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6)
- 2023(9204)
- 2022(7215)
- 2021(6462)
- 2020(5259)
- 2019(11203)
- 2018(11031)
- 2017(20174)
- 2016(11485)
- 2015(12544)
- 2014(12133)
- 2013(11596)
- 2012(10323)
- 2011(9084)
- 2010(8884)
- 2009(8026)
- 2008(7906)
- 2007(6802)
- 2006(5891)
- 2005(5256)
- 学科
- 济(40804)
- 经济(40757)
- 业(30378)
- 管理(30274)
- 企(23330)
- 企业(23330)
- 方法(16583)
- 数学(14403)
- 数学方法(14285)
- 农(14168)
- 中国(13225)
- 学(12816)
- 业经(11102)
- 财(10323)
- 农业(9803)
- 贸(8380)
- 贸易(8378)
- 地方(8171)
- 易(8170)
- 环境(8031)
- 技术(7967)
- 制(7209)
- 产业(6938)
- 发(6626)
- 划(6580)
- 务(6480)
- 财务(6459)
- 财务管理(6453)
- 银(6232)
- 企业财务(6183)
- 机构
- 学院(162381)
- 大学(162243)
- 研究(60597)
- 济(59981)
- 经济(58835)
- 管理(55899)
- 理学(49547)
- 理学院(48883)
- 管理学(47729)
- 管理学院(47504)
- 农(46478)
- 科学(44549)
- 中国(41955)
- 农业(37510)
- 业大(35954)
- 京(34339)
- 所(33682)
- 研究所(31674)
- 中心(26211)
- 农业大学(25015)
- 财(24952)
- 江(24020)
- 院(21756)
- 省(21274)
- 财经(20685)
- 室(20629)
- 北京(20472)
- 科学院(20206)
- 业(19863)
- 技术(19766)
- 基金
- 项目(122746)
- 科学(94487)
- 基金(89278)
- 家(83798)
- 国家(83140)
- 研究(76949)
- 科学基金(68706)
- 省(49664)
- 社会(49020)
- 自然(48594)
- 基金项目(47910)
- 自然科(47511)
- 自然科学(47481)
- 自然科学基金(46651)
- 社会科(46459)
- 社会科学(46445)
- 划(42307)
- 教育(34852)
- 资助(34813)
- 重点(28804)
- 编号(27858)
- 计划(27416)
- 发(26572)
- 创(26097)
- 科技(25537)
- 部(25236)
- 科研(24610)
- 创新(24563)
- 业(24357)
- 农(22111)
共检索到224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聪 黄世猛 赵丽红 张建云 计成 马秋刚
为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对感染肠炎沙门氏菌蛋鸡肠道形态、抗氧化能力及沙门氏菌定植的影响,将400只沙门氏菌阴性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2组分在环境条件相同的2个安全隔离舍,每组设5次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I组和III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II组和IV组)在基础饲粮上添加2.5×1010cfu/kg凝结芽孢杆菌。饲喂1周后,试验组连续两天定量口服沙门氏菌菌液,对照组口服等量无菌PBS溶液,饲养3周。结果表明:1)日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极显著增加十二指肠绒毛宽度和绒毛吸收表面积(PBC <0.01),显著降低绒毛宽度(PSE<0.05),沙门氏菌可以显著增加血浆SOD和TAOC(PSE<0.05);添加凝结芽孢杆菌显著降低血浆中SOD和MDA的含量(PBC<0.05)。3)在攻毒后第1天、第14天和第21天,日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显著降低盲肠沙门氏菌拷贝数(PBC<0.05)。综上,产蛋后期蛋鸡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后,日粮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改善肠道形态,提升其抗氧化能力,降低盲肠沙门氏菌定植数量,缓解病源性感染应激,保证了蛋鸡机体健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泽荣 孔繁瑶 荒川皓 马场荣一郎
本研究揭示了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可以引起鸡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复发。复发的主要表现为盲肠内容物的肠炎沙门氏菌阳性率和数量再次显著地升高;肠炎沙门氏菌在盲肠中的滞留时间显著延长。这种复发与肠炎沙门氏菌的初始感染量及球虫感染时间有关。肝脏和脾脏阳性率无显著变化。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复发 柔嫩艾美耳球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泽荣 孔繁瑶 荒川皓 马场荣一郎
本试验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感染对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感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肠炎沙门氏菌和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相互作用显著;在球虫感染后第4,10,14d 时,柔嫩艾美耳虫球虫感染可显著地(P<0.01)增加盲肠内容物中肠炎沙门氏菌数量。肠炎沙门氏菌和柔嫩艾美耳球虫之间协同作用与肠炎沙门氏菌的感染量大小和感染后的时间显著相关(P<0.01)。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并没有显著地提高肝脏、脾脏中肠炎沙门氏菌的阳性率。不同感染量的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对鸡盲肠的球虫病变记分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欣萍 王金洛 秦泽荣 陈健
单独使用乳糖以及联合使用乳糖和嗜酸性乳酸杆菌均能显著地减少雏鸡盲肠中的肠炎沙门氏菌数(P<0.05)。联合使用乳糖和乳酸杆菌的效果比单独使用乳糖的效果好(P<0.05)。单独使用嗜酸性乳酸杆菌并不能显著地减少盲肠中的沙门氏菌数。乳糖和乳酸杆菌单独或同时使用对雏鸡肝、脾中肠炎沙门氏菌的分离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杆菌 乳糖 嗜酸性乳酸杆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旭荣 田小艳 杨增岐 祝卫国 王建华 杨泽晓 谢俊良
应用RT-PCR、PCR和细菌分离等方法,对陕西某规模化养猪场发生的仔猪渐进性消瘦、呼吸困难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2型猪圆环病毒(PCV2)感染相当严重,从出现胸肺粘连的病猪实质脏器中可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未分离到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该猪场此次疫情主要是由于猪PRRSV、PCV2、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四重混合感染而引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钰 吴桂贤 刘丽英 齐玉凯 李显耀
为研究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后不同时间鸡盲肠和脾脏组织TLR4、TLR5、TLR15和TLR21 mRNA的表达规律,选用沙门氏菌阴性济宁百日鸡36只,随机分为2组,饲喂于隔离器中,2日龄分别接种1.23×108cfu鼠伤寒沙门氏菌和PBS溶液,接种后第1、3和7天采集盲肠和脾脏组织样品,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后各时间、各组织中TLR4、TLR5、TLR15和TLR21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济宁百日鸡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后盲肠中TLR4、TLR5、TLR15和TLR21表达量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2)脾脏中TLR21和TLR4的表达量分别在接种后第1天和第3天显著上调(P<0.05)...
关键词:
鸡 TLR 鼠伤寒沙门氏菌 基因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芮萁 黄淇星 王璐 王顺 白慧方 李俊 艾泽 张蕾
为探索针对耐药沙门菌的噬菌体治疗方法,以沙门菌SE-21为宿主菌,从污水中分离得到一株烈性噬菌体并命名为vB_SalP_QS。在鉴定vB_SalP_QS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对vB_SalP_QS和vB_SalP_SE29混合噬菌体治疗由沙门菌SE-21引起小鼠肠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电镜观察可见该噬菌体属于有尾病毒目(Caudovirales),其效价为8×10~8 PFU/mL。2)vB_SalP_QS的最佳感染复数(MOI)为0.01,潜伏期为40 min,裂解期为50min。温度为4~60℃具有较好的活性,在pH4~pH10范围内非常稳定。平板点滴法试验表明vB_SalP_QS可以裂解17株沙门菌,裂解率为44.7%。3)噬菌体vB_SalP_QS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噬菌体vB_SalP_QS全长42 293 bp,GC含量为49%,共含有72个开放阅读框,且不含有溶源性、毒力因子及整合酶基因。4)小鼠体内治疗试验显示,宿主菌SE-21对小鼠最小致死量为5×10~8 CFU/mL,感染小鼠经vB_SalP_QS (100μL1×107 PFU/mL)和vB_SalP_SE29 (100μL 1×10~7 PFU/mL)混合治疗后存活率为100%,单独用vB_SalP_QS治疗组(200μL 1×10~7 PFU/mL)的小鼠存活率为80%,单独用vB_SalP_SE29治疗组(200μL 1×10~7 PFU/mL)的小鼠存活率为70%,对照组全部死亡。5)病理组织观察表明,混合噬菌体可以有效杀灭沙门菌SE-21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保护小鼠肠绒毛,可显著提高感染SE-21的小鼠存活率。综上,噬菌体vB_SalP_QS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混合噬菌体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噬菌体单一治疗。本研究为噬菌体制剂治疗沙门菌感染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混合噬菌体鸡尾酒疗法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立辉 郑新艳 冉婷婷 徐朗莱 王伟武
为深入了解沙门氏菌草酰乙酸脱羧酶的生化特性及功能,将该酶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转入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monomeric avidin-Sepharose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获得了纯的沙门氏菌草酰乙酸脱羧酶。结果表明:纯化后的草酰乙酸脱羧酶经SDS-PAGE检测,呈现3条蛋白谱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5×103、46×103、8.8×103左右;该酶不耐高温,50℃温浴1h后活力几乎完全丧失;其最适pH为6.0左右;1mmol·L-1Zn2+、0.5mmol·L-1草酸和20mmol·L-1丙酮酸几乎完全抑制该酶的活力,10~20mmol·L-1NaCl对该酶有明显激活作用,但2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匡秀华 王秋珍 樊克锋 张梦涵 张春辉
[目的]研究茶树精油对沙门氏菌的生长、碱性磷酸酶含量、胞外蛋白含量、电导率、生物膜形成、鞭毛动力等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抑菌机理。[方法]分别检测茶树精油和多种抗生素对沙门氏菌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茶树精油对沙门氏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检测不同质量浓度茶树精油对沙门氏菌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胞外蛋白质量浓度、电导率、生物膜、鞭毛动力的影响。[结果]茶树精油对沙门氏菌的MIC和MBC均为10 540μg/mL。2 635,5 270,10 540μg/mL茶树精油对沙门氏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茶树精油质量浓度的增加,其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增强,沙门氏菌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胞外蛋白质量浓度增加,电导率增强,生物膜形成受到抑制,鞭毛动力下降。[结论]茶树精油通过影响沙门氏菌的生长、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胞外蛋白质量浓度、电导率、生物膜形成、鞭毛动力而发挥抑菌作用。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茶树精油 抑菌活性 抗菌机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代如意 李莉 殷中琼 贾仁勇 李曼 康帅 彭练慈 曲径 侯婉晴 胡志强
【目的】探讨诃子、虎杖、紫花地丁、夏枯草和何首乌提取物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超声波处理、乙醇回流、水浴加热的方法,提取诃子、虎杖、紫花地丁、夏枯草、何首乌5味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二倍试管稀释法分别测定各中药提取物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并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中药提取物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诃子、虎杖、紫花地丁、夏枯草、何首乌提取物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MIC、MBC值分别为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荣 张晓梅 宁玲忠 陈可毅
以不同微生态制剂饲喂 1日龄雏鸡 ,连喂 7d.在雏鸡 3日龄时经口接种鸡白痢沙门氏杆菌 ,30日龄检测雏鸡消化道菌群 ,统计育雏成活率 .结果表明 ,给雏鸡早期饲喂微生态制剂对实验感染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有预防作用 .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雏鸡白痢沙门氏菌 雏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志科 张秋雨 杨宁宁 徐锦凤 徐明国 荆明龙 吴文星 曹旭东 任艳 石峰 陈创夫
【目的】克隆鸡白痢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invA)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分析重组蛋白invA的抗原性,为沙门氏菌快速诊断试纸条和新型表位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鸡白痢沙门氏菌野毒株为供试菌,克隆其invA基因,对invA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invA基因克隆到pET-30a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30a-invA,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检测其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和免疫反应特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崔广鑫 孙娜 王腾腾 陈钰臻 韩慧宗 姜海滨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YB1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力和肝脏抗氧化酶活力以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720尾初始体重为(3.6±0.7) 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60尾。4组大菱鲆幼鱼在投喂的饲料中分别添加活菌量为0 (对照)、10~(5)、10~(6)和10~(7) CFU/g的YB1,养殖期为50 d。结果显示:1) YB1添加量为10~(7) CFU/g时,大菱鲆幼鱼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YB1添加量为10~(6) CFU/g组的幼鱼肝脏丙二醛含量下降了42.0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 YB1添加量为10~(6) CFU/g组大菱鲆幼鱼肠道肌层厚度增加最为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保安 王亚宾 张红英 杨万刚 刘勤超 张义仁 马卫国
水溶性氟哌酸、非水溶性氟哌酸、氯霉素三种药物对雏鸡常见致病菌埃希氏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的临床药效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氟哌酸应用200ppm、100ppm、50ppm三个不同浓度对鸡埃希氏大肠杆菌和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同时进行人工感染雏鸡的保护率分别为91.65%、88.35%、76.65%,与非水溶性氟哌酸相比,效果明显,差异显著;与推荐剂量氯霉素相比,剂量小,效果好;与感染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
水溶性氟哌酸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