。供给端双循环中,内资企业间循环和内外资企业间循环占比在上升,而国内外企业间循环占比在下降,但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需求端双循环中,国外对国外企业的最终产品需求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仅次于我国对内资企业的最终产品需求。SDA结果表明,国内循环发挥了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国内循环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始终保持在76%以上,尤其是需求端我国对内资企业的最终产品需求和供给端内资企业间循环的贡献度表现突出。和内资企业一样,外资企业也在促进内外经济循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为内外资企业间循环不仅拉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更是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认识,也为解释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强
《湖南省价格监督管理条例》是依据《价格法》制定的一部以全面规范价格行为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性法规。为贯彻落实好《条例》,2月25日,湖南省召开贯彻实施《湖南省价格监督管理条例》动员大会,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周强撰写署名文章,指出《条例》的实施是湖南依法运用价格杠杆,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推进依法治省进程,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本刊全文刊载周强省长的文章,以供读者学习参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立群
必须继续坚持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措施并举,精准稳需求、稳增长,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巩固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基础,提高增长的含金量经济增速回调初步触底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呈现平稳态势,前三季度GDP增长率均为6.7%,从10月、11月经济数据看,第四季度预计不会低于这一水平,全年增速预计不低于6.7%。观察2016年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可以看到支持经济增速触底的因素明显增加。第一,消费持续保持10%左右的较高水平增长。2016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树成
20 0 3年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有局部过热的特点。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中遇到的第一个重要关口。局部过热会引起局部的、结构性物价上涨。而若发展到全局过热 ,仍会引起全面的通货膨胀。因此 ,要适时适度地进行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地增长 ;在微观层面上 ,企业要有应对市场的安全应急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鹤
一、欧盟经济平稳增长据欧盟执委会1995年5月公布的调整后数字, 1994年欧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2.7%,通货膨胀率降到3.2%,基本实现了在低通货膨胀率下的强劲复苏。1995年初,由于墨西哥比索危机引发的国际货币市场动荡以及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减弱的影响,1995年上半年美元对德国马克一再贬值,给欧盟国家内部汇率造成巨大压力,而部分国家的财政状况不佳、政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宪春
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现状、矛盾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研究。重点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进行了考察,通过动态分析、国际比较等方法说明了高速经济增长为中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并探讨了这一增长的主要基本原因。同时,本文也对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探讨,论证了中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以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平稳 国际地位 需求 供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立群
必须继续坚持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措施并举,精准稳需求、稳增长,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巩固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基础,提高增长的含金量经济增速回调初步触底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呈现平稳态势,前三季度GDP增长率均为6.7%,从10月、11月经济数据看,第四季度预计不会低于这一水平,全年增速预计不低于6.7%。观察2016年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可以看到支持经济增速触底的因素明显增加。第一,消费持续保持10%左右的较高水平增长。2016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兰军
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我国此轮经济下滑不是股票市场造成的,而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需减少、出口下滑形成的。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由于股市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内需的扩张,因此,建议把繁荣复兴股票市场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主要抓手。
关键词:
经济下滑 繁荣股票市场 扩内需 保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