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4)
2023(3328)
2022(2675)
2021(2492)
2020(2021)
2019(4736)
2018(4579)
2017(8848)
2016(4841)
2015(5459)
2014(5565)
2013(5638)
2012(5541)
2011(4850)
2010(4924)
2009(4369)
2008(4464)
2007(4114)
2006(3788)
2005(3080)
作者
(13954)
(11925)
(11776)
(11305)
(7439)
(5664)
(5299)
(4621)
(4519)
(4423)
(4174)
(4002)
(3948)
(3910)
(3817)
(3735)
(3490)
(3375)
(3308)
(3270)
(2970)
(2961)
(2956)
(2720)
(2704)
(2694)
(2677)
(2675)
(2535)
(2390)
学科
(22253)
经济(22243)
管理(12745)
(9726)
方法(8308)
地方(7942)
数学(7556)
数学方法(7475)
中国(7263)
(6757)
(6283)
企业(6283)
(5441)
农业(4988)
(4661)
(4591)
地方经济(4494)
税收(4455)
(4431)
环境(4426)
业经(3965)
(3382)
(3121)
(3093)
(3055)
收入(2927)
(2838)
金融(2838)
教育(2801)
(2749)
机构
学院(63477)
大学(63168)
(26588)
经济(25914)
研究(25837)
管理(20852)
中国(19241)
理学(16818)
理学院(16582)
管理学(16232)
管理学院(16110)
科学(15231)
(14780)
(13099)
(12777)
(12333)
中心(11912)
研究所(11336)
(11059)
(10385)
业大(9937)
(9580)
农业(9515)
北京(9508)
财经(9442)
(8723)
(8632)
经济学(8620)
(8590)
师范(8523)
基金
项目(40934)
科学(30978)
研究(30324)
基金(27847)
(25130)
国家(24925)
科学基金(20227)
社会(18411)
社会科(17337)
社会科学(17334)
(16490)
(14277)
基金项目(14229)
教育(14095)
自然(12596)
自然科(12227)
自然科学(12225)
编号(12131)
自然科学基金(11998)
资助(11733)
成果(10413)
重点(9847)
(9805)
课题(9731)
(8888)
(7932)
发展(7815)
(7778)
科研(7724)
国家社会(7693)
期刊
(32454)
经济(32454)
研究(22315)
中国(18586)
(11468)
学报(11151)
(10887)
教育(10341)
科学(9625)
管理(8792)
大学(8401)
农业(7892)
学学(7620)
技术(6826)
(5454)
金融(5454)
经济研究(5248)
财经(4711)
图书(4590)
业经(4585)
(4512)
问题(4363)
(4164)
书馆(3684)
图书馆(3684)
职业(3527)
资源(3264)
(3234)
技术经济(3174)
(3145)
共检索到110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卫城  戴小平  王勇  
本文基于深圳在建设用地规模降低的"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增"的双重发展要求基础上,提出了"减量增长"的规划建设模式。认为,建立于空间资源增量扩张基础上的城市规划,需要实现规划理念从追求功能分区向综合集约发展转变、规划编制从目标蓝图向协调实施转变、规划实施从技术手段向公共政策转变,进而推动城市建设超越空间资源有限的约束限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宏胜  王兴平  国子健  
基于新型城镇化下中国城乡转型的背景,对增量规划、存量规划和减量规划三类规划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增量规划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变以及减量规划的出现分别进行了论述,并对三类规划的不同特征做了具体研究。文章提出增量规划的繁荣是中国特殊的城市增长逻辑决定的,而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型是由城市增长要素的变化诱发,减量规划的出现则受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需求影响。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城市经济高速增长接近增长瓶颈的城市不断增多,城乡规划的转型不可避免,规划转型将是规划界的重要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长三角某县宣传部长告诉笔者,近年基层矛盾和群体性事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征地,二是工业化进程中,因工厂排污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导致矛盾。解决后一矛盾更加棘手,因为一旦土壤和地下水变质,多年才能恢复。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主任张惠远近日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我国约4万个乡镇、60多万个建制村中,绝大部分污染治理还处于空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干峙  
深圳规划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中国的城市规划由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翻开了新的一页。深圳是我国自力按照规划建设起来的城市,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建生  刘学民  葛姣菊  
回顾我国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历程,虽然各试点城市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但效果评价始终不佳。作为国家政策先试先行的深圳,在深入剖析国内外城市垃圾分类实践模式基础上,结合自身为期六年多的试点实验,探索出了我国垃圾分类的症结与困境。为寻求突破,深圳市提出了新一轮切实可行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举措及可持续管理途径,对我国其他试点城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占英华,易虹  
本文在界定物流及物流中心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 ,指出了建设城市物流中心的必然性。并以深圳市平湖物流基地为例 ,通过对其发展条件分析 ,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建设构想
[期刊] 改革  [作者] 易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靠创新,根本动力在改革。深圳抓住创新驱动这个核心,不断完善制度环境、人才环境和金融环境,为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的孕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随着改革进入"无人区"、创新进入"前沿区"、人才进入"新高地"、金融进入"领先区"、空间进入"紧凑区",深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面临制度改革受强约束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环境、强化创新引领的政策环境,建立适应转型升级的人才战略、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等。地方政府在深化落实各项改革政策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优化营商环境,积聚创新资源,优化提升人才资源,创新利用空间资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文华  张迪  郭瑞雪  
近年来,新增建设用地供应增长迅速,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获得大量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贷款,为地方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但随着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城市快速扩张,许多已超过国际公认的国土开发极限,以及其土地利用规划的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与此同时,已供土地却并未得到有效开发,闲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永红  刘秋玲  
我国普遍存在的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的脱节,已严重影响到规划先导统筹与主导作用的发挥,对创新规划实施机制、促进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结合提出迫切要求,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作为规划领域的制度创新,在推动"目标规划"向"行动规划"的转变,在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强化规划的刚性和先导性、促进规划的滚动编制与适时调校和指导规划管理运作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结合深圳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提出建立年度实施计划制度,构建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决策机制,推动一系列的配套体制与制度改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查红军  崔翀  
在国内外低碳生态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回顾转型背景下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建设历程,对政策推进和规划编制进行梳理,从城市总体、重点地区和示范项目三个层面,总结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的规划建设实践、探索经验及不足,从政策机制角度对实施建设进行检讨,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改进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伟华  周亚琦  顾雪  
结合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在编制与实施中的创新性实践探索,探讨绿道网规划设计中的创新理念与规划思路,以期为我国正在兴起的绿道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一新  
本文对深圳CBD规划建设30年以来的经验和教训作了阶段性总结和探讨,重点阐述深圳CBD超前规划、预留土地实现金融产业、轴线景观一脉相承、留足市政设施容量、采用仿真规划精品、完整保存档案等历史经验;也分析了机非分流未实施、中轴线滞后实施、管理机构短暂运行8年影响规划实施的质量和效率等教训,为未来CBD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代明  刘俊杰  韩启钰  
国内外一些集约型城市面临高起点上的经济如何继续实现较快增长的挑战。按常态它们的经济增速会逐渐放缓并遭遇"高位增长瓶颈",但也存在突破该瓶颈的可能。争取后一种前景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促成重大创新突破,如同IT曾在美国引发的新经济那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化是一个充满了探索性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理论视角给予了广泛关注。而如何设计一个指数从定量角度测评速度向质量转化进程,以便直观地反映经济增长转型的度是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借鉴市场化指数的经济原理与设计思路,设计了质量指数作为测量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定量指标,定量测算了由"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跨越的实现程度。实证测评结果显示:"深圳速度"已经开始向"深圳质量"转化,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与深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落差。以此为契机,为定量测度我国经济增长转型提供一个分析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田野  孙炜琳  王瑞波  
2015年2月,农业部制定《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为深入分析该政策在农业面源污染减量、农业产地环境改善及农业绿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借助灰色GM(1,1)模型及脱钩理论,模拟若无该行动实施时我国的化肥施用情况,探讨该行动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减量贡献。研究发现:(1)我国化肥实际施用较模拟值减量明显;氮肥、磷肥及复合肥的实际施用量较模拟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复合肥的增长幅度虽有所放缓,但仍呈增长态势。(2)化肥零增长行动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意义重大;行动实施3年(2015~2017年)内的化肥污染排放减量占2014年总排放量的五分之一以上。(3)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后,农业生产对化肥投入的依赖大大减弱;近几年农业生产与施用化肥导致的面源污染间逐渐表现为强脱钩状态,两者呈反向变化。(4)从施肥结构看,氮肥、磷肥均由弱脱钩转变为强脱钩状态,并保持基本稳定;复合肥脱钩指数虽有所下降,但仍未改变弱脱钩状态。(5)在空间层面上,各省区的农业生产与化肥面源污染之间的脱钩状态总体向好,东北、西南以及东南部区域农业生产对化肥投入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山东、江苏等5个农业大省已实现完全脱钩。最后从提高化肥利用效率,调整施肥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统计体系等角度提出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